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公府,後宅花廳。
狄仁傑親手給崔耕斟了一杯酒,道:“今日之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崔著作你居功至偉啊。來,老夫敬你一杯!”
“哪裏,其實主要還是廬陵王表現得好,下官隻是出了個小主意而已。”
狄仁傑道:“關鍵當然是廬陵王。其實陛下也知道,廬陵王說的那些話,十有八九,是你崔耕出的主意。但那又如何?隻要廬陵王願意當眾表態,維持大周的存在以及與武家和睦共處,她就心滿意足了。”
說著話,狄仁傑指了指自己的腦袋,繼續道:“老太太也是沒辦法,隻能是自個兒騙自個兒了。無論廬陵王說這話的時候是真心還是假意,她都當真的聽!”
崔耕也明白這個道理,“唉,陛下也是一代英主,淪落到這個地步,真是讓人唏噓不已啊。”
“誰說不是呢?不過……生死輪迴,枯榮循環,乃是世間正理,誰也免不了的。”
頓了頓,狄仁傑似乎想到自己也來日無多,不由得一陣鬱鬱,轉移話題道:“好了,莫說陛下了。還是說說二郎你吧?你究竟是怎麽想到,來個“三箍周萬年”的呢?真是神來之筆!”
崔耕的靈感來源,當然是後世的典故“一桶萬年青。”
當時,大清康熙帝在位,群臣獻上各種珍貴的禮物。名臣高士奇家貧,又為官清廉,沒什麽珍寶送上,就靈機一動,獻上一個木桶。木桶裏麵裝著青草,起名為“一統萬年青”。
青乃是“清”的諧音,康熙帝大喜,重賞高士奇。
崔耕今天同樣是獻出了桶裝青草,不過是把其“寓意”做了幾個變化。
後世對武則天關於身後事的安排,記載的非常詳盡。崔耕略施小計,就能讓廬陵王句句都搔到武則天的癢處。
當然了,這番前因後果就沒必要對狄仁傑解釋清楚了,崔耕輕笑一聲,道:“也是廬陵王洪福齊天,在下一時僥幸想到的。”
“哪裏,崔著作過謙了。你智計百出,哪是“僥幸”二字,所能形容的?恐怕這日後的大唐江山,要要多靠你輔佐了。”
說著話,狄仁傑突然從懷裏拿出來一張紙,道:“崔著作,你看看這樣東西什麽?”
“這是?”
崔耕接過來一看,卻是一份文契,說某年某某月某日,某人願意拜某人為師。日後,為師的定然誠心教導弟子,為弟子的,也定當尊師重道。如違此契,人神供奉。空口無憑,立字為證。
上麵的師徒人名都是空的,隻有保人那裏,寫了三個大字:狄仁傑。
崔耕沉吟道:”“狄大人的意思……是有人想拜下官為師,托到了您這邊?這位的麵子,還真夠大的啊!”
狄仁傑微微搖頭,滿不在乎地道:“崔著作收幾個弟子也可,拜人為師也行,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
“什麽?”
“你得在這上麵簽名兒!”
“嗯?”崔耕心中一動,道:“那下官若是收弟子,可以收誰呢?”
“太多了,比如左威衛大將軍薛思行的孫兒薛萬剛,魏相的孫兒魏明方……等等,”
“那下官要是拜師呢?”
狄仁傑笑吟吟地道:“張柬之、崔玄、敬暉、桓彥範、袁恕己,崔著作,你自己隨便選一個吧。”
“我……”
如果說崔耕不知道薛思行是什麽來頭的話,那對“張柬之、崔玄、敬暉、桓彥範、袁恕己”就太了解了。
這五個人,乃是日後發動“神龍政變”,逼武則天讓位給李顯的關鍵人物。
既然如此,狄仁傑為何要自己簽這份文契,也就昭然若揭了。
崔耕苦笑道:“狄大人,您這是要下官我簽一個投名狀啊!”
“不錯,就是投名狀,一旦事敗,陛下就可以照著這些文契抓人了。”狄仁傑正色道:“老夫恐怕是看不到複興李唐的那一天了,隻能把希望寄托在崔著作這些青年才俊的身上。不知……你可不肯簽這份文契呢?”
……
……
這邊狄仁傑和崔耕密談,那邊李顯卻被武則天留了下來。母子重逢,密室相會,雖不到抱頭痛哭的地步,但暢敘別情,也是充滿了天倫之樂。
母子倆談了一個多時辰,武則天又賞賜了李顯不少東西,並且道:“顯兒你在京裏的廬陵王府,雖然破敗了。但朕想你在那兒也待不了幾天,就沒命人休整,你暫且忍耐幾日。過幾天,朕再給你尋一個更好的去處。”
比廬陵王府更好的去處,可不就是太子的東宮嗎?李顯再次跪倒謝恩,道:“聖人對兒臣的天高地厚之恩,兒臣真是粉身難報!”
武則天擺了擺手,道:“行了,自家母子,無須這番客套。呃……朕乏了,你跪安吧。”
“是!”
李顯又磕了幾個頭,辭了武則天,在小太監的引領之下,出了宮門。
“王爺,您的馬。”
“嗯。”
李顯接過隨從遞過來的韁繩,就要翻身上馬。
可正在這時,忽然遠方傳來一聲大喊,道:“廬陵王,廬陵王,等等下官,等等下官啊!”
李顯循聲望去,但見一個身量頗高,身著緋袍的官員,向自己跑來。
今天的接風宴上,李顯倒是見過此人。隻是,他到底姓字名誰,官居何職,就不甚了了了。
他疑惑道:“請問你是……”
那官員趕緊賠笑道:“微臣叫吉頊,因誅來俊臣有功,被陛下提拔為右肅政台禦史中丞。”
“吉頊?”
“不錯,吉頊就是微臣,微臣就是吉頊。我身材高大,好昂頭行,視高而望遠,人送綽號“望柳駱駝”……”
吉頊不斷絮絮叨叨,卻見廬陵王李顯麵上全是茫然之色,過了一會兒,自己也就沒什麽興致了。
他想了一下,索性直接了當地道:“難道廬陵王沒聽崔著作,提起過微臣?當初為了讓張氏兄弟和您和解,微臣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啊!”
當初崔耕本來要和李顯提吉頊的,但李顯當時心裏有鬼,急於說自己“兩不相幫”,就把話題岔開了,所以他根本就不知道吉頊在這裏麵真發揮了什麽作用。
現在見吉頊主動對自己表功,他一下子就想歪了,隻以為吉頊是個貪崔耕之功為己有的無恥小人。
現在,李顯對崔耕是一千一萬個感激,又怎容此等事情發生?
他臉色一沉,冷然道:“哦?是嗎?崔著作還真沒提起過你。難不成……張氏兄弟和本王和解,還有你吉頊吉中丞的功勞?”
“他這……”
吉頊是小人不假,但他和其他小人不一樣,並非是靠溜須拍馬上位,而是見縫插針無所不用其極。這等人物,從不會認為自己人品有問題。相反地,他們心高氣傲,目無餘子。
聽了李顯這話,頓時一股無名火,湧上了吉頊的心頭,寒聲道:“哦,原來都是崔著作的功勞啊,那下官實在是太唐突了。呃……時候不早,王爺請便,下官告辭!”
言罷,草草行了一禮,直奔宮門,要求麵見張昌宗。
吉頊如今的官職是禦史中丞,著實算得上朝中的顯貴了,守宮門的太監不敢怠慢,速速通稟。
沒費什麽勁兒,吉頊就在迎仙亭內見到了張氏兄弟。
“來,吉中丞,這邊坐!”張昌宗主動起身相迎,道:“我們兄弟正準備好好謝謝你呢,你還就主動來了,這可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了。”
“哦?謝謝下官?為什麽?”
張昌宗先是美美地喝了一盞酒,才揭開了謎底,道:“吉中丞你這可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這事兒不是明擺著的嗎?陛下有意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這裏麵就有我們兄弟勸諫陛下之功。立下如此大功,我們兄弟不就能長享富貴了嗎?”
張易之補充道:“而我們兄弟之所以能立下如此大功,都要靠吉中丞你的指點。難道不該謝謝你?”
頓了頓,又道:“,對了,那崔耕甚得廬陵王看中,你說……我們要不要找個機會,也和崔耕和解呢?”
二張和崔耕和解?
吉頊怎能容忍這種情況發生?
他心中暗想,崔耕啊,崔耕,本官殫精竭慮為你辦事,你卻掩了本官之功!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本官不義了!
想到這裏,他麵色肅然道:“萬萬不可!”
“有何不可?
“呃……崔耕那廝最是記仇不過,陛下的侄兒武三忠得罪了他,被他設下毒計,抄家滅族。來俊臣不過是和他爭個女人,就被他整得死無葬身之地。另外還有孫彥高、範光烈、九公子……等等。即便你們想和解,人家崔二郎能答應嗎?”
張昌宗和張易之對吉頊頗為信任,對視一眼,也覺得此事沒那麽簡單。
張易之道:“話雖如此,不試試怎麽知道?畢竟崔耕是廬陵王的心腹,若是老太太有什麽意外。我們就得靠廬陵王討生活了。真跟崔耕弄得關係太僵,那也不大好吧?”
吉頊微微一笑,道:“有什麽不好的?廬陵王之所以把崔耕當心腹,不過是因為他有用罷了。咱們若是把他弄得沒用了,用不了多長時間,崔耕就得失寵!”
張昌宗道:“計將安出?”
“下官有一計,叫做以其人之道,還治彼身。二位隻要這麽……這麽……跟陛下說,保管能把崔耕治的沒脾氣!”
狄仁傑親手給崔耕斟了一杯酒,道:“今日之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崔著作你居功至偉啊。來,老夫敬你一杯!”
“哪裏,其實主要還是廬陵王表現得好,下官隻是出了個小主意而已。”
狄仁傑道:“關鍵當然是廬陵王。其實陛下也知道,廬陵王說的那些話,十有八九,是你崔耕出的主意。但那又如何?隻要廬陵王願意當眾表態,維持大周的存在以及與武家和睦共處,她就心滿意足了。”
說著話,狄仁傑指了指自己的腦袋,繼續道:“老太太也是沒辦法,隻能是自個兒騙自個兒了。無論廬陵王說這話的時候是真心還是假意,她都當真的聽!”
崔耕也明白這個道理,“唉,陛下也是一代英主,淪落到這個地步,真是讓人唏噓不已啊。”
“誰說不是呢?不過……生死輪迴,枯榮循環,乃是世間正理,誰也免不了的。”
頓了頓,狄仁傑似乎想到自己也來日無多,不由得一陣鬱鬱,轉移話題道:“好了,莫說陛下了。還是說說二郎你吧?你究竟是怎麽想到,來個“三箍周萬年”的呢?真是神來之筆!”
崔耕的靈感來源,當然是後世的典故“一桶萬年青。”
當時,大清康熙帝在位,群臣獻上各種珍貴的禮物。名臣高士奇家貧,又為官清廉,沒什麽珍寶送上,就靈機一動,獻上一個木桶。木桶裏麵裝著青草,起名為“一統萬年青”。
青乃是“清”的諧音,康熙帝大喜,重賞高士奇。
崔耕今天同樣是獻出了桶裝青草,不過是把其“寓意”做了幾個變化。
後世對武則天關於身後事的安排,記載的非常詳盡。崔耕略施小計,就能讓廬陵王句句都搔到武則天的癢處。
當然了,這番前因後果就沒必要對狄仁傑解釋清楚了,崔耕輕笑一聲,道:“也是廬陵王洪福齊天,在下一時僥幸想到的。”
“哪裏,崔著作過謙了。你智計百出,哪是“僥幸”二字,所能形容的?恐怕這日後的大唐江山,要要多靠你輔佐了。”
說著話,狄仁傑突然從懷裏拿出來一張紙,道:“崔著作,你看看這樣東西什麽?”
“這是?”
崔耕接過來一看,卻是一份文契,說某年某某月某日,某人願意拜某人為師。日後,為師的定然誠心教導弟子,為弟子的,也定當尊師重道。如違此契,人神供奉。空口無憑,立字為證。
上麵的師徒人名都是空的,隻有保人那裏,寫了三個大字:狄仁傑。
崔耕沉吟道:”“狄大人的意思……是有人想拜下官為師,托到了您這邊?這位的麵子,還真夠大的啊!”
狄仁傑微微搖頭,滿不在乎地道:“崔著作收幾個弟子也可,拜人為師也行,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
“什麽?”
“你得在這上麵簽名兒!”
“嗯?”崔耕心中一動,道:“那下官若是收弟子,可以收誰呢?”
“太多了,比如左威衛大將軍薛思行的孫兒薛萬剛,魏相的孫兒魏明方……等等,”
“那下官要是拜師呢?”
狄仁傑笑吟吟地道:“張柬之、崔玄、敬暉、桓彥範、袁恕己,崔著作,你自己隨便選一個吧。”
“我……”
如果說崔耕不知道薛思行是什麽來頭的話,那對“張柬之、崔玄、敬暉、桓彥範、袁恕己”就太了解了。
這五個人,乃是日後發動“神龍政變”,逼武則天讓位給李顯的關鍵人物。
既然如此,狄仁傑為何要自己簽這份文契,也就昭然若揭了。
崔耕苦笑道:“狄大人,您這是要下官我簽一個投名狀啊!”
“不錯,就是投名狀,一旦事敗,陛下就可以照著這些文契抓人了。”狄仁傑正色道:“老夫恐怕是看不到複興李唐的那一天了,隻能把希望寄托在崔著作這些青年才俊的身上。不知……你可不肯簽這份文契呢?”
……
……
這邊狄仁傑和崔耕密談,那邊李顯卻被武則天留了下來。母子重逢,密室相會,雖不到抱頭痛哭的地步,但暢敘別情,也是充滿了天倫之樂。
母子倆談了一個多時辰,武則天又賞賜了李顯不少東西,並且道:“顯兒你在京裏的廬陵王府,雖然破敗了。但朕想你在那兒也待不了幾天,就沒命人休整,你暫且忍耐幾日。過幾天,朕再給你尋一個更好的去處。”
比廬陵王府更好的去處,可不就是太子的東宮嗎?李顯再次跪倒謝恩,道:“聖人對兒臣的天高地厚之恩,兒臣真是粉身難報!”
武則天擺了擺手,道:“行了,自家母子,無須這番客套。呃……朕乏了,你跪安吧。”
“是!”
李顯又磕了幾個頭,辭了武則天,在小太監的引領之下,出了宮門。
“王爺,您的馬。”
“嗯。”
李顯接過隨從遞過來的韁繩,就要翻身上馬。
可正在這時,忽然遠方傳來一聲大喊,道:“廬陵王,廬陵王,等等下官,等等下官啊!”
李顯循聲望去,但見一個身量頗高,身著緋袍的官員,向自己跑來。
今天的接風宴上,李顯倒是見過此人。隻是,他到底姓字名誰,官居何職,就不甚了了了。
他疑惑道:“請問你是……”
那官員趕緊賠笑道:“微臣叫吉頊,因誅來俊臣有功,被陛下提拔為右肅政台禦史中丞。”
“吉頊?”
“不錯,吉頊就是微臣,微臣就是吉頊。我身材高大,好昂頭行,視高而望遠,人送綽號“望柳駱駝”……”
吉頊不斷絮絮叨叨,卻見廬陵王李顯麵上全是茫然之色,過了一會兒,自己也就沒什麽興致了。
他想了一下,索性直接了當地道:“難道廬陵王沒聽崔著作,提起過微臣?當初為了讓張氏兄弟和您和解,微臣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啊!”
當初崔耕本來要和李顯提吉頊的,但李顯當時心裏有鬼,急於說自己“兩不相幫”,就把話題岔開了,所以他根本就不知道吉頊在這裏麵真發揮了什麽作用。
現在見吉頊主動對自己表功,他一下子就想歪了,隻以為吉頊是個貪崔耕之功為己有的無恥小人。
現在,李顯對崔耕是一千一萬個感激,又怎容此等事情發生?
他臉色一沉,冷然道:“哦?是嗎?崔著作還真沒提起過你。難不成……張氏兄弟和本王和解,還有你吉頊吉中丞的功勞?”
“他這……”
吉頊是小人不假,但他和其他小人不一樣,並非是靠溜須拍馬上位,而是見縫插針無所不用其極。這等人物,從不會認為自己人品有問題。相反地,他們心高氣傲,目無餘子。
聽了李顯這話,頓時一股無名火,湧上了吉頊的心頭,寒聲道:“哦,原來都是崔著作的功勞啊,那下官實在是太唐突了。呃……時候不早,王爺請便,下官告辭!”
言罷,草草行了一禮,直奔宮門,要求麵見張昌宗。
吉頊如今的官職是禦史中丞,著實算得上朝中的顯貴了,守宮門的太監不敢怠慢,速速通稟。
沒費什麽勁兒,吉頊就在迎仙亭內見到了張氏兄弟。
“來,吉中丞,這邊坐!”張昌宗主動起身相迎,道:“我們兄弟正準備好好謝謝你呢,你還就主動來了,這可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了。”
“哦?謝謝下官?為什麽?”
張昌宗先是美美地喝了一盞酒,才揭開了謎底,道:“吉中丞你這可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這事兒不是明擺著的嗎?陛下有意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這裏麵就有我們兄弟勸諫陛下之功。立下如此大功,我們兄弟不就能長享富貴了嗎?”
張易之補充道:“而我們兄弟之所以能立下如此大功,都要靠吉中丞你的指點。難道不該謝謝你?”
頓了頓,又道:“,對了,那崔耕甚得廬陵王看中,你說……我們要不要找個機會,也和崔耕和解呢?”
二張和崔耕和解?
吉頊怎能容忍這種情況發生?
他心中暗想,崔耕啊,崔耕,本官殫精竭慮為你辦事,你卻掩了本官之功!既然你不仁,就休怪本官不義了!
想到這裏,他麵色肅然道:“萬萬不可!”
“有何不可?
“呃……崔耕那廝最是記仇不過,陛下的侄兒武三忠得罪了他,被他設下毒計,抄家滅族。來俊臣不過是和他爭個女人,就被他整得死無葬身之地。另外還有孫彥高、範光烈、九公子……等等。即便你們想和解,人家崔二郎能答應嗎?”
張昌宗和張易之對吉頊頗為信任,對視一眼,也覺得此事沒那麽簡單。
張易之道:“話雖如此,不試試怎麽知道?畢竟崔耕是廬陵王的心腹,若是老太太有什麽意外。我們就得靠廬陵王討生活了。真跟崔耕弄得關係太僵,那也不大好吧?”
吉頊微微一笑,道:“有什麽不好的?廬陵王之所以把崔耕當心腹,不過是因為他有用罷了。咱們若是把他弄得沒用了,用不了多長時間,崔耕就得失寵!”
張昌宗道:“計將安出?”
“下官有一計,叫做以其人之道,還治彼身。二位隻要這麽……這麽……跟陛下說,保管能把崔耕治的沒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