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穿成反派炮灰後,我逆襲成了主角 作者:作家P2qo75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師爺點了點頭,“本來這事我是不欲與大人說的,但現在不說不行了。”
“朝廷的大人不是要在卿龍江修橋嘛,但是府衙裏沒錢了,沒錢就沒法買糧供服役人員的吃喝。我想著這也不是辦法,隻好先暫時讓百姓給自家人送飯,再找了各大商戶,想要說服他們捐贈,但是……”趙師爺苦笑一聲。
“那群商戶想必不願意吧?”李縣令呷了一口水,麵色沉穩。
他和商戶打過交道,知道那是一群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家夥,這種沒有好處的事情他們才不會幹。
“是是是,這不是沒湊到錢嘛,然後還有就是—”趙師爺一臉哭腔:“有兩個人他本身身體就不好,沒熬住去了。”
“這種事你不會早說?”李縣令把茶杯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發出“砰”的一聲,“還有呢,你還有其他的事情瞞著我嗎?”
趙師爺的頭垂得更低了,猶猶豫豫道:“沒,沒了。”
李縣令踱了兩圈,壓製住了心裏的火氣,對趙師爺道:“走吧,先跟我去卿龍江那邊看看!”
到的時候正值吃飯時間,不少送飯的百姓穿梭其中,卿龍江邊吵鬧得如同菜市場一般亂糟糟的。
看到他過來,百姓們紛紛一默,氣氛瞬間冷凝了下來。
李縣令瞥了一眼,指了個官差過來問話:“聽說服役的百姓有人死了?”
“是有兩個人出事了,不過這也正常,每次服役總會死人,身體不好的根本熬不過去。”衙役答道,顯然不覺得有什麽不對。
李大人眉頭微蹙,“這是什麽時候的事?人呢?”
“兩天之前的事了,人已經給送迴去了。”
“可有給撫恤金?”
“這”官差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
看這樣子就是沒給了。
李大人麵色有些慍怒,“為什麽不給?”
身後的趙師爺適時替人解圍,“本來是要給的,但是府衙現在一分錢都拿不出來,隻能先欠著了,等有錢了再給補上。”
問清了情況,李縣令也不做過多停留,帶著人迴去了,當務之急是要先解決銀子的問題了。
迴到府衙,李縣令就問趙師爺要了鎮上的商戶名單,挑了前麵幾個大商戶,讓趙師爺召集人去了。
府衙現在缺銀子,最直接了事的方法就是找商戶捐贈,好歹先湊點錢讓民工吃上飯,把撫恤費給了再說。
商戶們逢年過節的“孝敬”趙師爺不少,這會兒聽說縣令召集,紛紛和他打探情況。
得知是要捐款,嘴角壓了下去,滿心的不樂意。
這些當官的天天就知道找他們要錢,真當他們的錢是大風刮來的不成?
想是這麽想,但也不能不去,縣令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縣令還沒到,先到的人坐了下來,壓低了聲音跟旁邊的人說話。
李縣令急著湊錢,也沒讓他們久等,等人齊了就出來了。
“縣令大人。”眾商戶紛紛起身行禮。
“免禮。”李縣令兩手微微向下一壓,說道:“各位不必多禮,此次李某請各位前來,是有事相商。”
“不敢,縣令大人請說。”
“想必各位也知道朝廷最近要修橋,征集了民工服徭役的事。”李縣令道。
“此事我等略有所聞。”
“我今日請各位前來就是為了此事,府衙銀子短缺,急需各位幫忙,若是各位願意慷慨解囊,在下感激不盡。”
在場的商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說話了。
李縣令皺眉,慨聲道:“這可是為國為民的大事,若是各位願意幫忙,等來日橋修成了,我必定稟報知府大人,為各位請上一功。”
底下的商戶還是不說話。
輕飄飄的一個請功就想要他們拿出大筆的真金白銀可不現實。
“佟掌櫃,你說呢?”
李縣令看向佟掌櫃,都不說話他隻好點名道姓,逐個擊破了。
“這”佟掌櫃望了一眼眾人,“這捐贈的事,我們倒是有心想要幫忙,但有心無力啊。”
他這話出來,其他商戶紛紛點頭。
“在場各位都是明白人,就不要說這些場麵話了。佟掌櫃,你上個月才娶了你的第十八門小妾,聽說還是花滿樓的頭牌?”李縣令笑道。
“呃”佟掌櫃麵色一僵,接收到其他人意味深長的眼神,訕訕的不說話了。
其他人的臉色也並不輕鬆,看來縣令大人來之前還特意調查過他們,這麽一想臉上汗就下來了。
“不知縣令大人想要募集多少銀子?”趙掌櫃小心翼翼道。
錢少的話就當花錢買個平安了。
“我命趙師爺估算了一下,修完這座橋至少還需要十萬兩銀子。”
“什麽?”趙掌櫃驚唿出聲。
李縣令今天請了十個人,十萬兩平攤到每個人身上就是一萬兩。
趙掌櫃忍不住咋舌,這麽大一筆銀子估計在座的就沒有幾個能輕鬆拿出來的。
他掃了一眼,果然全都麵色凝重。
李縣令掃了一眼眾人的神色,知道他們不會輕易鬆口,幹脆道:“說說你們的條件吧。”
商戶們聞言眼神閃了閃,彼此對視一眼,佟掌櫃“咳咳”兩聲,率先開口道:“縣令大人,我們也是大魏人,於公於私都是希望大魏越來越好。不過嘛,大家賺點錢也都不容易,一萬兩銀子也著實太多了點,不如縣令大人從別處補貼我們點?”
“哦?你希望本官怎麽做?”李縣令問道。
見李縣令似乎很好說話的樣子,佟掌櫃的膽子也大了些,“我覺得吧,我們身上雜七雜八的商稅太多了,壓得我和在座的各位苦不堪言,所以我們希望縣令大人免除三年的商稅。”
在座的商戶聞言都眼含期待的看著李縣令,如果他能夠答應這要求,捐一萬兩銀子也不是不可以,畢竟他們每年交給官府各種名義的稅目條款就高達一萬多兩。
“你們倒是想得美!”李縣令冷哼一聲。
這樣做雖然解了一時之急,但後果可是後患無窮的。免了商稅,這些商人是賺得盆滿缽滿了,但府衙後麵幾年的稅收少了,真想幹點什麽就會捉襟見肘。
雙方各有打算,這次會談不歡而散。
“朝廷的大人不是要在卿龍江修橋嘛,但是府衙裏沒錢了,沒錢就沒法買糧供服役人員的吃喝。我想著這也不是辦法,隻好先暫時讓百姓給自家人送飯,再找了各大商戶,想要說服他們捐贈,但是……”趙師爺苦笑一聲。
“那群商戶想必不願意吧?”李縣令呷了一口水,麵色沉穩。
他和商戶打過交道,知道那是一群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家夥,這種沒有好處的事情他們才不會幹。
“是是是,這不是沒湊到錢嘛,然後還有就是—”趙師爺一臉哭腔:“有兩個人他本身身體就不好,沒熬住去了。”
“這種事你不會早說?”李縣令把茶杯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發出“砰”的一聲,“還有呢,你還有其他的事情瞞著我嗎?”
趙師爺的頭垂得更低了,猶猶豫豫道:“沒,沒了。”
李縣令踱了兩圈,壓製住了心裏的火氣,對趙師爺道:“走吧,先跟我去卿龍江那邊看看!”
到的時候正值吃飯時間,不少送飯的百姓穿梭其中,卿龍江邊吵鬧得如同菜市場一般亂糟糟的。
看到他過來,百姓們紛紛一默,氣氛瞬間冷凝了下來。
李縣令瞥了一眼,指了個官差過來問話:“聽說服役的百姓有人死了?”
“是有兩個人出事了,不過這也正常,每次服役總會死人,身體不好的根本熬不過去。”衙役答道,顯然不覺得有什麽不對。
李大人眉頭微蹙,“這是什麽時候的事?人呢?”
“兩天之前的事了,人已經給送迴去了。”
“可有給撫恤金?”
“這”官差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
看這樣子就是沒給了。
李大人麵色有些慍怒,“為什麽不給?”
身後的趙師爺適時替人解圍,“本來是要給的,但是府衙現在一分錢都拿不出來,隻能先欠著了,等有錢了再給補上。”
問清了情況,李縣令也不做過多停留,帶著人迴去了,當務之急是要先解決銀子的問題了。
迴到府衙,李縣令就問趙師爺要了鎮上的商戶名單,挑了前麵幾個大商戶,讓趙師爺召集人去了。
府衙現在缺銀子,最直接了事的方法就是找商戶捐贈,好歹先湊點錢讓民工吃上飯,把撫恤費給了再說。
商戶們逢年過節的“孝敬”趙師爺不少,這會兒聽說縣令召集,紛紛和他打探情況。
得知是要捐款,嘴角壓了下去,滿心的不樂意。
這些當官的天天就知道找他們要錢,真當他們的錢是大風刮來的不成?
想是這麽想,但也不能不去,縣令的麵子還是要給的。
縣令還沒到,先到的人坐了下來,壓低了聲音跟旁邊的人說話。
李縣令急著湊錢,也沒讓他們久等,等人齊了就出來了。
“縣令大人。”眾商戶紛紛起身行禮。
“免禮。”李縣令兩手微微向下一壓,說道:“各位不必多禮,此次李某請各位前來,是有事相商。”
“不敢,縣令大人請說。”
“想必各位也知道朝廷最近要修橋,征集了民工服徭役的事。”李縣令道。
“此事我等略有所聞。”
“我今日請各位前來就是為了此事,府衙銀子短缺,急需各位幫忙,若是各位願意慷慨解囊,在下感激不盡。”
在場的商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說話了。
李縣令皺眉,慨聲道:“這可是為國為民的大事,若是各位願意幫忙,等來日橋修成了,我必定稟報知府大人,為各位請上一功。”
底下的商戶還是不說話。
輕飄飄的一個請功就想要他們拿出大筆的真金白銀可不現實。
“佟掌櫃,你說呢?”
李縣令看向佟掌櫃,都不說話他隻好點名道姓,逐個擊破了。
“這”佟掌櫃望了一眼眾人,“這捐贈的事,我們倒是有心想要幫忙,但有心無力啊。”
他這話出來,其他商戶紛紛點頭。
“在場各位都是明白人,就不要說這些場麵話了。佟掌櫃,你上個月才娶了你的第十八門小妾,聽說還是花滿樓的頭牌?”李縣令笑道。
“呃”佟掌櫃麵色一僵,接收到其他人意味深長的眼神,訕訕的不說話了。
其他人的臉色也並不輕鬆,看來縣令大人來之前還特意調查過他們,這麽一想臉上汗就下來了。
“不知縣令大人想要募集多少銀子?”趙掌櫃小心翼翼道。
錢少的話就當花錢買個平安了。
“我命趙師爺估算了一下,修完這座橋至少還需要十萬兩銀子。”
“什麽?”趙掌櫃驚唿出聲。
李縣令今天請了十個人,十萬兩平攤到每個人身上就是一萬兩。
趙掌櫃忍不住咋舌,這麽大一筆銀子估計在座的就沒有幾個能輕鬆拿出來的。
他掃了一眼,果然全都麵色凝重。
李縣令掃了一眼眾人的神色,知道他們不會輕易鬆口,幹脆道:“說說你們的條件吧。”
商戶們聞言眼神閃了閃,彼此對視一眼,佟掌櫃“咳咳”兩聲,率先開口道:“縣令大人,我們也是大魏人,於公於私都是希望大魏越來越好。不過嘛,大家賺點錢也都不容易,一萬兩銀子也著實太多了點,不如縣令大人從別處補貼我們點?”
“哦?你希望本官怎麽做?”李縣令問道。
見李縣令似乎很好說話的樣子,佟掌櫃的膽子也大了些,“我覺得吧,我們身上雜七雜八的商稅太多了,壓得我和在座的各位苦不堪言,所以我們希望縣令大人免除三年的商稅。”
在座的商戶聞言都眼含期待的看著李縣令,如果他能夠答應這要求,捐一萬兩銀子也不是不可以,畢竟他們每年交給官府各種名義的稅目條款就高達一萬多兩。
“你們倒是想得美!”李縣令冷哼一聲。
這樣做雖然解了一時之急,但後果可是後患無窮的。免了商稅,這些商人是賺得盆滿缽滿了,但府衙後麵幾年的稅收少了,真想幹點什麽就會捉襟見肘。
雙方各有打算,這次會談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