桓彥範跪倒在地,道:“微臣願意承認侮辱皇後名譽之罪,願意承認蓄意殺人之罪,甘願伏法!”
“你……”李顯直氣的額頭上青筋亂跳,道:“你想把所有罪責都扛起來?這是把朕當傻子麽?”
“微臣不敢!”
“不敢?朕看你是膽大包天!來人!”
殿前武士齊聲答應,道:“在!”
“將這三十三個罪人,拖出去,一齊砍了!”
“陛下,不能啊!”大理丞李朝隱趕緊阻攔道:“張柬之等人並未經過有司詳細審訊,依法不能處置。您今日以非刑殺人,日後青史斑斑,恐怕會留下千古罵名啊!”
“這……”李顯再神經病,也得擔心自己在史書上的名譽啊,當即一陣猶豫。
刑部尚書裴談看出了便宜,插話道:“特旨殺人,乃為人君者應有的權力。即便未經審訊,也無不妥!”
李朝隱冷笑道:“不錯,為人君者有權特旨殺人。但是……裴怕婆,你飽讀詩書,現在就請告訴我,我大唐立國將近百年,哪位皇帝特旨殺人過?難道這個名頭,要從陛下開始?”
裴談猛地一跺腳,道:“就算從陛下開始,也談不上什麽千古罵名!”
……
二人唇槍舌劍,爭個不停。當然了,黑的白不了,假的真不了,裴談總不能說李旦那樣做就是對的,二人的分歧,大概也就是,在李顯這麽做了之後,被人批評的程度,算是桀紂之君,還是隋煬帝而已。
隋煬帝李顯也不想做啊,但桓彥範今日之舉,也太侮辱自己的智商了,就這麽順了他的意,他還真咽不下這口氣。
該怎麽辦呢?
李顯往四下裏看了一圈兒,目光落到了崔耕的身上,道:“二郎,你以為呢?”
崔耕慷慨激昂,道:“常言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不亡是為不孝!陛下有意特旨殺人,並無不妥!”
“崔耕,你這個奸臣,你這是陷陛下於不義啊!”
“什麽常言道?哪有這句常言,我怎麽沒聽說過?”
“人麵獸心,喪心病狂,姓崔的,我看錯了你,從今日開始,咱們割袍斷義!”
……
一石激起了千層浪,崔耕此言一出,頓時迎來了朝臣們一片痛罵之聲。
李顯既非常高興,又有些疑惑。
高興的是,終於有人給自己非刑殺人,找著理論依據了。疑惑的是
李顯問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不亡是為不孝。聽起來倒是有鼻子有眼的,但是,果真有這句話?見於何典?”
現在當然沒有這句話了。
事實上,莫說唐朝了,就算程朱理學興起的宋朝,都沒這麽無恥的話,也隻有到了明清時期,這句話才被一幫子腐儒發明出來。
崔耕篤定道:“微臣敢以身家性命著想,確實有這句話。不過麽……”
“怎樣?”
“微臣想提醒一下陛下,您就是下製書殺人,也得提一下張柬之等人的罪過吧?”
“那是自然。”
崔耕笑吟吟地道:“現在問題來了,您準備說他們犯了什麽罪呢?”
“當然是意圖謀反以及汙蔑……呃……”
話說到這,李顯突然打了個磕絆,無它,他想起來了,這兩條罪狀,都不那麽好用。
首先,意圖謀反和誣陷皇後,基本上是互斥的。
道理很簡單,假如張柬之等人真的意圖謀反,為何要在謀反的前一天晚上,公布韋後的荒淫之事?這不是故意打草驚蛇嗎?其實,還是袁恕己的說法靠譜一些,大家隻想殺武三思而已,之所以貼韋後那些荒淫之事,不過是為了增加這次動手的正義性。
其次,這些人謀反,是可以砍頭。然而,他們可都是神龍政變中的功臣啊。哦,他們去懟武則天就是有功無過,懟韋後就是罪大惡極,這說得過去嗎?
最後,還有最重要的,三十三個名聲甚好的清流官員,都去汙蔑韋後,人們信不信啊?人們會不會以為,這是自己的泄憤之舉?會不會做實了自己綠毛龜的名頭?
李顯苦惱道:“那二郎以為,朕應該如何處置他們呢?”
崔耕胸有成竹地道:“現在的問題是,張柬之等人,犯案的可能性非常大。但與此同時,又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他們有罪。微臣想說一種泰西之地有個判案的形式,供陛下參考。”
“泰西之地?你講!”
“這種判案方式,叫做控辯交易。在那裏,一切以律法為先,若是證據不太充分,官府就會和被告做出交易,讓他們主動承認一些輕罪。最為條件,官府也就不追究那些重罪了。”
武三思瞬間就秒懂了,道:“扶陽王的意思,是讓這些人承認襲殺本王之罪,至於謀害皇後之罪以及揭帖之事,也一筆揭過?”
崔耕道:“正式如此。”
武三思當初之所以讓冉祖雍攀誣清流派,說清流派意圖殺死韋後,是怕李顯重感情,輕輕放過這個案子。如果真能把清流派謀殺自己的罪名固定下來,他也不是不能接受。
他對李顯道:“微臣以為,崔尚書此言有理。”
李顯又看向韋後道:“皇後,你覺得呢?”
“但憑陛下做主。”
李顯複看向眾位大臣,道:“你們接受不接受,崔愛卿的提議?”
三十三人麵麵相覷,也跪倒在地,道:“臣無異議。”
“那好,桓彥範汙蔑皇後,謀殺冉祖雍證據確鑿,斬立決。張柬之、袁恕己、崔玄、敬暉乃是行刺德靜王一案的主謀,也應斬立決。其餘人等流放嶺南。”
唿~~
桓彥範聞聽此言,長鬆了一口氣,跪倒在地,道:“陛下聖明,微臣甘願伏法。”
又扭頭看向崔耕道:“崔尚書,老夫之前真是看錯你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最後再向你陪個不是,咱們之前的恩恩怨怨,全是老夫之過!”
盡管理念不同,崔耕對桓彥範這個硬骨頭,也甚為佩服,道:“桓相客氣了。”
張柬之等人也紛紛跪倒在地,道:“陛下聖明!”
眼瞅著一場驚天大案,就此平息。
然而,在曆史上,張柬之等人是先被流放,後被虐殺。現在,在有崔耕插手的情況下,剛開始就被砍了腦袋,那不相當於崔耕越幫了倒忙嗎?
崔耕怎能坐視這種情況發生?
他高聲道:“等等,陛下,微臣還有話講。”
“你……”李顯直氣的額頭上青筋亂跳,道:“你想把所有罪責都扛起來?這是把朕當傻子麽?”
“微臣不敢!”
“不敢?朕看你是膽大包天!來人!”
殿前武士齊聲答應,道:“在!”
“將這三十三個罪人,拖出去,一齊砍了!”
“陛下,不能啊!”大理丞李朝隱趕緊阻攔道:“張柬之等人並未經過有司詳細審訊,依法不能處置。您今日以非刑殺人,日後青史斑斑,恐怕會留下千古罵名啊!”
“這……”李顯再神經病,也得擔心自己在史書上的名譽啊,當即一陣猶豫。
刑部尚書裴談看出了便宜,插話道:“特旨殺人,乃為人君者應有的權力。即便未經審訊,也無不妥!”
李朝隱冷笑道:“不錯,為人君者有權特旨殺人。但是……裴怕婆,你飽讀詩書,現在就請告訴我,我大唐立國將近百年,哪位皇帝特旨殺人過?難道這個名頭,要從陛下開始?”
裴談猛地一跺腳,道:“就算從陛下開始,也談不上什麽千古罵名!”
……
二人唇槍舌劍,爭個不停。當然了,黑的白不了,假的真不了,裴談總不能說李旦那樣做就是對的,二人的分歧,大概也就是,在李顯這麽做了之後,被人批評的程度,算是桀紂之君,還是隋煬帝而已。
隋煬帝李顯也不想做啊,但桓彥範今日之舉,也太侮辱自己的智商了,就這麽順了他的意,他還真咽不下這口氣。
該怎麽辦呢?
李顯往四下裏看了一圈兒,目光落到了崔耕的身上,道:“二郎,你以為呢?”
崔耕慷慨激昂,道:“常言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不亡是為不孝!陛下有意特旨殺人,並無不妥!”
“崔耕,你這個奸臣,你這是陷陛下於不義啊!”
“什麽常言道?哪有這句常言,我怎麽沒聽說過?”
“人麵獸心,喪心病狂,姓崔的,我看錯了你,從今日開始,咱們割袍斷義!”
……
一石激起了千層浪,崔耕此言一出,頓時迎來了朝臣們一片痛罵之聲。
李顯既非常高興,又有些疑惑。
高興的是,終於有人給自己非刑殺人,找著理論依據了。疑惑的是
李顯問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不死是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不亡是為不孝。聽起來倒是有鼻子有眼的,但是,果真有這句話?見於何典?”
現在當然沒有這句話了。
事實上,莫說唐朝了,就算程朱理學興起的宋朝,都沒這麽無恥的話,也隻有到了明清時期,這句話才被一幫子腐儒發明出來。
崔耕篤定道:“微臣敢以身家性命著想,確實有這句話。不過麽……”
“怎樣?”
“微臣想提醒一下陛下,您就是下製書殺人,也得提一下張柬之等人的罪過吧?”
“那是自然。”
崔耕笑吟吟地道:“現在問題來了,您準備說他們犯了什麽罪呢?”
“當然是意圖謀反以及汙蔑……呃……”
話說到這,李顯突然打了個磕絆,無它,他想起來了,這兩條罪狀,都不那麽好用。
首先,意圖謀反和誣陷皇後,基本上是互斥的。
道理很簡單,假如張柬之等人真的意圖謀反,為何要在謀反的前一天晚上,公布韋後的荒淫之事?這不是故意打草驚蛇嗎?其實,還是袁恕己的說法靠譜一些,大家隻想殺武三思而已,之所以貼韋後那些荒淫之事,不過是為了增加這次動手的正義性。
其次,這些人謀反,是可以砍頭。然而,他們可都是神龍政變中的功臣啊。哦,他們去懟武則天就是有功無過,懟韋後就是罪大惡極,這說得過去嗎?
最後,還有最重要的,三十三個名聲甚好的清流官員,都去汙蔑韋後,人們信不信啊?人們會不會以為,這是自己的泄憤之舉?會不會做實了自己綠毛龜的名頭?
李顯苦惱道:“那二郎以為,朕應該如何處置他們呢?”
崔耕胸有成竹地道:“現在的問題是,張柬之等人,犯案的可能性非常大。但與此同時,又沒有確切的證據,證明他們有罪。微臣想說一種泰西之地有個判案的形式,供陛下參考。”
“泰西之地?你講!”
“這種判案方式,叫做控辯交易。在那裏,一切以律法為先,若是證據不太充分,官府就會和被告做出交易,讓他們主動承認一些輕罪。最為條件,官府也就不追究那些重罪了。”
武三思瞬間就秒懂了,道:“扶陽王的意思,是讓這些人承認襲殺本王之罪,至於謀害皇後之罪以及揭帖之事,也一筆揭過?”
崔耕道:“正式如此。”
武三思當初之所以讓冉祖雍攀誣清流派,說清流派意圖殺死韋後,是怕李顯重感情,輕輕放過這個案子。如果真能把清流派謀殺自己的罪名固定下來,他也不是不能接受。
他對李顯道:“微臣以為,崔尚書此言有理。”
李顯又看向韋後道:“皇後,你覺得呢?”
“但憑陛下做主。”
李顯複看向眾位大臣,道:“你們接受不接受,崔愛卿的提議?”
三十三人麵麵相覷,也跪倒在地,道:“臣無異議。”
“那好,桓彥範汙蔑皇後,謀殺冉祖雍證據確鑿,斬立決。張柬之、袁恕己、崔玄、敬暉乃是行刺德靜王一案的主謀,也應斬立決。其餘人等流放嶺南。”
唿~~
桓彥範聞聽此言,長鬆了一口氣,跪倒在地,道:“陛下聖明,微臣甘願伏法。”
又扭頭看向崔耕道:“崔尚書,老夫之前真是看錯你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最後再向你陪個不是,咱們之前的恩恩怨怨,全是老夫之過!”
盡管理念不同,崔耕對桓彥範這個硬骨頭,也甚為佩服,道:“桓相客氣了。”
張柬之等人也紛紛跪倒在地,道:“陛下聖明!”
眼瞅著一場驚天大案,就此平息。
然而,在曆史上,張柬之等人是先被流放,後被虐殺。現在,在有崔耕插手的情況下,剛開始就被砍了腦袋,那不相當於崔耕越幫了倒忙嗎?
崔耕怎能坐視這種情況發生?
他高聲道:“等等,陛下,微臣還有話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