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月票和推薦票!


    “其實真相隻有一個”


    換上玩笑的語氣,墨菲做了個割喉的動作,說道,“以神奇女俠的設定,怎麽會允許萊克斯盧瑟和小醜這種人放肆,還翻來覆去就是死不掉。”


    蓋爾加朵和尼古拉斯凱奇都笑了起來,克裏斯埃文斯後知後覺,“原來是都被殺掉了。”


    雖然不能以偏概全,而且也是墨菲的玩笑話,但從一定程度上說,神奇女俠比超人和蝙蝠俠更加強硬。


    神奇女俠是個和平主義者,卻有另一重身份女戰神。


    該到動手和殺人的時候,她遠比超人和蝙蝠俠出手更加果決狠辣,或許也可以換一種說法,神奇女俠不像那兩位一樣被諸多條條框框所束縛。


    不過,神奇女俠終究是客串,在影片中的重點內容也是幾場動作戲,整部影片還是圍繞超人來進行。


    拍攝已經進行到了尾段,盡管這是講述超人起源的一部影片,墨菲卻沒有拍攝任何關於氪星的鏡頭,成為超人之前的克拉克肯特總是那麽胡子拉碴、胸毛四溢。


    如此這般,墨菲就是是為了讓超人的故事融入現實化環境,具體融入的途徑,是從故事設定上強調後天的影響,著力刻畫這是一個從小在地球上長大的外星孩子,而非一個神一般的存在降臨地球的故事。


    這中間的差別,在於前者是以人類心態去適應外星能力,而後者則恰恰相反。


    說白了,這是一個克拉克肯特如何從人變成“超人”的故事,是墨菲版的“超人初養成”,這其中的關鍵是“被人類養成”,再變成超人被一部分人崇拜,被另一部分人憎惡和恐懼。


    這樣也可以展示超人有更多人性,而不是神性的一麵,而人總是複雜的。


    在劇組渡過2007年新年假期之後,墨菲的拍攝進入到最後收尾的階段,所有主線鏡頭已經全部拍攝完畢,剩餘的都是些反應路人的場景。


    雖然這些鏡頭中不會有主角出場,但墨菲的要求沒有任何放鬆,再偉大的英雄,也需要普通人的襯托。


    由於拍攝的同時,墨菲還要顧及同樣重要的特效製作,剩餘不多的這點鏡頭,一直拖延到一月中旬才宣告完成。


    “是的,鋼鐵之軀的所有拍攝工作全部結束了。”


    在劇組完成所有拍攝的當天,墨菲配合華納兄弟的宣傳計劃,特地接受了媒體記者的采訪,他麵臨的主要問題就是:為什麽叫鋼鐵之軀而不叫超人呢?


    對於這一點,墨菲對著帝國雜誌記者的話筒說道,“我們決定不叫它超人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我決定叫它鋼鐵之軀,因為我希望在老超人和新超人之間劃清界限。我們一直知道我們可以在命名它的時候利用超人符號和象征,但我們希望用鋼鐵之軀來代表我們創造的新形象,首先因為他是一個人,但他並非用血和肉組成的人,於是我用鋼鐵之軀來形容他,這就是我們這樣命名的原因。”


    墨菲的話非常的直白,也是劇組第一次對外非常明確的承認鋼鐵之軀是一部與老超人電影完全不同的電影,裏麵的超人形象也是與老版本完全不同的形象,盡管有著類似的“”標誌,卻也可以代表著不同的意義。


    拍攝結束不久,墨菲就帶著喬迪格裏菲斯的剪輯小組,再加上特效、音效和調色等部門,投入到後期製作中。


    由於拍攝的同時,已經完成了一些鏡頭的拚接,影片的粗剪工作相對容易了一些,粗剪除了確定主線情節,墨菲還要確定明確的獨屬於這個係列的世界觀。


    與普通的影片不同,鋼鐵之軀是一整個正義聯盟係列的開篇作,墨菲既然簽下一紙合約,肯定要為下麵的影片展開做出一定的鋪墊,除去作為客串出場的神奇女俠,還有特寫鏡頭中的韋恩集團標誌,尤其是最後大戰倒塌的大都會中的韋恩大廈。


    不過,墨菲做的也就是這麽多了,現在不同於曾經,驚奇漫畫的鋼鐵俠要到2008年才會上映,已經晚於鋼鐵之軀了,隻要影片能夠成功,華納兄弟和漫畫將可以從容布局整個係列的影片。


    至於華納兄弟會不會繼續邀請他執導,那就不是墨菲能控製的事情了,畢竟他的報酬實在高昂,對方舍不舍得還很難說。


    鋼鐵之軀華納兄弟為他開出了1000萬美元加百分之二十全球票房和銷售分成的薪酬,按照好萊塢的規則,續簽合同的話,怎麽都不可能低於這個數字。


    麵對如此高額的薪酬,即便是好萊塢六大公司,也要好好考慮一番。


    墨菲不會在影片中一股腦的塞太多的內容,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的教訓就在他腦海裏,除了正義三巨頭,鋼鐵之軀不會提及其他任何超級英雄。


    所以,除了適當的鋪墊外,墨菲的粗剪,跟多是展現一個全新的、不同於過往的擁有超人的世界。


    在老版本的超人電影中,有這樣一種現象:超人來了,超人出現了,超人拯救了人們和地球,然後人們非常自覺的認為超人的出現是自然而然的,沒有絲毫的懷疑和畏懼。


    但這合乎邏輯嗎?顯然不是,因為從人類自身的曆史來看,人類擁有著一種天生的對於陌生事物的畏懼感,他們不會去輕易相信一個強大的擁有超強能力的陌生人,而這些恰恰就是鋼鐵之軀將明顯區別於老版本超人電影的地方,也恰恰是鋼鐵之軀電影最黑暗之處。


    人類麵對超人的時候就像哥譚市民眾麵對蝙蝠俠一樣,超人不是一個英雄,而是一個怪物,一個他們無法控製、無法理解的怪物,所以普通民眾對於超人的認知很簡單:我不了解你,你讓我感到恐懼,你不屬於這裏!


    鋼鐵之軀的世界觀首先是寫實的,墨菲假定人類生活的真實世界真的出現一個無堅不摧卻自己又是鋼鐵之軀的人會怎麽樣,而且這個人還是個外星人原本並不屬於人類。


    很明顯,墨菲就是要在鋼鐵之軀中,讓超人在人類的懷疑和畏懼之中度過整部影片。


    搞定粗剪,接下來的工作重點,是將各種特效添加到相應的鏡頭當中,其中最為重要的無疑是動作特效。


    不得不說,克裏斯托弗裏夫版的超人四部曲畢竟生活在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太過久遠,正因為如此誰不能責備那個時代的看起來相當簡陋的電影技術以及看起來很是蹩腳的戰鬥場麵。


    而2006年布蘭登羅斯版的超人歸來使用了3技術,但就是因為沒有給力的反派導致整個電影的戰鬥特效非常的不給力,這也是超人歸來被很多影迷所詬病的原因。


    和3技術已經存在很多年了,隻是還沒有推廣開來,也有人建議墨菲使用技術,不過他沒有采用,畢竟現在的影院實在太少了。


    至於3,除非他腦袋有問題,才會在一部暗色調的影片中使用3技術。


    3對於影片的亮度有非常明顯的損害,普通的影片也就算了,但墨菲的風格,注定不適合3,鋼鐵之軀的色調以暗青色為主,不過墨菲也很注意,這是一部商業影片,首先要顧及觀眾的感受,影片的主題情節都會放在白天,而不是黑乎乎讓人看不清的夜晚。


    尤其是動作戲,全部都是白天。


    關於動作戲的剪輯和特效工作中,墨菲還要往其中添加超人和神奇女俠的數字替身。


    動作替身在全世界的電影行業中普遍存在,就是危險鏡頭或者背影的時候,大牌明星們一般都會用到替身,這在傳統的動作片裏很常見,但是到了數字時代,各種無法用實拍的鏡頭或者一些特定的場景裏,都會用到數字替身。


    鋼鐵之軀的打鬥場景裏,幾乎所有的中景和遠景動作鏡頭,墨菲采用的都是添加數字替身,甚至有一些非格鬥場景的超人或者神奇女俠的特寫,背影都不是真人。


    再就是配樂方麵,在墨菲的要求下,華納兄弟請到了漢斯季默,這位配樂大師在圈內的地位雖然比不上約翰威廉姆斯,但更加適合商業大製作,其最拿手的是電子交響樂,悠揚悅耳的旋律配合著節奏震撼的鼓點,與鋼鐵之軀相當匹配。


    墨菲還特意要求漢斯季默為神奇女俠專門準備一段背景音樂,每當戴安娜普林茨以神奇女俠的姿態出現時,將會自帶。


    這些工作一直持續到了二月份,由於各項後期特效工作都沒有完成,鋼鐵之軀錯過了新一屆的超級碗廣告時間,不過影片的各種宣傳工作都在繼續,華納兄弟為這部影片開出了高達1億5000萬美元的宣傳營銷費用,手筆不可謂不大。


    二月底,影片的後期製作暫時告一段落,墨菲將精剪暫時交給喬迪格裏菲斯負責,他則與蓋爾加朵一起來到環球製片廠,準備參加塞斯羅根執導的那部影片的拍攝。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好萊塢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色十三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色十三號並收藏好萊塢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