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公開課不等於公開處刑
讓你帶差班,你帶成全校第一了? 作者:吃一口米飯喝一口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我們的學生時代,很多老師被安排上公開課的時候,為了防止場麵冷場,都會提前通知學生,和學生說到一些關於公開課注意的事項。
例如,上公開課的那一天,一般校領導們都會坐在後排,所以後排的那些學生們你們那一節課不要給我做小動作,哪怕裝也得給我裝成你們在好好學習的樣子!
又或是,但凡在課上我發出的提問,不管你們會不會,統統都給我舉起你們的小手,會的你們就舉左手,不會的就給我舉右手之類的等等一係列的安排。
周喻曾經對此就很是不屑一顧,嗤之以鼻。
在周喻上小學的階段,當了周喻五年班主任以及語文老師的喬路,就從來不幹一些在他看來弄虛作假的事情。
比如說公開課,在周喻的記憶中,每當遇到公開課時,即便他所在的班級,其他老師都會在公開課前提前交待過,讓他們做一些比如遇到提問時全都舉手的舉動。
但喬路喬老師,也就是周喻的準老丈人就從來不做這些。
周喻感覺,喬路上公開課時總是很隨性,也充滿了自信,就好像在喬路的課上,一切都是在喬路的計劃之中似的。
但事實也的確如周喻所想的那樣,每次在喬路的公開課上,哪怕喬路沒有提前打招唿,但學生們的表現依舊很棒,整堂公開課所呈現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也因為喬路的啟蒙,讓周喻在之後初中以及高中的階段,對他那些上個公開課都弄虛作假的老師們根本都不屑一顧。
上個公開課你都弄虛作假,你這個老師當的還有什麽意思?!
我要是以後當了老師,我肯定不會這麽做,這麽做就是對學生、對學校還有對老師本人的不負責!曾經年少的周喻如是想到。
不過等到周喻後來年齡再大一些後,他對於這些老師們的行為也就可以理解了。
工作嘛,有些時候做出那些也是迫不得已的。
直到周喻上了師範大學,自己成為了一名老師後,他對於那些老師們的做法也就徹底的理解了。
不過理解不代表認同,周喻雖然不會阻止那些老師們去這樣做,但他卻深深的覺得他不應該這麽去做。
所以,周喻隻是和高三(27)班的學生們通知了一聲,跟他們說了明天會安排公開課,屆時縣教委的領導們,還有其他學校的領導都會來聽課,讓大家好好複習之後,就沒有理會班級裏的事情,好好認真地備課了。
...
...
次日。
也許是因為那些縣教委的領導們今天要來濡須二中視察這一消息被學校通知到了各個班級,所以濡須二中校園內一改往日充滿活力的氣氛,顯得有些安靜且凝重。
主教學樓,高三(27)班教室內。
往常敲響上課鈴後才會姍姍來遲去到班級的周喻,這次提前就等在了教室之中,而高三(27)班的全體學生們,也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叮叮叮叮叮’
上課鈴敲響,和往常不同的是,以往鬧哄哄的教室外的走廊,此刻卻顯得無比的安靜,隻是傳來了一陣陣的腳步聲,越來越近,越來越大。
沒過多久,高三(27)班的全體師生們,就看到了在老王校長的陪同下,一大群看上去頗為幹練的中年男女們從容不迫地走進了高三(27)班的教室當中,在周喻的注視之下,來到了提前預留的位置坐了下來。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來講一講古詩鑒賞當中的,如何讀懂古文古詩詞的思想感情這個話題。”
等到老王校長帶著那些領導們在教室後排落座之後,教室當中便安靜的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清晰可聞,在所有人目光的注視之下,周喻打開了課件和投影,說出了他在今天這堂課的第一句話。
“我們知道讀懂古文古詩詞的思想感情,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一首詩詞,一篇古文,隻有當你理解通透其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之後,那麽我們在答題這一過程當中,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去解決這一難題。”
在說完開場白之後,周喻就直切主題的進入了今天的課程當中,而周喻本人,也是越說越有自信,越繼續往下說情感越發充沛,舉手投足之間,充滿了力量感,讓人看上去就覺得神采飛揚。
“那麽我們繼續看第三點,建立景語與思想內容之間的聯係!”
講台上的周喻興致昂揚地按課件上的內容繼續往下說道,“我們都知道啊,王國維先生曾經在他的《人間詞話刪稿》提到過這麽一句話,叫做一切景語皆情語!”
“那麽這句話作何解釋?這句話的本意,是在強調了情與景在中國傳統詩學中的重要性!”
“我們現在通常會認為,詩中的景物描寫實際上是為了表達情感,而非單純的寫景。在宋詞等文學形式中,通過景物來抒情是一種常見的寫作手法。”
“比如我們看這首歐陽修的《戲答元珍》,這首詩是宋仁宗景佑三年,也就是公元1036年,29歲的歐陽修被貶為峽州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縣令時所作的詩詞。而元珍,則是歐陽修的朋友丁寶臣......”
...
...
‘叮叮叮叮叮’
在周喻的沉浸式講課中,一陣急促的鈴聲忽然從窗外響起,提醒著教室內的眾人,原本漫長的45分鍾的上課時間,這一迴,居然度過的如此的迅速。
“那這一堂課就正式結束了!課件的最後一頁,是我給大家預留的作業,大家迴去好好想一想,該怎麽圍繞著這一主題去解決問題。”
周喻原本就不是個拖堂的性子,這一迴又有各位領導在場,周喻也就更加不會做這種拖堂的事情了,直接宣布本堂公開課,正式結束。
話音剛落,也不知道是在誰的帶領下鼓起了掌,於是沒幾秒鍾,整個高三(27)班的教室內,就被響亮而熱烈的掌聲所充滿了,這讓周喻一時之間無法適應,連連笑著衝大家頷首致謝。
這些領導們給麵子沒有離開教室,周喻這個主講老師便也不好直接離開,索性地裝作收拾講台課件的模樣。
這看上去.......應該是對我的課比較滿意吧?看著場間戀棧不走的那些領導們,周喻心中不無忐忑的想到。
不過周喻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在老王校長他們的陪同下,那些其他學校的老師以及校領導們,都有序的從高三(27)班的教室離開,但最後一個離開的李建平給了周喻一個滿意的眼神,試圖告訴周喻,這次做的很好。
...
...
例如,上公開課的那一天,一般校領導們都會坐在後排,所以後排的那些學生們你們那一節課不要給我做小動作,哪怕裝也得給我裝成你們在好好學習的樣子!
又或是,但凡在課上我發出的提問,不管你們會不會,統統都給我舉起你們的小手,會的你們就舉左手,不會的就給我舉右手之類的等等一係列的安排。
周喻曾經對此就很是不屑一顧,嗤之以鼻。
在周喻上小學的階段,當了周喻五年班主任以及語文老師的喬路,就從來不幹一些在他看來弄虛作假的事情。
比如說公開課,在周喻的記憶中,每當遇到公開課時,即便他所在的班級,其他老師都會在公開課前提前交待過,讓他們做一些比如遇到提問時全都舉手的舉動。
但喬路喬老師,也就是周喻的準老丈人就從來不做這些。
周喻感覺,喬路上公開課時總是很隨性,也充滿了自信,就好像在喬路的課上,一切都是在喬路的計劃之中似的。
但事實也的確如周喻所想的那樣,每次在喬路的公開課上,哪怕喬路沒有提前打招唿,但學生們的表現依舊很棒,整堂公開課所呈現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也因為喬路的啟蒙,讓周喻在之後初中以及高中的階段,對他那些上個公開課都弄虛作假的老師們根本都不屑一顧。
上個公開課你都弄虛作假,你這個老師當的還有什麽意思?!
我要是以後當了老師,我肯定不會這麽做,這麽做就是對學生、對學校還有對老師本人的不負責!曾經年少的周喻如是想到。
不過等到周喻後來年齡再大一些後,他對於這些老師們的行為也就可以理解了。
工作嘛,有些時候做出那些也是迫不得已的。
直到周喻上了師範大學,自己成為了一名老師後,他對於那些老師們的做法也就徹底的理解了。
不過理解不代表認同,周喻雖然不會阻止那些老師們去這樣做,但他卻深深的覺得他不應該這麽去做。
所以,周喻隻是和高三(27)班的學生們通知了一聲,跟他們說了明天會安排公開課,屆時縣教委的領導們,還有其他學校的領導都會來聽課,讓大家好好複習之後,就沒有理會班級裏的事情,好好認真地備課了。
...
...
次日。
也許是因為那些縣教委的領導們今天要來濡須二中視察這一消息被學校通知到了各個班級,所以濡須二中校園內一改往日充滿活力的氣氛,顯得有些安靜且凝重。
主教學樓,高三(27)班教室內。
往常敲響上課鈴後才會姍姍來遲去到班級的周喻,這次提前就等在了教室之中,而高三(27)班的全體學生們,也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叮叮叮叮叮’
上課鈴敲響,和往常不同的是,以往鬧哄哄的教室外的走廊,此刻卻顯得無比的安靜,隻是傳來了一陣陣的腳步聲,越來越近,越來越大。
沒過多久,高三(27)班的全體師生們,就看到了在老王校長的陪同下,一大群看上去頗為幹練的中年男女們從容不迫地走進了高三(27)班的教室當中,在周喻的注視之下,來到了提前預留的位置坐了下來。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來講一講古詩鑒賞當中的,如何讀懂古文古詩詞的思想感情這個話題。”
等到老王校長帶著那些領導們在教室後排落座之後,教室當中便安靜的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清晰可聞,在所有人目光的注視之下,周喻打開了課件和投影,說出了他在今天這堂課的第一句話。
“我們知道讀懂古文古詩詞的思想感情,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一首詩詞,一篇古文,隻有當你理解通透其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之後,那麽我們在答題這一過程當中,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去解決這一難題。”
在說完開場白之後,周喻就直切主題的進入了今天的課程當中,而周喻本人,也是越說越有自信,越繼續往下說情感越發充沛,舉手投足之間,充滿了力量感,讓人看上去就覺得神采飛揚。
“那麽我們繼續看第三點,建立景語與思想內容之間的聯係!”
講台上的周喻興致昂揚地按課件上的內容繼續往下說道,“我們都知道啊,王國維先生曾經在他的《人間詞話刪稿》提到過這麽一句話,叫做一切景語皆情語!”
“那麽這句話作何解釋?這句話的本意,是在強調了情與景在中國傳統詩學中的重要性!”
“我們現在通常會認為,詩中的景物描寫實際上是為了表達情感,而非單純的寫景。在宋詞等文學形式中,通過景物來抒情是一種常見的寫作手法。”
“比如我們看這首歐陽修的《戲答元珍》,這首詩是宋仁宗景佑三年,也就是公元1036年,29歲的歐陽修被貶為峽州夷陵(今湖北省宜昌市)縣令時所作的詩詞。而元珍,則是歐陽修的朋友丁寶臣......”
...
...
‘叮叮叮叮叮’
在周喻的沉浸式講課中,一陣急促的鈴聲忽然從窗外響起,提醒著教室內的眾人,原本漫長的45分鍾的上課時間,這一迴,居然度過的如此的迅速。
“那這一堂課就正式結束了!課件的最後一頁,是我給大家預留的作業,大家迴去好好想一想,該怎麽圍繞著這一主題去解決問題。”
周喻原本就不是個拖堂的性子,這一迴又有各位領導在場,周喻也就更加不會做這種拖堂的事情了,直接宣布本堂公開課,正式結束。
話音剛落,也不知道是在誰的帶領下鼓起了掌,於是沒幾秒鍾,整個高三(27)班的教室內,就被響亮而熱烈的掌聲所充滿了,這讓周喻一時之間無法適應,連連笑著衝大家頷首致謝。
這些領導們給麵子沒有離開教室,周喻這個主講老師便也不好直接離開,索性地裝作收拾講台課件的模樣。
這看上去.......應該是對我的課比較滿意吧?看著場間戀棧不走的那些領導們,周喻心中不無忐忑的想到。
不過周喻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在老王校長他們的陪同下,那些其他學校的老師以及校領導們,都有序的從高三(27)班的教室離開,但最後一個離開的李建平給了周喻一個滿意的眼神,試圖告訴周喻,這次做的很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