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耕出了同福樓,心情不大好,信馬由韁往京兆尹衙門走去。封常清和宋根海騎著馬,在後麵慢慢跟隨。
“冤枉啊!還請崔相為某申冤!”突然,大街上,斜刺裏衝出了一個人,攔住了崔耕的去路。
“嗯?”崔耕拉住韁繩,微微一愣。
攔路喊冤之人並不少見,但是,這人好像在哪見過啊,怎麽就想不起來了呢?
封常清的反應要快一些,道:“你不是龍高嗎?攔住大人,到底所為何事?”
隨後,他又提請崔耕道:“這人是羽林軍的,當初您和安樂公主大婚的時候,他就在公主府大門外執戟護衛。”
“原來是他!”
崔耕想起來了,自己大婚的時候,公主府門上提了一首打油詩,諷刺自己。
自己經過調查,認為這個賊人肯定出於門外的護衛中。現場護衛,總共是四十八人,自己讓他們都寫下了了名字,其中就有龍高。
後來,自己派周興審了一番這四十八個人,沒人有明確的嫌疑,又不好動大刑,就把他們全放了。
崔耕道:“龍高,是你有冤情?”
“是。”
“那跟本官來吧,咱們到京兆尹衙門說話。”
“不!”龍高忽然將一份兒狀紙高舉,道:“還請崔相就在此地為小人做主。”
“為什麽?這裏什麽都沒有啊?本官不好審案。”
“哼,這裏雖沒有三班衙役、刑名師爺,卻有眾多的長安百姓!”龍高有意提高了聲音,道:“此案關係重大,小人怕進了京兆府衙門,就出不來了。現在,還請眾老少爺們做個見證!”
崔耕好懸沒氣樂了,翻身下馬,道:“這麽說……你是怕本官殺人滅口了?”
“您可以這麽認為。”
“好,本官還真不信這個邪了。你就在這說,到底是什麽案子,牽扯到哪位貴人,值得本官殺人滅口?”
“那小人可是說了,是宜城公主。”
宜城公主的名號,崔耕當然聽說過,此人叫李賞秋,是李裹兒的姐姐,李顯的二女兒,並非韋後所生。
李顯總共七個女兒,永泰公主李仙惠牽扯到的李重潤案子裏,已經被武則天殺了。現在李顯最寵的就是長寧公主李馨兒和安樂公主李裹兒,這個李賞秋並不算怎麽得寵。
當然了,這個“不得寵”是相對而言的。李顯登基之日,還是把她封為公主,開府,可以自辟僚屬,擁有五百府衛。
擁有僚屬和府衛的公主,那就相當於一個小朝廷了,著實不好惹。
崔耕皺眉道:“宜城公主怎麽讓你受委屈了?”
“不是小人,而是我弟弟龍可。他今年才十八,前幾日上東市閑逛,被宜城公主府的人看見了,將他擄入公主府內,生死不知。”
崔耕奇怪道:“宜城公主府的人擄你弟弟幹什麽?莫非令弟貌比潘安?”
龍高長得非常一般,若龍可也是這德性,打死崔耕也不相信,宜城公主會抓他當男寵。
龍高苦笑道:“我弟弟其實跟我長得不多,隻是身材頗為壯碩,才被宜城公主的人看上了。”
怕崔耕誤會,他趕緊補充道:“宜城公主不是要他去做男寵,而是做奴隸去決鬥。”
“決鬥?什麽意思?”
“宜城公主最近和長寧公主在鬥氣兒,比誰家的奴婢更為強壯。二人家裏的奴婢用得不順手了,就隨便上街抓平民百姓。抓來了之後,就讓他們一對一的決鬥,哪家的奴隸贏了,就算是誰勝了。現在,兩家公主都各抓了有二三十人了,吾弟就在其中。現在他生死不知,還望崔相施以援手啊!”
“果真如此?”
“小人敢以性命擔保,句句屬實。”
說著話,他又看向四周的百姓,道:“崇義坊對老少爺們們,我說得對不對啊,給我做個證吧!”
“是有這事兒,那小夥子說的是真的!”
“我表哥被長寧公主的人抓走了,也請崔相大發慈悲啊!”
“我也聽說了,現在長安城內人人自危,還請崔相為我等小民們做主!”
……
百姓們紛紛應和。
“這樣啊……”
崔耕聽了百姓們的議論,再仔細迴想曆史上的記載,當即再無懷疑。
在曆史上,是安樂公主和長寧公主鬥法,競相擄人為奴,比試誰家的奴隸更為強壯,隻是沒有決鬥之事罷了。
隻是如今,安樂公主李裹兒嫁了自己,勢力龐大,錢財充裕至極,跟長寧公主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長寧公主也就不自取其辱,找李裹兒的麻煩了,把鬥法的目標換成了宜城公主。
這位宜城公主在曆史上,也不是一盞省油的燈。
李賞秋今年都三十多了,以“擅妒”名揚天下。二十年前,李顯初登帝位,把李賞秋嫁給了一個叫裴巽的人。
裴巽有了李賞秋並不滿足,還娶了個姿容秀麗的外室,別宅安頓。結果,這事兒被李賞秋知道了,打上門去,將那個可憐的外室“截其耳鼻,剝其陰皮漫駙馬麵上,並截其發”。
這也就罷了,那女人本質上就是妾,大婦天生就有生殺予奪的權力。關鍵是,李賞秋還不解恨,將駙馬趕到了大堂上,讓他手下的官吏、衙役都來觀看。
這迴紙包不住火,整個長安都知道此事了。李顯聞之大怒,將李賞秋的公主降為了郡主,駙馬裴巽也被貶了官。當然了,李顯這次登基之後,又把她的公主封號還了迴來。
現在長寧公主和宜城公主對上,不用問,肯定不能善了。
到底該如何解決此事呢?
在沒有崔耕出現的曆史中,最終是一個叫袁從之的侍禦史,實在看不下去了,將安樂公主和長寧公主派去抓奴隸的人都逮捕了。
安樂公主告知李顯後,李顯當即頒布手諭,令袁從之放人。袁從之悲憤地上奏說:“陛下放縱公主家奴掠民子女,將何以治理天下?為臣知道放奴則免禍,窮治則獲罪,但不忍偷生枉法。”
當然了,李顯寵愛女兒,是不會采納忠臣疏奏滴,最終那些公主府的人被都被釋放了,那些被掠為奴的人隻能自認倒黴。
崔耕暗暗琢磨,若為了青史留名,像袁從之那樣,直接上奏就行了。反正皇帝不同意,我也沒辦法不是?
但若是真心為老百姓辦事兒,也唯有舍下這張臉麵,去兩位公主府要人了。
最關鍵的是,這事兒不能蠻幹,本來韋後就看我不順眼,這次被她抓了把柄,在李顯那說我的小話,可就得不償失了。畢竟,李顯人生的起伏太大,心理異於常人,涉及到女兒和媳婦兒,就是不講理。
想到這裏,崔耕道:“龍高,你的案子本官接了。走,咱們現在就去長寧公主府要人。”
“嗯?長寧公主府?不是宜城公主府嗎?”
崔耕搖頭道:“本官為京兆尹,負責的是全長安百姓的安全。既然知道了此事,當然要把所有被擄為奴的百姓全救出來。單單救你弟弟算怎麽迴事?”
“那為何不先去宜城公主府?”
“當然是本官和宜城公主沒啥交情,咱們來個先易後難。”
龍高脖子一梗,冷笑道:“久聞崔相人稱崔青天,不畏權貴。今日一見,真是見麵不如聞名啊!說什麽先易後難,分明是你柿子撿軟的捏,不敢去找宜城公主的麻煩!”
“冤枉啊!還請崔相為某申冤!”突然,大街上,斜刺裏衝出了一個人,攔住了崔耕的去路。
“嗯?”崔耕拉住韁繩,微微一愣。
攔路喊冤之人並不少見,但是,這人好像在哪見過啊,怎麽就想不起來了呢?
封常清的反應要快一些,道:“你不是龍高嗎?攔住大人,到底所為何事?”
隨後,他又提請崔耕道:“這人是羽林軍的,當初您和安樂公主大婚的時候,他就在公主府大門外執戟護衛。”
“原來是他!”
崔耕想起來了,自己大婚的時候,公主府門上提了一首打油詩,諷刺自己。
自己經過調查,認為這個賊人肯定出於門外的護衛中。現場護衛,總共是四十八人,自己讓他們都寫下了了名字,其中就有龍高。
後來,自己派周興審了一番這四十八個人,沒人有明確的嫌疑,又不好動大刑,就把他們全放了。
崔耕道:“龍高,是你有冤情?”
“是。”
“那跟本官來吧,咱們到京兆尹衙門說話。”
“不!”龍高忽然將一份兒狀紙高舉,道:“還請崔相就在此地為小人做主。”
“為什麽?這裏什麽都沒有啊?本官不好審案。”
“哼,這裏雖沒有三班衙役、刑名師爺,卻有眾多的長安百姓!”龍高有意提高了聲音,道:“此案關係重大,小人怕進了京兆府衙門,就出不來了。現在,還請眾老少爺們做個見證!”
崔耕好懸沒氣樂了,翻身下馬,道:“這麽說……你是怕本官殺人滅口了?”
“您可以這麽認為。”
“好,本官還真不信這個邪了。你就在這說,到底是什麽案子,牽扯到哪位貴人,值得本官殺人滅口?”
“那小人可是說了,是宜城公主。”
宜城公主的名號,崔耕當然聽說過,此人叫李賞秋,是李裹兒的姐姐,李顯的二女兒,並非韋後所生。
李顯總共七個女兒,永泰公主李仙惠牽扯到的李重潤案子裏,已經被武則天殺了。現在李顯最寵的就是長寧公主李馨兒和安樂公主李裹兒,這個李賞秋並不算怎麽得寵。
當然了,這個“不得寵”是相對而言的。李顯登基之日,還是把她封為公主,開府,可以自辟僚屬,擁有五百府衛。
擁有僚屬和府衛的公主,那就相當於一個小朝廷了,著實不好惹。
崔耕皺眉道:“宜城公主怎麽讓你受委屈了?”
“不是小人,而是我弟弟龍可。他今年才十八,前幾日上東市閑逛,被宜城公主府的人看見了,將他擄入公主府內,生死不知。”
崔耕奇怪道:“宜城公主府的人擄你弟弟幹什麽?莫非令弟貌比潘安?”
龍高長得非常一般,若龍可也是這德性,打死崔耕也不相信,宜城公主會抓他當男寵。
龍高苦笑道:“我弟弟其實跟我長得不多,隻是身材頗為壯碩,才被宜城公主的人看上了。”
怕崔耕誤會,他趕緊補充道:“宜城公主不是要他去做男寵,而是做奴隸去決鬥。”
“決鬥?什麽意思?”
“宜城公主最近和長寧公主在鬥氣兒,比誰家的奴婢更為強壯。二人家裏的奴婢用得不順手了,就隨便上街抓平民百姓。抓來了之後,就讓他們一對一的決鬥,哪家的奴隸贏了,就算是誰勝了。現在,兩家公主都各抓了有二三十人了,吾弟就在其中。現在他生死不知,還望崔相施以援手啊!”
“果真如此?”
“小人敢以性命擔保,句句屬實。”
說著話,他又看向四周的百姓,道:“崇義坊對老少爺們們,我說得對不對啊,給我做個證吧!”
“是有這事兒,那小夥子說的是真的!”
“我表哥被長寧公主的人抓走了,也請崔相大發慈悲啊!”
“我也聽說了,現在長安城內人人自危,還請崔相為我等小民們做主!”
……
百姓們紛紛應和。
“這樣啊……”
崔耕聽了百姓們的議論,再仔細迴想曆史上的記載,當即再無懷疑。
在曆史上,是安樂公主和長寧公主鬥法,競相擄人為奴,比試誰家的奴隸更為強壯,隻是沒有決鬥之事罷了。
隻是如今,安樂公主李裹兒嫁了自己,勢力龐大,錢財充裕至極,跟長寧公主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長寧公主也就不自取其辱,找李裹兒的麻煩了,把鬥法的目標換成了宜城公主。
這位宜城公主在曆史上,也不是一盞省油的燈。
李賞秋今年都三十多了,以“擅妒”名揚天下。二十年前,李顯初登帝位,把李賞秋嫁給了一個叫裴巽的人。
裴巽有了李賞秋並不滿足,還娶了個姿容秀麗的外室,別宅安頓。結果,這事兒被李賞秋知道了,打上門去,將那個可憐的外室“截其耳鼻,剝其陰皮漫駙馬麵上,並截其發”。
這也就罷了,那女人本質上就是妾,大婦天生就有生殺予奪的權力。關鍵是,李賞秋還不解恨,將駙馬趕到了大堂上,讓他手下的官吏、衙役都來觀看。
這迴紙包不住火,整個長安都知道此事了。李顯聞之大怒,將李賞秋的公主降為了郡主,駙馬裴巽也被貶了官。當然了,李顯這次登基之後,又把她的公主封號還了迴來。
現在長寧公主和宜城公主對上,不用問,肯定不能善了。
到底該如何解決此事呢?
在沒有崔耕出現的曆史中,最終是一個叫袁從之的侍禦史,實在看不下去了,將安樂公主和長寧公主派去抓奴隸的人都逮捕了。
安樂公主告知李顯後,李顯當即頒布手諭,令袁從之放人。袁從之悲憤地上奏說:“陛下放縱公主家奴掠民子女,將何以治理天下?為臣知道放奴則免禍,窮治則獲罪,但不忍偷生枉法。”
當然了,李顯寵愛女兒,是不會采納忠臣疏奏滴,最終那些公主府的人被都被釋放了,那些被掠為奴的人隻能自認倒黴。
崔耕暗暗琢磨,若為了青史留名,像袁從之那樣,直接上奏就行了。反正皇帝不同意,我也沒辦法不是?
但若是真心為老百姓辦事兒,也唯有舍下這張臉麵,去兩位公主府要人了。
最關鍵的是,這事兒不能蠻幹,本來韋後就看我不順眼,這次被她抓了把柄,在李顯那說我的小話,可就得不償失了。畢竟,李顯人生的起伏太大,心理異於常人,涉及到女兒和媳婦兒,就是不講理。
想到這裏,崔耕道:“龍高,你的案子本官接了。走,咱們現在就去長寧公主府要人。”
“嗯?長寧公主府?不是宜城公主府嗎?”
崔耕搖頭道:“本官為京兆尹,負責的是全長安百姓的安全。既然知道了此事,當然要把所有被擄為奴的百姓全救出來。單單救你弟弟算怎麽迴事?”
“那為何不先去宜城公主府?”
“當然是本官和宜城公主沒啥交情,咱們來個先易後難。”
龍高脖子一梗,冷笑道:“久聞崔相人稱崔青天,不畏權貴。今日一見,真是見麵不如聞名啊!說什麽先易後難,分明是你柿子撿軟的捏,不敢去找宜城公主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