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王姮穿著簇新的大紅繡金線襖裙,領口、袖口滾著一圈雪白的狐狸毛。


    狐狸毛的毛色非常純正,沒有一根雜色,映襯得王姮的小圓臉愈發白皙粉嫩。


    她雙手接過鄭儀遞過來的酒盞,聞了聞濃濃的藥香,禁不住想到了王棉對她吟誦的一首詩。


    “九娘,這詩倒也應景,是何人所作?”


    鄭儀聽完,微微頷首。


    讚許的同時,也不忘詢問作者。


    鄭儀在王姮身邊已有幾個月,對於這位小九娘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


    小丫頭愛吃,愛玩兒,卻非常聽話、乖巧。


    從不發脾氣,不管對方是卑賤的奴婢,還是高貴的樓大郎。


    她都非常平和,即便對方犯了錯、冒犯了她,她都一笑而過、淡然處之。


    九娘擅長書法,卻不甚喜歡。


    礙於家族規矩才不得不每日苦練半個時辰。


    九娘真正喜歡的,應該是畫,且極為擅長。


    工筆、寫意,明明隻是個六歲女童,卻已經畫得有模有樣。


    比如進入冬季後,九娘從王棉那兒聽說了一樁雅趣——九九消寒圖。


    即畫一支素梅,枝頭上共畫九朵梅花,每朵梅花共九個花瓣。


    自冬至起,每過一日,便將一瓣花瓣塗上紅色。


    每九日一朵,染完九朵梅花,也就到了春日。


    春暖花開,消寒圖上亦是紅梅朵朵。


    聽王棉說得又雅、又有趣,王姮便親自動手,畫了素梅。


    那梅枝彎彎曲曲,宛若虯龍的爪子蒼勁有力。


    梅花花瓣纖細柔美,塗上顏色後,更是躍然紙上。


    六七歲的女童,就有這般功力,除了喜好+勤奮外,亦是極有天賦。


    發現了王姮真正的愛好與特長,鄭儀便默默的做了規劃。


    鄭儀暗中準備了許多畫紙、畫筆、顏料等工具,還從王姮的小庫房裏,找到一些古畫、名畫。


    另外,鄭儀還悄悄給沂州的薑氏寫了信。


    進入臘月後,王姮陸續收到了王廩和薑氏送來的年禮。


    王廩的年禮比較簡單粗暴,就是錢,一大箱子的銅錢,用麻繩串成串兒,足足有一百串。


    一百貫錢,不算多,也不算少。


    薑氏送來的年禮就比較用心了,也有錢,不過,不是銅錢,而是用金子、銀子做成的器物。


    小巧的金碗、金盞,還有銀筷子。


    個頭不大,卻是實心的。


    放在手裏,沉甸甸,每樣少說也有幾兩重。


    除了金銀器物,還有一匣子朱砂,七八副名人畫作,以及布料、皮料若幹。


    另外,還有七八個不足十歲的女童。


    王姮身邊的丫鬟,隨她一起來到莊子的,隻有一個白芷。


    薑氏不在王姮身邊,隻憑想象,就知道女兒的可憐。


    雖然不會缺了人服侍,但貼身丫鬟,終究還是不一樣的。


    尤其是這種陪著主子一起長大的丫鬟,長大後,絕對是主子最有利的幫手。


    薑氏離開王家的時候,也不是孤身一人,她就帶走了兩個陪嫁丫鬟。


    那兩個丫鬟,雖不是一起長大的,卻也伺候了七八年,薑氏最是放心。


    去到楊家,人生地不熟,多虧身邊還有熟悉的奴婢,否則,薑氏的日子將會更加難過。


    除了這兩個帶走的,王廩的一個侍妾,亦是薑氏的陪嫁丫鬟。


    那時她剛懷孕,謝太夫人擔心她不能服侍王廩,就要從自己的院子裏選派丫鬟。


    薑氏不想讓婆母插手自己院子裏的事兒,搶先一步,讓陪嫁丫鬟去伺候王廩。


    王廩確實愛她,可男人是能夠把愛與欲望分清楚的。


    薑氏主動,王廩便笑納了。


    薑氏雖然心裏失落,可到底在這一輪的婆媳較量中,再次占據上風,她還是歡喜的。


    而那通房,因為是薑氏的丫鬟,哪怕服侍了王廩,還受了幾個月的寵,也沒有得意忘形。


    她依然守在薑氏身邊,隻聽薑氏的吩咐。


    薑氏管家,她也幫了許多忙。


    ……所以說,這種從小就在小女郎身邊服侍的丫鬟,基本上還是靠得住的。


    薑氏作為母親,無法親自陪伴、教養女兒,便隻能將自己能夠想到、能夠做到的事兒,都幫女兒準備好!


    七八個丫頭,都不滿十歲,家裏有父母、有兄弟,不是孤魂野鬼,好好調教,便能本分伺候。


    薑氏不奢望這次送來的丫頭都能忠心、能幹,但隻要有一兩個得用的,也是好的。


    左右她以後還會幫女兒留意,倘或還有合適的,會繼續給女兒送來。


    王姮快一年沒有見到阿母了,若不是三四個月前托樓大郎給阿母送了信,阿母估計還不知道她已經來到了莊子。


    知道了她的近況,阿母便十分關心,時常會送來東西。


    當然,也有可能是,之前幾個月,薑氏在楊家還沒有立足,她一個身份尷尬的侍妾,能夠自保就非常不易,哪裏還能顧及到留在前夫家的女兒?


    王姮理解阿母之前的“冷淡”,也感念阿母之後的照拂……因為不管是什麽情況,有一點王姮無比確定——


    阿母是愛我的、疼我的!


    王姮對阿母,亦是孺慕、敬愛。


    收了阿母送來的年禮,王姮將八個丫頭交給了鄭儀。


    鄭儀直接把人安排在外院,先調教一番,再學規矩。


    待合格了,再送到小女郎麵前挑揀!


    人,安排了。


    東西也都入了庫。


    王姮很喜歡薑氏送來的那些顏料,除了自己調配顏色,她堅持每日練習畫畫兒。


    書法、繪畫,就是王姮所有的才藝。


    文采方麵……呃,鄭儀還沒有在王姮身上發現。


    在不乏神童、天才輩出的大周朝,年齡並不是桎梏,唯一限製發揮的隻有天賦!


    所以,鄭儀此刻聽到王姮念誦了一首她從未聽過的詩,鄭儀絲毫沒有誤會這是王姮的大作。


    “阿棉說,這首詩是一位山野隱士所作,人稱臨川先生。”


    王姮如實迴答。


    “山野隱士?”


    鄭儀不置可否,眼底卻閃過一抹玩味。


    嗬嗬,王棉一個祖輩都在王家廟耕種的小丫頭,她自己也沒有離開過河東,卻能“偶遇”山野隱士?


    還是說在這河東,還有她鄭儀都沒有查到的人才?


    鄭儀來河東也有三個月的時間。


    一開始,她關注的隻是王家莊子和王家。


    接著,她暗中了解河東幾大家族,以及河東數得上號的名人、雅士。


    三個月的時間,鄭儀又手段了得,哪怕最初她隻有一個人,卻借著楊家、王家的名號,以及薑氏、王姮給她的錢,讓她慢慢編織起一張極大的人脈關係網。


    通過諸多手段,鄭儀不敢說對河東了如指掌,卻也不會漏過任何一個胸有大才的人。


    能夠寫出這樣的詩,應該不是平庸之輩。


    鄭儀沒有找到,卻被王棉遇到了?


    鄭儀淺淺笑著,嘖,這個丫頭,身上背負的秘密真的很多很多啊!


    “……也不知道阿兄怎麽樣了?”


    “那日他來找我,似乎不太開心呢!”


    “殺豬菜那麽好吃,阿棉還講了石猴子的故事,阿兄卻還是陰著臉。”


    “莫非,他的阿母對他不好?”


    就在鄭儀暗自腹誹的時候,王姮已經喝完了屠蘇酒,望著樓氏莊園的方向,喃喃自語!


    鄭儀迴過神兒來,樓大郎?嗬,他當然不會開心。


    鄭儀在樓家,可是布有眼線的。


    昨夜樓家祠堂,獨孤夫人當眾宣布了樓大郎的新名字,樓家……就要生起波瀾嘍。


    隻希望樓大郎能夠沉得住氣,不要被人算計。


    若是不夠隱忍,或是一個不慎,等待樓大郎,哦不,是樓彧,等待樓彧的將是不可挽迴的絕境!


    那孩子,看著頑劣,甚至帶著涼薄、暴戾,但應該不是個蠢貨!


    樓彧當然不蠢。


    看到樓讓端著酒盞,朝著自己走來,他就知道,這廝定是要找茬。


    “多謝十一叔。”


    樓彧沒有像過去一樣,直接對著樓讓惡言惡行。


    他甚至非常恭敬的伸出雙手,接過了那碗屠蘇酒。


    長者賜,不可辭!


    即便這個長者,經常跟自己幹架,樓彧心裏也從未把他當做長輩。


    其實,就在昨天的祠堂,樓彧就預想到,會有人趁機報複。


    而在他的諸多仇人裏,樓讓未必是最恨他的,卻是最沉不住氣,最先一個跳出來的。


    所以,此刻,見到樓讓站出來,樓彧瞬間警惕起來。


    他甚至猜到,這碗屠蘇酒裏,可能摻了其他的東西。


    比如蟲子,比如尿,比如……咳咳,樓彧會這般清楚,更多是因為他就曾經這麽做過。


    他的院子裏,就養了許多的“小可愛”。


    蛇蟲鼠蟻,還有春日的蠍子、夏日的蛤蟆、秋日的蟋蟀、冬日的……


    等等!


    樓彧的腦中,飛快的閃過一個念頭。


    隻是速度太快了,他一時沒有抓住。


    但,莫名的,心裏就是有種強烈的不安。


    他懷疑,手裏這碗屠蘇酒,未必就是樓讓的終極目的。


    屠蘇酒不過是障眼法,真正的殺招,還在後麵。


    是什麽?


    總不能他直接動手吧。


    若是換做以前,樓彧會很容易就發火,繼而不管不顧的就跟樓讓廝打起來。


    樓家上下呢,顧及樓謹這個家主,根本不敢用“尊卑”的規矩束縛他。


    即便他一個做侄子的,坐在樓讓這個叔父的身上爆錘,也不會有人拚命攔阻。


    就是崔太夫人,也隻敢好聲好氣的哄著、勸著。


    不是樓家的主子們太沒用,而是樓謹以及他留給樓彧的暗衛太給力!


    拉、拉不住!


    打,不敢打,也打不過!


    但,現在,樓大郎成了樓彧,樓讓等樓家上下,估計都認定他樓彧成了好欺負的小可憐。


    “哼,他們莫不是忘了,耶耶還有暗衛!”


    樓彧暗自冷笑著。


    雖有依仗,可到底不比從前。


    樓彧決定了,他不會輕易將把柄送到旁人手裏。


    樓讓想報複他,撐死了也就在屠蘇酒裏加點兒料。


    他不敢下毒!


    隻要吃不死,樓彧就能忍!


    心裏想著,樓彧端起酒盞,便一飲而盡。


    待褐色的酒汁喝完,就露出了酒盞的底部。


    “嘔~”


    樓彧看到酒盞底部的東西,胃裏本能的一陣翻湧。


    居然是一節壁虎尾巴。


    樓彧臉色發青,胃裏的食物已經倒灌到喉嚨,他又咬牙,硬生生的咽了迴去。


    不就是一節尾巴嗎,阿父說過,在野外,人餓急了,蛇蟲鼠蟻的,什麽不能吃?


    樓彧拚命控製著胃裏的翻湧,脖子、額角的青筋都凸了起來。


    他深邃的眼底,染上了狠厲,仿佛一頭被激怒的惡狼。


    但,片刻後,他的臉上歸於平靜。


    “……屠蘇酒極好,多謝阿叔!”


    樓彧抬起頭,看向樓讓的目光,也恢複了冷靜與淡然。


    樓讓愣了一下,這小畜生居然沒有發作?


    他難道沒有看到?


    還是說,他不認識這是何物?


    不可能啊,旁的小郎君,可能沒有見過,但整日搗鼓這些的樓大郎一定認識。


    “大郎,哦不,是阿彧,你確實該好好謝我。我給你的這碗屠蘇酒,可是不尋常,我特意加了寶貝呢。”


    樓彧沒有如他所願的鬧起來,樓讓索性就繼續撩撥。


    他故意笑得欠兒欠兒的,“那可是大補之物,換做旁人,阿叔我還不舍得呢?”


    樓彧緊抿嘴唇,努力上揚嘴角。


    他沒說話,卻還是“迴以微笑”,也不算失禮。


    還是樓家其他的小郎君,實在好奇,嘴裏說著“什麽寶貝”,便湊了過來。


    然後,就是一陣掀翻屋頂的嚎叫:


    “啊啊啊!居然是壁虎!”


    “天哪,是壁虎!”


    幾個孩子的尖叫,此起彼伏。


    坐在正堂的女眷們,也都被吸引了注意。


    尤其是獨孤氏,她早就看到樓讓主動找上了樓彧,她也早就聽聞這對叔侄的“恩怨”。


    獨孤氏禁不住擔心:今日可是正旦,十一郎不會跟大郎打起來吧?


    唉,隻希望大郎不要犯糊塗,十一郎是叔父,是尊親。


    晚輩若是毆打尊親,是不孝。


    隨後,遠遠瞧著樓彧還算恭敬,獨孤氏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但,緊接著,就聽到了幾個孩子喊什麽“壁虎”。


    獨孤氏是個女子,哪怕吃過苦,也害怕壁虎、蛇、蛤蟆之類的東西。


    “啊!壁虎!蛇!”


    “天哪,樓大郎,你他娘的是不是又把你的那些惡心的東西給放出來了?!”


    隨著孩子們的一聲聲尖叫,忽然,一隻隻壁虎、一條條蛇,還有老鼠等窸窸窣窣的從四麵八方冒了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攀金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薩琳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薩琳娜並收藏攀金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