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雲觀,靈官殿。
香煙渺渺,祥氣彌散,好一派仙家氣象。
陳三和聽完了宋貴所謂的一場天大的富貴之後,當場便將其拒絕,然後雙目微閉,若有所思地重新打坐了起來。
直到半刻鍾後,見著宋貴這廝還沒走,他便又站起打了個稽首,一副神棍作派地淡淡問道:“觀世音菩薩為普渡眾生,曾經發下了十二大願。這其中第二大願,不知五郎聽說過沒有?”
“呃……”
宋貴嘴角一陣抽搐,小心翼翼地道:“陳大師,咱們商量的是打家劫舍的事兒,難道還跟觀音菩薩有關?”
陳大師依舊是那麽仙風道骨,緩緩道:“那是自然。菩薩第二大願,就是長居南海願。菩薩都不願意離開南海這個福地,貧道又怎麽願意跟著你遠赴泉州港呢?”
說來說去,還是不樂意去啊!
那可不行。你陳三和不帶人去刺桐港,我怎麽向武良駒複命交差?以後誰還讓我宋貴蹭吃蹭喝?
宋貴在來時的路上就起了小心思,他也要在武良駒與陳三和勾結的行動中,趁機撈一把,不然一輩子都這麽蹭吃蹭喝當狗腿子,可真沒啥前途。
隨即,他抖了個機靈,應道:“菩薩是佛家的,您是道家的,這是不是……不挨著?”
“哼,孺子不可教也!”陳三和臉色微凝,道:“《老子化胡經》你讀過沒有?佛本是道,三教乃一家,無分彼此!”
三言兩語間,宋貴就明白,講這些玄之又玄的東西,自己絕不是“陳大師”的對手。
但是,他毫無氣餒。
道理很簡單,你陳大師再法力無邊,也不是真的神仙,總要吃喝拉撒吧?
你要是真的不看重錢財,還做啥海盜呀?
他仍不死心,繼續遊說道:“陳大師不去的話那可就太可惜了。刺桐港是什麽地方?天下第一大港。別的不說,單說港口邊上的海商倉庫吧,這哪是倉庫啊,簡直就是寶庫。黃的是金子,白的銀子,綠的是翡翠,紅的是瑪瑙,至於珊瑚象牙犀牛角那就不用提了。這些東西不是一件件的擺在那,而是一箱子一箱子的,一口袋一口袋的堆在那,隻要順手搬上一箱子,一輩子可就吃用不盡啦……”
陳三和聞言果然意動,宋貴都能聽見好幾聲吞咽口水的聲音,他又加了一把勁,道:“除了財物,還有美女呢。泉州港旁邊的富貴人家多了去了,哪家沒有從全國各地搜羅來的美貌小娘子?這還不算什麽,最關鍵的是,那裏還有各式各樣的胡姬,“黑昆侖、富波斯、裸林邑”你們聽說過沒有?林邑的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不穿衣服的,推倒了就幹,生性放蕩無比,那小腰一扭,哪個男人受的了啊……”
這下子,不但林三和,連他那倆徒弟的眼睛都直了,麵紅耳赤,唿吸粗重,似乎非常想試試那“裸林邑”的滋味兒,再無之前世外高人的風采!
咕嘟~~
陳三和的徒弟秦禮猛咽了口唾沫,扭頭眼巴巴地看著陳三和,低聲勸道:“有道是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師父,為了順天應人,要不您老就移移法駕,勉強走一遭?”
“這個嘛,”陳三和還是有些猶豫,微微搖頭道:“為師雖然有些微法力,但那三百府兵乃是朝廷經製之軍。對抗他們,對是對抗陛下,對抗天意,不妥,大大的不妥啊!除非……”
咦,有戲!
宋貴心中一喜,趕緊接話道:“除非什麽?陳大師有什麽條件盡管提出來。武公子的父親,如今當上了劍南道安撫使,位高權重,沒什麽是他辦不到的。”
陳三和這才把自己的條件提出,那就是自己可以洗劫刺桐港,但絕不會與府兵開兵見仗。
光想著吃肉,卻不肯啃一點骨頭,陳三和的這個要求當然很過分。
不過,宋貴稍微一想,還是同意了。
反正崔耕的職責是保衛泉州港萬無一失,無論他的府兵在不在現場,隻要泉州港遭了劫,他就脫不了責任。
宋貴按照之前武良駒的既定計劃,提及就在下個月的二十八,武良駒會向折衝府報案,說自己的宅邸遭了倭寇的攻擊,要崔耕馬上帶領府兵前去救援。
待崔耕的兵馬走了,陳三和的這四五百海盜就可趁機登岸,大肆劫掠一番。
有了武良駒的拖延,再加上這一來一迴的路途,陳三和最少有三個時辰的時間搶劫。
至於搶劫來的財物……二一添作五雙方平分。
陳三和當即就要表示同意。
可正在這時,他的大徒弟王元卻發話了,提醒道:“師父,還請三思啊。刺桐港可不僅僅是三百府兵,還有那些大海商的看家護院呢。這些護院加起來能有一兩千人,都是拿銀子喂飽了的,悍不畏死。您雖然法力無邊,但一下子殺這麽多人,恐怕有傷天和吧?”
這話當著宋貴的麵兒,自然是說得客氣無比,但暗含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咱們要是真那麽厲害,早就去海上洗劫商船了,何必窩在南山?刺桐港的財物美色雖好,咱們也得有命用不是?
果然,大徒弟一提醒,陳三和又有點慫了。
而二徒弟秦禮卻就被所謂的“裸林邑”勾走了魂魄,見師父又有點往後縮的意思,趕緊打氣道:“那一兩千護院不足為懼,咱們前些日子不是得了一個瑞獸嗎?隻要把它牽出去,就足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了。那些人再不怕死,也不敢對瑞獸動手吧?”
瑞獸?
陳三和眼前一亮,道:“對啊,瑞獸就是吉兆。上蒼讓我等得了這隻麒麟,就是預兆著咱們能大發上一筆橫財。看來這次刺桐港之行,咱們還非去不可了!”
這倆人一唱一和的,都把宋貴饒迷糊了,連忙問瑞獸怎麽迴事兒。陳三和也不隱瞞,當即就讓徒弟帶著他去看瑞獸。
牛尾鹿身,頭上長角,身上有神秘的花紋,這不是麒麟是什麽?
見到這隻瑞獸,宋貴對陳大師更高看了幾分,滿懷信心地迴去稟報武良駒。
數日之後,宋貴返迴抵達泉州港。
進了武府之後,便向武良駒複命交差,得了武良駒一番讚許。不過卻不見武良駒提及當初許下的諾言,事成之後迴來複命必有重賞。
宋貴自然又在心裏罵翻了武良駒祖宗十八大。不過他還是一五一十匯報了此行的結果。
當武良駒聽到陳大師手中竟有瑞獸麒麟此等仙家之物,不由得連叫了幾聲“暴殄天物”,心說本公子若是把這瑞獸獻給姑母多好,留在你這海盜的手裏委實太浪費了!
他當即就下定決心,隻待陳三和收拾了崔耕,就讓父親調動大軍,把陳三和滅了。這樣,既滅了生死大敵,又得了瑞獸麒麟,還能黑吃黑大筆贓物,堪稱一箭三雕。
心意一決,他就把自己天衣無縫的計劃告訴了春香,收獲了腦殘粉春香不少崇拜的目光。
春香也真對得起他,當天晚上就安排人把這個消息通知了林家。
以前的崔耕倒是有些小迷信,不過經曆了那場“荒唐大夢”之後,他對所謂的“在世高人”就沒有絲毫敬仰了。一聽到這個消息,馬上就認定,所謂的林大師就是“林大騙子”。
當然了,法術是假的,陳三和手下那四五百嘍總不是假的。別說四五百人了,就是四五百頭豬在泉州港橫衝直撞,也能造成不小的損失。
所以,崔耕趕緊調了折衝府三百府兵,秘密埋伏在港口泊岸的林家大船上。自己則帶著一百軍士,留在折衝府內,迷惑敵人。
……
……
十一月二十八,天晴無風,泉州都尉府大門口。
隨著一陣馬褂鑾鈴聲響,有一青衣小廝騎著一匹快馬飛奔而至,高聲唿喊著:“倭寇!倭寇!倭寇來啦!快見我去見崔長史,小的有緊急軍情相告!”
守門的兵丁不敢怠慢,趕緊入內通稟。
功夫不大,那小廝就被領了進去。
此人自稱姓嚴名方,乃是武府的護院,奉了武良駒之命,前來求援。據他所言,現在有三百多倭寇,正在圍攻武家,請崔長史不計前謙,速速發兵,剿平匪亂。
來得快了,不但與武良駒之前的恩怨一筆勾銷,還可保舉他升官發財。若是來晚了一步,但凡武良駒有點閃失,那就是有過無功,抄家滅族不在話下。
最後,又拿出武良駒的親筆書信為證。
崔耕早前就得了春香的通風報信,自然全盤通曉,當即臉色一沉,道:“大膽嚴方!竟敢與海寇勾結,對本官實調虎離山之計。來人,給我拿下!”
“喏!”
兩個侍衛衝上來,抹肩頭攏二臂把嚴方捆了個結結實實。
封常清抽出腰刀,往嚴方的脖子上一橫,獰笑道:“姓嚴的,你想死還是想活?”
嚴方被這托塔李天王式的人物一嚇,當時就慫了,哆裏哆嗦地道:“想……想死怎麽說,想活又怎麽講?”
“想死的話,好說,事急從權,我現在就把你當成倭寇的同犯給砍了。想活的話也好講,你是如何與陳三和傳遞消息的,還不速速講來!”
嚴方的確是武良駒的手下,但要說他對武良駒多麽忠心那就純屬扯淡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事實上,武良駒的手下裏,百分百是吃裏扒外,逮著機會就黑錢的主兒。
見封常清把“陳三和”都說出來了,嚴方當下再無僥幸之心,道:“小的不敢欺瞞,武公子有令,如果真把長史大人及折衝府諸軍士騙離了刺桐港,就燃起三道濃煙。那夥海寇見到濃煙,便會冒充商船進港。”
封常清惡狠狠地威脅道:“要是點了濃煙,陳三和跑了,你知道有什麽後果?”
“知道,小的知道。”嚴方連連點頭道:“軍爺放心,小的不傻,跟著武良駒也是混口飯吃,犯不上搭上自己的性命!”
見嚴方反水,崔耕稍稍長鬆了一口氣。
不過“隻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這次自己若真是打草驚蛇放走了陳三和,以後晚上可就睡不了踏實覺了。
不消一會兒,他親眼看著三股狼煙騰起,當即讓林三郎帶著五十名府兵看家,自己則統領著另外五十名府兵,直奔刺桐港而來!
香煙渺渺,祥氣彌散,好一派仙家氣象。
陳三和聽完了宋貴所謂的一場天大的富貴之後,當場便將其拒絕,然後雙目微閉,若有所思地重新打坐了起來。
直到半刻鍾後,見著宋貴這廝還沒走,他便又站起打了個稽首,一副神棍作派地淡淡問道:“觀世音菩薩為普渡眾生,曾經發下了十二大願。這其中第二大願,不知五郎聽說過沒有?”
“呃……”
宋貴嘴角一陣抽搐,小心翼翼地道:“陳大師,咱們商量的是打家劫舍的事兒,難道還跟觀音菩薩有關?”
陳大師依舊是那麽仙風道骨,緩緩道:“那是自然。菩薩第二大願,就是長居南海願。菩薩都不願意離開南海這個福地,貧道又怎麽願意跟著你遠赴泉州港呢?”
說來說去,還是不樂意去啊!
那可不行。你陳三和不帶人去刺桐港,我怎麽向武良駒複命交差?以後誰還讓我宋貴蹭吃蹭喝?
宋貴在來時的路上就起了小心思,他也要在武良駒與陳三和勾結的行動中,趁機撈一把,不然一輩子都這麽蹭吃蹭喝當狗腿子,可真沒啥前途。
隨即,他抖了個機靈,應道:“菩薩是佛家的,您是道家的,這是不是……不挨著?”
“哼,孺子不可教也!”陳三和臉色微凝,道:“《老子化胡經》你讀過沒有?佛本是道,三教乃一家,無分彼此!”
三言兩語間,宋貴就明白,講這些玄之又玄的東西,自己絕不是“陳大師”的對手。
但是,他毫無氣餒。
道理很簡單,你陳大師再法力無邊,也不是真的神仙,總要吃喝拉撒吧?
你要是真的不看重錢財,還做啥海盜呀?
他仍不死心,繼續遊說道:“陳大師不去的話那可就太可惜了。刺桐港是什麽地方?天下第一大港。別的不說,單說港口邊上的海商倉庫吧,這哪是倉庫啊,簡直就是寶庫。黃的是金子,白的銀子,綠的是翡翠,紅的是瑪瑙,至於珊瑚象牙犀牛角那就不用提了。這些東西不是一件件的擺在那,而是一箱子一箱子的,一口袋一口袋的堆在那,隻要順手搬上一箱子,一輩子可就吃用不盡啦……”
陳三和聞言果然意動,宋貴都能聽見好幾聲吞咽口水的聲音,他又加了一把勁,道:“除了財物,還有美女呢。泉州港旁邊的富貴人家多了去了,哪家沒有從全國各地搜羅來的美貌小娘子?這還不算什麽,最關鍵的是,那裏還有各式各樣的胡姬,“黑昆侖、富波斯、裸林邑”你們聽說過沒有?林邑的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不穿衣服的,推倒了就幹,生性放蕩無比,那小腰一扭,哪個男人受的了啊……”
這下子,不但林三和,連他那倆徒弟的眼睛都直了,麵紅耳赤,唿吸粗重,似乎非常想試試那“裸林邑”的滋味兒,再無之前世外高人的風采!
咕嘟~~
陳三和的徒弟秦禮猛咽了口唾沫,扭頭眼巴巴地看著陳三和,低聲勸道:“有道是天與不取反受其咎。師父,為了順天應人,要不您老就移移法駕,勉強走一遭?”
“這個嘛,”陳三和還是有些猶豫,微微搖頭道:“為師雖然有些微法力,但那三百府兵乃是朝廷經製之軍。對抗他們,對是對抗陛下,對抗天意,不妥,大大的不妥啊!除非……”
咦,有戲!
宋貴心中一喜,趕緊接話道:“除非什麽?陳大師有什麽條件盡管提出來。武公子的父親,如今當上了劍南道安撫使,位高權重,沒什麽是他辦不到的。”
陳三和這才把自己的條件提出,那就是自己可以洗劫刺桐港,但絕不會與府兵開兵見仗。
光想著吃肉,卻不肯啃一點骨頭,陳三和的這個要求當然很過分。
不過,宋貴稍微一想,還是同意了。
反正崔耕的職責是保衛泉州港萬無一失,無論他的府兵在不在現場,隻要泉州港遭了劫,他就脫不了責任。
宋貴按照之前武良駒的既定計劃,提及就在下個月的二十八,武良駒會向折衝府報案,說自己的宅邸遭了倭寇的攻擊,要崔耕馬上帶領府兵前去救援。
待崔耕的兵馬走了,陳三和的這四五百海盜就可趁機登岸,大肆劫掠一番。
有了武良駒的拖延,再加上這一來一迴的路途,陳三和最少有三個時辰的時間搶劫。
至於搶劫來的財物……二一添作五雙方平分。
陳三和當即就要表示同意。
可正在這時,他的大徒弟王元卻發話了,提醒道:“師父,還請三思啊。刺桐港可不僅僅是三百府兵,還有那些大海商的看家護院呢。這些護院加起來能有一兩千人,都是拿銀子喂飽了的,悍不畏死。您雖然法力無邊,但一下子殺這麽多人,恐怕有傷天和吧?”
這話當著宋貴的麵兒,自然是說得客氣無比,但暗含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咱們要是真那麽厲害,早就去海上洗劫商船了,何必窩在南山?刺桐港的財物美色雖好,咱們也得有命用不是?
果然,大徒弟一提醒,陳三和又有點慫了。
而二徒弟秦禮卻就被所謂的“裸林邑”勾走了魂魄,見師父又有點往後縮的意思,趕緊打氣道:“那一兩千護院不足為懼,咱們前些日子不是得了一個瑞獸嗎?隻要把它牽出去,就足以不戰而屈人之兵了。那些人再不怕死,也不敢對瑞獸動手吧?”
瑞獸?
陳三和眼前一亮,道:“對啊,瑞獸就是吉兆。上蒼讓我等得了這隻麒麟,就是預兆著咱們能大發上一筆橫財。看來這次刺桐港之行,咱們還非去不可了!”
這倆人一唱一和的,都把宋貴饒迷糊了,連忙問瑞獸怎麽迴事兒。陳三和也不隱瞞,當即就讓徒弟帶著他去看瑞獸。
牛尾鹿身,頭上長角,身上有神秘的花紋,這不是麒麟是什麽?
見到這隻瑞獸,宋貴對陳大師更高看了幾分,滿懷信心地迴去稟報武良駒。
數日之後,宋貴返迴抵達泉州港。
進了武府之後,便向武良駒複命交差,得了武良駒一番讚許。不過卻不見武良駒提及當初許下的諾言,事成之後迴來複命必有重賞。
宋貴自然又在心裏罵翻了武良駒祖宗十八大。不過他還是一五一十匯報了此行的結果。
當武良駒聽到陳大師手中竟有瑞獸麒麟此等仙家之物,不由得連叫了幾聲“暴殄天物”,心說本公子若是把這瑞獸獻給姑母多好,留在你這海盜的手裏委實太浪費了!
他當即就下定決心,隻待陳三和收拾了崔耕,就讓父親調動大軍,把陳三和滅了。這樣,既滅了生死大敵,又得了瑞獸麒麟,還能黑吃黑大筆贓物,堪稱一箭三雕。
心意一決,他就把自己天衣無縫的計劃告訴了春香,收獲了腦殘粉春香不少崇拜的目光。
春香也真對得起他,當天晚上就安排人把這個消息通知了林家。
以前的崔耕倒是有些小迷信,不過經曆了那場“荒唐大夢”之後,他對所謂的“在世高人”就沒有絲毫敬仰了。一聽到這個消息,馬上就認定,所謂的林大師就是“林大騙子”。
當然了,法術是假的,陳三和手下那四五百嘍總不是假的。別說四五百人了,就是四五百頭豬在泉州港橫衝直撞,也能造成不小的損失。
所以,崔耕趕緊調了折衝府三百府兵,秘密埋伏在港口泊岸的林家大船上。自己則帶著一百軍士,留在折衝府內,迷惑敵人。
……
……
十一月二十八,天晴無風,泉州都尉府大門口。
隨著一陣馬褂鑾鈴聲響,有一青衣小廝騎著一匹快馬飛奔而至,高聲唿喊著:“倭寇!倭寇!倭寇來啦!快見我去見崔長史,小的有緊急軍情相告!”
守門的兵丁不敢怠慢,趕緊入內通稟。
功夫不大,那小廝就被領了進去。
此人自稱姓嚴名方,乃是武府的護院,奉了武良駒之命,前來求援。據他所言,現在有三百多倭寇,正在圍攻武家,請崔長史不計前謙,速速發兵,剿平匪亂。
來得快了,不但與武良駒之前的恩怨一筆勾銷,還可保舉他升官發財。若是來晚了一步,但凡武良駒有點閃失,那就是有過無功,抄家滅族不在話下。
最後,又拿出武良駒的親筆書信為證。
崔耕早前就得了春香的通風報信,自然全盤通曉,當即臉色一沉,道:“大膽嚴方!竟敢與海寇勾結,對本官實調虎離山之計。來人,給我拿下!”
“喏!”
兩個侍衛衝上來,抹肩頭攏二臂把嚴方捆了個結結實實。
封常清抽出腰刀,往嚴方的脖子上一橫,獰笑道:“姓嚴的,你想死還是想活?”
嚴方被這托塔李天王式的人物一嚇,當時就慫了,哆裏哆嗦地道:“想……想死怎麽說,想活又怎麽講?”
“想死的話,好說,事急從權,我現在就把你當成倭寇的同犯給砍了。想活的話也好講,你是如何與陳三和傳遞消息的,還不速速講來!”
嚴方的確是武良駒的手下,但要說他對武良駒多麽忠心那就純屬扯淡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事實上,武良駒的手下裏,百分百是吃裏扒外,逮著機會就黑錢的主兒。
見封常清把“陳三和”都說出來了,嚴方當下再無僥幸之心,道:“小的不敢欺瞞,武公子有令,如果真把長史大人及折衝府諸軍士騙離了刺桐港,就燃起三道濃煙。那夥海寇見到濃煙,便會冒充商船進港。”
封常清惡狠狠地威脅道:“要是點了濃煙,陳三和跑了,你知道有什麽後果?”
“知道,小的知道。”嚴方連連點頭道:“軍爺放心,小的不傻,跟著武良駒也是混口飯吃,犯不上搭上自己的性命!”
見嚴方反水,崔耕稍稍長鬆了一口氣。
不過“隻有千日做賊的,哪有千日防賊”的?這次自己若真是打草驚蛇放走了陳三和,以後晚上可就睡不了踏實覺了。
不消一會兒,他親眼看著三股狼煙騰起,當即讓林三郎帶著五十名府兵看家,自己則統領著另外五十名府兵,直奔刺桐港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