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耕詫異道:“你剛才……不是一直在寺外,呆在王大中身邊麽?眨麽眼的功夫,你上哪兒變出這麽一支裝備精良的騎兵?”


    原來鐵麵人並非是什麽大都督府的校尉,更不是張潛的手下人,而是剛剛佯裝投降王大中的業玄方丈!


    業玄方丈擺弄著手中的鐵麵罩,道:“王大中剛才一門心思都撲在崔縣令等人身上,圍寺混亂之時哪裏還顧得上貧僧?所以貧僧師兄弟二人,趁著他不注意之時,便瞧瞧溜走了。”


    崔耕又問:“那你所率的這支騎兵……”


    既然來救援的是業玄和尚,那麽很顯然這支裝備精良的騎兵,也肯定不是什麽大都督府的騎兵了。


    但他一個山野小破廟的主持方丈,崔耕苦思不得其解,短短時間裏他上哪兒搬來這麽一支足有百人的騎兵?而且個個都是騎乘戰馬,頂盔佩甲,製備精良,這可不是一個寺廟方丈能辦到的。


    “的確,他們都非張潛大都督府的府兵,而是某家的忠心部署。他們平日裏化身村民,聚集在離小隱寺不遠的大辛莊內,與尋常農夫並無兩樣。”業玄方丈不再隱瞞,如實說道。


    “什麽?”


    崔耕大為詫異,麵色肅然,問道:“大和尚,你到底是什麽人?”


    “某家既敢率舊屬來救援崔縣令,自然不願再欺瞞於你。”


    業玄輕輕地歎了口氣,淡淡道:“十年前,某家叫徐敬業。”


    “徐敬業?起兵討武,兵敗殞命的徐敬業?”這下,崔耕徹底淡定不能了。


    “嗬嗬,死?”


    業玄和尚,不,如今應該叫他徐敬業了。隻聽徐敬業淡笑一聲,道:“那不過是武氏捉不到某家,為了穩定朝政時局和坊間民心,而故意散布的謠言。想當日,兵敗被圍城之後,某家就拿著早早準備好的度牒,隱居進杭州郡錢塘縣內的靈隱寺了。前兩年,才遷來此地的一間破寺,並給這小寺取名‘小隱寺’。崔縣令沒發現,小隱寺與靈隱寺隻有一字之差嗎?”


    “原來如此……”崔耕慢慢消化著這些一旦傳揚出去,定會掀起血雨腥風的驚人消息。


    又聽徐敬業說道:“搬來小隱寺也挺好,此地偏僻鮮有人至,閑暇之餘,某家還能跟化身在大辛莊為農戶的老兄弟們,憶憶往昔喝喝酒,這日子倒也過得逍遙。“他們隱居於離此不遠的大辛莊。”


    崔耕漸漸從震驚中平淡下來,想起昨日自己等人從進小隱寺開始,發生的一樁樁奇怪之事,還有見到的種種不尋常,最後皆化作一聲苦笑,感慨道:“誒,也怪崔某沒反應過來的。其實我早就該想到,大殿內供奉的人像,根本不是你那二叔徐思文,而是令祖英國公上徐世。”


    “正是,某家不孝,以至於祖父屍骨無存,如今也隻能立下石像,每日參拜禮敬,以贖前罪了。”徐敬業連連歎息。


    崔耕又問:“那你怎麽又和王大中扯上了關係?”


    徐敬業苦笑道:“說起來,這世上又豈是一個巧字說得?王大中這樁事兒,真可稱得上是陰差陽錯,飛來橫禍……”


    徐經驗緩緩述道,原來王弘義接到麗競門密令,要殺崔耕取其性命。王弘義再怎麽著。也不敢在揚州城內幹這票差事。最後思來選去,他選中了小隱寺。


    這地方既離揚州夠近,又非常偏僻。最關鍵的是,寺內隻有兩個老和尚和幾個不堪一擊的和尚,在他看來非常容易控製。


    所以才崔耕帶著兩女去往桃花溪過上巳節那一刻起,他就設計了一切,崔耕也正中他下懷,慢慢進入了他的圈套。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被他威脅的兩個和尚應該是在與崔耕飲酒之時,下藥將崔耕一行人灌醉,然後一鍋端。


    可萬萬沒想到,這兩個表麵上被他們威脅控製的和尚,一個是徐敬業,一個竟還是駱賓王。


    按理說呢,徐敬業等人兵敗之後隻想找一處與世無爭的地方,隱姓埋名帶著眾殘存弟兄了度餘生的。所以,他們不願招惹王弘義,打算替王大中完成這樁害人性命的差事之後,就趁亂逃走,帶著大辛莊潛伏下來的兄弟,另尋他處,繼續苟活餘生。畢竟崔耕與他們並不熟稔,更無交情,所以崔耕的死活與他們無關。


    可沒想到的是,崔耕到了小隱寺之後,幾人話匣子打開閑聊之餘,竟還談起了徐敬業。崔耕無意中念出的兩句詩,令化成老和尚的徐敬業老懷大慰,恨不得引為生平知己。


    畢竟自打他兵敗之後,因為朝廷的散布謠言和惡意中傷,世人對他徐敬業多有誤解和猜度。而偏偏,一個素不相識,還是朝廷命官吃著武氏皇糧的江都縣令,竟然為他念出了一首頗為公道的詩。


    徐敬業不忍崔耕白白喪命於此,這才有了以謎語暗示他快些逃走之事。


    他沒想到是,雖然王大中是個草包,但他背後的王弘義卻不是普通角色,做事縝密,環環計劃都安排的滴水不漏。以至於王大中率眾殺手提前行動,斷了崔耕逃跑的後路。


    最後沒辦法,他和駱賓王隻得裝傻充愣,胡謅什麽“樂空雙運之道”,還有什麽魅蝶,假意投靠到王大中那邊。


    隨後趁著王大中率人圍寺混亂之時,一個不注意,倆人溜了出去,急急趕往幾裏之外的大辛莊去搬請了救兵。


    他們溜走之後,若是不管不顧崔耕,或者說來遲半柱香的時間,恐怕崔耕等人真的命隕此處了!


    ……


    崔耕聽完前因後果之後,不由暗叫了一聲“好險”,拱手抱拳,鄭重其事道:“徐…徐前輩,今日不單單救了崔某,還救了與我同行的數十人,大恩大德,當真是無以為報!”


    徐敬業雖冒充和尚這麽多年,但多少還是拜讀了一些佛經,頗具佛性地開口講道:“昨日因,今日果。若非崔縣令昨日進寺之後,與某家種種投緣,某家也不會兵行險招,冒著被人發現蹤跡下落的危險對你施以援手了。所以,一切皆是因果皆是緣!”


    “……”


    被他這麽一說,崔耕竟無言以對,照這麽說,自己難道還要感謝自己,為徐敬業起兵討武之事說了一番公道話?


    好吧,唯有感謝那場荒唐大夢,讓他知道了後世曆史對徐敬業的評價!


    不過接下來,崔耕頭疼的地方也來了。


    因為徐敬業、駱賓王這倆個曆史上赫赫有名之人,在武則天、在朝廷、在世間所有人看來,他們是起兵謀反,命隕揚州的。現在他倆不僅沒死,還能吃能睡活得好好的,這倆可是見光死的黑戶啊!


    雖然徐敬業戴著鐵麵,沒有在眾人麵前表明他是徐敬業的身份。


    但是眾目睽睽之下,他手底下這一支甲胄俱全的騎兵,該怎麽解釋?


    王大中隻是被擒,可沒死啊!


    王大中所率的麗競門殺手也沒全殲!


    還有最最最重要的,那些被王家父子蠱惑當了殺手,卻真正出自大都督府的府兵,也都活著啊!


    一旦這些人迴到了揚州城,泄漏了消息,自己該如何跟張潛解釋,突然冒出來的這支戰鬥力如此爆表的騎兵?


    總不能將王大中及其麗競門黨羽殺光了,以防走漏消息吧?


    即便這些人該殺可殺,但那些投降的大都督府府兵呢?


    也統統殺之滅口?


    這肯定是不現實的!


    苦惱,真他娘的苦惱!


    徐敬業興許也看出崔耕莫名沉默下來的原因,當即笑道:“某家今日挑明身份,就沒打算讓崔縣令為難。這樣,不如你將我捉了去,向朝廷請功。反正某家當了十餘年縮頭烏龜,也當夠了!”


    此話一出,崔耕連連變色,第一時間搖頭道:“不,不不不,崔某怎麽可能這麽幹?這不成了忘恩負義的小人了嗎?呃,徐前輩莫急,容我細思…其實一百多人倒是好說,關鍵是鎧甲和戰馬……誒,貌似也能說得通哈!”


    崔耕心中有了主意,人也輕鬆了些許,說道:“咱就這麽說,您,也就是業玄大師,當時深更半夜,前去求援,一沒留神,掉進一個大洞裏了。忽然發現,這裏是一個武庫,裏麵有各種盔甲和兵器。後來發現了文書,這裏是徐敬業兵敗之後,以圖東山再起的藏兵庫。”


    這個理由倒是行得通,而且藏兵庫對徐敬業而言,也是現成的。因為他的舊部,平時為農時,都會將這些武器放在某個秘密所在。這庫房是現成的,稍微一改造就能變成藏兵庫。


    至於村民為何會有如此的軍事素質?這也能解釋的通,就說老和尚業玄悲天憫人,平日裏為防村寨受山匪襲擾,所以閑暇之餘就教了他們一些戰陣之道,用以自保。


    至於為何老和尚也懂戰陣之道……


    這倒是不新鮮,幾十年前,便有十八棍僧救唐王的典故。莫要小瞧了和尚的軍事素養,這是有跡可循的。如今現業玄老和尚帶領村民,假扮官軍救崔縣令,這也圓的過去,是不是?


    “說法倒是都能成立,隻是……”


    徐敬業猶豫道:“崔縣令,隻是這巧合也太多了吧?這種由頭騙騙平頭老百姓還成,但要騙過官府,騙過朝廷,難啊!隻要有人稍微懷疑,到大辛莊去抓了我一個舊部去審問,十八般刑具一上,饒是銅皮鐵骨的硬漢,那也得露出端倪來。”


    “這個我也考慮過。”


    崔耕當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又說道:“所以,最關鍵的是,不能讓你的人落入張潛的手裏,更不能落入麗競門之手。我已經替你考慮過,揚州有個大戶,叫李善的,可曾聽說過?我與他關係莫逆。他在扶桑有處基業,不知你這些舊部了願意往扶桑一行?”


    李善可是揚州城坐地分贓的黑社會頭子,在扶桑的買賣自然也不是什麽正經買賣,他在扶桑也當然不是什麽安善的良民。如果李善能得徐敬業這一百多戰鬥力極高的舊屬,不可謂是如虎添翼。


    在崔耕看來,這些人反正隱姓埋名喬裝打扮的在大辛莊,過著整日提心吊膽的日子,不如去扶桑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事,也好在扶桑組建家庭,開枝散葉。


    不過他建議徐敬業最好是暫且留下,不要與他們一塊去扶桑。


    他的顧慮有二,其一呢,徐敬業號召力太強了,這些舊屬若是到了扶桑之後,這些人到底是聽徐敬業的,還是聽李善的?這簡直就是給李善送去一樁大麻煩。


    其二呢,如果徐敬業也跟著去扶桑,那麽跟此次小隱寺這起事件有關的人全都走光了,那不告訴張潛和朝廷,這裏頭有貓膩嗎?豈不成了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所以,徐敬業和駱賓王,還得以小隱寺和尚的身份留在此地。


    隻待兩三年後,這件事的風頭過去,再正大光明的“圓寂”,重新換一個身份開始新的生活。


    事關重大,更事關百來號人的生死存亡,徐敬業足足考慮了半晌,最後點頭同意道:“如此精心安排,倒也能交代的過去。好吧,崔縣令怎麽說,某家就怎麽做。能讓我這百來號忠心的老弟兄過上正常人的日子,崔縣令對某家便是大恩!若真出了什麽漏子,某家大不了一死,絕不連累不到崔縣令。”


    “徐前輩言重了,你不也救了我們數十號人的性命嗎?正如你之前所言,一切皆是因果皆是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盛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牛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牛凳並收藏奮鬥在盛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