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彧是樓姚等樓家小郎君的噩夢,旁人卻並不知情。
“樓四,既是你堂弟,那就是自家人啊!”
“對啊對啊,我還從未見過齊國公的真容,今日碰巧相遇,真真是天大的緣分,不如我們去跟齊國公打個招唿?”
幾個少男少女,各自存著自己的想法,都目標一致的攛掇樓姚。
樓姚心裏苦,樓彧卻又不能說出來。
說什麽?
說他幼時可憐,被比自己小的堂弟追著打?
武將世家出身的樓氏子,武功差、能力菜就是原罪啊。
打不過年紀小的堂弟,此事說出來,自己臉上也沒有光彩。
關鍵是,現在的樓彧早已今非昔比。
他有了爵位,還有了溫潤君子的美名。
樓姚若是提及往事,哪怕他說的都是事實,也會被人誤以為“汙蔑”。
興許還會有人覺得是他小肚雞腸,嫉妒比他優秀的嫡親堂弟呢!
“樓四,走!咱們去給齊國公請安!”
“哎呀,我一定要看看,這樓彧樓含章是不是真如傳說中的那般美姿儀。”
樓姚滿心糾結,他的小夥伴們卻各個興致勃勃。
尤其是兩三個小女郎,一個個眼底閃爍著對於美男子的期待,興奮的叫嚷著。
“……好、吧!”
樓姚知道,今日是躲不過去了。
他隻得硬著頭皮,握緊韁繩,撥轉了馬頭,朝著那支長長的隊伍而去。
樓姚隻希望,現在的樓彧,果真如傳說中的那般,變得謙和溫潤。
嗚嗚,千萬別還跟小時候一樣,六親不認、冷酷狠戾!
……
京城繁華,每日還有宵禁,在規定的時間內,進出城門的人非常多。
王姮、樓彧都不想以勢壓人,他們按照規矩,排隊等在了官道上。
“十三娘,我們即將進京,你和十六娘,進京後有何打算?”
等待的時間裏,王姮等也不會枯坐。
她透過車窗,看到了高高聳立的城牆,以及那巍峨的城門樓。
這、就是京城,他們即將開啟新生活的地方。
新的天地,自然也就有新的變化。
比如,她的小姊妹們,極有可能無法像過去一樣,繼續守在她的身邊。
阿棉要嫁人。
十三娘,可能也要“歸家”——鄭十三姓鄭!
過去在河東,十三娘、十六娘是客居在“表哥”家。
如今,來到京城,鄭家亦在京城,十三娘、十六娘兩個未出閣的小女郎,就不好舍棄嫡親父親、祖母等親人,繼續借住在親戚家了。
鄭十三聽了王姮的話,我見猶憐的精致麵容上,閃爍一抹失落。
王姮想到的,她自然早就想到了。
她是鄭家的庶女,不能一輩子都賴在表兄家。
除非——
這幾年,鄭十三認定了王姮這個“主母”,便一心一意的侍奉她。
但,九娘與樓郎君的婚事,卻始終都定不下來。
鄭十三這個“媵妾”的身份,就有些尷尬。
若她還與家人分離,倒是能夠繼續留在“表兄”家。
可她即將進京,鄭家若是收到消息,定會派人來接。
倒不是說鄭家對她鄭十三和十六娘有多看重,而是已經長大的庶女,容貌還不錯,鄭家絕不會放手。
“九娘,我聽說,兩年前,我阿父在安國公的幫助下,終於從正六品的太學博士,升遷至正五品的國子博士。”
“兩年的時間裏,我阿父還在國子監打轉。”
“他進京已經有三四年了,入仕是靠著安國公的推薦,唯一的一次晉升,亦是安國公的照拂……”
說到這裏,鄭十三都有些替渣爹羞愧——自詡有才華的世家子,結果呢,人家給了入仕的機會,也表現平平。
如若沒有姻親的再度照拂,渣爹鄭鶴年估計會在國子博士的官職上,一直混到死。
就這,鄭鶴年都算是鄭家的郎君中,官職最高,最有出息的一個。
他的兄長鄭鬆年,比他還不如。
兩人都是爛泥,唯一的區別就是,鄭鶴年還能被人幫著“糊”到牆上。
而鄭鬆年是徹底扶不上牆。
鄭家郎君實在平庸,樓太夫人便把主意都打到了家中的女兒身上。
尤其是鄭家的兩個庶女,早些年跟了楊睿。
那時楊睿隻是齊王世子,他的侍妾,還算不得尊貴。
可如今,楊睿成了太子,深受帝後的信賴、寵愛,東宮的侍妾,也就多了體麵。
鄭櫻鄭桃兩個,還有鄭媼的扶持,幾年的時間,在楊睿的後院漸漸熬出了頭。
鄭櫻還生了一個女兒,鄭桃也懷了孕。
東宮的妃嬪,太子良悌、太子良媛等都還有空缺。
這是有品級的侍妾,鄭桃若是能夠生下皇孫,就能憑借生育有功而進位。
早已落魄的鄭家,若是成了皇孫外家、太子良悌的娘家,那、那也是複興的希望啊。
有了兩個庶女的成功,樓太夫人愈發想要靠著“聯姻”振興鄭家。
“阿父仕途不順,伯父更是隻醉心‘清談’,鄭家的興衰竟隻能落在女子頭上!”
說到這裏,鄭十三滿心悲涼,精致、嬌怯的麵容上,閃過一抹嘲諷。
一個家族不說讓男兒們努力上進,卻要靠著女人的裙擺,關鍵這個家族,還格外的不把庶女當人看!
鄭十三隻覺得諷刺。
哦不,鄭家不隻是不把庶女當人,就是嫡出的掌珠,該利用的時候,也照樣不客氣。
“九娘,你還記得阿寶嗎?”
鄭十三想到自己收到的京中來信,知道了鄭家的諸多“隱私”,嘴角的嘲諷愈發明顯。
“鄭遲?”
當年那個被樓彧坑慘了的“表妹”?
被樓彧首個灌以“豆芽菜”的小女郎?
咳,那時的樓彧,審美大概是被她給帶歪了。
在樓彧看來,小女郎就該肉肉的、圓圓的,似王姮這般可愛、軟糯。
鄭遲等鄭氏女呢,身形過於纖細,雖還不至於營養不良,卻看著少了幾分福氣。
樓彧就刻薄的稱之為豆芽菜。
偏偏又那麽的傳神!
王姮內心瘋狂認同,可又不好表露出來。
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王姮都無法正視豆芽這道菜。
樓彧的惡搞,著實嚇到了鄭遲。
哪怕樓太夫人極力撮合,鄭遲也曾經被樓家的權勢富貴所吸引,最終還是放棄了樓彧——
她不想被樓彧逼著吃飯,強行喂成一個胖子!
王姮:……可憐的娃兒,生生被阿兄給嚇跑了。
王姮對這位鄭家表妹還有印象,雖然已經隔了三四年,此刻被鄭十三提起,腦海裏還能浮現出某個纖細娉婷的身影。
“對!阿寶是鄭遲的小字。”
鄭十三見王姮還記得自己這位嫡出妹妹,便繼續說道:“去年我就收到了消息,樓太宜人在阿寶及笄後,就為她選了門‘極好’的婚事。”
鄭十三對樓太夫人這位長輩,果然沒有什麽尊敬與愛戴。
她這聲“樓太宜人”,絕對是“嘲諷值”拉滿。
樓太夫人最看重的就是身份、富貴,結果呢,自己的兒子不爭氣啊。
有權貴親戚扶持,卻還能幾年都得不到升遷。
混來混去,勉強混到了五品。
五品官員的母、妻,誥命就是宜人。
樓太夫人因兒子得了誥封,那就是太宜人。
王姮敢打賭,樓太夫人一定很不喜歡“太宜人”這個稱謂。
偏偏,她還就是個“太宜人”。
王姮還注意到鄭十三加重了兩個字的讀音:“極好?”
“極好”的婚事?
也就是不太好?!
王姮微微蹙眉,鄭遲不是樓太夫人最寶貝的嫡孫女兒嘛。
這位大概也是嫡庶神教的忠實信徒。
不是說古代不重嫡庶,而是嫡庶都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並不是說庶出就真的全部卑賤。
正常情況下,一個大家族,會尊重原配、嫡出一脈,但也不會輕賤庶出,把庶子庶女當成奴婢。
比如樓太夫人的娘家樓氏,庶子照樣會被精心教養,樓謹上戰場的時候,他最信任、最倚重的還是諸多兄弟。
兄弟中,就不乏庶出。
而這些人,若是立了功,樓謹亦不會嫉妒、搶功,而是會給他們請賞,為他們謀求富貴。
樓家軍的威名,不隻是主帥打出來的,也是諸多樓氏子弟團結一心、奮勇殺敵而共同締造的。
就是王姮,自己當了家主,她也用心的照顧、培養庶弟庶妹。
她不會單純的以嫡庶做區別,而是看品性、看才能。
樓太夫人所主導下的鄭家倒好,隻看嫡庶。
為了所謂的“規矩”,打壓庶子,不把庶女當人看。
待到家族徹底沒落的時候,有開始利用女兒。
這個時候,卻又不在乎什麽嫡出庶出了。
王姮表示她很不能理解樓太夫人的想法呢。
“對!極好的婚事!”
鄭十三禁不住的冷笑,“樓太宜人倒也厲害,竟攀附上了承恩公府。”
“她把阿寶許給了承恩公的庶孫——”庶子的庶子!
這對於一輩子都執著“嫡出尊貴”的樓太夫人來說,絕對是最大的諷刺。
對於鄭遲,亦是最大的羞辱。
王姮:……
呃,她真的不好評價。
這門“極好”的婚事,它的“好”,不隻是尊貴的嫡女嫁給了庶出的庶出,而是,承恩公府傾覆了啊。
承恩公府是太皇後李氏的娘家,是奉恩公府李家的死對頭。
兵變過後,楊翀繼位,奉恩公府成功站到了權利巔峰,他們李氏一門雙公——
除了李皇後的父親繼續保有奉恩公的爵位,她的長兄,因為戰功,被封為靖國公。
奉恩公府這個頂級外戚的含金量達到了閾值。
奉恩公府崛起,承恩公府則徹底敗落。
若非太皇後李氏還在,承恩公府就不隻是失勢,很有可能會被奪爵、抄家!
樓太夫人在諸多權貴中,能夠精準的選中承恩公府,絕對算是“有眼光”、“運氣好”!
“等等!”
王姮暗自吐槽的同時,也沒有忽略了鄭十三話裏的重點:“許?隻是定親,還未成婚?”
鄭十三笑了,她家九娘,就是這麽的敏銳。
“嗯!原本是承恩公府托大,想要抻一抻鄭家,便故意把婚期定在了半年後,也就是年底。”
承恩公府定親的時候,定然沒有想到,他們家的風光在九月就戛然而止。
李家在兵變中,一敗塗地。
雖然承恩公府的爵位保住了,但李家的諸多兒郎,在兵變的時候,或死或傷。
兵變結束後,亦有不少李家人,被“問罪”。
承恩公府隻剩下了一個空殼子,以及極少數男丁被保全!
鄭遲的未婚夫,倒是活了下來,卻也被牽連(被推出來背黑鍋?)的判了流刑。
樓太夫人不隻是後悔,更是驚懼——李家的禍事,不會牽連到鄭家吧。
樓太夫人倒也果決,趕忙與李家退婚。
一番折騰,鄭遲得了自由,可名聲也壞了。
鄭家,愈發的敗落!
樓太夫人卻還存著複興家族的野望,嫡出的孫女成了廢棋,她便開始“看重”那些庶出的孫女兒。
鄭十三、鄭十六兩個被丟在河東的便宜孫女兒,樓太夫人興許已經忘了。
但,琅琊公主進了京,作為她的陪讀,鄭十三定然會進入到權貴們的視線中。
她的身份,也會變得尊貴起來。
樓太夫人定然不會放過這麽一個“績優股”!
鄭十三不想被樓太夫人利用,更不願迴鄭家。
在鄭家,她是被輕賤、被欺淩的卑賤庶孽。
她所有的好日子,是在樓家,是在九娘身邊。
她早已認定了九娘,斷不會成為其他人的棋子。
樓太夫人!鄭家!
都不配!
王姮默默的聽著鄭十三講述鄭家的破事兒。
雖然鄭十三沒有直接表明自己願不願迴鄭家,但,王姮已經從她的話語裏聽出了她的意思。
“好!十三娘,你是我的人,隻要你不願,就沒人能夠逼你!”
王姮現在終於有了說出這般霸氣承諾的底氣。
她是公主,能夠護住自己的人。
“……九娘!”
鄭十三抬起頭,魅惑的丹鳳眼裏,閃爍著點點水霧。
她就知道,這世間最靠得住的還是她的九娘。
鄭家如何?
樓太宜人又如何?
隻要有九娘在,任何人都無法控製她、欺辱她!
……
延壽坊,鄭宅。
樓太夫人還不知道鄭十三等迴歸的消息,他們家又有了一個噩耗:
“什麽?你被奪職了?”
樓太夫人不敢置信的盯著鄭鶴年,一個國子博士啊,就是教教書、管管學生,不經手朝政,不摻和黨政,居然也能丟官?!
“樓四,既是你堂弟,那就是自家人啊!”
“對啊對啊,我還從未見過齊國公的真容,今日碰巧相遇,真真是天大的緣分,不如我們去跟齊國公打個招唿?”
幾個少男少女,各自存著自己的想法,都目標一致的攛掇樓姚。
樓姚心裏苦,樓彧卻又不能說出來。
說什麽?
說他幼時可憐,被比自己小的堂弟追著打?
武將世家出身的樓氏子,武功差、能力菜就是原罪啊。
打不過年紀小的堂弟,此事說出來,自己臉上也沒有光彩。
關鍵是,現在的樓彧早已今非昔比。
他有了爵位,還有了溫潤君子的美名。
樓姚若是提及往事,哪怕他說的都是事實,也會被人誤以為“汙蔑”。
興許還會有人覺得是他小肚雞腸,嫉妒比他優秀的嫡親堂弟呢!
“樓四,走!咱們去給齊國公請安!”
“哎呀,我一定要看看,這樓彧樓含章是不是真如傳說中的那般美姿儀。”
樓姚滿心糾結,他的小夥伴們卻各個興致勃勃。
尤其是兩三個小女郎,一個個眼底閃爍著對於美男子的期待,興奮的叫嚷著。
“……好、吧!”
樓姚知道,今日是躲不過去了。
他隻得硬著頭皮,握緊韁繩,撥轉了馬頭,朝著那支長長的隊伍而去。
樓姚隻希望,現在的樓彧,果真如傳說中的那般,變得謙和溫潤。
嗚嗚,千萬別還跟小時候一樣,六親不認、冷酷狠戾!
……
京城繁華,每日還有宵禁,在規定的時間內,進出城門的人非常多。
王姮、樓彧都不想以勢壓人,他們按照規矩,排隊等在了官道上。
“十三娘,我們即將進京,你和十六娘,進京後有何打算?”
等待的時間裏,王姮等也不會枯坐。
她透過車窗,看到了高高聳立的城牆,以及那巍峨的城門樓。
這、就是京城,他們即將開啟新生活的地方。
新的天地,自然也就有新的變化。
比如,她的小姊妹們,極有可能無法像過去一樣,繼續守在她的身邊。
阿棉要嫁人。
十三娘,可能也要“歸家”——鄭十三姓鄭!
過去在河東,十三娘、十六娘是客居在“表哥”家。
如今,來到京城,鄭家亦在京城,十三娘、十六娘兩個未出閣的小女郎,就不好舍棄嫡親父親、祖母等親人,繼續借住在親戚家了。
鄭十三聽了王姮的話,我見猶憐的精致麵容上,閃爍一抹失落。
王姮想到的,她自然早就想到了。
她是鄭家的庶女,不能一輩子都賴在表兄家。
除非——
這幾年,鄭十三認定了王姮這個“主母”,便一心一意的侍奉她。
但,九娘與樓郎君的婚事,卻始終都定不下來。
鄭十三這個“媵妾”的身份,就有些尷尬。
若她還與家人分離,倒是能夠繼續留在“表兄”家。
可她即將進京,鄭家若是收到消息,定會派人來接。
倒不是說鄭家對她鄭十三和十六娘有多看重,而是已經長大的庶女,容貌還不錯,鄭家絕不會放手。
“九娘,我聽說,兩年前,我阿父在安國公的幫助下,終於從正六品的太學博士,升遷至正五品的國子博士。”
“兩年的時間裏,我阿父還在國子監打轉。”
“他進京已經有三四年了,入仕是靠著安國公的推薦,唯一的一次晉升,亦是安國公的照拂……”
說到這裏,鄭十三都有些替渣爹羞愧——自詡有才華的世家子,結果呢,人家給了入仕的機會,也表現平平。
如若沒有姻親的再度照拂,渣爹鄭鶴年估計會在國子博士的官職上,一直混到死。
就這,鄭鶴年都算是鄭家的郎君中,官職最高,最有出息的一個。
他的兄長鄭鬆年,比他還不如。
兩人都是爛泥,唯一的區別就是,鄭鶴年還能被人幫著“糊”到牆上。
而鄭鬆年是徹底扶不上牆。
鄭家郎君實在平庸,樓太夫人便把主意都打到了家中的女兒身上。
尤其是鄭家的兩個庶女,早些年跟了楊睿。
那時楊睿隻是齊王世子,他的侍妾,還算不得尊貴。
可如今,楊睿成了太子,深受帝後的信賴、寵愛,東宮的侍妾,也就多了體麵。
鄭櫻鄭桃兩個,還有鄭媼的扶持,幾年的時間,在楊睿的後院漸漸熬出了頭。
鄭櫻還生了一個女兒,鄭桃也懷了孕。
東宮的妃嬪,太子良悌、太子良媛等都還有空缺。
這是有品級的侍妾,鄭桃若是能夠生下皇孫,就能憑借生育有功而進位。
早已落魄的鄭家,若是成了皇孫外家、太子良悌的娘家,那、那也是複興的希望啊。
有了兩個庶女的成功,樓太夫人愈發想要靠著“聯姻”振興鄭家。
“阿父仕途不順,伯父更是隻醉心‘清談’,鄭家的興衰竟隻能落在女子頭上!”
說到這裏,鄭十三滿心悲涼,精致、嬌怯的麵容上,閃過一抹嘲諷。
一個家族不說讓男兒們努力上進,卻要靠著女人的裙擺,關鍵這個家族,還格外的不把庶女當人看!
鄭十三隻覺得諷刺。
哦不,鄭家不隻是不把庶女當人,就是嫡出的掌珠,該利用的時候,也照樣不客氣。
“九娘,你還記得阿寶嗎?”
鄭十三想到自己收到的京中來信,知道了鄭家的諸多“隱私”,嘴角的嘲諷愈發明顯。
“鄭遲?”
當年那個被樓彧坑慘了的“表妹”?
被樓彧首個灌以“豆芽菜”的小女郎?
咳,那時的樓彧,審美大概是被她給帶歪了。
在樓彧看來,小女郎就該肉肉的、圓圓的,似王姮這般可愛、軟糯。
鄭遲等鄭氏女呢,身形過於纖細,雖還不至於營養不良,卻看著少了幾分福氣。
樓彧就刻薄的稱之為豆芽菜。
偏偏又那麽的傳神!
王姮內心瘋狂認同,可又不好表露出來。
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王姮都無法正視豆芽這道菜。
樓彧的惡搞,著實嚇到了鄭遲。
哪怕樓太夫人極力撮合,鄭遲也曾經被樓家的權勢富貴所吸引,最終還是放棄了樓彧——
她不想被樓彧逼著吃飯,強行喂成一個胖子!
王姮:……可憐的娃兒,生生被阿兄給嚇跑了。
王姮對這位鄭家表妹還有印象,雖然已經隔了三四年,此刻被鄭十三提起,腦海裏還能浮現出某個纖細娉婷的身影。
“對!阿寶是鄭遲的小字。”
鄭十三見王姮還記得自己這位嫡出妹妹,便繼續說道:“去年我就收到了消息,樓太宜人在阿寶及笄後,就為她選了門‘極好’的婚事。”
鄭十三對樓太夫人這位長輩,果然沒有什麽尊敬與愛戴。
她這聲“樓太宜人”,絕對是“嘲諷值”拉滿。
樓太夫人最看重的就是身份、富貴,結果呢,自己的兒子不爭氣啊。
有權貴親戚扶持,卻還能幾年都得不到升遷。
混來混去,勉強混到了五品。
五品官員的母、妻,誥命就是宜人。
樓太夫人因兒子得了誥封,那就是太宜人。
王姮敢打賭,樓太夫人一定很不喜歡“太宜人”這個稱謂。
偏偏,她還就是個“太宜人”。
王姮還注意到鄭十三加重了兩個字的讀音:“極好?”
“極好”的婚事?
也就是不太好?!
王姮微微蹙眉,鄭遲不是樓太夫人最寶貝的嫡孫女兒嘛。
這位大概也是嫡庶神教的忠實信徒。
不是說古代不重嫡庶,而是嫡庶都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並不是說庶出就真的全部卑賤。
正常情況下,一個大家族,會尊重原配、嫡出一脈,但也不會輕賤庶出,把庶子庶女當成奴婢。
比如樓太夫人的娘家樓氏,庶子照樣會被精心教養,樓謹上戰場的時候,他最信任、最倚重的還是諸多兄弟。
兄弟中,就不乏庶出。
而這些人,若是立了功,樓謹亦不會嫉妒、搶功,而是會給他們請賞,為他們謀求富貴。
樓家軍的威名,不隻是主帥打出來的,也是諸多樓氏子弟團結一心、奮勇殺敵而共同締造的。
就是王姮,自己當了家主,她也用心的照顧、培養庶弟庶妹。
她不會單純的以嫡庶做區別,而是看品性、看才能。
樓太夫人所主導下的鄭家倒好,隻看嫡庶。
為了所謂的“規矩”,打壓庶子,不把庶女當人看。
待到家族徹底沒落的時候,有開始利用女兒。
這個時候,卻又不在乎什麽嫡出庶出了。
王姮表示她很不能理解樓太夫人的想法呢。
“對!極好的婚事!”
鄭十三禁不住的冷笑,“樓太宜人倒也厲害,竟攀附上了承恩公府。”
“她把阿寶許給了承恩公的庶孫——”庶子的庶子!
這對於一輩子都執著“嫡出尊貴”的樓太夫人來說,絕對是最大的諷刺。
對於鄭遲,亦是最大的羞辱。
王姮:……
呃,她真的不好評價。
這門“極好”的婚事,它的“好”,不隻是尊貴的嫡女嫁給了庶出的庶出,而是,承恩公府傾覆了啊。
承恩公府是太皇後李氏的娘家,是奉恩公府李家的死對頭。
兵變過後,楊翀繼位,奉恩公府成功站到了權利巔峰,他們李氏一門雙公——
除了李皇後的父親繼續保有奉恩公的爵位,她的長兄,因為戰功,被封為靖國公。
奉恩公府這個頂級外戚的含金量達到了閾值。
奉恩公府崛起,承恩公府則徹底敗落。
若非太皇後李氏還在,承恩公府就不隻是失勢,很有可能會被奪爵、抄家!
樓太夫人在諸多權貴中,能夠精準的選中承恩公府,絕對算是“有眼光”、“運氣好”!
“等等!”
王姮暗自吐槽的同時,也沒有忽略了鄭十三話裏的重點:“許?隻是定親,還未成婚?”
鄭十三笑了,她家九娘,就是這麽的敏銳。
“嗯!原本是承恩公府托大,想要抻一抻鄭家,便故意把婚期定在了半年後,也就是年底。”
承恩公府定親的時候,定然沒有想到,他們家的風光在九月就戛然而止。
李家在兵變中,一敗塗地。
雖然承恩公府的爵位保住了,但李家的諸多兒郎,在兵變的時候,或死或傷。
兵變結束後,亦有不少李家人,被“問罪”。
承恩公府隻剩下了一個空殼子,以及極少數男丁被保全!
鄭遲的未婚夫,倒是活了下來,卻也被牽連(被推出來背黑鍋?)的判了流刑。
樓太夫人不隻是後悔,更是驚懼——李家的禍事,不會牽連到鄭家吧。
樓太夫人倒也果決,趕忙與李家退婚。
一番折騰,鄭遲得了自由,可名聲也壞了。
鄭家,愈發的敗落!
樓太夫人卻還存著複興家族的野望,嫡出的孫女成了廢棋,她便開始“看重”那些庶出的孫女兒。
鄭十三、鄭十六兩個被丟在河東的便宜孫女兒,樓太夫人興許已經忘了。
但,琅琊公主進了京,作為她的陪讀,鄭十三定然會進入到權貴們的視線中。
她的身份,也會變得尊貴起來。
樓太夫人定然不會放過這麽一個“績優股”!
鄭十三不想被樓太夫人利用,更不願迴鄭家。
在鄭家,她是被輕賤、被欺淩的卑賤庶孽。
她所有的好日子,是在樓家,是在九娘身邊。
她早已認定了九娘,斷不會成為其他人的棋子。
樓太夫人!鄭家!
都不配!
王姮默默的聽著鄭十三講述鄭家的破事兒。
雖然鄭十三沒有直接表明自己願不願迴鄭家,但,王姮已經從她的話語裏聽出了她的意思。
“好!十三娘,你是我的人,隻要你不願,就沒人能夠逼你!”
王姮現在終於有了說出這般霸氣承諾的底氣。
她是公主,能夠護住自己的人。
“……九娘!”
鄭十三抬起頭,魅惑的丹鳳眼裏,閃爍著點點水霧。
她就知道,這世間最靠得住的還是她的九娘。
鄭家如何?
樓太宜人又如何?
隻要有九娘在,任何人都無法控製她、欺辱她!
……
延壽坊,鄭宅。
樓太夫人還不知道鄭十三等迴歸的消息,他們家又有了一個噩耗:
“什麽?你被奪職了?”
樓太夫人不敢置信的盯著鄭鶴年,一個國子博士啊,就是教教書、管管學生,不經手朝政,不摻和黨政,居然也能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