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彧拜見沈先生!”
樓彧阻止了王姮的滔滔不絕,遞給她一個“乖乖的”眼神,然後便來到了沈度麵前。
他躬身長揖,謙恭卻又不顯卑微。
樓彧更沒有主動套近乎的直唿“先生”。
沈度絲毫沒有掩飾的上下打量著樓彧,越看越滿意。
不得不說,顏值真的很重要。
尤其在古代,不隻是會被人喜歡,還直接關係到前途——
才高八鬥又如何?
若是其貌不揚,甚至是醜陋,根本就不可能通過銓選,入仕為官。
不做官,隻做名士,亦要看容貌儀態。
長得好,才是謫仙人物。
顏值過低,連揚名的機會都沒有,更遑論“名士”?
樓彧的容貌就是個極大的加分項,沈度心底已經滿意了三四分。
皮囊不錯,沈度才有興趣進一步關注他的內涵、靈魂、品性等等方麵。
“現在在讀什麽書?”
“《開泰律》。”
開泰是當今的年號,開泰律則是今年春天發布的律法。
因為是開泰年間發布,故名:《開泰律》。
沈度雖是南境名士,但既然被稱作海內名士,自然知曉天下事。
對於北境新建立的大虞皇朝,沈度哪怕在幾千裏之外,也知之甚深。
沈度自然也就知道何為《開泰律》。
微微挑眉,沈度多少有些意外。
原本,他以為似樓彧這般十來歲的少年,哪怕已經熟讀了《禮記》、《論語》等聖人經典,在被長者考校的時候,也會說“在讀xx篇”。
一來,這是儒家典籍,能夠彰顯自己正經讀書的姿態。
二來,禮記等深入人心,既方便考校之人出考題,也方便自己作答。
樓彧的迴答,就有些“特立獨行”了。
沈度忍不住猜測,他這是實話實說,還是故意為之?
“何為‘天垂象,聖人則之’!”
沈度開始發問。
樓彧眼底閃過眸光。
沈度一個南境人,對於北境半年前才發布的律法竟這般熟悉?
這,就是無所不知的名士?
樓彧心裏暗暗忖度,對於沈度這麽一個瘦得宛若骷髏的老頭子,倒也有了幾分敬服。
他幾乎沒有猶豫,開始以《開泰律》中的行文作答:
“觀雷電而製威刑,睹秋霜而有肅殺……”
王棉圈圈眼:……聽不懂啊!完全不知道這一老一小在說什麽。
她湊到王姮身邊,小小聲的咬耳朵:“九娘,他們在說什麽?”
王姮也小小聲的迴答:“《開泰律》!”
王棉:……我當然知道開泰律,就是大虞朝現行的“王法”嘛。
可、可律法不應該是條文嘛,為什麽還之乎者也的?
“‘天垂象,聖人則之’,出自《易》,《開泰律》中有引用……”
王姮不愧是王棉的小夥伴,感受到她的無語,便稍加詳細的解釋了一番。
王棉還是不太理解。
不過,她沒有繼續發問,咳咳,太容易暴露智商。
隨著在古代生活的時間越久,王棉身為穿越女的優越感也就越發的降低。
誰說會些穿越冷知識,就能在古代混得風生水起?
就算王棉會燒玻璃、造水泥,也不過是奇技淫巧,屬於不入流的歪門邪道。
正道,依然是讀書、做學問。
就像沈度與樓彧,之乎者也、引經據典,王棉每個字都聽得懂、也都認識,可串聯起來,就滿頭問號。
關鍵是,兩人的問答,並不隻局限於一個領域。
比如此刻,沈度又問:“古人雲:夫天可不階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數安從出?”
王棉繼續偷偷問王姮:“現在還在說《開泰律》嗎?”
“不是!先生問了阿兄《周髀》裏的問題。”
“……《周髀》又是什麽?”
“去歲正旦,聖人將《周髀》列為太學明算科的必讀書目。今年春,聖人又下旨,將之定為明經科的必考科目,故世人又稱之為《周髀算經》。”
王姮細細的解釋。
王棉:……還是沒聽過,不過,既然是“算經”,那麽應該就是數學吧。
“哦!沈先生在考校小郎君的術學?”
王棉恍然大悟。
心裏則在吐槽,嘖,還以為沈先生會拿出最經典的雉兔同籠呢。
若是做這樣的題,她可就太會了。
不說自己接受的義務教育,單單是網上,就有博主做出了幾十種雉兔同籠的變形題。
其題幹,全都是模仿雉兔同籠的原文。
更有網友開玩笑:如果真的穿越了,就隨便拿出一道,足以在古人麵前裝逼!
結果,人家沈先生根本不按穿越者的劇本行事,而是拿出了王棉並不熟悉的周髀算經。
哪怕是《九章算經》也好啊,至少她還聽說過。
唉,結果則是書名都沒聽過,就更不用裏麵記載的問題了。
王棉略失落,更有種自己是文盲的無助與挫敗。
“……好歹也是讀了十幾年的書啊,怎麽穿越一場,沒能成為驚豔四座的才女,反而淪落成了‘文盲’。”
“我、沒有這麽差吧。我應該就是受限於‘語言’!對!如果不是晦澀、簡練的文言文,而是用白話,我聽懂了題幹,應該就能做出解答!”
王棉暗自自我安慰著。
許是老天可憐吧,還真讓她聽到了熟悉的“關鍵詞”——
就聽樓彧迴答道:“……故折矩,以為勾廣三,股修四,徑隅五……”
其他的詞句,王棉依然不知所雲。
但,“勾”、“股”太有標誌性了,王棉頓時想到小學時學的常識:勾三股四玄五!啊啊啊,是勾股定理!
這個我也會!
王棉終於不再“自卑”,明亮的杏眼中閃爍出璀璨的光芒。
王棉今年十二歲,即將進入豆蔻年華。
小小少女,皮膚白皙、容貌秀雅,整個看著就是宜家宜室的小美人兒。
不是極致的美,卻也另有一番獨特的魅力。
跟在王姮身邊近三年,不但沾染了世家的貴氣,更有一種書卷氣。
還有她本身自帶的自信與明媚,讓她與這個時代的閨閣女子有著明顯的不同。
剛才王棉極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隻跟在王姮身後做個影子。
此刻,她與王姮並肩而坐,相互的咬耳朵,並沒有被王姮的富貴甜美比下去,反而綻放出另一種美。
在場三個小少年,樓彧全神貫注的接受沈度的考校,王衍偶爾會瞥一眼王姮,剩下的顧哲則被如此獨特的王棉吸引了注意。
王棉沒有察覺,而是繼續興奮著:嘿,我果然不是文盲,隻是“文字不通”造成的信息差罷了。
沈度考校,也不隻是讓樓彧背原文。
他拿來王姮剛才用剩下的紙筆,現場畫圖,讓樓彧作答。
王棉:……啊啊,這個我會!不就是求麵積嘛!
王棉沒有發問,王姮卻擔心小夥伴看不懂,便主動講解:“這是‘趙爽弦圖’……”
王棉忽然意識到了什麽,她緩緩的、緩緩的轉過頭,灼灼的目光落在了王姮那圓潤白皙的麵龐上。
九娘,居然什麽都知道?
她總說自己不夠聰明,學堂上幾乎不怎麽表現,王棉就真把王姮當成了學渣!
事實卻是,不管沈度與樓彧在討論什麽,王姮都知道出處。
或許不精通,但肯定都有涉獵啊。
擱在後世,這就是妥妥學貫東西、文理雙修的真學霸!
“阿棉,怎麽了?你在看什麽?難道我臉上沾了東西?”
王姮被王棉看得都有些發毛,忍不住伸手想要擦臉。
“在看學霸!”這才是低調的真大佬啊。
王棉再也不信九娘的“自謙”了。
“……”
王姮定定地看著王棉,發現她不是在說笑,便有些失笑的說道:“我算什麽學霸?”
我一點兒都不聰明!
也不夠勤奮努力!
真正的學霸,亦或是王棉口中的“大佬”,最起碼是樓彧、王衍、顧哲這樣的少年天才。
王姮都不敢拿著沈度舉例子,因為這位已經超出了凡人的境地,而是無所不知的老神仙。
王棉沒有繼續跟王姮討論“是否學霸”的問題,因為答案已經顯而易見。
王姮的否認,在王棉看來,就是在凡爾賽。
不過,很快王棉就意識到沈度這個名士的含金量——
我的老天奶!
這還是凡人嗎?
琴棋書畫,經史子集,騎射禮樂,醫卜星象,還有地理兵法等等等等,就沒有這位老先生不會的。
他到底讀了多少書?學習了多少科目?
他就沒有短板嗎?
王棉不知第幾次的在心底哀嚎:
啊啊啊,穿越小說都是騙人的!
誰說背了幾首唐詩,就能在古代當才子、文豪,成為一代大牛?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是後世的文科狀元,來到古代,都未必能夠通過最初級的科舉考試!
所謂詩詞歌賦,不過是小道,精通此類別,也不過是見到真正大佬的門檻。
不說跟沈度沈名士相比了,就是在那三個少年麵前,王棉就是個“文盲”。
王棉:……已老實!求放過!!
剛剛還迎著太陽、燦爛盛開的向日葵,忽然間卻蔫兒了下來。
王姮不理解,卻並不妨礙她安慰小夥伴:“阿棉,你也無需妄自菲薄。”
“阿兄他們固然是萬中無一的天才,我等庸才卻也是獨一無二的呀。”
王姮說這話的時候,瞥了眼還在作答的樓彧。
無所不知的沈度確實厲害,而能夠迴答沈度提出的各種問題的樓彧,亦是天才。
不管他的迴答是否正確,他能夠聽懂先生的問題,其實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畢竟他的年齡擺在這裏呢。
虛歲十一,半大孩子。
七、八歲之前還是個不學無術的頑劣小兒。
正經學習時間不超過三四年,就有如此表現,還不足以證明他的天賦?
王姮早就知道,樓彧熊歸熊,卻是真聰明。
依著他的天分,以及他此刻的表現,定能讓沈先生滿意。
所以,王姮才會說,樓彧不需要她“相讓”,他靠自己就能通過考核。
她剛才會“舉薦”樓彧,不過是以防萬一的加個雙保險,“順便”掩蓋一下她的不求上進。
她是真不想做名士的學生。
這名頭,既是榮耀,也是負擔啊。
有沈度這樣的學生,王姮若是表現得太平庸,自己會被罵也就罷了,還會連累沈度,讓人以為他“老馬失蹄”、“錯把死魚眼珠當成了珍珠”!
要維護先生的盛名,她就要努力學習,成為一代才女……她不想!
就這麽胖胖的、笨笨的,多好!
她才不要出風頭呢。
現在的她,不起眼,即便有人看不慣,也不會刻意針對。
可若是她成了沈度的學生——
王姮敢打賭,自己這安穩、愜意的生活將一去不複返。
不說別的,就是王廩等王家人,都會生出心思,繼而算計。
王姮已經對這些所謂的親人失望,但她不想一次又一次的被刺、被傷害!
她的心,也會疼!
壓下紛亂的思緒,王姮繼續勸說阿棉:“再說了,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啊!”
“即便如沈先生這樣的名士,他不是一樣折服於阿棉你的好廚藝?”
王姮這話,還真不是吹捧小夥伴。
經過這短暫時間的相處,王姮已經隱約看出沈度的異樣——
這位老先生,似是患有重疾。
可能是大病之後的後遺症,又或者是“心病”。
阿棉就曾經說過,世間有種叫做“厭食”的怪病。
得了這種怪病的人,哪怕最好的美食放在麵前,也生不出一絲欲望。
硬要吃下去,還會惡心、嘔吐。
時間長了,人會變得格外消瘦,精神也會萎靡。
哦!對!
用阿棉的話來說,那叫“抑鬱”。
抑鬱症、厭食症,都是心病。
沈度的過於清臒,以及吃飯前的“無聲歎息”,都表明,他應該就是患了這種怪病。
阿棉的廚藝太好了,沈度居然吃了下去,並沒有異常的反應。
而沈度提出要收王姮為徒,也正是在吃完菜包之後。
王姮禁不住想,這大概就是原因——阿棉的美食,征服了沈名士。
沈先生想要繼續“治病”,就要找借口與阿棉長期相處。
阿棉是她王九娘的夥伴,處處以她為尊,沈先生也就想要通過她,名正言順的、持續的享受阿棉的美食!
ps:考校部分,都是蠢作者的胡謅+百度,親們看個熱鬧就好,不必計較,(*^▽^*)
樓彧阻止了王姮的滔滔不絕,遞給她一個“乖乖的”眼神,然後便來到了沈度麵前。
他躬身長揖,謙恭卻又不顯卑微。
樓彧更沒有主動套近乎的直唿“先生”。
沈度絲毫沒有掩飾的上下打量著樓彧,越看越滿意。
不得不說,顏值真的很重要。
尤其在古代,不隻是會被人喜歡,還直接關係到前途——
才高八鬥又如何?
若是其貌不揚,甚至是醜陋,根本就不可能通過銓選,入仕為官。
不做官,隻做名士,亦要看容貌儀態。
長得好,才是謫仙人物。
顏值過低,連揚名的機會都沒有,更遑論“名士”?
樓彧的容貌就是個極大的加分項,沈度心底已經滿意了三四分。
皮囊不錯,沈度才有興趣進一步關注他的內涵、靈魂、品性等等方麵。
“現在在讀什麽書?”
“《開泰律》。”
開泰是當今的年號,開泰律則是今年春天發布的律法。
因為是開泰年間發布,故名:《開泰律》。
沈度雖是南境名士,但既然被稱作海內名士,自然知曉天下事。
對於北境新建立的大虞皇朝,沈度哪怕在幾千裏之外,也知之甚深。
沈度自然也就知道何為《開泰律》。
微微挑眉,沈度多少有些意外。
原本,他以為似樓彧這般十來歲的少年,哪怕已經熟讀了《禮記》、《論語》等聖人經典,在被長者考校的時候,也會說“在讀xx篇”。
一來,這是儒家典籍,能夠彰顯自己正經讀書的姿態。
二來,禮記等深入人心,既方便考校之人出考題,也方便自己作答。
樓彧的迴答,就有些“特立獨行”了。
沈度忍不住猜測,他這是實話實說,還是故意為之?
“何為‘天垂象,聖人則之’!”
沈度開始發問。
樓彧眼底閃過眸光。
沈度一個南境人,對於北境半年前才發布的律法竟這般熟悉?
這,就是無所不知的名士?
樓彧心裏暗暗忖度,對於沈度這麽一個瘦得宛若骷髏的老頭子,倒也有了幾分敬服。
他幾乎沒有猶豫,開始以《開泰律》中的行文作答:
“觀雷電而製威刑,睹秋霜而有肅殺……”
王棉圈圈眼:……聽不懂啊!完全不知道這一老一小在說什麽。
她湊到王姮身邊,小小聲的咬耳朵:“九娘,他們在說什麽?”
王姮也小小聲的迴答:“《開泰律》!”
王棉:……我當然知道開泰律,就是大虞朝現行的“王法”嘛。
可、可律法不應該是條文嘛,為什麽還之乎者也的?
“‘天垂象,聖人則之’,出自《易》,《開泰律》中有引用……”
王姮不愧是王棉的小夥伴,感受到她的無語,便稍加詳細的解釋了一番。
王棉還是不太理解。
不過,她沒有繼續發問,咳咳,太容易暴露智商。
隨著在古代生活的時間越久,王棉身為穿越女的優越感也就越發的降低。
誰說會些穿越冷知識,就能在古代混得風生水起?
就算王棉會燒玻璃、造水泥,也不過是奇技淫巧,屬於不入流的歪門邪道。
正道,依然是讀書、做學問。
就像沈度與樓彧,之乎者也、引經據典,王棉每個字都聽得懂、也都認識,可串聯起來,就滿頭問號。
關鍵是,兩人的問答,並不隻局限於一個領域。
比如此刻,沈度又問:“古人雲:夫天可不階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數安從出?”
王棉繼續偷偷問王姮:“現在還在說《開泰律》嗎?”
“不是!先生問了阿兄《周髀》裏的問題。”
“……《周髀》又是什麽?”
“去歲正旦,聖人將《周髀》列為太學明算科的必讀書目。今年春,聖人又下旨,將之定為明經科的必考科目,故世人又稱之為《周髀算經》。”
王姮細細的解釋。
王棉:……還是沒聽過,不過,既然是“算經”,那麽應該就是數學吧。
“哦!沈先生在考校小郎君的術學?”
王棉恍然大悟。
心裏則在吐槽,嘖,還以為沈先生會拿出最經典的雉兔同籠呢。
若是做這樣的題,她可就太會了。
不說自己接受的義務教育,單單是網上,就有博主做出了幾十種雉兔同籠的變形題。
其題幹,全都是模仿雉兔同籠的原文。
更有網友開玩笑:如果真的穿越了,就隨便拿出一道,足以在古人麵前裝逼!
結果,人家沈先生根本不按穿越者的劇本行事,而是拿出了王棉並不熟悉的周髀算經。
哪怕是《九章算經》也好啊,至少她還聽說過。
唉,結果則是書名都沒聽過,就更不用裏麵記載的問題了。
王棉略失落,更有種自己是文盲的無助與挫敗。
“……好歹也是讀了十幾年的書啊,怎麽穿越一場,沒能成為驚豔四座的才女,反而淪落成了‘文盲’。”
“我、沒有這麽差吧。我應該就是受限於‘語言’!對!如果不是晦澀、簡練的文言文,而是用白話,我聽懂了題幹,應該就能做出解答!”
王棉暗自自我安慰著。
許是老天可憐吧,還真讓她聽到了熟悉的“關鍵詞”——
就聽樓彧迴答道:“……故折矩,以為勾廣三,股修四,徑隅五……”
其他的詞句,王棉依然不知所雲。
但,“勾”、“股”太有標誌性了,王棉頓時想到小學時學的常識:勾三股四玄五!啊啊啊,是勾股定理!
這個我也會!
王棉終於不再“自卑”,明亮的杏眼中閃爍出璀璨的光芒。
王棉今年十二歲,即將進入豆蔻年華。
小小少女,皮膚白皙、容貌秀雅,整個看著就是宜家宜室的小美人兒。
不是極致的美,卻也另有一番獨特的魅力。
跟在王姮身邊近三年,不但沾染了世家的貴氣,更有一種書卷氣。
還有她本身自帶的自信與明媚,讓她與這個時代的閨閣女子有著明顯的不同。
剛才王棉極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隻跟在王姮身後做個影子。
此刻,她與王姮並肩而坐,相互的咬耳朵,並沒有被王姮的富貴甜美比下去,反而綻放出另一種美。
在場三個小少年,樓彧全神貫注的接受沈度的考校,王衍偶爾會瞥一眼王姮,剩下的顧哲則被如此獨特的王棉吸引了注意。
王棉沒有察覺,而是繼續興奮著:嘿,我果然不是文盲,隻是“文字不通”造成的信息差罷了。
沈度考校,也不隻是讓樓彧背原文。
他拿來王姮剛才用剩下的紙筆,現場畫圖,讓樓彧作答。
王棉:……啊啊,這個我會!不就是求麵積嘛!
王棉沒有發問,王姮卻擔心小夥伴看不懂,便主動講解:“這是‘趙爽弦圖’……”
王棉忽然意識到了什麽,她緩緩的、緩緩的轉過頭,灼灼的目光落在了王姮那圓潤白皙的麵龐上。
九娘,居然什麽都知道?
她總說自己不夠聰明,學堂上幾乎不怎麽表現,王棉就真把王姮當成了學渣!
事實卻是,不管沈度與樓彧在討論什麽,王姮都知道出處。
或許不精通,但肯定都有涉獵啊。
擱在後世,這就是妥妥學貫東西、文理雙修的真學霸!
“阿棉,怎麽了?你在看什麽?難道我臉上沾了東西?”
王姮被王棉看得都有些發毛,忍不住伸手想要擦臉。
“在看學霸!”這才是低調的真大佬啊。
王棉再也不信九娘的“自謙”了。
“……”
王姮定定地看著王棉,發現她不是在說笑,便有些失笑的說道:“我算什麽學霸?”
我一點兒都不聰明!
也不夠勤奮努力!
真正的學霸,亦或是王棉口中的“大佬”,最起碼是樓彧、王衍、顧哲這樣的少年天才。
王姮都不敢拿著沈度舉例子,因為這位已經超出了凡人的境地,而是無所不知的老神仙。
王棉沒有繼續跟王姮討論“是否學霸”的問題,因為答案已經顯而易見。
王姮的否認,在王棉看來,就是在凡爾賽。
不過,很快王棉就意識到沈度這個名士的含金量——
我的老天奶!
這還是凡人嗎?
琴棋書畫,經史子集,騎射禮樂,醫卜星象,還有地理兵法等等等等,就沒有這位老先生不會的。
他到底讀了多少書?學習了多少科目?
他就沒有短板嗎?
王棉不知第幾次的在心底哀嚎:
啊啊啊,穿越小說都是騙人的!
誰說背了幾首唐詩,就能在古代當才子、文豪,成為一代大牛?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是後世的文科狀元,來到古代,都未必能夠通過最初級的科舉考試!
所謂詩詞歌賦,不過是小道,精通此類別,也不過是見到真正大佬的門檻。
不說跟沈度沈名士相比了,就是在那三個少年麵前,王棉就是個“文盲”。
王棉:……已老實!求放過!!
剛剛還迎著太陽、燦爛盛開的向日葵,忽然間卻蔫兒了下來。
王姮不理解,卻並不妨礙她安慰小夥伴:“阿棉,你也無需妄自菲薄。”
“阿兄他們固然是萬中無一的天才,我等庸才卻也是獨一無二的呀。”
王姮說這話的時候,瞥了眼還在作答的樓彧。
無所不知的沈度確實厲害,而能夠迴答沈度提出的各種問題的樓彧,亦是天才。
不管他的迴答是否正確,他能夠聽懂先生的問題,其實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畢竟他的年齡擺在這裏呢。
虛歲十一,半大孩子。
七、八歲之前還是個不學無術的頑劣小兒。
正經學習時間不超過三四年,就有如此表現,還不足以證明他的天賦?
王姮早就知道,樓彧熊歸熊,卻是真聰明。
依著他的天分,以及他此刻的表現,定能讓沈先生滿意。
所以,王姮才會說,樓彧不需要她“相讓”,他靠自己就能通過考核。
她剛才會“舉薦”樓彧,不過是以防萬一的加個雙保險,“順便”掩蓋一下她的不求上進。
她是真不想做名士的學生。
這名頭,既是榮耀,也是負擔啊。
有沈度這樣的學生,王姮若是表現得太平庸,自己會被罵也就罷了,還會連累沈度,讓人以為他“老馬失蹄”、“錯把死魚眼珠當成了珍珠”!
要維護先生的盛名,她就要努力學習,成為一代才女……她不想!
就這麽胖胖的、笨笨的,多好!
她才不要出風頭呢。
現在的她,不起眼,即便有人看不慣,也不會刻意針對。
可若是她成了沈度的學生——
王姮敢打賭,自己這安穩、愜意的生活將一去不複返。
不說別的,就是王廩等王家人,都會生出心思,繼而算計。
王姮已經對這些所謂的親人失望,但她不想一次又一次的被刺、被傷害!
她的心,也會疼!
壓下紛亂的思緒,王姮繼續勸說阿棉:“再說了,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啊!”
“即便如沈先生這樣的名士,他不是一樣折服於阿棉你的好廚藝?”
王姮這話,還真不是吹捧小夥伴。
經過這短暫時間的相處,王姮已經隱約看出沈度的異樣——
這位老先生,似是患有重疾。
可能是大病之後的後遺症,又或者是“心病”。
阿棉就曾經說過,世間有種叫做“厭食”的怪病。
得了這種怪病的人,哪怕最好的美食放在麵前,也生不出一絲欲望。
硬要吃下去,還會惡心、嘔吐。
時間長了,人會變得格外消瘦,精神也會萎靡。
哦!對!
用阿棉的話來說,那叫“抑鬱”。
抑鬱症、厭食症,都是心病。
沈度的過於清臒,以及吃飯前的“無聲歎息”,都表明,他應該就是患了這種怪病。
阿棉的廚藝太好了,沈度居然吃了下去,並沒有異常的反應。
而沈度提出要收王姮為徒,也正是在吃完菜包之後。
王姮禁不住想,這大概就是原因——阿棉的美食,征服了沈名士。
沈先生想要繼續“治病”,就要找借口與阿棉長期相處。
阿棉是她王九娘的夥伴,處處以她為尊,沈先生也就想要通過她,名正言順的、持續的享受阿棉的美食!
ps:考校部分,都是蠢作者的胡謅+百度,親們看個熱鬧就好,不必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