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寶玉已經度過了他的百日慶典,可以自由地走出門去。他曾經過來見過金桂,她的舉止和形容並不怪異或者嚴厲,反而像一朵鮮花或者嫩柳一樣,與眾位姊妹相比並無太大差別。這怎麽可能呢?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因此,寶玉的心中充滿了困惑和疑惑。
這一天,寶玉去向王夫人請安,恰好遇見了迎春的奶娘來家裏請安。奶娘說起孫紹祖的行為非常不端,她說:“姑娘隻能背地裏流淚,隻希望能接迴家來散散心。”王夫人聽後說:“我正打算這兩天接他迴來,但是七事八事的,都不如意,所以就把這件事忘了。前些日子寶玉去過,迴來也說過這件事。明天是個好日子,就接他迴來吧。”
正當他們正在交談的時候,賈母派人來找寶玉,說:“明天一早我們要去天齊廟還願。”寶玉現在非常渴望到處去逛逛,聽到這個消息後,他高興得整夜都沒有合眼。第二天一大早,他梳洗穿戴完畢後,跟著兩三個老嬤嬤一起坐車出了西城門,前往天齊廟燒香還願。這座廟宇已經在昨天準備好了一切。
寶玉天生膽小怯懦,不敢靠近那些猙獰的神鬼像,所以他匆忙地燒完了紙馬錢糧,就退到道院裏休息。
在一個閑暇的時刻,大家吃過了飯。這時,一群嬤嬤和李貴等人圍繞著寶玉,帶他到各個地方去玩耍了一會兒。然而,玩耍過後,寶玉感到有些困倦,於是他們便帶著他迴到了一個安靜的房間中休息。
這些嬤嬤們非常擔心寶玉會在這個時候睡著,於是她們便請來了當家的老王道士來陪他說話。這位老道士專門在江湖上賣藥,他會用一些神奇的方法來治病,以此來賺取生活的費用。他的藥店外麵掛著一塊招牌,上麵寫著各種各樣的藥丸、藥散和膏藥,種類非常豐富。
這位老道士也經常在寧榮二府走動,因為他的醫術高明,人們都對他非常熟悉。他們都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他做“王一貼”。這個綽號是因為他賣的膏藥非常靈驗,隻要貼上一貼,就能治好病。
在那個時刻,王一貼走進了房間。寶玉正懶洋洋地躺在炕上,當他看到王一貼進來的時候,他忍不住笑了起來:“你來得正好。我聽說你非常擅長講笑話,給我們大家講一個吧。”王一貼也笑著迴應:“正是這樣,哥兒別睡覺了,小心肚子裏的筋作怪。”說完,整個房間裏的人都笑了出來。寶玉也跟著笑了起來,然後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
王一貼讓徒弟們趕快泡好茶。焙茗卻迴應說:“我們爺不吃你的茶,坐在這屋裏還嫌膏藥的氣息呢。”王一貼笑著說:“這不是故意的,膏藥從不拿進屋裏來的。我知道二爺今天一定會來,所以在三五天前就用香熏過了。”寶玉問:“那倒是真的,我每天都聽人說你的膏藥好,到底能治什麽病?”王一貼迴答:“如果要問我的膏藥,那就說來話長了,其中的細節一言難盡。這種膏藥是由一百二十種藥材製成的,君臣相濟,溫涼兼用。內則可以調元補氣,養榮衛,開胃口,寧神定魄,去寒去暑,化食化痰;外則可以和血脈,舒筋絡,去死生新,去風散毒。其效果如神,隻要貼上就能知道。”
寶玉不相信地說:“我不信,一張膏藥就能治這麽多病?我且問你,倒有一種病,也能貼得好麽?”王一貼迴答:“百病千災,無不立效;如果不見效,二爺隻管揪我的胡子,打我這張老臉,拆毀我的廟宇,怎麽樣?隻要告訴我病源就行。”寶玉說:“你猜猜看。如果猜對了,就說明你的膏藥有效。”王一貼聽了之後,思考了一會兒,然後笑著說:“這倒難猜了,隻怕我的膏藥有些不美了。”寶玉讓他坐在身邊。王一貼心動了,便悄悄地說:“我可猜著了!我想二爺現在有了房中的事情,需要滋助的藥物,是不是?”
話還沒有說完,焙茗就打斷道:“真是該死!打嘴!”寶玉還不明白他的意思,急忙問他在說什麽。焙茗迴答道:“別信他的胡說八道!”王一貼嚇得不敢再問,隻是說:“二爺您直接告訴我吧。”寶玉問道:“我問你,有沒有治療女人嫉妒的方子?”王一貼聽了,拍手笑道:“這可真是個笑話!不僅沒有這樣的方子,就連聽都沒聽說過。”
寶玉笑著說:“那還算不了什麽。”王一貼又急忙說道:“這種治療嫉妒的膏藥倒是沒有。不過有一種湯藥,或許可以治療,隻是效果會比較慢,不能立刻見效。”寶玉問道:“是什麽湯?怎麽服用?”王一貼迴答:“這種湯叫做‘療妒湯’。需要用一個很好的秋梨、二錢冰搪、一錢陳皮和三碗水,煮到梨熟為止。每天清晨吃這個梨,連續吃一段時間就好了。”
寶玉說:“這也不值得大驚小怪。隻怕未必有效。”王一貼說:“如果一劑不見效,就吃十劑;今天不見效,明天再吃;今年不見效,明年再吃。反正這三種藥材都是潤肺開胃的,不會傷害身體。味道甜美,既能止咳,又好吃。就算活到一百歲,人終究是要死的,死了還有什麽好嫉妒的呢?那時就會見效了。”
寶玉和焙茗聽了王一貼的話,都忍不住大笑起來。他們嘲笑著說:“你這個油嘴滑舌的牛頭!”王一貼卻不以為然,他解釋道:“我隻是在閑暇的時候打個盹而已,這有什麽關係呢?你們卻把它當成了一件大事。告訴你們吧,連那些膏藥都是假的。我手裏有真正的好藥,如果我吃了它們,我都能成為神仙了。我會跑到這裏來混日子嗎?”
就在這時,吉時已經到了,有人來請寶玉出去奠酒,焚化錢糧,散福。寶玉按照規矩完成了這些儀式後,才迴到城裏迴家。
那時,迎春已經在家中待了好半天。孫家的婆娘、媳婦等人已經準備好晚飯,並打發她迴家去了。迎春正哭得淚流滿麵,在王夫人的房間裏訴說著自己的委屈,她說:“孫紹祖這個人一味地好色、賭博、酗酒,家裏的媳婦和丫頭幾乎都被他糟蹋了。我稍微勸過他兩三次,他就罵我是吃醋的女人,還說老爺曾經收了他五千兩銀子,不該用在他身上。如今他來要錢兩三次都沒要到,就指著我的臉說:‘你別和我裝夫人娘子!你老子用了我五千銀子,把你賣給我的。要不要我打你一頓,把你趕到下房裏去睡?當初你爺爺還在世的時候,巴結我們的富貴,拚命地討好我們。按理說,我和你的爸爸是同輩人,現在他卻壓在我的頭上,晚了一輩,不應該做這門親事。這樣倒讓人覺得我們在趕時髦似的。’”一邊說,一邊哭得嗚嗚咽咽,連王夫人和眾姊妹都忍不住落淚。
王夫人隻得用言語安慰她說:“既然遇到了不懂事的人,又能怎麽辦呢?想當年你叔叔也曾勸過大老爺不要做這門親事;但大老爺執意不聽,一心情願。最後事情還是沒辦成。我的兒啊!這也是你的命。”迎春哭著說:“我不相信我的命就這麽苦:從小沒有娘,幸好來到嬸娘這邊,過了幾年清淨的日子;如今偏偏又是這麽個結果!”
王夫人一邊勸慰著,一邊詢問迎春想要在哪裏休息。迎春迴答道:“剛剛離開了姐妹們,我整夜都在想念她們;另一方麵,我還惦記著我的屋子:我還想再在園子裏住上三五天,就算死了也心甘情願了。不知道下次來還能不能住在這裏呢!”
王夫人急忙勸解道:“快別亂說。年輕的夫妻們,偶爾爭吵幾句,也是普通人常有的事情,何必說這些喪氣的話?”她仍然命令人們趕緊收拾紫菱洲的房屋,讓姐妹們陪伴著解釋。又吩咐寶玉:“不許在老太太麵前透露一點風聲。如果老太太知道了這些事情,都是你說的。”寶玉恭敬地聽從了命令。
寶玉的心情沉重,仿佛被一塊巨石壓在胸口,讓他無法唿吸。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因為他聽到了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孫紹祖聲稱迎春的父親收了他的五千兩銀子。這個說法讓寶玉感到不安,他開始懷疑迎春是否真的被他用金錢所買。
然而,寶玉很快意識到,這種說法很可能是孫紹祖的一種無賴行徑。他可能隻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故意製造這種謠言,試圖破壞他和迎春之間的感情。但寶玉也知道,事出必有因,孫紹祖不可能無緣無故地說出這樣的話。
於是,寶玉開始聯想起賈鏈曾兩次出行密會平安州節度使的事情。這兩次出行的行蹤都非常詭異,讓人難以捉摸。寶玉開始懷疑,或許這五千兩銀子的交易與賈鏈的這兩次出行有關。也許這是一種私下的交易或協議,但也不一定顯示迎春的父親曾收其錢財賣官鬻爵。
總之,這件事情讓寶玉看到了孫紹祖的道德敗壞和無賴本性。他對迎春的輕視和不尊重,讓寶玉感到非常憤怒和無奈。這也暗示了迎春在這個家庭中的困境和無奈。她可能會因為這件事情而受到更多的壓力和傷害,這讓寶玉更加擔憂她的未來。
迎春在夜晚仍然選擇留在舊館安歇。她與眾姊妹和丫鬟們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彼此之間的感情異常深厚。她一連住了三天,才決定前往邢夫人的府邸。
在離開之前,迎春先向賈母和王夫人辭行,然後與眾姐妹們分別。每個人都感到悲傷和不舍,但最終還是被王夫人和薛姨媽等人的安慰和勸解所安撫,情緒才得以平複。
迎春繼續前往邢夫人的府邸,在那裏又住了兩天。然而,孫家的人卻突然前來接迎春迴家。盡管迎春並不願意離開,但她無奈於孫紹祖的惡行,隻能勉強忍受著內心的痛苦,做出了辭去的決定。
邢夫人對於迎春的離去並沒有太多的在意,也沒有詢問他們夫妻之間的和睦與否以及家務的繁瑣程度。她隻是表麵上應付了一下,沒有真正關心迎春的處境。
要了解接下來的故事發展,請繼續關注下一迴分解。
這一天,寶玉去向王夫人請安,恰好遇見了迎春的奶娘來家裏請安。奶娘說起孫紹祖的行為非常不端,她說:“姑娘隻能背地裏流淚,隻希望能接迴家來散散心。”王夫人聽後說:“我正打算這兩天接他迴來,但是七事八事的,都不如意,所以就把這件事忘了。前些日子寶玉去過,迴來也說過這件事。明天是個好日子,就接他迴來吧。”
正當他們正在交談的時候,賈母派人來找寶玉,說:“明天一早我們要去天齊廟還願。”寶玉現在非常渴望到處去逛逛,聽到這個消息後,他高興得整夜都沒有合眼。第二天一大早,他梳洗穿戴完畢後,跟著兩三個老嬤嬤一起坐車出了西城門,前往天齊廟燒香還願。這座廟宇已經在昨天準備好了一切。
寶玉天生膽小怯懦,不敢靠近那些猙獰的神鬼像,所以他匆忙地燒完了紙馬錢糧,就退到道院裏休息。
在一個閑暇的時刻,大家吃過了飯。這時,一群嬤嬤和李貴等人圍繞著寶玉,帶他到各個地方去玩耍了一會兒。然而,玩耍過後,寶玉感到有些困倦,於是他們便帶著他迴到了一個安靜的房間中休息。
這些嬤嬤們非常擔心寶玉會在這個時候睡著,於是她們便請來了當家的老王道士來陪他說話。這位老道士專門在江湖上賣藥,他會用一些神奇的方法來治病,以此來賺取生活的費用。他的藥店外麵掛著一塊招牌,上麵寫著各種各樣的藥丸、藥散和膏藥,種類非常豐富。
這位老道士也經常在寧榮二府走動,因為他的醫術高明,人們都對他非常熟悉。他們都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叫他做“王一貼”。這個綽號是因為他賣的膏藥非常靈驗,隻要貼上一貼,就能治好病。
在那個時刻,王一貼走進了房間。寶玉正懶洋洋地躺在炕上,當他看到王一貼進來的時候,他忍不住笑了起來:“你來得正好。我聽說你非常擅長講笑話,給我們大家講一個吧。”王一貼也笑著迴應:“正是這樣,哥兒別睡覺了,小心肚子裏的筋作怪。”說完,整個房間裏的人都笑了出來。寶玉也跟著笑了起來,然後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
王一貼讓徒弟們趕快泡好茶。焙茗卻迴應說:“我們爺不吃你的茶,坐在這屋裏還嫌膏藥的氣息呢。”王一貼笑著說:“這不是故意的,膏藥從不拿進屋裏來的。我知道二爺今天一定會來,所以在三五天前就用香熏過了。”寶玉問:“那倒是真的,我每天都聽人說你的膏藥好,到底能治什麽病?”王一貼迴答:“如果要問我的膏藥,那就說來話長了,其中的細節一言難盡。這種膏藥是由一百二十種藥材製成的,君臣相濟,溫涼兼用。內則可以調元補氣,養榮衛,開胃口,寧神定魄,去寒去暑,化食化痰;外則可以和血脈,舒筋絡,去死生新,去風散毒。其效果如神,隻要貼上就能知道。”
寶玉不相信地說:“我不信,一張膏藥就能治這麽多病?我且問你,倒有一種病,也能貼得好麽?”王一貼迴答:“百病千災,無不立效;如果不見效,二爺隻管揪我的胡子,打我這張老臉,拆毀我的廟宇,怎麽樣?隻要告訴我病源就行。”寶玉說:“你猜猜看。如果猜對了,就說明你的膏藥有效。”王一貼聽了之後,思考了一會兒,然後笑著說:“這倒難猜了,隻怕我的膏藥有些不美了。”寶玉讓他坐在身邊。王一貼心動了,便悄悄地說:“我可猜著了!我想二爺現在有了房中的事情,需要滋助的藥物,是不是?”
話還沒有說完,焙茗就打斷道:“真是該死!打嘴!”寶玉還不明白他的意思,急忙問他在說什麽。焙茗迴答道:“別信他的胡說八道!”王一貼嚇得不敢再問,隻是說:“二爺您直接告訴我吧。”寶玉問道:“我問你,有沒有治療女人嫉妒的方子?”王一貼聽了,拍手笑道:“這可真是個笑話!不僅沒有這樣的方子,就連聽都沒聽說過。”
寶玉笑著說:“那還算不了什麽。”王一貼又急忙說道:“這種治療嫉妒的膏藥倒是沒有。不過有一種湯藥,或許可以治療,隻是效果會比較慢,不能立刻見效。”寶玉問道:“是什麽湯?怎麽服用?”王一貼迴答:“這種湯叫做‘療妒湯’。需要用一個很好的秋梨、二錢冰搪、一錢陳皮和三碗水,煮到梨熟為止。每天清晨吃這個梨,連續吃一段時間就好了。”
寶玉說:“這也不值得大驚小怪。隻怕未必有效。”王一貼說:“如果一劑不見效,就吃十劑;今天不見效,明天再吃;今年不見效,明年再吃。反正這三種藥材都是潤肺開胃的,不會傷害身體。味道甜美,既能止咳,又好吃。就算活到一百歲,人終究是要死的,死了還有什麽好嫉妒的呢?那時就會見效了。”
寶玉和焙茗聽了王一貼的話,都忍不住大笑起來。他們嘲笑著說:“你這個油嘴滑舌的牛頭!”王一貼卻不以為然,他解釋道:“我隻是在閑暇的時候打個盹而已,這有什麽關係呢?你們卻把它當成了一件大事。告訴你們吧,連那些膏藥都是假的。我手裏有真正的好藥,如果我吃了它們,我都能成為神仙了。我會跑到這裏來混日子嗎?”
就在這時,吉時已經到了,有人來請寶玉出去奠酒,焚化錢糧,散福。寶玉按照規矩完成了這些儀式後,才迴到城裏迴家。
那時,迎春已經在家中待了好半天。孫家的婆娘、媳婦等人已經準備好晚飯,並打發她迴家去了。迎春正哭得淚流滿麵,在王夫人的房間裏訴說著自己的委屈,她說:“孫紹祖這個人一味地好色、賭博、酗酒,家裏的媳婦和丫頭幾乎都被他糟蹋了。我稍微勸過他兩三次,他就罵我是吃醋的女人,還說老爺曾經收了他五千兩銀子,不該用在他身上。如今他來要錢兩三次都沒要到,就指著我的臉說:‘你別和我裝夫人娘子!你老子用了我五千銀子,把你賣給我的。要不要我打你一頓,把你趕到下房裏去睡?當初你爺爺還在世的時候,巴結我們的富貴,拚命地討好我們。按理說,我和你的爸爸是同輩人,現在他卻壓在我的頭上,晚了一輩,不應該做這門親事。這樣倒讓人覺得我們在趕時髦似的。’”一邊說,一邊哭得嗚嗚咽咽,連王夫人和眾姊妹都忍不住落淚。
王夫人隻得用言語安慰她說:“既然遇到了不懂事的人,又能怎麽辦呢?想當年你叔叔也曾勸過大老爺不要做這門親事;但大老爺執意不聽,一心情願。最後事情還是沒辦成。我的兒啊!這也是你的命。”迎春哭著說:“我不相信我的命就這麽苦:從小沒有娘,幸好來到嬸娘這邊,過了幾年清淨的日子;如今偏偏又是這麽個結果!”
王夫人一邊勸慰著,一邊詢問迎春想要在哪裏休息。迎春迴答道:“剛剛離開了姐妹們,我整夜都在想念她們;另一方麵,我還惦記著我的屋子:我還想再在園子裏住上三五天,就算死了也心甘情願了。不知道下次來還能不能住在這裏呢!”
王夫人急忙勸解道:“快別亂說。年輕的夫妻們,偶爾爭吵幾句,也是普通人常有的事情,何必說這些喪氣的話?”她仍然命令人們趕緊收拾紫菱洲的房屋,讓姐妹們陪伴著解釋。又吩咐寶玉:“不許在老太太麵前透露一點風聲。如果老太太知道了這些事情,都是你說的。”寶玉恭敬地聽從了命令。
寶玉的心情沉重,仿佛被一塊巨石壓在胸口,讓他無法唿吸。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因為他聽到了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孫紹祖聲稱迎春的父親收了他的五千兩銀子。這個說法讓寶玉感到不安,他開始懷疑迎春是否真的被他用金錢所買。
然而,寶玉很快意識到,這種說法很可能是孫紹祖的一種無賴行徑。他可能隻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故意製造這種謠言,試圖破壞他和迎春之間的感情。但寶玉也知道,事出必有因,孫紹祖不可能無緣無故地說出這樣的話。
於是,寶玉開始聯想起賈鏈曾兩次出行密會平安州節度使的事情。這兩次出行的行蹤都非常詭異,讓人難以捉摸。寶玉開始懷疑,或許這五千兩銀子的交易與賈鏈的這兩次出行有關。也許這是一種私下的交易或協議,但也不一定顯示迎春的父親曾收其錢財賣官鬻爵。
總之,這件事情讓寶玉看到了孫紹祖的道德敗壞和無賴本性。他對迎春的輕視和不尊重,讓寶玉感到非常憤怒和無奈。這也暗示了迎春在這個家庭中的困境和無奈。她可能會因為這件事情而受到更多的壓力和傷害,這讓寶玉更加擔憂她的未來。
迎春在夜晚仍然選擇留在舊館安歇。她與眾姊妹和丫鬟們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彼此之間的感情異常深厚。她一連住了三天,才決定前往邢夫人的府邸。
在離開之前,迎春先向賈母和王夫人辭行,然後與眾姐妹們分別。每個人都感到悲傷和不舍,但最終還是被王夫人和薛姨媽等人的安慰和勸解所安撫,情緒才得以平複。
迎春繼續前往邢夫人的府邸,在那裏又住了兩天。然而,孫家的人卻突然前來接迎春迴家。盡管迎春並不願意離開,但她無奈於孫紹祖的惡行,隻能勉強忍受著內心的痛苦,做出了辭去的決定。
邢夫人對於迎春的離去並沒有太多的在意,也沒有詢問他們夫妻之間的和睦與否以及家務的繁瑣程度。她隻是表麵上應付了一下,沒有真正關心迎春的處境。
要了解接下來的故事發展,請繼續關注下一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