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旻這段時間來旅店比較勤快,勤快到一來二迴的,店裏掌櫃與夥計們對這位出手闊綽的姑娘就像是見到財神爺似的。
當然,這位匈奴小公主勤快的原因自然不是覺得王宮裏住膩了,打算在宮外旅店裏體驗生活。主要原因是為了一個人。
“你說我四哥?”旅店內,穆雲昭逗弄著竹籠裏小寵物的手頓了頓,一雙鳳目瞪得大大的。
精致小巧的竹籠之中,躺著一隻嬌小可愛的小胖蟲。正是裴淮瞻那晚辛苦蹲守到後半夜才成功捕獲到的雪蔭。
穆雲昭向來對這些萌萌的小動物毫無抵禦之力。隻第一眼她便愛不釋手。為此還給這個小家夥取一個特別的名字——\"乖崽\"。
當然了,裴大公子如此辛苦,七姑娘自然也少不了給他點“補償”。比如說兩個小年輕坐在一起拉拉手,卿卿我我說些羞答答的悄悄話之類的,個中風情不足為外人道也。
賀旻連連點頭,臉蛋上少見的浮現出幾抹嬌羞之色。
穆雲昭古怪的看了她一眼,繼而搖了搖頭:“我四哥少年時便入了軍伍,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戰場上摸滾打爬的,哪顧得上成家立業。爹和大哥多次想為他尋一良配,奈何他沒這份心思。我爹一氣之下說了他幾句,他便幹脆跑到邊關不迴來了。”
“哦——”賀旻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
穆雲昭見她忽然這麽一問,遲疑了一番,低聲問道:“莫非是我四哥……哪裏得罪了姑娘?”
“沒有沒有。”賀旻連連擺了擺手,忽又問道:“那你四哥有沒有看得上的姑娘?我是說,在意的,又或是喜歡的。”
穆雲昭用手逗弄著乖崽,下意識的點了點頭。忽然她覺得不太對勁,扭頭看去。隻見賀旻此時暈生雙頰,一雙小手局促不安的搓弄著衣帶,水靈靈的大眼睛癡癡的看著她,似是在期盼著自己的迴答。
穆雲昭同樣是女子,而隻有女人才懂女人。她隻是一眼,便明白賀旻這含情脈脈的眼神中大有故事了。
見穆雲昭點頭,賀旻頓時緊張起來。她追問道:“你四哥有心上人了?”
“是也不是。隻是……”穆雲昭有些猶豫,不知該不該說。
賀旻拉著穆雲昭的手來迴晃蕩,緊張道:“隻是什麽?”
穆雲昭歎了口氣,說道:“我聽說四哥早年駐軍在外,曾在邊境某一村莊與一位姑娘交好。二人最後本應水到渠成結為夫妻。隻可惜當時北地並不太平。北燕時而南下襲擾邊境一帶的百姓。那位姑娘後來便不幸死於戰亂之中。”
“啊!”賀旻吃驚的捂住了小嘴。
穆雲昭一手托著腦袋,一手都弄著乖崽,說道:“所以四哥自那以後心裏便再也沒有什麽兒女情長。一眨眼他都二十五六,卻還是孑然一身,唉。”
“這個我知道。”裴淮瞻恰好此時從屋外進來,聽到了她們的對話。於是放下手中剛買來的吃食,搖頭晃腦的賣弄道:“昔日前漢霍少將軍戰功赫赫,功勳無數。武帝特賜豪宅與無數美女予他。霍少將軍卻不為所動,聲稱‘匈奴未’……”
“啊……那個淮瞻哥我好餓,快讓我看看你買了什麽。”穆雲昭趕忙打斷了裴淮瞻的話,上前接過裴淮瞻手裏的食盒。拆開一看,竟是一碗熱騰騰的湯圓。
“裴公子,你剛剛話還未說完呢。匈奴怎麽了?”賀旻眨了眨大眼睛,滿臉的求知欲望。
裴淮瞻這才猛然想起此地便是匈奴古城。眼前這位十之八九還是匈奴王庭內的公主。自己先前一時口無遮攔,險些禍從口出了。
“那個……我還有事。賀姑娘雲昭你們接著聊,我先走啦。”說罷,不等賀旻反應過來,扭頭奪門而出,生怕賀旻在後麵叫住他。
…………
淩虛殿內。
賀明秋身穿一襲玄色便服端坐在上首,正潛心的批閱奏章,神情凝重。
下首同樣端坐一人。此人容貌俊朗,麵如冠玉。然而身材卻略顯瘦削單薄,仿佛一陣風吹過就能將其吹倒一般,看上去宛如一個手無縛雞之力、不堪一擊的文弱書生。
正是穆雲昭口中那位四哥——穆雲清。
賀明秋今日召見穆雲清,口諭中雖未說明緣由,但穆雲清心裏或多或少猜出個大概。估計十之八九是為了匈奴出兵之事。
此事重大,穆雲清不敢怠慢。故而穿戴整齊後未做耽擱,立馬隨著小黃門一同進了宮。
然而進了大殿,行了君臣覲見之禮後,賀明秋隻是簡簡單單的命人給他看座上茶,之後再無別的吩咐。他依舊自顧自的批閱著折子,仿佛眼前之人不存在似得。
穆雲清此時卻變得鎮定自若。他不緊不慢地端起宮女端上來的茶杯,輕輕吹去表麵的熱氣,然後小口品嚐著杯中的香茗。每一口都細細品味,仿佛這不僅僅是一杯普通的茶水,而是一件珍貴無比的藝術品。
穆雲清微微抬頭,忽然看見原本正在批閱奏折的賀明秋,眉毛卻不經意間抽動了幾下。他心中暗暗一笑,臉上卻並無表情。現在這副局麵,無非就是看誰先開口了。他自己有的是耐心,隻是這位賀單於未必能沉得住氣了。
時間就這麽一點一滴的耗費過去。又過了半盞茶的功夫,賀明秋終於放下手中的筆。
他揉了揉略顯發酸的手腕,看了眼正閉目養神的穆雲清,歉意一笑道:“抱歉,讓穆總督久等了。國事繁重,本汗適才一時入神,多有怠慢了。”
穆雲清雙目微啟,微微唅笑道:“單於勤政愛民,有目共睹,雲清欽佩。”
二人心照不宣的相視一笑,不約而同的繞開了這個話題。
“今日召穆總督前來,的確是有件大事。”
穆雲清正襟危坐,道:“還請單於明言,雲清洗耳恭聽。”
賀明秋端起宮女遞上來的香茗,撥弄著茶蓋,說道:“年前時節,北燕獨孤太後遣皇子長孫煜為使,攜帶重禮千裏迢迢來我匈奴。目的,卻是希望我匈奴發兵,以解北燕邊境之危。穆總督以為如何?”
北燕遣使來匈奴本就不是什麽機密事。如今大楚與北燕交戰,匈奴態度並不明朗。而一旦能爭取匈奴協助,無論對哪國都將是強大的臂力。獨孤太後自然清楚這一點,故而不惜派遣嫡子前往匈奴,向賀明秋陳明利害,盼望匈奴出兵相助。
穆雲清並未急著迴答,而是反問了一句:“雲清鬥膽一問,依單於的意思,又將如何?”
賀明秋笑了笑,眼中卻並無笑意:“楚國北境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乃兵家必爭之地。如若發兵救燕,北燕便許我匈奴大片北境疆土。北疆之地若歸我匈奴,我匈奴進可南下馬踏中原。退可守土一方,穩固疆土。本汗思來想去,這的確是一個挺誘人的提議。穆總督以為呢?”
穆雲清聽完,忽然仰天哈哈大笑起來。
賀明秋頓時不明所以。這個時候穆雲清竟還笑得出來。
“穆總督何故發笑?”
穆雲清斂住笑聲,神情肅穆地凝視賀明秋,道:“北燕所許之地,看似誘人,實乃燙手山芋。且不說我大楚現今實力,尚非匈奴可輕易招惹,單就北燕自身而言,是否真心割地,尚不可知。此其一。”
“其二,即便匈奴發兵,擊退我大楚,解北燕之危。然北疆之地落於匈奴之手,我大楚豈會善罷甘休?匈奴必將麵臨大楚無休止的報複。以匈奴目前國力,能否抵禦大楚反撲,仍未可知。屆時北燕是否會派兵相助,又或是趁火打劫,單於心中可有思量?”
“其三,治國之道,在於民。戰爭一旦開啟,受苦終是百姓。匈奴與大楚建交已有兩百餘年。兩國多有貿易往來,合同為一家。就連單於自己,早年間亦曾在京師求學。若僅為不一定能得手之土地,而使兩國百姓深陷戰火。實非明君所為。雲清所說此三點,還請單於再三斟酌。”
“哼。”賀明秋臉色一沉,不輕不重的敲了敲桌子,不悅道:“穆總督何以見得,我匈奴不是楚國的對手?如今貴國內憂外患,國力空虛。五年前錦山之戰更是精銳盡失,幾乎全軍覆沒。此番如若本汗揮師南下,劍鋒所指之地,貴國又將如何抵擋?”
穆雲清搖了搖頭,道:“勝敗乃兵家常事。錦山之敗我朝雖損兵折將,大傷元氣。然我朝地大物博,根基雄厚。這些年也逐漸恢複元氣。雖說軍士不似當年武德充沛,但固守一方,抵禦外族卻綽綽有餘。至於匈奴與大楚孰強孰弱……”
穆雲清歉意的拱了拱手,道:“不才,雲清身居西域總督之職。北線吃緊,戰亂不休。然西北一代仍算太平。如今西域總督府駐軍二十萬,馬匹軍械具齊。如若匈奴稍有異動,恐怕雲清收下的那幫弟兄,態度不會太和藹。”
當然,這位匈奴小公主勤快的原因自然不是覺得王宮裏住膩了,打算在宮外旅店裏體驗生活。主要原因是為了一個人。
“你說我四哥?”旅店內,穆雲昭逗弄著竹籠裏小寵物的手頓了頓,一雙鳳目瞪得大大的。
精致小巧的竹籠之中,躺著一隻嬌小可愛的小胖蟲。正是裴淮瞻那晚辛苦蹲守到後半夜才成功捕獲到的雪蔭。
穆雲昭向來對這些萌萌的小動物毫無抵禦之力。隻第一眼她便愛不釋手。為此還給這個小家夥取一個特別的名字——\"乖崽\"。
當然了,裴大公子如此辛苦,七姑娘自然也少不了給他點“補償”。比如說兩個小年輕坐在一起拉拉手,卿卿我我說些羞答答的悄悄話之類的,個中風情不足為外人道也。
賀旻連連點頭,臉蛋上少見的浮現出幾抹嬌羞之色。
穆雲昭古怪的看了她一眼,繼而搖了搖頭:“我四哥少年時便入了軍伍,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戰場上摸滾打爬的,哪顧得上成家立業。爹和大哥多次想為他尋一良配,奈何他沒這份心思。我爹一氣之下說了他幾句,他便幹脆跑到邊關不迴來了。”
“哦——”賀旻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
穆雲昭見她忽然這麽一問,遲疑了一番,低聲問道:“莫非是我四哥……哪裏得罪了姑娘?”
“沒有沒有。”賀旻連連擺了擺手,忽又問道:“那你四哥有沒有看得上的姑娘?我是說,在意的,又或是喜歡的。”
穆雲昭用手逗弄著乖崽,下意識的點了點頭。忽然她覺得不太對勁,扭頭看去。隻見賀旻此時暈生雙頰,一雙小手局促不安的搓弄著衣帶,水靈靈的大眼睛癡癡的看著她,似是在期盼著自己的迴答。
穆雲昭同樣是女子,而隻有女人才懂女人。她隻是一眼,便明白賀旻這含情脈脈的眼神中大有故事了。
見穆雲昭點頭,賀旻頓時緊張起來。她追問道:“你四哥有心上人了?”
“是也不是。隻是……”穆雲昭有些猶豫,不知該不該說。
賀旻拉著穆雲昭的手來迴晃蕩,緊張道:“隻是什麽?”
穆雲昭歎了口氣,說道:“我聽說四哥早年駐軍在外,曾在邊境某一村莊與一位姑娘交好。二人最後本應水到渠成結為夫妻。隻可惜當時北地並不太平。北燕時而南下襲擾邊境一帶的百姓。那位姑娘後來便不幸死於戰亂之中。”
“啊!”賀旻吃驚的捂住了小嘴。
穆雲昭一手托著腦袋,一手都弄著乖崽,說道:“所以四哥自那以後心裏便再也沒有什麽兒女情長。一眨眼他都二十五六,卻還是孑然一身,唉。”
“這個我知道。”裴淮瞻恰好此時從屋外進來,聽到了她們的對話。於是放下手中剛買來的吃食,搖頭晃腦的賣弄道:“昔日前漢霍少將軍戰功赫赫,功勳無數。武帝特賜豪宅與無數美女予他。霍少將軍卻不為所動,聲稱‘匈奴未’……”
“啊……那個淮瞻哥我好餓,快讓我看看你買了什麽。”穆雲昭趕忙打斷了裴淮瞻的話,上前接過裴淮瞻手裏的食盒。拆開一看,竟是一碗熱騰騰的湯圓。
“裴公子,你剛剛話還未說完呢。匈奴怎麽了?”賀旻眨了眨大眼睛,滿臉的求知欲望。
裴淮瞻這才猛然想起此地便是匈奴古城。眼前這位十之八九還是匈奴王庭內的公主。自己先前一時口無遮攔,險些禍從口出了。
“那個……我還有事。賀姑娘雲昭你們接著聊,我先走啦。”說罷,不等賀旻反應過來,扭頭奪門而出,生怕賀旻在後麵叫住他。
…………
淩虛殿內。
賀明秋身穿一襲玄色便服端坐在上首,正潛心的批閱奏章,神情凝重。
下首同樣端坐一人。此人容貌俊朗,麵如冠玉。然而身材卻略顯瘦削單薄,仿佛一陣風吹過就能將其吹倒一般,看上去宛如一個手無縛雞之力、不堪一擊的文弱書生。
正是穆雲昭口中那位四哥——穆雲清。
賀明秋今日召見穆雲清,口諭中雖未說明緣由,但穆雲清心裏或多或少猜出個大概。估計十之八九是為了匈奴出兵之事。
此事重大,穆雲清不敢怠慢。故而穿戴整齊後未做耽擱,立馬隨著小黃門一同進了宮。
然而進了大殿,行了君臣覲見之禮後,賀明秋隻是簡簡單單的命人給他看座上茶,之後再無別的吩咐。他依舊自顧自的批閱著折子,仿佛眼前之人不存在似得。
穆雲清此時卻變得鎮定自若。他不緊不慢地端起宮女端上來的茶杯,輕輕吹去表麵的熱氣,然後小口品嚐著杯中的香茗。每一口都細細品味,仿佛這不僅僅是一杯普通的茶水,而是一件珍貴無比的藝術品。
穆雲清微微抬頭,忽然看見原本正在批閱奏折的賀明秋,眉毛卻不經意間抽動了幾下。他心中暗暗一笑,臉上卻並無表情。現在這副局麵,無非就是看誰先開口了。他自己有的是耐心,隻是這位賀單於未必能沉得住氣了。
時間就這麽一點一滴的耗費過去。又過了半盞茶的功夫,賀明秋終於放下手中的筆。
他揉了揉略顯發酸的手腕,看了眼正閉目養神的穆雲清,歉意一笑道:“抱歉,讓穆總督久等了。國事繁重,本汗適才一時入神,多有怠慢了。”
穆雲清雙目微啟,微微唅笑道:“單於勤政愛民,有目共睹,雲清欽佩。”
二人心照不宣的相視一笑,不約而同的繞開了這個話題。
“今日召穆總督前來,的確是有件大事。”
穆雲清正襟危坐,道:“還請單於明言,雲清洗耳恭聽。”
賀明秋端起宮女遞上來的香茗,撥弄著茶蓋,說道:“年前時節,北燕獨孤太後遣皇子長孫煜為使,攜帶重禮千裏迢迢來我匈奴。目的,卻是希望我匈奴發兵,以解北燕邊境之危。穆總督以為如何?”
北燕遣使來匈奴本就不是什麽機密事。如今大楚與北燕交戰,匈奴態度並不明朗。而一旦能爭取匈奴協助,無論對哪國都將是強大的臂力。獨孤太後自然清楚這一點,故而不惜派遣嫡子前往匈奴,向賀明秋陳明利害,盼望匈奴出兵相助。
穆雲清並未急著迴答,而是反問了一句:“雲清鬥膽一問,依單於的意思,又將如何?”
賀明秋笑了笑,眼中卻並無笑意:“楚國北境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乃兵家必爭之地。如若發兵救燕,北燕便許我匈奴大片北境疆土。北疆之地若歸我匈奴,我匈奴進可南下馬踏中原。退可守土一方,穩固疆土。本汗思來想去,這的確是一個挺誘人的提議。穆總督以為呢?”
穆雲清聽完,忽然仰天哈哈大笑起來。
賀明秋頓時不明所以。這個時候穆雲清竟還笑得出來。
“穆總督何故發笑?”
穆雲清斂住笑聲,神情肅穆地凝視賀明秋,道:“北燕所許之地,看似誘人,實乃燙手山芋。且不說我大楚現今實力,尚非匈奴可輕易招惹,單就北燕自身而言,是否真心割地,尚不可知。此其一。”
“其二,即便匈奴發兵,擊退我大楚,解北燕之危。然北疆之地落於匈奴之手,我大楚豈會善罷甘休?匈奴必將麵臨大楚無休止的報複。以匈奴目前國力,能否抵禦大楚反撲,仍未可知。屆時北燕是否會派兵相助,又或是趁火打劫,單於心中可有思量?”
“其三,治國之道,在於民。戰爭一旦開啟,受苦終是百姓。匈奴與大楚建交已有兩百餘年。兩國多有貿易往來,合同為一家。就連單於自己,早年間亦曾在京師求學。若僅為不一定能得手之土地,而使兩國百姓深陷戰火。實非明君所為。雲清所說此三點,還請單於再三斟酌。”
“哼。”賀明秋臉色一沉,不輕不重的敲了敲桌子,不悅道:“穆總督何以見得,我匈奴不是楚國的對手?如今貴國內憂外患,國力空虛。五年前錦山之戰更是精銳盡失,幾乎全軍覆沒。此番如若本汗揮師南下,劍鋒所指之地,貴國又將如何抵擋?”
穆雲清搖了搖頭,道:“勝敗乃兵家常事。錦山之敗我朝雖損兵折將,大傷元氣。然我朝地大物博,根基雄厚。這些年也逐漸恢複元氣。雖說軍士不似當年武德充沛,但固守一方,抵禦外族卻綽綽有餘。至於匈奴與大楚孰強孰弱……”
穆雲清歉意的拱了拱手,道:“不才,雲清身居西域總督之職。北線吃緊,戰亂不休。然西北一代仍算太平。如今西域總督府駐軍二十萬,馬匹軍械具齊。如若匈奴稍有異動,恐怕雲清收下的那幫弟兄,態度不會太和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