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日的觀察,鄭儀大致對莊子,對王姮都有了了解。
莊子就是普通的農莊,幾百畝的良田,幾十戶的莊戶,以及三四十個仆役。
仆役裏包括莊頭、別院管事、庖廚、傅母、奴婢等。
鄭儀已經命人將奴婢全都登記造冊。
管理幾十號人,對於曾經總攬後宮的女侍中來說,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鄭儀都沒有動用什麽手段,隻一個重新登記,就讓包括莊頭、管事在內的所有奴婢,都意識到,這位鄭媼不好惹。
鄭儀不隻是自己能力出眾,她還是薑氏選聘,王廩親自送來的。
莊子上的奴婢,大多也都是王家的世仆,他們都懂規矩,更有著做奴婢的“智慧”——
鄭媼背後有前女君和郎君,在這莊子,她就是僅次於九娘的人。
甚至於,就連九娘,都要聽從她的指導、教誨。
鄭媼沒有傅母的名分,但莊子上下都知道,她就是九娘真正的傅母。
傅母,有著管教、規勸小女郎的職責。
鄭?傅母?儀:……莊子和奴婢都好管理,隻是這位九娘,頗有些讓她一言難盡啊。
其實,在鄭儀見到王姮的第一眼時,她的眸光就跳了一下。
要知道,對於鄭儀這種見過大風大浪,早已習慣了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人,能夠讓她有個眸光的閃爍,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不是王姮有多可怕,而是,眼前的王姮,跟她預想中的完全不一樣。
不醜,卻跟她那個仙姿玉色、傾國傾城的生母有極大的區別。
不頑劣,也不自卑,整個人乖乖巧巧、軟軟糯糯。
鄭儀預想過王姮這個失母女童有可能的性情,或是驕縱啊,或是怯懦啊,或是如同刺蝟一般渾身都是刺啊,或是像隻乳虎般色厲內荏啊……
王姮完全不符合。
她不醜,也不夠絕美,胖胖的小臉,圓滾滾的身子,可愛中又不乏精致。
臉型、眉眼間,能夠隱約看出薑氏的影子。
鄭儀敢打賭,假以時日,王姮再長大幾歲,再瘦一兩圈,妥妥就是一個小薑氏。
沒錯,要瘦,還要痩個一兩圈,才能讓她原本的容貌凸顯出來,而不是被一堆肉肉掩藏。
容貌是天生的,體態卻可以後天養成。
氣質倒還好,畢竟是王家的女郎君,從小到大,耳濡目染,就算不刻意學習,也會將規矩、禮儀等融入骨子裏、鐫刻到靈魂上。
鄭儀仔細觀察完王姮,對她唯一滿意的,就是她“淡然”的氣質——榮辱不驚,喜怒不形於色。
小小年紀,失母、父不在,還能保持淡定從容,這份心性,就是在皇宮都不多見。
哪怕被繼母所不容,流落到了城郊的農莊,她也沒有戰戰兢兢,或怨天尤人。
每日裏,小女郎依然好吃好睡,閑暇時還會擼貓喂兔子。
哦,對了,還有一條拔了毒牙的小蛇。
天知道,鄭儀剛看到那條碧綠的竹葉青的時候,險些變了臉色。
這可是毒蛇啊,一口下去,魂斷九天。
即便被拔了毒牙,可鄭儀對於這種軟趴趴、冰涼滑膩的生物,也頗有些敬而遠之。
鄭儀卻發現,王姮對這小蛇也稱不上喜歡,卻還是精心喂養。
虛歲六歲的孩子,卻能克製住本性與好惡,隻這一點,就足以讓鄭儀高看一眼。
“……不愧是薑氏的女兒,其品貌、其心性,都有些意思啊。”
鄭儀答應來王家做傅母,不是真的板上釘釘。
薑氏選擇了她,她也會選擇王姮。
若王姮不合她的心意,鄭儀便會“請辭”。
去年皇宮那麽亂,鄭儀都有法子安然遠遁,這小小的河東,自然也困不住她。
所以,鄭儀來到莊子後,沒有急著進入“教導”狀態,就是在做最後的評估——王姮,值不值得自己“托付”後半生!
過了這幾日,鄭儀做出了判斷:王家九娘,瑕不掩瑜,是一塊值得雕琢的璞玉!
她可以留下試一試!
鄭儀有了初步的選擇,接下來,就是進行教導。
首先,深入了解王姮的學習情況。
“九娘,都讀了什麽書?琴棋書畫,可有你喜歡的?”
鄭儀正式與王姮麵對麵的跽坐,她聲音輕柔,目光卻嚴肅。
被這樣的目光所關注,王姮禁不住收起了嬌憨,也認真的正襟危坐。
大周朝一直都推行漢化,權貴、世家等,都推崇跪坐。
尤其王家還是老牌的氏族,更是將胡床等高足家具視為蠻夷的粗鄙之物。
王姮從學會走路,就開始學習跽坐。
如今,她已經能夠跪坐得十分端正。
呃,就是肉肉比較多,雙腿跪著,略吃力。
但,王姮可以克服。
她腰杆挺直,抬起頭,乖乖的迴答問題:“迴鄭媼,我讀了《太公家教》,現在在讀《詩經》。”
鄭儀聞言,稱不上驚喜,也沒有失望。
王姮這個學習進度,不上不下,中規中矩。
太公家教是自古傳下來的幼兒啟蒙書,許多世家大族的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學習。
詩經嘛,也算蒙學,它不隻是詩詞,更多的也是一種文學的啟蒙。
五六歲熟讀詩經,亦是氏族子弟的基本要求。
是的,基本要求。
王姮的學習,都符合基本的要求,不算不合格,可也沒有拔高!
鄭儀暗自評估著王姮的實力,王姮卻還在乖乖迴答問題:“琴棋書畫,我、我對於‘書’還算擅長。”
鄭儀挑眉,“書?”
九娘擅長書法?
旋即,鄭儀就反應過來,九娘姓王啊,而琅琊王氏最出名的就是書法。
一兩百年前,王家更是出了一位驚才絕豔的書法家,王氏書法冠絕天下!
作為後人,王家子弟更是將“書”列為了必修的課程。
王姮作為家主的嫡長女,即便不喜歡,也要刻苦研習書法。
是的,不喜歡!
鄭儀多敏銳的人啊,多少老狐狸都在她麵前無所遁形,就不用說一個心思都寫在臉上的小女童了。
鄭儀從王姮說話的語氣、神情中都捕捉到了些許痕跡,她敢打賭:王姮並不喜歡書法,她隻是在四藝中“擅長”書法罷了。
至於王姮喜歡什麽,鄭儀不打算追問,她會觀察,然後不著痕跡的讓王姮學習、精進……這是她“攻心”的一個手段。
鄭儀決定要試驗一下,看看王姮這個小主子是否靠得住。
“試一試”的過程中,也要收攏人心。
鄭儀可不想隻做“鄭媼”,她要成為王姮最信任、最依賴、最親近的人!
……
“九娘!九娘!樓大郎來了!”
就在鄭儀準備考校王姮具體功課的時候,院外跑來一個小丫鬟。
鄭儀眉頭微蹙。
這莊子,到底不如主宅啊,奴婢的規矩還是差了些。
一個奴婢,在院子裏大唿小叫,成何體統?
鄭儀沒有當場發作,而是默默的記下來。
她還需要繼續“收集”,有了足夠的“證據”,她就一起算總賬。
且,丫鬟口中的“樓大郎”,也引起了鄭儀的注意。
來到河東前,鄭儀就對河東的情況,進行了大致的了解。
她知道,河東,位於沂河之東,隻是一個人口不足一千戶的下縣。
河東縣的縣令,就是她的“主家”,王氏子王廩。
河東有駐軍,駐軍的將軍則是賀樓氏的家主,最早投到楊翀將軍麾下的樓謹。
樓謹沒有娶妻,卻有一個庶子,便是樓大郎。
樓家這位小郎君,頗有頑劣之名。
跟隨崔太夫人來到河東後,短短幾日,便“臭名遠揚”。
鄭儀在沂州,就聽聞了樓大郎的種種惡行。
“……今日看來,這樓大郎果然頑劣。”
樓家與王家,勉強算是姻親。
樓謹與王廩似乎也“合作”愉快。
但,樓大郎一個七歲的男童,卻在隻有女眷的院落橫衝直闖,實在稱不上有規矩!
“胖丫頭!胖丫頭!我又來啦!”
人未至,聲先到。
鄭儀還在暗自吐槽樓大郎的驕縱、無禮,樓大郎的大嗓門已經極有穿透力的衝進了正堂。
緊接著,就是噔噔噔的腳步聲。
鄭儀抬起頭,不動聲色的觀察著。
此時已近正午,豔陽高照,門口處一片耀眼的陽光。
亮光中,一道活潑的身影躥了出來。
鄭儀眯了眯眼睛,讓眼睛適應了一下光亮與陰影,然後,她就看清了來人——
七八歲的男童,個子很高,比一旁引路的小丫鬟,似乎還高出了一個頭尖兒。
穿著大紅繡金線的翻領長袍,腰間係著鑲嵌白玉的腰帶。
腰帶上,戴著荷包、玉佩等配飾。
腳上則是一雙黑色的翹頭牛皮靴,噔噔噔的踩在了幹淨的木地板上。
按照大周氏族的規矩,入門需脫去鞋履。
樓大郎卻根本不管不顧,宛若一隻小牛犢般就衝了過來。
“胖丫頭,我又尋了個擅長做炙肉的庖廚,待會兒讓他給你做好吃的丫!”
樓大郎根本沒有注意到堂屋裏,還有一個鄭儀。
或者說,他看到了,卻並不在意。
放眼整個王家莊子,他隻在乎一個人:胖丫頭!
王姮聽到“好吃的”三個字,眼睛就是一亮。
不過,樓大郎可以“無視”鄭儀,王姮卻不會忘了,自己身邊還有一個專門教導她的鄭媼。
她沒有立刻迴答樓大郎,而是轉過頭,看向鄭儀:“鄭媼,這位便是樓家阿兄。”
“我與阿兄年齡相仿,樓、王兩處的莊子距離也頗近。”
“平日裏,我與阿兄經常一處玩耍。”
王姮軟糯的小嗓音兒,快速的介紹著樓大郎,並為樓大郎的“無禮”做解釋。
她雖然沒有明著幫樓大郎狡辯,卻也說明了她與樓大郎是世交、是玩伴。
規矩嘛,也不是死的。
對於相熟的姻親、世交,孩子們又玩得好,也就不會有那麽多的繁文縟節。
“樓家阿兄,最是率真,若有失禮之處,還請鄭媼見諒!”
前幾句話還算實話,而這一句,王姮說得頗有些“昧良心”。
樓大郎是率真?
他分明就是熊!
且,更快的,王姮本人就要體驗一把樓大郎的“熊”。
“原來是樓家小郎君!”
見王姮主動幫樓大郎“描補”,鄭儀沒有計較,而是順著台階走了下來。
她故作了然的點點頭,又故意看了眼角落裏的沙漏:“時辰不早了,今日我們就先到這裏。”
“九娘,既然樓大郎來尋你,那你就先招待客人吧。”
說著話,鄭儀便站起身。
王姮也趕忙站起來。
鄭儀與王姮見了禮,然後又朝著樓大郎微微頷首,權當打招唿。
樓大郎:……哼,最討厭這些虛偽的老狐狸了。
這個女人,有著讓他熟悉又厭惡的味道!
樓大郎別過頭,根本不理睬鄭儀。
鄭儀並不惱怒,反而勾起了唇角,有意思,這位樓大郎似乎也不是一味的頑劣。
他,敏銳,聰慧!
鄭儀離開了,樓大郎便直接躥到了王姮身邊,捉起王姮的小手,便拉著她去了院子。
海棠樹下,已經有庖廚支起了烤架。
說起來,烤架還是經過王棉的“改良”,愈發的方便、好用。
烤架上已經捆綁好食材,庖廚按照王棉的方法,一邊轉動烤架,一邊用刷子沾了蜂蜜塗刷。
木柴發出嗶嗶啵啵的響動,橘色的火苗瘋狂舔舐著食材。
高溫遇到皮肉,發出滋滋啦啦的響動,表皮滲出了油脂,發出陣陣的肉香。
再加上蜂蜜的加持,還隔著老遠,香味兒就霸道的衝了過來。
“好香啊!”
王姮吸了吸鼻子,白嫩的小臉上都是沉醉。
“香就多吃些!嘿嘿!”
樓大郎主動幫忙,從靴子裏掏出一把匕首,在王姮不讚同的目光下,不得不衝洗幹淨。
然後,他用匕首割下一塊烤的金黃酥脆的肉,親手喂給了王姮。
王姮像隻嗷嗷待哺的雛鳥,乖乖張開嘴,將肉吃了下去。
“好吃嗎?”
樓大郎眼底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好吃!阿兄,你也吃啊!”
“當然好吃,這可是最新鮮的兔肉。”樓大郎終於露出了獠牙,森寒、殘忍。
“兔肉?”
王姮愣了一下,咀嚼的動作也停了下來。
她似是想到了什麽,猛地抬起頭,“兔肉?你是說,這是兔兔的肉?”
不會是她想的那樣吧?
兔兔?!
她養了一個月的兔兔?!
嘔!
ps:今天中午之前還有一更哈,從今天起,開啟雙更模式喲,還請親們多多支持!
莊子就是普通的農莊,幾百畝的良田,幾十戶的莊戶,以及三四十個仆役。
仆役裏包括莊頭、別院管事、庖廚、傅母、奴婢等。
鄭儀已經命人將奴婢全都登記造冊。
管理幾十號人,對於曾經總攬後宮的女侍中來說,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鄭儀都沒有動用什麽手段,隻一個重新登記,就讓包括莊頭、管事在內的所有奴婢,都意識到,這位鄭媼不好惹。
鄭儀不隻是自己能力出眾,她還是薑氏選聘,王廩親自送來的。
莊子上的奴婢,大多也都是王家的世仆,他們都懂規矩,更有著做奴婢的“智慧”——
鄭媼背後有前女君和郎君,在這莊子,她就是僅次於九娘的人。
甚至於,就連九娘,都要聽從她的指導、教誨。
鄭媼沒有傅母的名分,但莊子上下都知道,她就是九娘真正的傅母。
傅母,有著管教、規勸小女郎的職責。
鄭?傅母?儀:……莊子和奴婢都好管理,隻是這位九娘,頗有些讓她一言難盡啊。
其實,在鄭儀見到王姮的第一眼時,她的眸光就跳了一下。
要知道,對於鄭儀這種見過大風大浪,早已習慣了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的人,能夠讓她有個眸光的閃爍,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不是王姮有多可怕,而是,眼前的王姮,跟她預想中的完全不一樣。
不醜,卻跟她那個仙姿玉色、傾國傾城的生母有極大的區別。
不頑劣,也不自卑,整個人乖乖巧巧、軟軟糯糯。
鄭儀預想過王姮這個失母女童有可能的性情,或是驕縱啊,或是怯懦啊,或是如同刺蝟一般渾身都是刺啊,或是像隻乳虎般色厲內荏啊……
王姮完全不符合。
她不醜,也不夠絕美,胖胖的小臉,圓滾滾的身子,可愛中又不乏精致。
臉型、眉眼間,能夠隱約看出薑氏的影子。
鄭儀敢打賭,假以時日,王姮再長大幾歲,再瘦一兩圈,妥妥就是一個小薑氏。
沒錯,要瘦,還要痩個一兩圈,才能讓她原本的容貌凸顯出來,而不是被一堆肉肉掩藏。
容貌是天生的,體態卻可以後天養成。
氣質倒還好,畢竟是王家的女郎君,從小到大,耳濡目染,就算不刻意學習,也會將規矩、禮儀等融入骨子裏、鐫刻到靈魂上。
鄭儀仔細觀察完王姮,對她唯一滿意的,就是她“淡然”的氣質——榮辱不驚,喜怒不形於色。
小小年紀,失母、父不在,還能保持淡定從容,這份心性,就是在皇宮都不多見。
哪怕被繼母所不容,流落到了城郊的農莊,她也沒有戰戰兢兢,或怨天尤人。
每日裏,小女郎依然好吃好睡,閑暇時還會擼貓喂兔子。
哦,對了,還有一條拔了毒牙的小蛇。
天知道,鄭儀剛看到那條碧綠的竹葉青的時候,險些變了臉色。
這可是毒蛇啊,一口下去,魂斷九天。
即便被拔了毒牙,可鄭儀對於這種軟趴趴、冰涼滑膩的生物,也頗有些敬而遠之。
鄭儀卻發現,王姮對這小蛇也稱不上喜歡,卻還是精心喂養。
虛歲六歲的孩子,卻能克製住本性與好惡,隻這一點,就足以讓鄭儀高看一眼。
“……不愧是薑氏的女兒,其品貌、其心性,都有些意思啊。”
鄭儀答應來王家做傅母,不是真的板上釘釘。
薑氏選擇了她,她也會選擇王姮。
若王姮不合她的心意,鄭儀便會“請辭”。
去年皇宮那麽亂,鄭儀都有法子安然遠遁,這小小的河東,自然也困不住她。
所以,鄭儀來到莊子後,沒有急著進入“教導”狀態,就是在做最後的評估——王姮,值不值得自己“托付”後半生!
過了這幾日,鄭儀做出了判斷:王家九娘,瑕不掩瑜,是一塊值得雕琢的璞玉!
她可以留下試一試!
鄭儀有了初步的選擇,接下來,就是進行教導。
首先,深入了解王姮的學習情況。
“九娘,都讀了什麽書?琴棋書畫,可有你喜歡的?”
鄭儀正式與王姮麵對麵的跽坐,她聲音輕柔,目光卻嚴肅。
被這樣的目光所關注,王姮禁不住收起了嬌憨,也認真的正襟危坐。
大周朝一直都推行漢化,權貴、世家等,都推崇跪坐。
尤其王家還是老牌的氏族,更是將胡床等高足家具視為蠻夷的粗鄙之物。
王姮從學會走路,就開始學習跽坐。
如今,她已經能夠跪坐得十分端正。
呃,就是肉肉比較多,雙腿跪著,略吃力。
但,王姮可以克服。
她腰杆挺直,抬起頭,乖乖的迴答問題:“迴鄭媼,我讀了《太公家教》,現在在讀《詩經》。”
鄭儀聞言,稱不上驚喜,也沒有失望。
王姮這個學習進度,不上不下,中規中矩。
太公家教是自古傳下來的幼兒啟蒙書,許多世家大族的孩子,兩三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學習。
詩經嘛,也算蒙學,它不隻是詩詞,更多的也是一種文學的啟蒙。
五六歲熟讀詩經,亦是氏族子弟的基本要求。
是的,基本要求。
王姮的學習,都符合基本的要求,不算不合格,可也沒有拔高!
鄭儀暗自評估著王姮的實力,王姮卻還在乖乖迴答問題:“琴棋書畫,我、我對於‘書’還算擅長。”
鄭儀挑眉,“書?”
九娘擅長書法?
旋即,鄭儀就反應過來,九娘姓王啊,而琅琊王氏最出名的就是書法。
一兩百年前,王家更是出了一位驚才絕豔的書法家,王氏書法冠絕天下!
作為後人,王家子弟更是將“書”列為了必修的課程。
王姮作為家主的嫡長女,即便不喜歡,也要刻苦研習書法。
是的,不喜歡!
鄭儀多敏銳的人啊,多少老狐狸都在她麵前無所遁形,就不用說一個心思都寫在臉上的小女童了。
鄭儀從王姮說話的語氣、神情中都捕捉到了些許痕跡,她敢打賭:王姮並不喜歡書法,她隻是在四藝中“擅長”書法罷了。
至於王姮喜歡什麽,鄭儀不打算追問,她會觀察,然後不著痕跡的讓王姮學習、精進……這是她“攻心”的一個手段。
鄭儀決定要試驗一下,看看王姮這個小主子是否靠得住。
“試一試”的過程中,也要收攏人心。
鄭儀可不想隻做“鄭媼”,她要成為王姮最信任、最依賴、最親近的人!
……
“九娘!九娘!樓大郎來了!”
就在鄭儀準備考校王姮具體功課的時候,院外跑來一個小丫鬟。
鄭儀眉頭微蹙。
這莊子,到底不如主宅啊,奴婢的規矩還是差了些。
一個奴婢,在院子裏大唿小叫,成何體統?
鄭儀沒有當場發作,而是默默的記下來。
她還需要繼續“收集”,有了足夠的“證據”,她就一起算總賬。
且,丫鬟口中的“樓大郎”,也引起了鄭儀的注意。
來到河東前,鄭儀就對河東的情況,進行了大致的了解。
她知道,河東,位於沂河之東,隻是一個人口不足一千戶的下縣。
河東縣的縣令,就是她的“主家”,王氏子王廩。
河東有駐軍,駐軍的將軍則是賀樓氏的家主,最早投到楊翀將軍麾下的樓謹。
樓謹沒有娶妻,卻有一個庶子,便是樓大郎。
樓家這位小郎君,頗有頑劣之名。
跟隨崔太夫人來到河東後,短短幾日,便“臭名遠揚”。
鄭儀在沂州,就聽聞了樓大郎的種種惡行。
“……今日看來,這樓大郎果然頑劣。”
樓家與王家,勉強算是姻親。
樓謹與王廩似乎也“合作”愉快。
但,樓大郎一個七歲的男童,卻在隻有女眷的院落橫衝直闖,實在稱不上有規矩!
“胖丫頭!胖丫頭!我又來啦!”
人未至,聲先到。
鄭儀還在暗自吐槽樓大郎的驕縱、無禮,樓大郎的大嗓門已經極有穿透力的衝進了正堂。
緊接著,就是噔噔噔的腳步聲。
鄭儀抬起頭,不動聲色的觀察著。
此時已近正午,豔陽高照,門口處一片耀眼的陽光。
亮光中,一道活潑的身影躥了出來。
鄭儀眯了眯眼睛,讓眼睛適應了一下光亮與陰影,然後,她就看清了來人——
七八歲的男童,個子很高,比一旁引路的小丫鬟,似乎還高出了一個頭尖兒。
穿著大紅繡金線的翻領長袍,腰間係著鑲嵌白玉的腰帶。
腰帶上,戴著荷包、玉佩等配飾。
腳上則是一雙黑色的翹頭牛皮靴,噔噔噔的踩在了幹淨的木地板上。
按照大周氏族的規矩,入門需脫去鞋履。
樓大郎卻根本不管不顧,宛若一隻小牛犢般就衝了過來。
“胖丫頭,我又尋了個擅長做炙肉的庖廚,待會兒讓他給你做好吃的丫!”
樓大郎根本沒有注意到堂屋裏,還有一個鄭儀。
或者說,他看到了,卻並不在意。
放眼整個王家莊子,他隻在乎一個人:胖丫頭!
王姮聽到“好吃的”三個字,眼睛就是一亮。
不過,樓大郎可以“無視”鄭儀,王姮卻不會忘了,自己身邊還有一個專門教導她的鄭媼。
她沒有立刻迴答樓大郎,而是轉過頭,看向鄭儀:“鄭媼,這位便是樓家阿兄。”
“我與阿兄年齡相仿,樓、王兩處的莊子距離也頗近。”
“平日裏,我與阿兄經常一處玩耍。”
王姮軟糯的小嗓音兒,快速的介紹著樓大郎,並為樓大郎的“無禮”做解釋。
她雖然沒有明著幫樓大郎狡辯,卻也說明了她與樓大郎是世交、是玩伴。
規矩嘛,也不是死的。
對於相熟的姻親、世交,孩子們又玩得好,也就不會有那麽多的繁文縟節。
“樓家阿兄,最是率真,若有失禮之處,還請鄭媼見諒!”
前幾句話還算實話,而這一句,王姮說得頗有些“昧良心”。
樓大郎是率真?
他分明就是熊!
且,更快的,王姮本人就要體驗一把樓大郎的“熊”。
“原來是樓家小郎君!”
見王姮主動幫樓大郎“描補”,鄭儀沒有計較,而是順著台階走了下來。
她故作了然的點點頭,又故意看了眼角落裏的沙漏:“時辰不早了,今日我們就先到這裏。”
“九娘,既然樓大郎來尋你,那你就先招待客人吧。”
說著話,鄭儀便站起身。
王姮也趕忙站起來。
鄭儀與王姮見了禮,然後又朝著樓大郎微微頷首,權當打招唿。
樓大郎:……哼,最討厭這些虛偽的老狐狸了。
這個女人,有著讓他熟悉又厭惡的味道!
樓大郎別過頭,根本不理睬鄭儀。
鄭儀並不惱怒,反而勾起了唇角,有意思,這位樓大郎似乎也不是一味的頑劣。
他,敏銳,聰慧!
鄭儀離開了,樓大郎便直接躥到了王姮身邊,捉起王姮的小手,便拉著她去了院子。
海棠樹下,已經有庖廚支起了烤架。
說起來,烤架還是經過王棉的“改良”,愈發的方便、好用。
烤架上已經捆綁好食材,庖廚按照王棉的方法,一邊轉動烤架,一邊用刷子沾了蜂蜜塗刷。
木柴發出嗶嗶啵啵的響動,橘色的火苗瘋狂舔舐著食材。
高溫遇到皮肉,發出滋滋啦啦的響動,表皮滲出了油脂,發出陣陣的肉香。
再加上蜂蜜的加持,還隔著老遠,香味兒就霸道的衝了過來。
“好香啊!”
王姮吸了吸鼻子,白嫩的小臉上都是沉醉。
“香就多吃些!嘿嘿!”
樓大郎主動幫忙,從靴子裏掏出一把匕首,在王姮不讚同的目光下,不得不衝洗幹淨。
然後,他用匕首割下一塊烤的金黃酥脆的肉,親手喂給了王姮。
王姮像隻嗷嗷待哺的雛鳥,乖乖張開嘴,將肉吃了下去。
“好吃嗎?”
樓大郎眼底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好吃!阿兄,你也吃啊!”
“當然好吃,這可是最新鮮的兔肉。”樓大郎終於露出了獠牙,森寒、殘忍。
“兔肉?”
王姮愣了一下,咀嚼的動作也停了下來。
她似是想到了什麽,猛地抬起頭,“兔肉?你是說,這是兔兔的肉?”
不會是她想的那樣吧?
兔兔?!
她養了一個月的兔兔?!
嘔!
ps:今天中午之前還有一更哈,從今天起,開啟雙更模式喲,還請親們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