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姮略木然,這該死的、複雜的狗血關係啊。
明明他們都沒有血緣,可就是能夠因為種種恩怨情仇而聯係到一起。
“那些都是長輩們的事兒,且都已經過去十幾年,想來應該不會影響到我們!”
王姮說這話,自己都不信。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
隻要在紅塵之中,總要有著形形色色的人際往來。
即便樓彧已經過繼,可他是樓謹的親生骨肉,這一點是任何人都抹不去的事實。
還有獨孤明月與樓彧的關係,除了極少數的幾個知情,絕大多數的人,是不知道的。
但,即使這般,獨孤明月依然是樓彧的“嫡母”。
隻要有人拿著血緣說事兒,對樓彧死纏爛打,各種綁架,都會十分麻煩。
也就是盧國夫人並未將樓彧當成孫女婿的人選,否則,她定能以“受害人”自居——
她的女兒,所嫁非人,英年早逝,都是樓謹、獨孤明月的錯。
父債子還啊。
獨孤家和樓家還是姻親,完全可以親上加親,彌補上一輩的遺憾,補償“受害人”。
獨孤氏死了,但獨孤氏還有一個女兒。
李顏與樓彧?
王姮的腦海裏,禁不住浮現出剛剛在馬車門口看到的那個娉婷少女。
李顏的容貌,自是無法與王姮相比。
她清秀有餘,美麗不足。
長相並不算出挑,全靠氣質來提升。
不過,對於大家族來說,娶妻娶賢。
李顏出身名門,自家雖然敗落,可家族還在。
氣質清冷,看著就有世家貴女的高貴、矜持。
若是再有什麽才藝,妥妥就是世人追捧的才女。
又有盧國夫人的“偏愛”,以及對樓家道德上的綁架。
她一個家族敗落,隻能依附於外家的孤女,還是有極大勝算嫁給樓彧這位齊國公的!
王姮:……莫名的,就是有種不太舒服的感覺!
王姮抿了抿嘴,她不懂情愛,也不知道何為嫉妒。
她就是單純的不願想象阿兄與那個李顏站到一起的畫麵。
“……阿姮說的是!她們確實與咱們無關!”
王姮自己說著自己都不信的話,樓彧卻信了。
或者說,樓彧有自信,讓自己與獨孤家劃清界限。
布滿雨水的精致麵容上,依然是招牌式的溫和。
樓彧握著韁繩的手,卻有些用力。
他忍住了去摸象骨摧決的衝動,心底最深處,殺意翻湧。
王姮絕對白擔心了,樓彧才不是會被人道德綁架的人。
他不去綁架別人(也就是獨孤明月啦),都是因為暫時不需要。
隻要有需要,樓彧就能毫無心理負擔的利用、算計樓謹夫婦。
什麽血緣?
什麽親情?
樓彧統統不在乎。
這世間,他真正放在心上的也就那麽一兩個。
阿姮,算一個。
楊睿、沈度、蕭無疾、王棉等加起來,也算一個!
其他人,他連生身父母都不在意,更何況區區幾個陌生人?
“阿姮,你且在馬車裏安坐,我去前麵看看!”
既然不想跟獨孤家扯上關係,那就提前做好準備。
原本,樓彧的安排,是從驛站分出一個院落,單獨用來安置盧國夫人一行人。
但,此刻,樓彧決定“孝順”一把。
也稍稍給盧國夫人挖個坑——
他要把驛站全都讓出去。
王姮乖乖的“嗯”了一聲,她看向樓彧,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裏,滿都是對樓彧的信任:“阿兄,你隻管去!”
不管樓彧有著怎樣的安排,王姮都知道,他是為了他們!
王姮要做的,就是配合、聽話。
樓彧溫和的笑容,延伸到了眼底。
用力磕了一下馬鐙,樓彧握緊韁繩,騎著馬衝進了前方的雨幕中。
樓彧的十幾個親衛,則快速的跟上。
噠噠噠!
疾馳的馬蹄聲,瞬間與細密的雨聲交織在一起。
一行人,飛快的隱沒於雨霧之中。
……
驛站。
天色將晚,春雨綿綿。
驛丞和幾個驛卒,抄著手,躲在屋簷下或是閑聊,或是看著泥濘的官道發呆。
“春雨貴如油!有了這場雨,地裏的莊稼都能長得更好!”
“可不是!那些田舍奴定會十分歡喜!”
而人的悲喜素來不相通。
下了珍貴的春雨,農戶們自是開心。
可似驛丞還需要當差的人,就有些忐忑了:這般鬼天氣,應該不會有人投宿吧!
尋常人家也就罷了,驛丞等,完全可以不必理會。
可若是有過往的官員,甚至是權貴……
嘖嘖,他們可就要冒著雨,陪著小心,殷勤的伺候呢。
可惜“墨菲定律”無處不在,越是怕什麽,就會越來什麽。
就在幾人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話時,忽然從官道的另一方,傳來一陣激烈的馬蹄聲。
驛丞趕忙踮起腳尖,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灰蒙蒙的雨霧中,根本就看不到什麽馬隊。
驛丞卻沒有放心,臉色愈發的凝重。
看不到人馬,卻能聽到這般急促的馬蹄聲,隻有一個可能:來人,不是單人單騎。
其人數,少說也有十幾人,甚至更多。
在古代,馬是奢侈品,擁有者非富即貴。
而戰馬更是權貴的標配。
十幾匹戰馬,要麽是真正的權貴,要麽就是小股騎兵!
不管是哪種情況,對於驛丞來說,都是“麻煩”的開啟。
“來人了!”
驛丞暗暗的在心底罵了聲“賊娘的”,便整了整衣服,抄起牆上掛著的蓑衣,穿戴好,衝進了雨幕。
“哎?大哥?你、你這是怎麽了?”
“來人就來人啊!怎的恁般鄭重?”
幾個驛卒不太理解,七嘴八舌的議論著。
驛丞都快被幾個屬下蠢死了,就算不會察言觀色,也他娘的該知道服從、知道尊敬他這個頭兒吧。
他作為驛丞都出去了,他們卻還像個瓜慫呆在遠處?
“賊娘的!你們幾個,還不趕緊過來!”
來者不善,不是貴人就是兵痞,慢待不得啊。
所幸幾個驛卒還算聽話,雖然不解,可驛丞都發話了,他們也就都或是穿蓑衣,或是撐傘。
幾個人,拖拖拉拉的來到了驛站門口,站到了驛丞身邊。
噠噠噠!
激烈的馬蹄,愈發近了。
泥濘的地麵似乎都有些微微顫抖。
馬蹄所過之處,濺起了黃泥水。
一大團黑影,唿嘯而來。
隨著空氣中的一聲聲“籲”,黑影停了下來。
為首的是個高大的男子,隻是光線不好,他又高坐馬背,驛丞看不清楚。
還是他身側的一個親衛,從腰間取下一塊銘牌,“齊國公尊駕自此,驛丞速速上前!”
驛丞眼睛都瞪大了,他已猜到來人是貴人,但沒想到竟這般“貴”——齊國公啊,正二品的開國郡公。
他們這個驛站,雖然在偏僻的小縣城。
但,朝廷的公文等,都是通過驛站下發到全國各地的。
所以,驛丞等對於朝堂的風雲際變,很是了解。
或許消息有滯後性,畢竟近千裏的距離擺在這裏。
可驛丞一個不入品級的小吏,絕對聽說過齊國公的大名。
不到二十歲的少年郎,抵禦突厥、深入草原腹地。
大敗鐵騎,俘獲左賢王。
戰功彪炳啊,聽小道消息說,齊國公還變相的幫助了聖人的“勤王”、“平叛”!
有功,還有聖寵,妥妥的朝廷新貴。
這般尊貴的人兒——
還不等驛丞從見到貴人的震驚中醒過神兒來,樓彧的親衛又丟下一個重磅炸彈——
“另,聖人欽封的琅琊公主,上皇冊封的盧國夫人,隨後就到!”
驛丞的一張嘴,直接張成了蛤蟆:“啥?”
琅琊公主?
薑貴妃的愛女?
還有盧國夫人,傳說中出了三個皇後的頂級外戚李家的女兒?
她不止有兩個皇後姐姐,當今聖人和皇後,也都是她嫡親的外甥、侄女兒啊!
這關係,太硬了。
根本就招惹不起。
驛丞驚愕過後,就是無盡的苦澀與惶恐。
他忍著迴頭去看驛站的衝動,內心的小人兒早已淚流成河:
嗚嗚,就他們這個小破驛站,一個大院子,一個小跨院。
總共加起來,也就不到二十間房。
國公、公主、國夫人,隨便一位,都不夠安置。
如今卻一口氣來了三個,驛丞直覺得眼前一黑又一黑。
“盧國夫人有了春秋,又是我等長輩!”
樓彧高高坐在馬背上,居高臨下,自是將驛丞那絕望欲死的表情看在了眼裏。
他開口,聲音溫柔、悅耳,“琅琊公主亦是敬重盧國夫人,願將驛站讓與她老人家。”
驛丞眼睛一亮,脫口讚道:“公主娘子果然高貴、仁愛,敬老惜弱,不愧是皇家貴女!”
琅琊公主和齊國公願意相讓,就省了他們為難。
這對底層的小吏來說,不啻於救命的大恩,他自是要大誇特誇。
樓彧的笑容愈發溫煦,如春風般,進一步安撫著驛丞等的心:“公主素來不是個張揚的人,禮讓長輩,亦是理所應當。”
在驛站當差十幾年,見過形形色色的人,也跟貴人打過交道,驛丞早已成了老油子。
樓彧的話,驛丞瞬間進行了“解讀”:不張揚?那就是要揚名!
理所應當?哪個“理”?
琅琊公主堂堂皇家貴女,卻要“禮讓”一個外命婦……嘖,獨孤家的人,果然跟傳聞中的一樣,霸道、跋扈!
明明他們都沒有血緣,可就是能夠因為種種恩怨情仇而聯係到一起。
“那些都是長輩們的事兒,且都已經過去十幾年,想來應該不會影響到我們!”
王姮說這話,自己都不信。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
隻要在紅塵之中,總要有著形形色色的人際往來。
即便樓彧已經過繼,可他是樓謹的親生骨肉,這一點是任何人都抹不去的事實。
還有獨孤明月與樓彧的關係,除了極少數的幾個知情,絕大多數的人,是不知道的。
但,即使這般,獨孤明月依然是樓彧的“嫡母”。
隻要有人拿著血緣說事兒,對樓彧死纏爛打,各種綁架,都會十分麻煩。
也就是盧國夫人並未將樓彧當成孫女婿的人選,否則,她定能以“受害人”自居——
她的女兒,所嫁非人,英年早逝,都是樓謹、獨孤明月的錯。
父債子還啊。
獨孤家和樓家還是姻親,完全可以親上加親,彌補上一輩的遺憾,補償“受害人”。
獨孤氏死了,但獨孤氏還有一個女兒。
李顏與樓彧?
王姮的腦海裏,禁不住浮現出剛剛在馬車門口看到的那個娉婷少女。
李顏的容貌,自是無法與王姮相比。
她清秀有餘,美麗不足。
長相並不算出挑,全靠氣質來提升。
不過,對於大家族來說,娶妻娶賢。
李顏出身名門,自家雖然敗落,可家族還在。
氣質清冷,看著就有世家貴女的高貴、矜持。
若是再有什麽才藝,妥妥就是世人追捧的才女。
又有盧國夫人的“偏愛”,以及對樓家道德上的綁架。
她一個家族敗落,隻能依附於外家的孤女,還是有極大勝算嫁給樓彧這位齊國公的!
王姮:……莫名的,就是有種不太舒服的感覺!
王姮抿了抿嘴,她不懂情愛,也不知道何為嫉妒。
她就是單純的不願想象阿兄與那個李顏站到一起的畫麵。
“……阿姮說的是!她們確實與咱們無關!”
王姮自己說著自己都不信的話,樓彧卻信了。
或者說,樓彧有自信,讓自己與獨孤家劃清界限。
布滿雨水的精致麵容上,依然是招牌式的溫和。
樓彧握著韁繩的手,卻有些用力。
他忍住了去摸象骨摧決的衝動,心底最深處,殺意翻湧。
王姮絕對白擔心了,樓彧才不是會被人道德綁架的人。
他不去綁架別人(也就是獨孤明月啦),都是因為暫時不需要。
隻要有需要,樓彧就能毫無心理負擔的利用、算計樓謹夫婦。
什麽血緣?
什麽親情?
樓彧統統不在乎。
這世間,他真正放在心上的也就那麽一兩個。
阿姮,算一個。
楊睿、沈度、蕭無疾、王棉等加起來,也算一個!
其他人,他連生身父母都不在意,更何況區區幾個陌生人?
“阿姮,你且在馬車裏安坐,我去前麵看看!”
既然不想跟獨孤家扯上關係,那就提前做好準備。
原本,樓彧的安排,是從驛站分出一個院落,單獨用來安置盧國夫人一行人。
但,此刻,樓彧決定“孝順”一把。
也稍稍給盧國夫人挖個坑——
他要把驛站全都讓出去。
王姮乖乖的“嗯”了一聲,她看向樓彧,黑白分明的大眼睛裏,滿都是對樓彧的信任:“阿兄,你隻管去!”
不管樓彧有著怎樣的安排,王姮都知道,他是為了他們!
王姮要做的,就是配合、聽話。
樓彧溫和的笑容,延伸到了眼底。
用力磕了一下馬鐙,樓彧握緊韁繩,騎著馬衝進了前方的雨幕中。
樓彧的十幾個親衛,則快速的跟上。
噠噠噠!
疾馳的馬蹄聲,瞬間與細密的雨聲交織在一起。
一行人,飛快的隱沒於雨霧之中。
……
驛站。
天色將晚,春雨綿綿。
驛丞和幾個驛卒,抄著手,躲在屋簷下或是閑聊,或是看著泥濘的官道發呆。
“春雨貴如油!有了這場雨,地裏的莊稼都能長得更好!”
“可不是!那些田舍奴定會十分歡喜!”
而人的悲喜素來不相通。
下了珍貴的春雨,農戶們自是開心。
可似驛丞還需要當差的人,就有些忐忑了:這般鬼天氣,應該不會有人投宿吧!
尋常人家也就罷了,驛丞等,完全可以不必理會。
可若是有過往的官員,甚至是權貴……
嘖嘖,他們可就要冒著雨,陪著小心,殷勤的伺候呢。
可惜“墨菲定律”無處不在,越是怕什麽,就會越來什麽。
就在幾人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話時,忽然從官道的另一方,傳來一陣激烈的馬蹄聲。
驛丞趕忙踮起腳尖,朝著聲音傳來的方向望去。
灰蒙蒙的雨霧中,根本就看不到什麽馬隊。
驛丞卻沒有放心,臉色愈發的凝重。
看不到人馬,卻能聽到這般急促的馬蹄聲,隻有一個可能:來人,不是單人單騎。
其人數,少說也有十幾人,甚至更多。
在古代,馬是奢侈品,擁有者非富即貴。
而戰馬更是權貴的標配。
十幾匹戰馬,要麽是真正的權貴,要麽就是小股騎兵!
不管是哪種情況,對於驛丞來說,都是“麻煩”的開啟。
“來人了!”
驛丞暗暗的在心底罵了聲“賊娘的”,便整了整衣服,抄起牆上掛著的蓑衣,穿戴好,衝進了雨幕。
“哎?大哥?你、你這是怎麽了?”
“來人就來人啊!怎的恁般鄭重?”
幾個驛卒不太理解,七嘴八舌的議論著。
驛丞都快被幾個屬下蠢死了,就算不會察言觀色,也他娘的該知道服從、知道尊敬他這個頭兒吧。
他作為驛丞都出去了,他們卻還像個瓜慫呆在遠處?
“賊娘的!你們幾個,還不趕緊過來!”
來者不善,不是貴人就是兵痞,慢待不得啊。
所幸幾個驛卒還算聽話,雖然不解,可驛丞都發話了,他們也就都或是穿蓑衣,或是撐傘。
幾個人,拖拖拉拉的來到了驛站門口,站到了驛丞身邊。
噠噠噠!
激烈的馬蹄,愈發近了。
泥濘的地麵似乎都有些微微顫抖。
馬蹄所過之處,濺起了黃泥水。
一大團黑影,唿嘯而來。
隨著空氣中的一聲聲“籲”,黑影停了下來。
為首的是個高大的男子,隻是光線不好,他又高坐馬背,驛丞看不清楚。
還是他身側的一個親衛,從腰間取下一塊銘牌,“齊國公尊駕自此,驛丞速速上前!”
驛丞眼睛都瞪大了,他已猜到來人是貴人,但沒想到竟這般“貴”——齊國公啊,正二品的開國郡公。
他們這個驛站,雖然在偏僻的小縣城。
但,朝廷的公文等,都是通過驛站下發到全國各地的。
所以,驛丞等對於朝堂的風雲際變,很是了解。
或許消息有滯後性,畢竟近千裏的距離擺在這裏。
可驛丞一個不入品級的小吏,絕對聽說過齊國公的大名。
不到二十歲的少年郎,抵禦突厥、深入草原腹地。
大敗鐵騎,俘獲左賢王。
戰功彪炳啊,聽小道消息說,齊國公還變相的幫助了聖人的“勤王”、“平叛”!
有功,還有聖寵,妥妥的朝廷新貴。
這般尊貴的人兒——
還不等驛丞從見到貴人的震驚中醒過神兒來,樓彧的親衛又丟下一個重磅炸彈——
“另,聖人欽封的琅琊公主,上皇冊封的盧國夫人,隨後就到!”
驛丞的一張嘴,直接張成了蛤蟆:“啥?”
琅琊公主?
薑貴妃的愛女?
還有盧國夫人,傳說中出了三個皇後的頂級外戚李家的女兒?
她不止有兩個皇後姐姐,當今聖人和皇後,也都是她嫡親的外甥、侄女兒啊!
這關係,太硬了。
根本就招惹不起。
驛丞驚愕過後,就是無盡的苦澀與惶恐。
他忍著迴頭去看驛站的衝動,內心的小人兒早已淚流成河:
嗚嗚,就他們這個小破驛站,一個大院子,一個小跨院。
總共加起來,也就不到二十間房。
國公、公主、國夫人,隨便一位,都不夠安置。
如今卻一口氣來了三個,驛丞直覺得眼前一黑又一黑。
“盧國夫人有了春秋,又是我等長輩!”
樓彧高高坐在馬背上,居高臨下,自是將驛丞那絕望欲死的表情看在了眼裏。
他開口,聲音溫柔、悅耳,“琅琊公主亦是敬重盧國夫人,願將驛站讓與她老人家。”
驛丞眼睛一亮,脫口讚道:“公主娘子果然高貴、仁愛,敬老惜弱,不愧是皇家貴女!”
琅琊公主和齊國公願意相讓,就省了他們為難。
這對底層的小吏來說,不啻於救命的大恩,他自是要大誇特誇。
樓彧的笑容愈發溫煦,如春風般,進一步安撫著驛丞等的心:“公主素來不是個張揚的人,禮讓長輩,亦是理所應當。”
在驛站當差十幾年,見過形形色色的人,也跟貴人打過交道,驛丞早已成了老油子。
樓彧的話,驛丞瞬間進行了“解讀”:不張揚?那就是要揚名!
理所應當?哪個“理”?
琅琊公主堂堂皇家貴女,卻要“禮讓”一個外命婦……嘖,獨孤家的人,果然跟傳聞中的一樣,霸道、跋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