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斯特在考慮著怎麽跟約翰.卡馬克開口。


    卡馬克看到傑斯特向著他走來,他也對著傑斯特招唿了一下,然後便有些迫不及待的說道:“剛才我隻是試驗一下,並不是我的最好成績。”看來他是想要解釋一下,他上一圈之所以跑的這麽慢隻是因為他沒有全力去跑,而不是他隻能夠跑這麽慢。


    不過之前每個人都有一段時間去適應這幾輛比賽的車,按道理來說,卡馬克的這個借口也沒什麽說服力。


    但傑斯特來找他不是要跟他討論怎麽才能把三菱的跑車跑出法拉利的圈速的,而是要跟他談一下虛擬現實方麵的問題,碎玉傑斯特來說,他是沒有辦法讓一個技術向的天才向著他想要的方向進行轉型,但是他卻可以跟對方說一下,對方可能會感興趣的東西。


    隻有產生了足夠的興趣,才能夠讓他去在未來,在這一方麵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就像是卡馬克做3d引擎的原因,並不是因為3d引擎能夠賺大錢,而是因為,他覺得,做這個東西,對於他超凡的編程技術,是一種認可,他可以一個人就完成其他的團隊,十幾個人都沒有辦法完成的工作。


    但是這樣的人也都向來會有一種通病,那就是,當他們感興趣的事情,脫離他們的控製的時候,或者換一個準確一點的說法,就是,當他們感興趣的事情,是他們並且他們個人的能力,沒有辦法在合適的時間之內完成,並且質量上保持一流的事情,他們就會迅速的對於這件事情失去興趣。


    這種人想來是以自我為中心,類似於中二晚期的患者。不過他們也的確是在他們自己擅長的領域內,驕傲的資本。


    現在的3d引擎的開發,已經有這種苗頭出現了。一般的,一些遠不如《雷神之錘》現在用的3d引擎。其他的遊戲公司幾個人的開發小組都可以完成,這樣的引擎,對於卡馬克來說,一個星期,一個人就可以了,但是一些高級的,比如說那些大遊戲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開發的。最出色的3d引擎。


    對於卡馬克來說,要開發出同等檔次的,也已經變得十分困難的。


    但是,對於現在他正在開發的,《雷神之錘》下一代將要使用的全新的引擎來說,已經完全超越了他一個人能夠完成的程度,倒是不是因為太難,而是,卡馬克根本沒有辦法,隻是領著幾個助手。在合適的時間之內,完成他們一開始構想的這個引擎。


    引擎越來越複雜。


    從最開始的隻是處理一些3d的圖像,變得功能越來越複雜。也越來越強大。


    比如說,傑斯特在‘時代’項目裏麵,提出來的實時天氣係統,比如說,仍舊是傑斯特提出來的全反映視覺互動娛樂,對於引擎的要求就非常高。


    卡馬克為了讓引擎在合適的硬件條件下達到這個效果,也是進行了大量的嚐試,據卡馬克自己的說法,這幾乎是他從事編程工作以來。遇到的最困難,最難以辦到的事情。當時傑斯特在讓卡馬克幫助完成這個遊戲裏麵的功能,也可以說是沙盒遊戲最重要的一個要素的時候。


    也是有很多擔心的。就是擔心他沒有辦法,在目前的硬件條件下,達到這種全視覺反應娛樂。


    所謂的全視覺反應娛樂就是在後世的遊戲裏麵很常見的,玩家可以跟他在遊戲裏麵看到的所有的東西交互,無論是人還是動物或者是其他的東西。


    比如說,所有的人都可以對話,而這些人可能隨著時間的改變也作出相應的改變,再比如說,你在遊戲裏麵看到一個抽屜,抽屜可以被打開,如果抽屜裏麵放著一個火星娛樂的gameboy,這個gameboy上麵有一個遊戲,是《美利堅方塊》,那麽,這個玩家都可以跟這個gameboy進行互動。


    而互動就是他可以玩這個gameboy上麵的遊戲。


    在傑斯特記憶裏麵,鈴木裕原本的《莎木》就是這樣的,在這款遊戲當中,主角的起始地是橫須賀,在這個地方的遊戲機廳裏麵,主角可以進去,可以跟遊戲機廳裏麵所有的街機遊戲進行互動,這些街機遊戲也都是世嘉之前所開發的,這樣的設定,也能夠讓很多世嘉的粉絲,在玩《莎木》的時候,玩到這些極有情懷的老街機,也會會心一笑。


    然後也會讚歎,這設定真讚。


    當然,傑斯特的沙盒遊戲,因為設定是古代,所以,就不需要將自己的這些街機遊戲也做進去了,否則的話,這麽做也真的是一個很不錯的創意,就像是後來評價非常高的《如龍0》一樣,在傑斯特的記憶當中,因為這部《如龍》係列是世嘉曆史上第一部的帶漢化的如龍,所以國內的玩家非常的買賬。


    中文版的銷量也是非常的令人感到驚異的。


    甚至發售後沒多久,因為中文版的銷量實在是太過於出乎預料,世嘉官方,包括如龍係列的製作人名越稔洋都親自出來發表類似於出乎預料的生命。


    而在後來的東京展,也就是tgs上麵,世嘉公布的《如龍》係列的最新作,比如說,hd重置的《如龍》的第一部,而且補完了一些在原本的《如龍1》裏麵的一些沒交代明白的地方,被重新命名為《如龍.極》的作品,再比如說,正統的續作《如龍6》。


    這兩部作品,名越稔洋都親自宣布,都將會有中文化。


    甚至,在之後名越稔洋接受國內的媒體的采訪的時候,他很高興的跟媒體們分享,《如龍0》中文版的銷量比他們最好的預期銷量還要高出兩到三倍,雖然名越稔洋沒有明說,到底具體的銷量是多少,但是還是有好事者自己統計了一下。得出了一個大概是十五到二十萬套的數字。


    要知道,整個《如龍0》的總銷量可能也就是六十萬套而已。


    當然,這個數字已經非常不錯了。畢竟,對於名越稔洋來說。他們做如龍0的成本也低的可以忽略不計,建模可以用以前的,隻需要找人完成一個出色的劇本,然後找一些女優給裏麵的一些女性角色配音就可以了。


    最坑的是,就連配音也是選配的。


    盡管從設計處來看,這款遊戲比較的吝惜,地圖小,不能隨便跑。不能開車……缺點幾乎數不勝數,但是不得不承認,這真的是一款異常出色的遊戲。


    傑斯特記得他曾經推薦給自己的朋友這款遊戲,他的這個朋友本來對這類遊戲不感興趣的,至於原因,則是一個是他之前沒玩過這個係列的前作,一個是他對日本黑-幫題材也不是很感冒……


    不過在傑斯特的強力推薦下,他的這個朋友還是入了一份。


    他的這位朋友,玩過之後發現黑-幫的劇情居然意外帶感,遊戲裏那種有問題就用金錢和拳頭解決的格調玩起來讓人有點兒上癮……


    除了遊戲的劇情。如龍裏內置的一些迷你小遊戲也讓傑斯特的朋友眼前一亮,遊戲裏包括了經營遊戲、賭-博遊戲、音樂遊戲、體育遊戲等等,甚至可以在遊戲主界麵上直接開始這些小遊戲。這些小遊戲製作的非常的用心,玩起來也非常的殺時間。


    基本上,隻要玩進去了,幾百個小時是拿不下來的。


    傑斯特知道了之後,當時他也是考慮過其中的原因的,然後他還深入的想過,其實不止如龍,很多優秀的遊戲裏都會附帶一些有趣的小遊戲,有的小遊戲甚至不隻是錦上添花。有的還成為了遊戲本體標誌性的元素。


    實際上,這種設定。在國產遊戲裏麵也是有的,比如說河洛三部曲的《武林群俠傳》裏麵。就有很好玩的小遊戲,包括他們在十多年後的重置版,《俠客風雲傳》裏麵,也很好的繼承了這一點,至少傑斯特玩挖礦的時候,點寶箱點的很上癮。


    而作為這種設定的鼻祖,世嘉,在這種小遊戲的設置上麵,更是得心應手,甚至還有點獨領的感覺。


    比如說在如龍0裏麵,小遊戲的數量真是能嚇死人。從電話約-炮、女子摔跤、迪斯科、卡拉ok、四驅車、將棋、麻將、飛鏢、保齡球、棒球、桌球、釣魚、抓娃娃、賭場,到老一代世嘉中心,可謂應有盡有,更別說真人女優養成什麽的……有些小遊戲玩起來真是讓人忘了遊戲的本體是什麽。


    非常的令人上癮。


    如龍在遊戲設計上有一個巧妙之處,就是它把這麽多種類的小遊戲全都很自然的攢到了如龍虛構的世界裏。這種設計讓遊戲有了更深一層的代入感,當玩家走在神室町,看到街邊那些豐富的遊戲場所,這些場景不再是貼圖,而是“真實”的娛樂場所。


    進入場景我們就可以進行小遊戲,這些遊戲方式可以說都是那個年代日本流行的一些東西,比如歌廳的和卡拉ok,這些是節奏類的音樂遊戲;還比如賭-博,貓鬥女子摔跤則類似賭拳,但每局的石頭剪子布出招和對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勝率;將棋是一個簡單的擲色子遊戲,4個人分別投3個色子,其中有2個數相同時剩下那一個色子的數字就代表你投的大小,用這個大小來決定勝負的;如龍0裏還可以打麻將,規則是傳統的日麻打法,隻打過國麻將的玩家還是得稍微了解一下規則。


    當然,如龍0作為一款18禁的限製級遊戲,一些色色的小遊戲也做的十分出彩……


    遊戲中你可以經營歌廳俱樂部店,目標是成為地域第一的店鋪,招待小姐總數達30人,可以培育出個性豐富的小姐們,及有成就感!


    遊戲中甚至還有約-炮小遊戲……玩法就是通過電話與一些妹子聊天,然後辨別照片、姓名和聲音,規則很簡單的翻牌遊戲,這種小遊戲與如龍整體的風格貼合度很高,代入感非常高!作為一個黑-社會大哥,電話泡妞不是再正常不過的嘛!


    除了這些逼格很高的小遊戲,如龍裏還有一些惡搞式的小遊戲,比如四驅車……


    四驅車遊戲是配件收集等養成類玩法,收集到更高級的裝備之後,可以參加各種等級的大會和四驅車戰士挑戰;在市區中還有世嘉遊戲中心,裏麵包括一些老的世嘉街機遊戲和抓娃娃機……


    但是玩家所扮演的桐生一馬跟真島吾朗可是道兒上的人啊!他們的拳頭上可是沾著別人的血啊!為什麽他們要去抓萌萌的娃娃!為什麽他們要去跟人家比賽四驅車!為什麽他們tmd還玩的這麽耿直!甚至在玩的時候還會大喊一聲——旋風衝鋒龍卷風!!!


    不過後來傑斯特想不明白也就不去想了,這種違和感,這種反差萌,真是讓很多人愛上了這款遊戲。


    當然,提起在遊戲裏麵嵌入遊戲,還有一款遊戲不得不提。


    那就是昆特派3……哦,不是,是《巫師3:狂獵》。


    當然,這是一款可以用任何的溢美之詞進行褒獎的遊戲,堅持不懈的波蘭蠢驢……啊,不是波蘭人終於開發出來他們一開始製作這個係列的目標,做一款有史以來最棒的rpg。


    巫師3也當得起這個稱唿。


    當然,這裏說的是它在裏麵的一個這個很有意思的卡牌遊戲——昆特派,隨著巫師3的大獲成功,昆特派也越來越出名,幾乎成為了這款神作的象征,昆特派3可不是隨便說說的,甚至有點喧賓奪主的意思,當然這是開玩笑的話,但是——少年來一把昆特牌吧!


    在傑斯特的記憶當中,在巫師3發售後,無數人已經被這句話洗腦了,大概可以用這樣的一句話概括——如果你玩過巫師3,一定知道它在遊戲中的地位,如果你沒玩過,當時無數的遊戲論壇,遊戲媒體,遊戲評論的帖子有一半的標題都是“昆特牌3”來代表某一款遊戲,不玩也差不多知道個大概了。


    甚至有玩家將這款3a大作戲稱為:昆特牌3——買昆特牌送3a大作……(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遊戲開發巨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雨料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雨料峭並收藏遊戲開發巨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