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娘,嚐嚐!”


    樓彧離開後,王棉的小燒烤就做好了。


    她親手遞給王姮一小把。


    有蘑菇串兒,肉串兒,蔬菜串兒。


    還有魚肉丸、牛肉丸、鵪鶉蛋等,也都被串了起來。


    每一串兒的數量都不多,三四口的樣子。


    王姮抬手接過,“嗯”了一聲,拿起一串烤得微微發幹的青菜串兒,咬了一小口。


    是熟悉的孜然、辣椒等燒烤料的味道。


    王姮吃完了一串青菜,便將簽子放了下來:“剩下的,等阿兄迴來,一起吃!”


    她現在沒有那麽旺盛的食欲,屬於是吃也可以,不吃也行。


    王棉並不意外王姮的做法。


    她的這位嫡長閨,自從瘦身成功,對於美食就有了節製。


    而她與樓彧的“兄妹”關係,更是一如既往的深厚、有默契。


    別看馬車裏,除了她,還有鄭十三這個“電燈泡”,但他們兩個人的世界,卻始終都是任何人都闖不進去的。


    王棉、鄭十三兩個大活人,完全影響不到他們。


    心裏想著,王棉順手就遞給鄭十三一把烤好的栗子,“十三娘,你也別忙了。吃些東西,再喝點兒茶湯!”


    鄭十三一直都安靜的坐在車廂的角落。


    她不但沒有貿然摻和王姮與樓彧,更沒有像王棉那般好歹有點兒存在感。


    她幾乎就像是透明人。


    或是看書,或是做針線,或是與貼身丫鬟們小聲的說些事情。


    而她暗自忙碌的同時,也沒有忽略了王姮這個“主母”。


    鄭十三的一言一行,真的超出了王棉對於古代“侍妾”的認知。


    沒有什麽爭寵雌競,也沒有什麽媚男仇女。


    相較於主君,鄭十三更親近、更尊重“主母”。


    她親手做的針線活兒,基本上都是給王姮的。


    樓彧?


    鄭十三連樓彧的邊兒都不靠近,更沒有絲毫的討好。


    王棉:……我的三觀,再一次麵臨崩碎的邊緣。


    “好!謝謝阿棉!”


    鄭十三抬起頭,將繡繃放到了一旁的匣子裏,拿起濕帕子,擦了手,這才接過了那把烤得香甜的栗子。


    馬車外,春雨綿綿。


    絲絲縷縷的雨滴落在馬車車頂,發出細微的響動。


    馬車裏,彌漫著食物的香氣。


    幾個女孩子,或是吃,或是閑聊,氣氛亦是十分和諧。


    就在這時,王棉聽到外麵傳來腳步聲,以及隱隱的人聲。


    阿兄迴來了?


    王姮正要開口,詢問他情況如何,並招唿他吃燒烤、喝薑糖水。


    不等王姮說話,馬車外的樓彧就搶先說道:“啟稟公主,臣樓彧,迴來複命!”


    王姮挑眉,哦豁,有情況啊!


    阿兄什麽時候這般生分了?


    還尊稱她為公主?!


    雖然已經拿到了冊封公主的詔書,但王姮以及她身邊的小夥伴們,對於她公主的身份,還沒有真正的認知,並有著徹底的轉變。


    在王姮以及眾人心中,她依然是王家九娘,而非高不可攀的金枝玉葉。


    尤其是樓彧,他與王姮的感情最為特殊。


    王姮覺得,慢說她隻是個假公主了,就算是她真的跟皇家有了血緣關係,樓彧也隻是她敬愛的阿兄。


    他們兄妹之間,沒有那麽多的虛禮。


    樓彧心底,應該也是有著這樣的認知。


    但,也會有“例外”。


    比如有外人的時候,樓彧還是一副臣子模樣,對王姮這位琅琊公主“恭敬”有加。


    “所以,阿兄不是一個人!”


    “他出去巡視的時候,在官道上遇到了‘故人’。”


    “那位故人,聽聞這裏還有個琅琊公主,便與阿兄一起來問安?”


    王姮的大腦快速運轉,幾乎是第一時間就猜到了真相。


    她更是精準的猜到:來客,不善哪!


    若是樓彧親近之人,他即便客氣,也不會這般“假”。


    除非,那人並不是樓彧真正的親友,反而是——


    “有勞齊國公!”


    樓彧以臣子自居,王姮瞬間擺起了皇家貴女的譜兒。


    她聲音輕,語氣卻帶著不容冒犯的威儀。


    “隊列一切安好!另,臣偶遇衛國公府的車駕。盧國夫人聽聞公主尊駕在此,特來問安!”


    樓彧站在馬車外,有模有樣的表演著。


    王姮精準的捕捉樓彧話裏的重點,並迅速理清人物關係。


    衛國公?


    那不就是獨孤家?


    樓彧曾經的便宜外家?


    還有盧國夫人,她是衛國公獨孤雄的母親。


    但,她的誥命不是因為兒子而來,所以她不是衛國公太夫人,而是有著屬於自己的封號——盧國夫人。


    這位盧國夫人姓李,出身隴西李氏,亦是北境的頂級世家。


    她最顯赫的,不是娘家,而是她有兩個尊貴的姐姐。


    李氏的長姐,嫁給前朝的皇帝,是末帝的母親,前朝最後一位太後。


    李氏的二姐,則嫁給了上柱國大將軍楊繼,哦,對了,還生了個嫡長子楊翀。


    楊繼建立新朝後,追封原配為元德皇後。


    楊翀繼位為後,又加封母親為元德慈聖皇後。


    都說北境的第一外戚是崔氏,而事實上,李家才是真正的頂級外戚。


    不到五十年的時間,就出了兩個,哦不,是三個皇後。


    楊翀的原配李氏,是他的嫡親表姐,亦是李氏女。


    盧國夫人的誥封,也是因為兩個姐姐。


    前朝時,她就已經是郡夫人。


    楊繼冊封原配李氏娘家為奉恩公的時候,也順便抬舉了盧國夫人——


    咳咳,盧國夫人不隻是他的小姨子,更是他心腹大將獨孤老將軍的發妻。


    老將軍病逝,獨孤雄繼任家主,繼續追隨楊繼。


    獨孤家,一直都是楊繼的鐵杆支持者。


    衛國公府在京城,也曾經是一等一的權貴。


    直到楊繼退位、楊翀繼位……呃,也還不會徹底敗落。


    畢竟,衛國公府的太夫人,是帝後夫婦的嫡親姨母。


    王姮從小就背譜係,熟知北境各大世家的關係。


    進京前,更是重點關注了各大開國勳貴,以及皇室、宗親等等的關係網絡。


    所以,此刻,隻是聽到盧國夫人的封號,王姮就把她與皇家,與北境諸多世家的姻親關係等都梳理清楚。


    若樓彧沒有過繼,盧國夫人就是他的便宜外祖母。


    而即便過繼了,盧國夫人依然是樓氏的姻親,是樓彧的長輩。


    王姮:……最討厭“長輩”了!


    倚老賣老,不知分寸!


    暗自嫌棄著,王姮絕美的小臉上,卻無半點異樣。


    她甚至十分恭謙的起身,親自來到馬車門口,“竟是盧國夫人?姮慢待了,還請夫人見諒!”


    她確實是琅琊公主,可盧國夫人還是聖人、皇後的長輩呢。


    不說王姮一個假公主了,就是楊睿作為太子,見到盧國夫人,也要恭敬的尊稱一聲“夫人”呢。


    當然,王姮也不會過度的放低姿態,她尊敬盧國夫人是長輩,更不會忘了自己是公主之尊,代表著皇家與朝廷的體麵。


    她恭敬卻不卑微,分寸拿捏的剛剛好。


    盧國夫人站在樓彧身側,她身後站著兩三個年輕女子。


    看裝扮,兩個是小貴女,按照年齡推測,應該是盧國夫人的孫女兒。


    還有一個是貼身丫鬟。


    其中一個小貴女,與貼身丫鬟一起,都給盧國夫人撐了傘。


    王姮來到馬車門口,隻是隨意的一瞥,就將這些都看在眼裏。


    她微微欠身,沒有行禮,卻還是表達了一個晚輩對於長輩的恭敬。


    王姮的表現已經堪稱穩妥。


    既保持了皇家貴女的威儀,也展現了晚輩對於帝後長輩的恭敬。


    但,盧國夫人眼底還是閃過一抹眸光——


    嗬!


    果然是樹倒猢猻散!


    一個假公主,竟也敢在她麵前擺譜兒!


    老聖人還在位的時候,慢說一個假公主了,就是那些真的龍子鳳女,也斷不敢在她麵前托大。


    她不隻是那些皇子、公主的長輩,更是老聖人心腹愛將的遺孀,是一等一的權貴。


    結果,老聖人退位,獨孤家瞬間被打落枝頭。


    為了家族,為了兒孫,剛剛迴鄉省親的盧國夫人,不得不收拾東西,盡快迴京。


    她,還與聖人、皇後有些親戚的情分。


    她的兒子、孫子等,卻因為各種原因,與聖人早已生分。


    甚至是敵對!


    “……姊夫怎麽就退位了呢!”


    盧國夫人無數次在心底歎息著。


    從她迴鄉,到如今返京,堪堪不過兩年的時間,京城卻已經翻天覆地。


    他們獨孤家更是——


    心底的不滿、怨恨,盧國夫人甚至都不敢表露出來。


    獨孤家,還需要她這個聖人姨母力挽狂瀾呢。


    但,盧國夫人的忍耐,還是有限度的。


    對聖人、太子恭敬也就罷了,情理所在,她不得不這麽做。


    隻這王九,全無皇家血脈,隻是有個寵妃母親就、就——


    偏偏現在的獨孤家,還真就不敢招惹薑貴妃。


    也罷。


    這王九看著倒也懂些規矩,並沒有得意忘形。


    雖然王姮的表現,還是戳痛了習慣高高在上的盧國夫人的心,但她又不得不屈從於現實——


    形勢比人強,本夫人忍了!


    “公主客氣了,臣婦受寵若驚!”


    盧國夫人終於彎了彎膝蓋,向王姮行禮。


    王姮微微側身,隻受了半禮。


    盧國夫人雖還是不滿意,卻勉強說服了自己。


    然後,她對身後的兩個小女郎說到:“阿顏!阿薇!快來給公主見禮!”


    兩個小女郎齊齊屈膝、叉手:“獨孤薇\/李顏,拜見琅琊公主!”


    王姮這次就沒有閃身了,受了兩人的全禮。


    她微微笑著,態度溫和中帶著高貴從容。


    她的心裏,卻又暗搓搓的捕捉了一個重點——


    獨孤薇應該是盧國夫人的孫女兒。


    而李顏,約莫是外孫女。


    按照古代的習俗,內孫肯定是比外孫更為親近。


    但,盧國夫人介紹兩個孫輩的時候,卻先提到了阿顏這個外孫女兒。


    盧國夫人那習以為常的口吻,不像是故意抬舉外孫女兒,反倒是偏愛久了,下意識的脫口而出。


    哦豁,又是個偏心到連規矩都忘了的長輩呢。


    王姮默默的想著,一雙靈動的眉目,不著痕跡的打量著獨孤薇和李顏。


    兩個小貴女,都是十五六歲的年紀。


    獨孤薇明豔張揚,眉宇間還帶著一絲驕縱,嗯,是人們刻板印象裏的獨孤家的女兒。


    李顏清秀淡雅,她的五官略顯寡淡,但氣質冷傲,反倒抵消了容貌上的不足,多了高貴與清冷。


    兩個小貴女,一個豔若玫瑰,一個淡如梅花。


    容貌氣質都不相同,卻都有著纖細娉婷的身姿。


    不同類型的世家貴女,各有魅力。


    王姮笑著說道:“兩位女郎君,免禮!”


    相互見禮完畢,王姮就看向了樓彧。


    若是關係好的親友,路上遇到了,邀請對方一起來馬車裏坐坐,都是應有之義。


    但,盧國夫人不像是個好相處的人。


    王姮本就敏感,對於身邊人情緒波動的捕捉,最是精準。


    更不用說,盧國夫人眼底那並未掩飾的倨傲、不滿,甚至是“忍辱負重”等情緒,明晃晃的展現了出來。


    或許,盧國夫人覺得自己已經在壓抑、在忍耐、在遮掩了。


    她約莫是被推崇久了,習慣了恣意妄為的人上人身份。


    對於她來說,不能直接說出來,就已經是她的退讓。


    王姮:……就、挺可笑的!


    此一時彼一時,懂不懂?


    盧國夫人確實是帝後夫婦的長輩,但若是為老不尊,不知分寸,照樣會被帝後厭惡。


    帝後都不用做什麽,甚至還會“客氣”、“恭敬”,但,宮裏、京城的人,都不是傻子。


    略略一看,就能發現端倪,繼而主動為帝後“解憂”。


    本就失勢的獨孤家,有這麽一個自視甚高、拎不清的太夫人,嘖嘖——


    王姮默默的在心底,為獨孤家點了一排蠟。


    對於這樣注定要沒落的家族,王賀也懶得虛與委蛇。


    她索性把決定權交給樓彧:阿兄,親近與否,隻看你的態度喲。


    樓彧笑得和煦,周身都散發著端方君子的柔光,說出的話,亦是客氣周到:“夫人,彧送您迴馬車!”


    見了禮,就走吧!


    本就不是一路人,即便碰巧同行,也該各走各的,很不必硬湊到一起呢。


    樓彧對獨孤氏都沒有什麽感情,就更不用說一個虛假的、充滿算計的“外祖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攀金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薩琳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薩琳娜並收藏攀金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