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山前。
大千歲鄧忠麵如藍靛,發似朱砂,巨口獠牙,聲如霹靂,手使一柄開山斧,騎一匹烏騅馬,怒目橫眉,哇哇大叫道:“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財。”
二千歲辛環青麵獠牙,背生雙翅,頭戴虎頭冠,麵如紅棗色,手中提著錘鑽,怒目圓睜,哇哇大叫道:“膽敢說不字,上前揪腦袋。死在荒郊外,管殺不管埋。”
三千歲張節三角蛇眼,舌分兩叉,麵如青草,聲音細長,手使一把丈八蛇矛槍,騎一匹青鬃馬,鼓眼努睛,哇哇大叫道:“送上望鄉台,永遠迴不來。幽冥城中過,方曉吾厲害。”
四千歲陶榮方麵大耳,生得眉清目秀,體態臃腫,手拎著兩根青銅鐧,騎一匹千裏橫行驢,綠豆眼猛地睜成黃豆大小,哇哇大叫道:“我三位兄長說得對!”
一番話笑得聞仲身後蝦無尾,蟹無蓋,魷無須三人差點沒從馬上掉下來,老太師望著麵前的四個活寶,也嗬嗬地笑了出來。
“待吾收了四人往西岐去,雖無大用,也有助力!”
聞仲一拍墨麒麟,那墨麒麟狂吼一聲,引得天雷滾滾,風雲變化,地麵上飛沙走石,山頂土霧彌漫,嚇得烏騅馬和青鬃馬連連後退,唯有千裏橫行驢一臉漠然,睜大眼睛,望著模糊的黑影,原來這還是一頭瞎驢。
聞仲道:“四位,你們占山為王,劫掠四野,欺辱老實百姓,稱不上英雄,不如拜到我麾下,隨軍征討西岐,若是有功,也不失玉帶之福。”
鄧忠晃動車輪大斧,死死盯著聞仲,大笑道:“將死之人還癡言說拜到你麾下,給爺都整笑了,便是三教教主從我黃花山下過,也要留下買路財,來來來,讓爺劈你一斧解解恨。”
鄧忠說完,一拍烏騅馬,那馬飛一般地衝了上來,車輪大斧掄動如飛,英勇異常,蝦無尾一催戰馬想要攔住敵將,聞仲擺擺手,笑道:“這幾日在荒山野嶺待得煩悶,正好拿這四人耍戲一番,三位師弟不要出手。”
聞仲見鄧忠來得勇猛,心中起了愛才之心,手中雄雌雙鞭揮動,架住車輪大斧,鞭斧交加,戰在高山之上。太師縱橫一生,四海八荒見過多少豪傑,哪裏把他放在眼裏,舉起雄雌雙鞭便要打,心中忽然一動,又緩緩放心。
雌雄雙鞭,甚是厲害,祭起空中,如有風雷之聲,打在人身上骨斷筋折。此鞭原是兩條蛟龍,化成雙鞭,按陰陽分二氣,那鞭在空中打將下來,鄧忠哪裏經受得住,必死無疑。
想到此處,聞仲抽身便走,鄧忠哈哈大笑,輪動車輪板斧在身後緊追,聞仲聽到腦後鑾鈴響動,用金鞭一指,平地出現一座金牆,眨眼間分成四麵,將鄧忠包裹在金牆之中。
鄧忠撓了撓腦袋,用大斧砍四麵金牆,看得火光四濺,連一點痕跡都沒留下。他站在馬上縱身一躍,想要跳出金牆,金牆迎風便長,高度恰恰比鄧忠所跳的極限高度多出一寸,無論他怎麽嚐試,都逃不出聞仲的金遁。
二千歲辛環看得清楚,提起錘鑽,將肋下雙翅一夾,飛到空中,一聲風響,聲似雷霆,雷錘霆鑽直奔聞仲腦袋敲去,聞仲點點頭,笑道:“沒有想到窮山僻壤還有這般人物,嗯,五行遁術,遁不得此人,用金鞭對著路旁一塊巨石,連指三指,命令服侍的黃巾力士道:“力士,用山石將此人壓住。”
隨手一鞭,將辛環打落塵埃,辛環都沒看清發生了什麽,就被巨石壓住,壓得骨頭咯吱吱直響,慘叫連連祈求饒命。
四千歲陶榮望了望三千歲張節一眼,小聲道:“三哥,敵人甚是狡猾,不行我們散夥吧!”
張節大怒,揪住老四衣衫,怒道:“天天嚷嚷著散夥,要走你走,我要和大哥二哥同生共死。”
張節說完,催動戰馬,挺槍便刺,聞仲點了點頭,用雌鞭一纏,隨手一奪,將蛇矛奪了下來,稱讚道:“本事雖然差了些,人卻是忠義之士,經過我的點撥傳授,堪堪夠用了。”
隨手一指,大地猛地裂開,張節連人帶馬摔入地坑之中,山中的枯藤猛地活了過來,蟒蛇一般爬了過來,將藤蔓伸了下來,將摔得七葷八素的張節纏住,隨著他的心跳聲緩緩纏緊,和蟒蛇無二,被聞仲用木遁遁住。
舉手之間困住三人,聞仲將目光望向陶榮,陶榮的臉紅一陣紫一陣,五官一陣扭曲,嘴裏嗬嗬有聲,在原地糾結了一陣,用腳一踢瞎驢來到墨麒麟麵前,將青銅鐧往地下一扔,橫過脖子,望著荒山,悲聲道:“你動手吧!最好一刀砍掉我的腦袋,讓我少遭點罪。”
聞仲點了點頭,此子雖然膽小懦弱,生死之際,依舊願意陪著三位兄長共赴黃泉,談不上有勇有謀,也是個響當當的好漢。他隨手一揮,撤去五行遁術,移開巨石,將被困的三人放了出來。
蟹無蓋在太師身後冷哼道:“四個蠢貨,你們知道麵前的這位是誰嗎?他老人家乃是當朝太師聞仲,因為征討西岐,路過這裏,卻被你們四人截住,憑你們也敢在太師麵前撒野?”
四人聽完,連忙跪倒,鄧忠大叫道:“太師在上,小民實在不知您從此路過,冒犯天顏,萬望贖罪。”
“曾經劫掠山民之罪,驚擾百姓之惡,你們要用血來贖,知道嗎?若想活命,跟隨我征討西岐,立下功勳,自有你們的爵位。此刻正是國家用人之時,可將山上糧草和嘍囉帶去西岐。”
鄧辛張陶四將趕緊磕頭謝恩,將聞仲請上分贓聚義廳,四將召集了手下的嘍囉,將事情講明,願意跟著征討西岐的嘍囉,分發路費。不願意征討西岐,想要迴家的嘍囉,分發路費,好聚好散。
聞仲在黃花山住了一夜,鄧辛張陶四將收拾金銀細軟,剩下七千嘍囉兵,一把火燒了牛皮寶帳,跟隨聞太師征討西岐。
大千歲鄧忠麵如藍靛,發似朱砂,巨口獠牙,聲如霹靂,手使一柄開山斧,騎一匹烏騅馬,怒目橫眉,哇哇大叫道:“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財。”
二千歲辛環青麵獠牙,背生雙翅,頭戴虎頭冠,麵如紅棗色,手中提著錘鑽,怒目圓睜,哇哇大叫道:“膽敢說不字,上前揪腦袋。死在荒郊外,管殺不管埋。”
三千歲張節三角蛇眼,舌分兩叉,麵如青草,聲音細長,手使一把丈八蛇矛槍,騎一匹青鬃馬,鼓眼努睛,哇哇大叫道:“送上望鄉台,永遠迴不來。幽冥城中過,方曉吾厲害。”
四千歲陶榮方麵大耳,生得眉清目秀,體態臃腫,手拎著兩根青銅鐧,騎一匹千裏橫行驢,綠豆眼猛地睜成黃豆大小,哇哇大叫道:“我三位兄長說得對!”
一番話笑得聞仲身後蝦無尾,蟹無蓋,魷無須三人差點沒從馬上掉下來,老太師望著麵前的四個活寶,也嗬嗬地笑了出來。
“待吾收了四人往西岐去,雖無大用,也有助力!”
聞仲一拍墨麒麟,那墨麒麟狂吼一聲,引得天雷滾滾,風雲變化,地麵上飛沙走石,山頂土霧彌漫,嚇得烏騅馬和青鬃馬連連後退,唯有千裏橫行驢一臉漠然,睜大眼睛,望著模糊的黑影,原來這還是一頭瞎驢。
聞仲道:“四位,你們占山為王,劫掠四野,欺辱老實百姓,稱不上英雄,不如拜到我麾下,隨軍征討西岐,若是有功,也不失玉帶之福。”
鄧忠晃動車輪大斧,死死盯著聞仲,大笑道:“將死之人還癡言說拜到你麾下,給爺都整笑了,便是三教教主從我黃花山下過,也要留下買路財,來來來,讓爺劈你一斧解解恨。”
鄧忠說完,一拍烏騅馬,那馬飛一般地衝了上來,車輪大斧掄動如飛,英勇異常,蝦無尾一催戰馬想要攔住敵將,聞仲擺擺手,笑道:“這幾日在荒山野嶺待得煩悶,正好拿這四人耍戲一番,三位師弟不要出手。”
聞仲見鄧忠來得勇猛,心中起了愛才之心,手中雄雌雙鞭揮動,架住車輪大斧,鞭斧交加,戰在高山之上。太師縱橫一生,四海八荒見過多少豪傑,哪裏把他放在眼裏,舉起雄雌雙鞭便要打,心中忽然一動,又緩緩放心。
雌雄雙鞭,甚是厲害,祭起空中,如有風雷之聲,打在人身上骨斷筋折。此鞭原是兩條蛟龍,化成雙鞭,按陰陽分二氣,那鞭在空中打將下來,鄧忠哪裏經受得住,必死無疑。
想到此處,聞仲抽身便走,鄧忠哈哈大笑,輪動車輪板斧在身後緊追,聞仲聽到腦後鑾鈴響動,用金鞭一指,平地出現一座金牆,眨眼間分成四麵,將鄧忠包裹在金牆之中。
鄧忠撓了撓腦袋,用大斧砍四麵金牆,看得火光四濺,連一點痕跡都沒留下。他站在馬上縱身一躍,想要跳出金牆,金牆迎風便長,高度恰恰比鄧忠所跳的極限高度多出一寸,無論他怎麽嚐試,都逃不出聞仲的金遁。
二千歲辛環看得清楚,提起錘鑽,將肋下雙翅一夾,飛到空中,一聲風響,聲似雷霆,雷錘霆鑽直奔聞仲腦袋敲去,聞仲點點頭,笑道:“沒有想到窮山僻壤還有這般人物,嗯,五行遁術,遁不得此人,用金鞭對著路旁一塊巨石,連指三指,命令服侍的黃巾力士道:“力士,用山石將此人壓住。”
隨手一鞭,將辛環打落塵埃,辛環都沒看清發生了什麽,就被巨石壓住,壓得骨頭咯吱吱直響,慘叫連連祈求饒命。
四千歲陶榮望了望三千歲張節一眼,小聲道:“三哥,敵人甚是狡猾,不行我們散夥吧!”
張節大怒,揪住老四衣衫,怒道:“天天嚷嚷著散夥,要走你走,我要和大哥二哥同生共死。”
張節說完,催動戰馬,挺槍便刺,聞仲點了點頭,用雌鞭一纏,隨手一奪,將蛇矛奪了下來,稱讚道:“本事雖然差了些,人卻是忠義之士,經過我的點撥傳授,堪堪夠用了。”
隨手一指,大地猛地裂開,張節連人帶馬摔入地坑之中,山中的枯藤猛地活了過來,蟒蛇一般爬了過來,將藤蔓伸了下來,將摔得七葷八素的張節纏住,隨著他的心跳聲緩緩纏緊,和蟒蛇無二,被聞仲用木遁遁住。
舉手之間困住三人,聞仲將目光望向陶榮,陶榮的臉紅一陣紫一陣,五官一陣扭曲,嘴裏嗬嗬有聲,在原地糾結了一陣,用腳一踢瞎驢來到墨麒麟麵前,將青銅鐧往地下一扔,橫過脖子,望著荒山,悲聲道:“你動手吧!最好一刀砍掉我的腦袋,讓我少遭點罪。”
聞仲點了點頭,此子雖然膽小懦弱,生死之際,依舊願意陪著三位兄長共赴黃泉,談不上有勇有謀,也是個響當當的好漢。他隨手一揮,撤去五行遁術,移開巨石,將被困的三人放了出來。
蟹無蓋在太師身後冷哼道:“四個蠢貨,你們知道麵前的這位是誰嗎?他老人家乃是當朝太師聞仲,因為征討西岐,路過這裏,卻被你們四人截住,憑你們也敢在太師麵前撒野?”
四人聽完,連忙跪倒,鄧忠大叫道:“太師在上,小民實在不知您從此路過,冒犯天顏,萬望贖罪。”
“曾經劫掠山民之罪,驚擾百姓之惡,你們要用血來贖,知道嗎?若想活命,跟隨我征討西岐,立下功勳,自有你們的爵位。此刻正是國家用人之時,可將山上糧草和嘍囉帶去西岐。”
鄧辛張陶四將趕緊磕頭謝恩,將聞仲請上分贓聚義廳,四將召集了手下的嘍囉,將事情講明,願意跟著征討西岐的嘍囉,分發路費。不願意征討西岐,想要迴家的嘍囉,分發路費,好聚好散。
聞仲在黃花山住了一夜,鄧辛張陶四將收拾金銀細軟,剩下七千嘍囉兵,一把火燒了牛皮寶帳,跟隨聞太師征討西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