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寶玉踏入了怡紅院,稍作休息了一會兒。襲人見狀,便抓住機會勸他應該收一收心,閑暇之餘整理一下書籍,為將來做好準備。寶玉掐指算了算時間,迴答說:“還早呢。”
襲人接著說:“書雖然重要,但排在第二位。到那時即使你有了書,你的字寫得怎麽樣呢?”
寶玉笑著迴答:“我平時也寫了很多字,難道都沒有保存下來嗎?”
襲人迴答:“當然有保存。你昨天不在家的時候,我就拿出來數了一下,總共隻有五百六十幾篇。這二三年來,難道你隻寫了這麽幾個字嗎?依我看,從明天開始,先把其他事情放在一邊,每天專心臨摹幾張字來補充。雖然不能每天都寫,但至少要讓字跡看起來過得去。”
寶玉聽完後,立刻開始親自檢查自己的功課,試圖找出可以搪塞過去的理由。然而,他發現自己實在無法找到一個合理的借口。於是,他決定說:“從明天開始,每天至少要寫一百個字才算完成任務。”說完這句話時,大家都已經躺下準備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寶玉起床後,先梳洗一番,然後便在窗邊認真地臨摹字帖。賈母因為找不到他,以為他生病了,於是急忙派人去詢問他的身體狀況。寶玉這才前去向賈母請安,並告訴她自己正在練習寫字,所以出來晚了。賈母聽後非常高興,便囑咐他說:“以後你隻管專心寫字和讀書,不用經常出來也可以。你去告訴你太太這個消息吧。”
寶玉聽了賈母的話,便來到王夫人的房間裏向她說明情況。王夫人卻認為:“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現在才著急,每天都要寫寫念念,有多少東西是永遠也學不完的呢?這樣趕進度,隻會把自己逼出病來。”
寶玉迴答說:“沒關係的。”寶釵、探春等人也都笑著說:“太太不用擔心,雖然書不能代替他,但字可以。我們每天每人給他寫一篇字帖,幫他應付過這個階段就行了。這樣一來,既不會惹老爺生氣,也不會讓他急出病來。”王夫人聽後點頭微笑。
原來,黛玉得知賈政已經迴家後,她總是會詢問寶玉的功課情況。然而,寶玉一直以來都容易分心,導致在臨近考試的時候自然會遭受一些損失。因此,黛玉自己隻是裝作對這些事情不感興趣,甚至不再提起詩社的事情。
探春和寶釵這兩個人每天都會給寶玉布置一篇楷書字的練習。寶玉自己也每天努力加練,有時寫二百個字,有時寫三百個字,沒有固定的限製。到了三月下旬,寶玉已經積累了許多字的練習成果。
在這個日子裏,寶玉正在心裏盤算著,如果再得到幾十篇文章,那麽他就可以勉強應付過去了。然而,就在這時,紫鵑走了過來,遞給他一卷東西。寶玉好奇地拆開看,發現裏麵是一些用去油紙臨摹的鍾王蠅頭小楷字跡,而且這些字跡與自己的字跡非常相似。
看到這一幕,寶玉非常高興,立刻向紫鵑行了一個揖,表示對她的感激之情。接著,湘雲和寶琴也分別臨摹了幾篇文章送給寶玉。雖然這些文章加起來還不足以完成功課,但至少可以暫時應付一下了。
得知這個消息後,寶玉終於放下了心中的一塊大石頭。於是,他又將應該閱讀的書籍溫習了幾次,以確保自己能夠更好地應對接下來的學習任務。
寶玉每天勤奮地學習,然而就在這段時間裏,近海一帶發生了海嘯,導致幾處居民區被毀。地方官員將此事上報朝廷,皇帝下令讓賈政順路前往災區查看情況並進行賑濟工作。根據計劃,賈政將在七月底才能完成這項任務並返迴家中。
得知這個消息後,寶玉立刻將書本拋到一邊,恢複了他一貫的遊蕩生活。
在春天即將結束的暮春時節,湘雲感到無聊。她看到柳花在空中飄舞,於是靈感湧現,創作了一首小詞,調子取自如夢令。這首詞的內容如下:
豈是繡絨才吐。卷起半簾香霧?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
湘雲對自己的作品非常滿意,於是用一張紙寫好,拿給寶釵看。接著,她又去找黛玉。黛玉看完後,笑著說:“非常好!既新穎又有趣。”湘雲提議道:“我們這幾個社團總是沒有填詞的活動,你何不明天組織一個填詞活動,這樣豈不是更新鮮?”
黛玉聽了,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湘雲說:“既然今天天氣這麽好,為什麽不今天就舉行呢?”黛玉同意了這個建議。於是,她們一邊準備了幾色果點,一邊派人去邀請其他人參加。
她們兩人決定以“柳絮”為題目,並限定了幾個調子。她們把寫好的詞貼在牆上。當其他人來看時,發現題目是“以柳絮為題,限各色小調”。大家都讚美了湘雲的作品。
寶玉笑著說:“這個詞對我來說倒是平常,但我也得胡謅幾句了。”於是大家開始抽簽決定順序。寶釵點燃了一支夢甜香,大家都開始沉思起來。
在那個時刻,林黛玉靈感湧現,她迅速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緊接著,薛寶琴也投入了創作,不一會兒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看到她們的作品,薛寶釵笑著說:“我已經完成了我的作品。看了你們的作品後,我再來看看我的。”
探春聽後笑道:“今天這香怎麽這麽快就燒完了,我才寫了半首詩。”於是她又轉向賈寶玉問道:“你寫好了嗎?”
賈寶玉雖然已經寫了一些,但他覺得自己的作品不夠好,所以又都擦掉了,打算重新寫。然而當他迴頭看時,香已經燒完了。
李紈和其他人都笑著說:“寶玉又輸了。蕉丫頭的呢?”聽到這裏,探春立刻開始寫起來。
眾人圍過來看時,隻見上麵隻寫了半首南柯子,寫道: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係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
李紈微笑著說:“這確實不錯。為什麽不繼續寫下去呢?”
寶玉看到香已經燒完了,他情願承認失敗,不願意勉強應付,於是放下了筆,過來看看這半首詩。當他看到詩還沒有寫完時,反而產生了興趣,於是他拿起筆繼續寫道: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晚芳時,總是明春再見來年期。
眾人紛紛笑了起來,他們說道:“你本應該專注於你的本職工作,但現在卻分心去做其他事情。即使你做得再好,也不應該這樣做。”
說著,他們把目光轉向了黛玉,她正在寫一首唐多令的詩篇: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隊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歎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眾人看了,都點頭感歎說:“太悲了!確實是好。”接著又看寶琴的《西江月》:
漢苑零星有限,隋堤點綴無窮。三春事業付東風,明月梨花一夢,幾處落紅庭院?誰家香雪簾櫳?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離人恨重。
眾人都笑了起來,紛紛說道:“這確實是他的聲調悲壯。特別是‘幾處’和‘誰家’這兩句,真是妙極了。”
寶釵微笑著說:“不過,我覺得這樣未免過於悲傷了。我想,柳絮原本就是一種輕薄無根的東西,按照我的想法,我們應該把它說得更好一些,才能避免落入俗套。所以,我就作了這一首詩,不知道是否符合你們的口味。”眾人笑著說:“你太謙虛了,這首詩肯定很好,我們來欣賞一下吧。”
於是,他們開始閱讀這一首《臨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
湘雲先笑道:“好一個“東風卷得均勻”!這一句就出入之上了。”
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眾人拍案叫絕,紛紛讚歎道:“果然翻得好!自然這首為尊。纏綿悲戚,讓瀟湘子;情致嫵媚,卻是枕霞;小薛與蕉客,今日落第,要受罰的。”
寶琴笑著說:“我們自然受罰。但不知交白卷子的,又怎麽罰?”李紈說:“不用忙,這定要重重地罰他,下次為例。”
話音剛落,隻聽窗外竹子上發出一聲巨響,仿佛窗屜子倒了一般,眾人都被嚇了一跳。丫鬟們出去查看時,簾外的丫頭們迴答說:“一個大蝴蝶風箏,掛在竹梢上了。”
眾丫鬟笑道:“好一個漂亮的風箏。不知道是誰家放的,斷了線?咱們拿下來給他送過去吧。”寶玉等人聽了,也都出來看。寶玉笑著說:“我認得這個風箏,這是大老爺那院裏嫣紅姑娘放的。拿下來給他送過去吧。”
紫鵑笑著說:“難道天下沒有一樣的風箏嗎?單他有這個不成?二爺也太死心眼兒了!我不管,我且拿起來。”探春笑著說:“紫鵑也太小氣了,你們一般有的,這會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個忌諱?”
黛玉笑著說:“可是呢。把我們的拿出來,我們也放放晦氣。”
當丫頭們聽到要放風箏的時候,她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參與其中。她們七手八腳地忙碌著,把各種風箏都拿出來準備放飛。有的風箏是美人兒的形狀,有的則是沙雁兒的模樣。丫頭們忙著搬高墩,捆綁剪子股兒,同時還要撥起籰子來。
寶釵等人站在院門前,指揮著丫頭們在院外的空地上放風箏。寶琴笑著說:“你這個風箏不太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個軟翅子大鳳凰好看。”寶釵迴頭向翠墨笑道:“你去把我們的風箏也拿來放吧。”
寶玉又興奮起來,他打發一個小丫頭迴家去取昨天賴大娘送給他的那個大魚風箏。小丫頭去了好一會兒,卻空著手迴來了,她笑著說:“晴雯姑娘昨天已經把那個大魚風箏放走了。”寶玉說:“我還沒來得及放一次呢。”探春笑著說:“反正是給你放晦氣罷了。”
寶玉說:“那再把大螃蟹風箏拿來吧。”小丫頭去了,和幾個人一起扛著一個美人風箏和籰子迴來,迴答說:“襲姑娘說:昨天已經把螃蟹風箏給了三爺了,這個是林大娘剛剛送來的,就放這個吧。”寶玉仔細地觀察了一會兒,隻見這個美人風箏做得非常精致,心中非常高興,於是他就叫人開始放起來。
此時,探春也取來了風箏。丫頭們已經在山坡上放起了風箏。寶琴叫丫頭放起一個大蝙蝠形狀的風箏,寶釵也放起了一個一連七個大雁形狀的風箏。唯獨寶玉的美人兒風箏,再怎麽放也飛不起來。
寶玉說丫頭們不會放風箏,他自己嚐試了半天,隻讓風箏飛到了房高的高度,然後就落下來了。他急得頭上都冒出了汗。眾人都笑他,他便恨恨地摔在地上,指著風箏說道:“要不是這個美人兒風箏,我一腳就能把它跺個稀爛!”
黛玉笑著說:“那是因為頂線不好。拿去叫人換好了,就可以放起來了。再取一個來放吧。”
寶玉和其他人都抬頭望向天空。幾個風箏在空中飛舞,突然風勢變得很猛,所有的丫鬟們都用絹子墊著手放風箏。
黛玉看到風力越來越強,走過去鬆開了籰子,隻聽到“豁喇喇”的一聲巨響,線斷了,風箏隨風飄走了。黛玉於是讓眾人也來放風箏。大家都說:“林姑娘的病根兒都隨著風箏飛走了,我們也應該一起放風箏。”於是丫頭們拿來一把剪刀,剪斷了線。那些風箏飄飄颻颻地隨風而去,一開始還有雞蛋那麽大,轉眼間隻剩下一點黑星兒,很快就不見了蹤影。
眾人仰頭看著天空,紛紛讚歎道:“真有趣啊!真有趣!”說著,有丫頭來請他們去吃飯,大家才散開。
從此,寶玉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把功課拋在腦後,而是開始認真地對待學習。有時候,他會坐下來寫寫字,練習書法;有時候,他會翻閱書籍,閱讀經典。當他感到無聊時,他會走出房間,和姐妹們一起玩耍,開懷大笑。有時候,他還會去瀟湘館找黛玉聊天,分享彼此的心情。
眾姐妹都知道寶玉的功課有所欠缺,但她們也理解他的困境。於是,她們各自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吟詩作對,或者學習針線活,以此來消磨時間。她們不願意去打擾寶玉,讓他能夠專心致誌地完成學業。
然而,黛玉卻更加擔心寶玉會受到賈政的責罵和懲罰。每當她想到這一點,她就會感到心痛不已。因此,她總是設法推脫與寶玉相處的機會,以免給他帶來更多的麻煩。寶玉也明白黛玉的苦衷,所以他隻能獨自在自己的房間裏努力學習。
轉眼間,夏末秋初的季節已經來臨。一天,賈母的兩個丫頭匆匆忙忙地來找寶玉。他們的臉上帶著焦急的神情,似乎有什麽事情需要告訴寶玉。然而,具體的事情究竟是什麽,還需要在下一迴中揭曉。
襲人接著說:“書雖然重要,但排在第二位。到那時即使你有了書,你的字寫得怎麽樣呢?”
寶玉笑著迴答:“我平時也寫了很多字,難道都沒有保存下來嗎?”
襲人迴答:“當然有保存。你昨天不在家的時候,我就拿出來數了一下,總共隻有五百六十幾篇。這二三年來,難道你隻寫了這麽幾個字嗎?依我看,從明天開始,先把其他事情放在一邊,每天專心臨摹幾張字來補充。雖然不能每天都寫,但至少要讓字跡看起來過得去。”
寶玉聽完後,立刻開始親自檢查自己的功課,試圖找出可以搪塞過去的理由。然而,他發現自己實在無法找到一個合理的借口。於是,他決定說:“從明天開始,每天至少要寫一百個字才算完成任務。”說完這句話時,大家都已經躺下準備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寶玉起床後,先梳洗一番,然後便在窗邊認真地臨摹字帖。賈母因為找不到他,以為他生病了,於是急忙派人去詢問他的身體狀況。寶玉這才前去向賈母請安,並告訴她自己正在練習寫字,所以出來晚了。賈母聽後非常高興,便囑咐他說:“以後你隻管專心寫字和讀書,不用經常出來也可以。你去告訴你太太這個消息吧。”
寶玉聽了賈母的話,便來到王夫人的房間裏向她說明情況。王夫人卻認為:“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現在才著急,每天都要寫寫念念,有多少東西是永遠也學不完的呢?這樣趕進度,隻會把自己逼出病來。”
寶玉迴答說:“沒關係的。”寶釵、探春等人也都笑著說:“太太不用擔心,雖然書不能代替他,但字可以。我們每天每人給他寫一篇字帖,幫他應付過這個階段就行了。這樣一來,既不會惹老爺生氣,也不會讓他急出病來。”王夫人聽後點頭微笑。
原來,黛玉得知賈政已經迴家後,她總是會詢問寶玉的功課情況。然而,寶玉一直以來都容易分心,導致在臨近考試的時候自然會遭受一些損失。因此,黛玉自己隻是裝作對這些事情不感興趣,甚至不再提起詩社的事情。
探春和寶釵這兩個人每天都會給寶玉布置一篇楷書字的練習。寶玉自己也每天努力加練,有時寫二百個字,有時寫三百個字,沒有固定的限製。到了三月下旬,寶玉已經積累了許多字的練習成果。
在這個日子裏,寶玉正在心裏盤算著,如果再得到幾十篇文章,那麽他就可以勉強應付過去了。然而,就在這時,紫鵑走了過來,遞給他一卷東西。寶玉好奇地拆開看,發現裏麵是一些用去油紙臨摹的鍾王蠅頭小楷字跡,而且這些字跡與自己的字跡非常相似。
看到這一幕,寶玉非常高興,立刻向紫鵑行了一個揖,表示對她的感激之情。接著,湘雲和寶琴也分別臨摹了幾篇文章送給寶玉。雖然這些文章加起來還不足以完成功課,但至少可以暫時應付一下了。
得知這個消息後,寶玉終於放下了心中的一塊大石頭。於是,他又將應該閱讀的書籍溫習了幾次,以確保自己能夠更好地應對接下來的學習任務。
寶玉每天勤奮地學習,然而就在這段時間裏,近海一帶發生了海嘯,導致幾處居民區被毀。地方官員將此事上報朝廷,皇帝下令讓賈政順路前往災區查看情況並進行賑濟工作。根據計劃,賈政將在七月底才能完成這項任務並返迴家中。
得知這個消息後,寶玉立刻將書本拋到一邊,恢複了他一貫的遊蕩生活。
在春天即將結束的暮春時節,湘雲感到無聊。她看到柳花在空中飄舞,於是靈感湧現,創作了一首小詞,調子取自如夢令。這首詞的內容如下:
豈是繡絨才吐。卷起半簾香霧?纖手自拈來,空使鵑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別去!
湘雲對自己的作品非常滿意,於是用一張紙寫好,拿給寶釵看。接著,她又去找黛玉。黛玉看完後,笑著說:“非常好!既新穎又有趣。”湘雲提議道:“我們這幾個社團總是沒有填詞的活動,你何不明天組織一個填詞活動,這樣豈不是更新鮮?”
黛玉聽了,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湘雲說:“既然今天天氣這麽好,為什麽不今天就舉行呢?”黛玉同意了這個建議。於是,她們一邊準備了幾色果點,一邊派人去邀請其他人參加。
她們兩人決定以“柳絮”為題目,並限定了幾個調子。她們把寫好的詞貼在牆上。當其他人來看時,發現題目是“以柳絮為題,限各色小調”。大家都讚美了湘雲的作品。
寶玉笑著說:“這個詞對我來說倒是平常,但我也得胡謅幾句了。”於是大家開始抽簽決定順序。寶釵點燃了一支夢甜香,大家都開始沉思起來。
在那個時刻,林黛玉靈感湧現,她迅速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緊接著,薛寶琴也投入了創作,不一會兒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
看到她們的作品,薛寶釵笑著說:“我已經完成了我的作品。看了你們的作品後,我再來看看我的。”
探春聽後笑道:“今天這香怎麽這麽快就燒完了,我才寫了半首詩。”於是她又轉向賈寶玉問道:“你寫好了嗎?”
賈寶玉雖然已經寫了一些,但他覺得自己的作品不夠好,所以又都擦掉了,打算重新寫。然而當他迴頭看時,香已經燒完了。
李紈和其他人都笑著說:“寶玉又輸了。蕉丫頭的呢?”聽到這裏,探春立刻開始寫起來。
眾人圍過來看時,隻見上麵隻寫了半首南柯子,寫道: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係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
李紈微笑著說:“這確實不錯。為什麽不繼續寫下去呢?”
寶玉看到香已經燒完了,他情願承認失敗,不願意勉強應付,於是放下了筆,過來看看這半首詩。當他看到詩還沒有寫完時,反而產生了興趣,於是他拿起筆繼續寫道:落去君休惜,飛來我自知。鶯愁蝶倦晚芳時,總是明春再見來年期。
眾人紛紛笑了起來,他們說道:“你本應該專注於你的本職工作,但現在卻分心去做其他事情。即使你做得再好,也不應該這樣做。”
說著,他們把目光轉向了黛玉,她正在寫一首唐多令的詩篇: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隊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草木也知愁,韶華竟白頭。歎今生誰舍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眾人看了,都點頭感歎說:“太悲了!確實是好。”接著又看寶琴的《西江月》:
漢苑零星有限,隋堤點綴無窮。三春事業付東風,明月梨花一夢,幾處落紅庭院?誰家香雪簾櫳?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離人恨重。
眾人都笑了起來,紛紛說道:“這確實是他的聲調悲壯。特別是‘幾處’和‘誰家’這兩句,真是妙極了。”
寶釵微笑著說:“不過,我覺得這樣未免過於悲傷了。我想,柳絮原本就是一種輕薄無根的東西,按照我的想法,我們應該把它說得更好一些,才能避免落入俗套。所以,我就作了這一首詩,不知道是否符合你們的口味。”眾人笑著說:“你太謙虛了,這首詩肯定很好,我們來欣賞一下吧。”
於是,他們開始閱讀這一首《臨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
湘雲先笑道:“好一個“東風卷得均勻”!這一句就出入之上了。”
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眾人拍案叫絕,紛紛讚歎道:“果然翻得好!自然這首為尊。纏綿悲戚,讓瀟湘子;情致嫵媚,卻是枕霞;小薛與蕉客,今日落第,要受罰的。”
寶琴笑著說:“我們自然受罰。但不知交白卷子的,又怎麽罰?”李紈說:“不用忙,這定要重重地罰他,下次為例。”
話音剛落,隻聽窗外竹子上發出一聲巨響,仿佛窗屜子倒了一般,眾人都被嚇了一跳。丫鬟們出去查看時,簾外的丫頭們迴答說:“一個大蝴蝶風箏,掛在竹梢上了。”
眾丫鬟笑道:“好一個漂亮的風箏。不知道是誰家放的,斷了線?咱們拿下來給他送過去吧。”寶玉等人聽了,也都出來看。寶玉笑著說:“我認得這個風箏,這是大老爺那院裏嫣紅姑娘放的。拿下來給他送過去吧。”
紫鵑笑著說:“難道天下沒有一樣的風箏嗎?單他有這個不成?二爺也太死心眼兒了!我不管,我且拿起來。”探春笑著說:“紫鵑也太小氣了,你們一般有的,這會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個忌諱?”
黛玉笑著說:“可是呢。把我們的拿出來,我們也放放晦氣。”
當丫頭們聽到要放風箏的時候,她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參與其中。她們七手八腳地忙碌著,把各種風箏都拿出來準備放飛。有的風箏是美人兒的形狀,有的則是沙雁兒的模樣。丫頭們忙著搬高墩,捆綁剪子股兒,同時還要撥起籰子來。
寶釵等人站在院門前,指揮著丫頭們在院外的空地上放風箏。寶琴笑著說:“你這個風箏不太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個軟翅子大鳳凰好看。”寶釵迴頭向翠墨笑道:“你去把我們的風箏也拿來放吧。”
寶玉又興奮起來,他打發一個小丫頭迴家去取昨天賴大娘送給他的那個大魚風箏。小丫頭去了好一會兒,卻空著手迴來了,她笑著說:“晴雯姑娘昨天已經把那個大魚風箏放走了。”寶玉說:“我還沒來得及放一次呢。”探春笑著說:“反正是給你放晦氣罷了。”
寶玉說:“那再把大螃蟹風箏拿來吧。”小丫頭去了,和幾個人一起扛著一個美人風箏和籰子迴來,迴答說:“襲姑娘說:昨天已經把螃蟹風箏給了三爺了,這個是林大娘剛剛送來的,就放這個吧。”寶玉仔細地觀察了一會兒,隻見這個美人風箏做得非常精致,心中非常高興,於是他就叫人開始放起來。
此時,探春也取來了風箏。丫頭們已經在山坡上放起了風箏。寶琴叫丫頭放起一個大蝙蝠形狀的風箏,寶釵也放起了一個一連七個大雁形狀的風箏。唯獨寶玉的美人兒風箏,再怎麽放也飛不起來。
寶玉說丫頭們不會放風箏,他自己嚐試了半天,隻讓風箏飛到了房高的高度,然後就落下來了。他急得頭上都冒出了汗。眾人都笑他,他便恨恨地摔在地上,指著風箏說道:“要不是這個美人兒風箏,我一腳就能把它跺個稀爛!”
黛玉笑著說:“那是因為頂線不好。拿去叫人換好了,就可以放起來了。再取一個來放吧。”
寶玉和其他人都抬頭望向天空。幾個風箏在空中飛舞,突然風勢變得很猛,所有的丫鬟們都用絹子墊著手放風箏。
黛玉看到風力越來越強,走過去鬆開了籰子,隻聽到“豁喇喇”的一聲巨響,線斷了,風箏隨風飄走了。黛玉於是讓眾人也來放風箏。大家都說:“林姑娘的病根兒都隨著風箏飛走了,我們也應該一起放風箏。”於是丫頭們拿來一把剪刀,剪斷了線。那些風箏飄飄颻颻地隨風而去,一開始還有雞蛋那麽大,轉眼間隻剩下一點黑星兒,很快就不見了蹤影。
眾人仰頭看著天空,紛紛讚歎道:“真有趣啊!真有趣!”說著,有丫頭來請他們去吃飯,大家才散開。
從此,寶玉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不再像以前那樣把功課拋在腦後,而是開始認真地對待學習。有時候,他會坐下來寫寫字,練習書法;有時候,他會翻閱書籍,閱讀經典。當他感到無聊時,他會走出房間,和姐妹們一起玩耍,開懷大笑。有時候,他還會去瀟湘館找黛玉聊天,分享彼此的心情。
眾姐妹都知道寶玉的功課有所欠缺,但她們也理解他的困境。於是,她們各自尋找自己的興趣愛好,吟詩作對,或者學習針線活,以此來消磨時間。她們不願意去打擾寶玉,讓他能夠專心致誌地完成學業。
然而,黛玉卻更加擔心寶玉會受到賈政的責罵和懲罰。每當她想到這一點,她就會感到心痛不已。因此,她總是設法推脫與寶玉相處的機會,以免給他帶來更多的麻煩。寶玉也明白黛玉的苦衷,所以他隻能獨自在自己的房間裏努力學習。
轉眼間,夏末秋初的季節已經來臨。一天,賈母的兩個丫頭匆匆忙忙地來找寶玉。他們的臉上帶著焦急的神情,似乎有什麽事情需要告訴寶玉。然而,具體的事情究竟是什麽,還需要在下一迴中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