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功行的邏輯,是封常清和高仙芝乃大周的名將種子,他們效忠崔耕,來日必成大患。
這完全是誅心之論,完全辯無可辯。
崔耕的應對之策,是另辟蹊徑,說封高二人力氣大,完全算不得什麽了不起的本事,名將重智不重力,大家不必過分關注,以此化解論功行的攻擊。
不過,這也帶來了一個後遺症,說個人的武勇不重要,那咋大周對戰吐蕃,總是處於下風涅?
論功仁興奮地大叫道:“對,對!你們大周的內史是婁師德吧?他可是我爹的手下敗將,難不成他不如我爹腦子好使?哈哈,崔著作這麽認為,我們兄弟是沒啥意見哩。”
老婁頭一聽這話,頓時滿臉黑線!丟人啊,朝廷一向視吐蕃、突厥這幫人為蠻夷,武力不如他們也就罷了,怎麽腦子也比不上了涅?
其他人也是擔心不已,望向名揚天下的崔二郎,且看他如此辯解。
但聽崔耕朗聲笑道:“不錯,你們吐蕃是打了幾場勝仗,與我們大周互有勝負。為何我大周兵精將勇,雙方卻打了個平手呢?主要是因為你們吐蕃地廣人稀,經常千裏無人煙。我大周勝,不但找不著敵人,還補給不足,難以擴大戰果。相反地,我們一敗之下,就得馬上迴軍,把以前的優勢完全喪盡。所以,表麵上看起來,咱們雙方才勢均力敵。”
這倒是正理,婁師德深以為然,緩緩頷首。
論功行卻不肯善罷甘休,擺了擺手,道:“說那些虛頭巴腦的都沒用,總而言之,現在是吐蕃是處於攻勢,而大周處於守勢。要麽你崔著作承認自己的想法是錯的,要麽就承認周人的腦子不好使!”
崔耕微微一笑,道:“其實還有第三條路……隻要我大周把你們吐蕃滅國,一切就都可以迎刃而解!”
“你想得美!我吐蕃……”
“莫說廢話了!”崔耕打斷道:“本官給你看樣東西。”
說著話,他招唿封常清過來,耳語了幾句。
封常清聽完了,興奮地大叫道:“還是大人您厲害!就該這麽辦,是時候,讓那些吐蕃蠻子知道知道咱們周人的厲害了!”
到底是什麽東西?
見封常清如此興奮,人們紛紛紛紛好奇地觀望,就連武則天和論氏兄弟都屏氣凝神,全場頓時鴉雀無聲。
蹬蹬蹬~
不消一會兒,全身貫甲的封常清邁著沉重的步伐,手托著一個錦盒走進了大廳。
把那錦盒打開,裏麵赫然是一個羅盤樣的物事。
崔耕伸手一指,道:“此物名曰指南針,乃是本官製成,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指向南方。有了此物,我軍再勝。縱然吐蕃千裏無人煙,我軍也再無迷路之憂。嘿嘿,此消彼漲,我看你們吐蕃還能經得起幾場大敗?”
原來崔耕嶺南道肅政使的時候,還要對指南針的來曆保密,現在已經全然沒那麽多顧忌了。
指南針隻在海商中間秘密流傳,就是大周那些高~官顯貴都不知道,更何況是論氏兄弟?
論功行麵色微變,驚訝道:“指南針?世間還有此物?本公子怎麽從未聽過?”
崔耕道:“沒聽說過不要緊,現在不是見著實物了嗎?”
說著話,他已經把那指南針交到了論功行的手上。
“這怎麽可能?”
論功行拿著指南針在大廳內來迴走動,越走越是麵色慘淡。因為他發現,無論自己走到哪,都可見那指南針一直死死的指向北方!
他沉聲道:“崔著作,你怎麽能發明出如此詭異的物品?莫非你會什麽法術不成?”
“嗨!什麽法術啊!”崔耕不以為然地道:“此乃格物致知之學,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類似的東西了,其名曰司南。本官不過是略作改進,使之更加靈敏罷了!”
論功行強自鎮定,道:“既然春秋戰國時,就有類似的物品,可見崔著作的指南針也沒多大用處。”
崔耕也不爭辯,微微搖頭,道:“那卻不然。長清,你再去取些沙子來。”
“得令!”
洛陽城中就有洛水流淌,沙子還不是現成的?封常清領命而去,功夫不大,就把一袋細沙帶到。
然後,崔耕隨手將那沙子堆成了,河流山巒的形狀。
他緩緩地道:“此物本官命名為沙盤。有了指南針,我大周將士,就可以將去過的地形,都用沙盤標示出來。一次標不完就兩次,兩次標不完就三次……七次,八次,十來次!終有一日,你吐蕃地形完全在我周軍掌握。本官倒要看看,到了那時候,你們吐蕃該如何保全國祚?”
“崔著作厲害啊!”
“沙盤?崔著作怎麽想出來的,此物實乃軍國利器啊!”
“有了沙盤和指南針,不但是吐蕃,還有……其他不臣之國,都萬難逃脫我大周的征伐啊!”好歹顧忌到拉達米珠,這位沒把突厥說出來。
……
現場的人都是人精,馬上就意識到了指南針加沙盤的重大意義,讚不絕口。
武則天更是眼前一亮,軍事是她的短板,每次看著那十分不精確的《九州圖》,都腦仁都疼。
如果能命人把天下萬邦的地形製成沙盤,那得省了自己多少心思啊!
另外,還有最關鍵的。大周不明白吐蕃的虛實;而大周的虛實,對吐蕃來說卻不是什麽難事中原人煙稠密,找向導還不容易?
所以說,這沙盤隻是增強了大周的國力,對吐蕃卻是沒什麽好處!
她高興地道:“崔愛卿獻沙盤有功,著即……”
“陛下!”張昌宗和張易之齊齊叫了一聲,勸阻之意非常明顯。本來麽,今天明確讓崔耕繼續執掌那兩份報紙,已經把二張的臉扇得啪啪直響了。再給崔耕加官進爵,這二位也太沒麵子了。
武則天頓了頓,終是還是顧忌兩個男寵麵子,道:“賞崔愛卿食實邑五十戶!”
五十戶一年大蓋繳納賦稅兩百貫錢,雖然不多,卻是可傳之於子孫的,也算很不錯了。
崔耕跪倒在地,道:“謝陛下隆恩。”
“哼,你們以為有了什麽沙盤和指南針,我們吐蕃就怕了不成?”
到了現在,論氏兄弟已經發生了分化,論功仁麵色慘淡,若有所思。論功行還是輸人不輸陣,叫囂道:“兩國相爭,說到底最後還得是大軍對撼,我們吐蕃戰士勇武無比,根本就不怕你們周軍。”
“哦?是嗎?”
崔耕眉毛一挑,沉聲道:“論功行,你這是給你們吐蕃招災啊!實不相瞞,本官還有一物,讓你們在沙場上占不著絲毫便宜。”
“還……還有?”論功行一口老血好懸沒噴出來,道:“到底是什麽東西?”
“此物叫望遠鏡,可以使人的目力極於三四裏,乃是十來裏之外。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有了望遠鏡,我軍就可料敵於先。我看你們吐蕃還能囂張到幾時?”
指南針因為有司南的存在,現在提出來,毫不突兀。沙盤就是用沙子堆模型,說穿了,也沒啥大不了的。
但是,這望遠鏡可就太神奇了。
崔耕此言一出,頓時全場嘩然!
“什麽?能看到十裏之外?真的假的?該不會是崔著作在吹牛吧?”
“吹什麽牛啊?要是幾年前,有人告訴你世間存在如寶石一般的冰糖你信不信?有人告訴你,有指南針你信不信?有人告訴你,他能平蝗災,你信不信?人家崔著作是真有這個本事!”
“乖乖,那不成了千裏眼了嗎?崔著作真乃神人也!”
……
大周官員興奮地議論紛紛,就是武則天都高興地微微頷首。
她暗暗尋思道,封常清和高仙芝,到底有沒有大將之才,那不好說,但這崔二郎可著實不簡單啊!大周有如此良臣,可見天命在我武氏!
論功行則連連搖頭,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要讓我認輸。除非你崔耕拿出實物來!”
“實物現在本官真沒有,不過隻要論公子在洛陽待上一段時間,本官定能造出望遠鏡。其實此物也非常簡單……”
“崔著作,住口!”狄仁傑馬上就意識到了此事的嚴重性,阻攔道:“望遠鏡乃軍國利器,製法怎能輕易示人?”
其實崔耕也沒狄仁傑想象中那麽輕佻,這年頭又沒有玻璃,要想製成望遠鏡的鏡片,隻能用寶石,由能工巧匠打磨而成。這等人才,別說鳥不拉屎的吐蕃了,就是大周都是鳳毛麟角啊!
當然了,崔耕拿出來指南針、羅盤、望遠鏡三樣東西,可不是為了讓論功行認輸的,而是說服武則天。
他也不爭辯,點頭道:“是,狄公教訓的是。”
然後,又對著論功行雙手一攤,道:“瞧見沒有,狄大人不讓說,下官也就不能滿足論公子的好奇心了。”
論功行怒道:“拿不出望遠鏡,就是你崔耕心虛!”
崔耕聳了聳肩,道:“好吧,就算本官心虛了,那又如何?”
“你……”
論功行仔細一琢磨,對啊,隻要大周君臣同心同德,自己的擠兌就毫無意義啊,頓時一陣語塞。
但論功仁卻是忽地眼前一亮,跳著腳道:“哈哈!本公子明白了!本官明白了!”
怎麽迴事?
這位該不迴是受的刺激太大,得了失心瘋了吧?
武則天一使眼色,婁師德問道:“論公子,你究竟明白了什麽?”
這完全是誅心之論,完全辯無可辯。
崔耕的應對之策,是另辟蹊徑,說封高二人力氣大,完全算不得什麽了不起的本事,名將重智不重力,大家不必過分關注,以此化解論功行的攻擊。
不過,這也帶來了一個後遺症,說個人的武勇不重要,那咋大周對戰吐蕃,總是處於下風涅?
論功仁興奮地大叫道:“對,對!你們大周的內史是婁師德吧?他可是我爹的手下敗將,難不成他不如我爹腦子好使?哈哈,崔著作這麽認為,我們兄弟是沒啥意見哩。”
老婁頭一聽這話,頓時滿臉黑線!丟人啊,朝廷一向視吐蕃、突厥這幫人為蠻夷,武力不如他們也就罷了,怎麽腦子也比不上了涅?
其他人也是擔心不已,望向名揚天下的崔二郎,且看他如此辯解。
但聽崔耕朗聲笑道:“不錯,你們吐蕃是打了幾場勝仗,與我們大周互有勝負。為何我大周兵精將勇,雙方卻打了個平手呢?主要是因為你們吐蕃地廣人稀,經常千裏無人煙。我大周勝,不但找不著敵人,還補給不足,難以擴大戰果。相反地,我們一敗之下,就得馬上迴軍,把以前的優勢完全喪盡。所以,表麵上看起來,咱們雙方才勢均力敵。”
這倒是正理,婁師德深以為然,緩緩頷首。
論功行卻不肯善罷甘休,擺了擺手,道:“說那些虛頭巴腦的都沒用,總而言之,現在是吐蕃是處於攻勢,而大周處於守勢。要麽你崔著作承認自己的想法是錯的,要麽就承認周人的腦子不好使!”
崔耕微微一笑,道:“其實還有第三條路……隻要我大周把你們吐蕃滅國,一切就都可以迎刃而解!”
“你想得美!我吐蕃……”
“莫說廢話了!”崔耕打斷道:“本官給你看樣東西。”
說著話,他招唿封常清過來,耳語了幾句。
封常清聽完了,興奮地大叫道:“還是大人您厲害!就該這麽辦,是時候,讓那些吐蕃蠻子知道知道咱們周人的厲害了!”
到底是什麽東西?
見封常清如此興奮,人們紛紛紛紛好奇地觀望,就連武則天和論氏兄弟都屏氣凝神,全場頓時鴉雀無聲。
蹬蹬蹬~
不消一會兒,全身貫甲的封常清邁著沉重的步伐,手托著一個錦盒走進了大廳。
把那錦盒打開,裏麵赫然是一個羅盤樣的物事。
崔耕伸手一指,道:“此物名曰指南針,乃是本官製成,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指向南方。有了此物,我軍再勝。縱然吐蕃千裏無人煙,我軍也再無迷路之憂。嘿嘿,此消彼漲,我看你們吐蕃還能經得起幾場大敗?”
原來崔耕嶺南道肅政使的時候,還要對指南針的來曆保密,現在已經全然沒那麽多顧忌了。
指南針隻在海商中間秘密流傳,就是大周那些高~官顯貴都不知道,更何況是論氏兄弟?
論功行麵色微變,驚訝道:“指南針?世間還有此物?本公子怎麽從未聽過?”
崔耕道:“沒聽說過不要緊,現在不是見著實物了嗎?”
說著話,他已經把那指南針交到了論功行的手上。
“這怎麽可能?”
論功行拿著指南針在大廳內來迴走動,越走越是麵色慘淡。因為他發現,無論自己走到哪,都可見那指南針一直死死的指向北方!
他沉聲道:“崔著作,你怎麽能發明出如此詭異的物品?莫非你會什麽法術不成?”
“嗨!什麽法術啊!”崔耕不以為然地道:“此乃格物致知之學,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類似的東西了,其名曰司南。本官不過是略作改進,使之更加靈敏罷了!”
論功行強自鎮定,道:“既然春秋戰國時,就有類似的物品,可見崔著作的指南針也沒多大用處。”
崔耕也不爭辯,微微搖頭,道:“那卻不然。長清,你再去取些沙子來。”
“得令!”
洛陽城中就有洛水流淌,沙子還不是現成的?封常清領命而去,功夫不大,就把一袋細沙帶到。
然後,崔耕隨手將那沙子堆成了,河流山巒的形狀。
他緩緩地道:“此物本官命名為沙盤。有了指南針,我大周將士,就可以將去過的地形,都用沙盤標示出來。一次標不完就兩次,兩次標不完就三次……七次,八次,十來次!終有一日,你吐蕃地形完全在我周軍掌握。本官倒要看看,到了那時候,你們吐蕃該如何保全國祚?”
“崔著作厲害啊!”
“沙盤?崔著作怎麽想出來的,此物實乃軍國利器啊!”
“有了沙盤和指南針,不但是吐蕃,還有……其他不臣之國,都萬難逃脫我大周的征伐啊!”好歹顧忌到拉達米珠,這位沒把突厥說出來。
……
現場的人都是人精,馬上就意識到了指南針加沙盤的重大意義,讚不絕口。
武則天更是眼前一亮,軍事是她的短板,每次看著那十分不精確的《九州圖》,都腦仁都疼。
如果能命人把天下萬邦的地形製成沙盤,那得省了自己多少心思啊!
另外,還有最關鍵的。大周不明白吐蕃的虛實;而大周的虛實,對吐蕃來說卻不是什麽難事中原人煙稠密,找向導還不容易?
所以說,這沙盤隻是增強了大周的國力,對吐蕃卻是沒什麽好處!
她高興地道:“崔愛卿獻沙盤有功,著即……”
“陛下!”張昌宗和張易之齊齊叫了一聲,勸阻之意非常明顯。本來麽,今天明確讓崔耕繼續執掌那兩份報紙,已經把二張的臉扇得啪啪直響了。再給崔耕加官進爵,這二位也太沒麵子了。
武則天頓了頓,終是還是顧忌兩個男寵麵子,道:“賞崔愛卿食實邑五十戶!”
五十戶一年大蓋繳納賦稅兩百貫錢,雖然不多,卻是可傳之於子孫的,也算很不錯了。
崔耕跪倒在地,道:“謝陛下隆恩。”
“哼,你們以為有了什麽沙盤和指南針,我們吐蕃就怕了不成?”
到了現在,論氏兄弟已經發生了分化,論功仁麵色慘淡,若有所思。論功行還是輸人不輸陣,叫囂道:“兩國相爭,說到底最後還得是大軍對撼,我們吐蕃戰士勇武無比,根本就不怕你們周軍。”
“哦?是嗎?”
崔耕眉毛一挑,沉聲道:“論功行,你這是給你們吐蕃招災啊!實不相瞞,本官還有一物,讓你們在沙場上占不著絲毫便宜。”
“還……還有?”論功行一口老血好懸沒噴出來,道:“到底是什麽東西?”
“此物叫望遠鏡,可以使人的目力極於三四裏,乃是十來裏之外。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有了望遠鏡,我軍就可料敵於先。我看你們吐蕃還能囂張到幾時?”
指南針因為有司南的存在,現在提出來,毫不突兀。沙盤就是用沙子堆模型,說穿了,也沒啥大不了的。
但是,這望遠鏡可就太神奇了。
崔耕此言一出,頓時全場嘩然!
“什麽?能看到十裏之外?真的假的?該不會是崔著作在吹牛吧?”
“吹什麽牛啊?要是幾年前,有人告訴你世間存在如寶石一般的冰糖你信不信?有人告訴你,有指南針你信不信?有人告訴你,他能平蝗災,你信不信?人家崔著作是真有這個本事!”
“乖乖,那不成了千裏眼了嗎?崔著作真乃神人也!”
……
大周官員興奮地議論紛紛,就是武則天都高興地微微頷首。
她暗暗尋思道,封常清和高仙芝,到底有沒有大將之才,那不好說,但這崔二郎可著實不簡單啊!大周有如此良臣,可見天命在我武氏!
論功行則連連搖頭,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要讓我認輸。除非你崔耕拿出實物來!”
“實物現在本官真沒有,不過隻要論公子在洛陽待上一段時間,本官定能造出望遠鏡。其實此物也非常簡單……”
“崔著作,住口!”狄仁傑馬上就意識到了此事的嚴重性,阻攔道:“望遠鏡乃軍國利器,製法怎能輕易示人?”
其實崔耕也沒狄仁傑想象中那麽輕佻,這年頭又沒有玻璃,要想製成望遠鏡的鏡片,隻能用寶石,由能工巧匠打磨而成。這等人才,別說鳥不拉屎的吐蕃了,就是大周都是鳳毛麟角啊!
當然了,崔耕拿出來指南針、羅盤、望遠鏡三樣東西,可不是為了讓論功行認輸的,而是說服武則天。
他也不爭辯,點頭道:“是,狄公教訓的是。”
然後,又對著論功行雙手一攤,道:“瞧見沒有,狄大人不讓說,下官也就不能滿足論公子的好奇心了。”
論功行怒道:“拿不出望遠鏡,就是你崔耕心虛!”
崔耕聳了聳肩,道:“好吧,就算本官心虛了,那又如何?”
“你……”
論功行仔細一琢磨,對啊,隻要大周君臣同心同德,自己的擠兌就毫無意義啊,頓時一陣語塞。
但論功仁卻是忽地眼前一亮,跳著腳道:“哈哈!本公子明白了!本官明白了!”
怎麽迴事?
這位該不迴是受的刺激太大,得了失心瘋了吧?
武則天一使眼色,婁師德問道:“論公子,你究竟明白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