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最早的7.62*54mm子彈是圓頭、平底、鉛芯、白銅被甲,但是這一次俄國人拿出了新式的尖頭彈,而在這些尖頭彈種還有一種是用鋼芯的子彈,雖然出口動能差不多,彈頭重量也差不多,但是穿甲威力顯然有了一定的提升。(這個曆史上是1908年後才出現的鋼芯尖頭彈。)而對於這種大威力化的子彈,對於裝甲車防禦的水準自然要有所提高。
而為了抵禦這種子彈的中近距離攻擊,巴伐利亞方麵需要把裝甲厚度從5mm提高到7mm左右!這自然要大大提高裝甲的重量,整輛車都需要重新設計和布置。除非你可以在其它方麵把重量降下來!
俄國人想了想,於是提出了一個新的意見,他們決定為采用兩種武器配置,原來的運輸車地盤使用重量較輕的機槍。而專門設計的戰車地盤則使用重量較大的火炮。而對於俄國人的錙珠必較,巴伐利亞表示沒問題!
為了盡可能的減少重量,裝備獨立的炮塔自然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從外形上看,這種簡裝機槍戰車其實和後世的機槍皮卡差距不大,但是因為卻又一定的裝甲防護,車體正麵完全可以抵禦機槍和步槍子彈在100米的距離上的攻擊,而側麵鋼板厚度也在4mm左右。
俄國人堅持使用自己的機槍,而巴伐利亞顯然不打算把自己的可更換槍管的新式機槍提供給俄國人。所以這款戰車使用的機槍依然是比較古老的馬克沁機槍。依然裝備有較大的水桶,不過德國人在細節上還是做了一些改進。
為了保證火力的連續性和足夠的射速,德國人專門設計了一種雙聯式槍架,這種槍架可以容納兩挺機槍,下部還與一個輔助的旋轉裝置,可以較為快速的控製俯仰角和轉動,而最大的改變是在兩挺機槍中間安裝了一套光學瞄準具,可以輔助測距和瞄準。
而在槍體上德國人也進行改進,因為不用考慮機槍的人力移動,所以不少地方可以增加重量以提高性能,德國人首先在機槍的水桶前部加裝了一個裝甲套,用於防止機槍水箱被子彈打中後導致失效。在機槍手正麵。同樣加裝了一個巨大的可拆卸護盾,用於保護機槍手。
為了提高機槍的火力的持續性。德國人還未其設計了一個全新的冷卻水係統,這個係統比步兵使用的機槍還要複雜。從冷水箱中抽出的冷卻水進入冷卻水後,順著環形管道從機槍的槍管處帶走熱量。然後再接近槍口處冷卻,水蒸汽變成水然後順著另外一根導管重新流入到冷卻水箱中。這樣的設定不用專門給機槍冷卻水桶加水,就可以持續不斷的射擊。
不過這個巴伐利亞人自認為非常完美的射擊卻並不受俄國人的歡迎,因為他們認為如果在冬季開戰的話,根本不需要冷卻水,所以他們隻是采購了少量幾套備用,這讓巴伐利亞方麵始料未及。
介於布爾戰爭中馬克沁發明的37mmpin-pin炮因為兇悍的火力,較輕的重量而備受英布雙方好評,所以,俄國人也決定裝備這種機關炮作為騎兵的輕型火炮使用。當俄國人發現在這種新興載具間距良好的通過性和巨大的裝載量之後,就萌生了把這款武器放到戰車上的想法。
1磅速射炮(pin-pin炮的另外一種說法)可不像機槍那麽好伺候,這種武器在各國軍隊中其實是加上輪子作為一種輕型步兵炮使用的。炮身重量186千克,炮身長度187厘米。旁邊再配上一個25發的彈藥箱。使用的炮彈重量為1磅,彈藥規格為37mm*94mm。這種火炮可以輕易的在一分鍾之內把300發炮彈投射到4500碼的距離上!這意味著什麽?除了表明理論上可以一分鍾內把400磅的彈藥扔到對方頭頂上之外,同時還意味著一分鍾的持續設計可以打掉價值90英鎊的彈藥!
(一發炮彈6先令。當然實戰中很少會一扣扳機一下打出幾百發炮彈的,一般都是25發彈鏈,第一發炮彈用於矯正。然後一下把剩下的24發炮彈打光。短時間內瞬間覆蓋目標區域。)
“我擦,這個不好弄啊!”當巴伐利亞技術人員拿到俄方的要求後首先就表示不好辦,原因很簡單,這東西其實就是馬克沁機槍的放大版啊!需要一個可以容納至少15kg水的冷卻水桶。整個火炮的重量已經高達186kg了,旁邊還有放一個巨大的彈盤,這些重量加一起怎麽著也衝著200多公斤去了,如此沉重的火炮想要單純靠人手快速旋轉俯仰那可困難一點。
所以,曆史上除了那些加在陸炮輪子上當輕型火炮的貨之外,大部分的1磅炮都采用了類似後世高炮那種炮架,甚至還在炮管斜上方加了一個根支柱,支柱下麵還用鐵環拴住了這門37mm炮巨大的冷卻水桶。
而實際上巴伐利亞也是采用了類似的炮座。(具體情況可以維基,也可以看看**的37高炮的俯仰和旋轉係統。)不過和曆史上不一樣的是,巴伐利亞的工程師們考慮放棄冷卻水桶,首先,這個東西在俄國人看來不是很必要的。畢竟在俄國人那裏,這種炮彈不可能像機關槍那麽一直設計,火力持續性要求並不高。
其次,火炮對於冷卻水的要求實在是太多了一些,幾乎是機槍要求的三倍以上!而且這發射的畢竟是炮彈,冷卻水用量肯定巨大,車輛搭載量本來就有限,俄國人和巴伐利亞工程師一直糾結於是炮彈和冷卻水量的問題。(千萬不要以為一挺機槍帶5kg水就夠了,那是要出事的,實戰中就有一挺機槍,一個連的人用水壺送水的情況......。)
最終,巴伐利亞提出的建議是使用一個個沉重的散熱片來取代冷卻水,並且將射擊速度進一步調低,射速從每分鍾300發下調到180發左右。這樣的話可以保證,使用25發彈鼓時,不會出現火炮過熱的情況。
第二更奉上......。(未完待續。)
最早的7.62*54mm子彈是圓頭、平底、鉛芯、白銅被甲,但是這一次俄國人拿出了新式的尖頭彈,而在這些尖頭彈種還有一種是用鋼芯的子彈,雖然出口動能差不多,彈頭重量也差不多,但是穿甲威力顯然有了一定的提升。(這個曆史上是1908年後才出現的鋼芯尖頭彈。)而對於這種大威力化的子彈,對於裝甲車防禦的水準自然要有所提高。
而為了抵禦這種子彈的中近距離攻擊,巴伐利亞方麵需要把裝甲厚度從5mm提高到7mm左右!這自然要大大提高裝甲的重量,整輛車都需要重新設計和布置。除非你可以在其它方麵把重量降下來!
俄國人想了想,於是提出了一個新的意見,他們決定為采用兩種武器配置,原來的運輸車地盤使用重量較輕的機槍。而專門設計的戰車地盤則使用重量較大的火炮。而對於俄國人的錙珠必較,巴伐利亞表示沒問題!
為了盡可能的減少重量,裝備獨立的炮塔自然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從外形上看,這種簡裝機槍戰車其實和後世的機槍皮卡差距不大,但是因為卻又一定的裝甲防護,車體正麵完全可以抵禦機槍和步槍子彈在100米的距離上的攻擊,而側麵鋼板厚度也在4mm左右。
俄國人堅持使用自己的機槍,而巴伐利亞顯然不打算把自己的可更換槍管的新式機槍提供給俄國人。所以這款戰車使用的機槍依然是比較古老的馬克沁機槍。依然裝備有較大的水桶,不過德國人在細節上還是做了一些改進。
為了保證火力的連續性和足夠的射速,德國人專門設計了一種雙聯式槍架,這種槍架可以容納兩挺機槍,下部還與一個輔助的旋轉裝置,可以較為快速的控製俯仰角和轉動,而最大的改變是在兩挺機槍中間安裝了一套光學瞄準具,可以輔助測距和瞄準。
而在槍體上德國人也進行改進,因為不用考慮機槍的人力移動,所以不少地方可以增加重量以提高性能,德國人首先在機槍的水桶前部加裝了一個裝甲套,用於防止機槍水箱被子彈打中後導致失效。在機槍手正麵。同樣加裝了一個巨大的可拆卸護盾,用於保護機槍手。
為了提高機槍的火力的持續性。德國人還未其設計了一個全新的冷卻水係統,這個係統比步兵使用的機槍還要複雜。從冷水箱中抽出的冷卻水進入冷卻水後,順著環形管道從機槍的槍管處帶走熱量。然後再接近槍口處冷卻,水蒸汽變成水然後順著另外一根導管重新流入到冷卻水箱中。這樣的設定不用專門給機槍冷卻水桶加水,就可以持續不斷的射擊。
不過這個巴伐利亞人自認為非常完美的射擊卻並不受俄國人的歡迎,因為他們認為如果在冬季開戰的話,根本不需要冷卻水,所以他們隻是采購了少量幾套備用,這讓巴伐利亞方麵始料未及。
介於布爾戰爭中馬克沁發明的37mmpin-pin炮因為兇悍的火力,較輕的重量而備受英布雙方好評,所以,俄國人也決定裝備這種機關炮作為騎兵的輕型火炮使用。當俄國人發現在這種新興載具間距良好的通過性和巨大的裝載量之後,就萌生了把這款武器放到戰車上的想法。
1磅速射炮(pin-pin炮的另外一種說法)可不像機槍那麽好伺候,這種武器在各國軍隊中其實是加上輪子作為一種輕型步兵炮使用的。炮身重量186千克,炮身長度187厘米。旁邊再配上一個25發的彈藥箱。使用的炮彈重量為1磅,彈藥規格為37mm*94mm。這種火炮可以輕易的在一分鍾之內把300發炮彈投射到4500碼的距離上!這意味著什麽?除了表明理論上可以一分鍾內把400磅的彈藥扔到對方頭頂上之外,同時還意味著一分鍾的持續設計可以打掉價值90英鎊的彈藥!
(一發炮彈6先令。當然實戰中很少會一扣扳機一下打出幾百發炮彈的,一般都是25發彈鏈,第一發炮彈用於矯正。然後一下把剩下的24發炮彈打光。短時間內瞬間覆蓋目標區域。)
“我擦,這個不好弄啊!”當巴伐利亞技術人員拿到俄方的要求後首先就表示不好辦,原因很簡單,這東西其實就是馬克沁機槍的放大版啊!需要一個可以容納至少15kg水的冷卻水桶。整個火炮的重量已經高達186kg了,旁邊還有放一個巨大的彈盤,這些重量加一起怎麽著也衝著200多公斤去了,如此沉重的火炮想要單純靠人手快速旋轉俯仰那可困難一點。
所以,曆史上除了那些加在陸炮輪子上當輕型火炮的貨之外,大部分的1磅炮都采用了類似後世高炮那種炮架,甚至還在炮管斜上方加了一個根支柱,支柱下麵還用鐵環拴住了這門37mm炮巨大的冷卻水桶。
而實際上巴伐利亞也是采用了類似的炮座。(具體情況可以維基,也可以看看**的37高炮的俯仰和旋轉係統。)不過和曆史上不一樣的是,巴伐利亞的工程師們考慮放棄冷卻水桶,首先,這個東西在俄國人看來不是很必要的。畢竟在俄國人那裏,這種炮彈不可能像機關槍那麽一直設計,火力持續性要求並不高。
其次,火炮對於冷卻水的要求實在是太多了一些,幾乎是機槍要求的三倍以上!而且這發射的畢竟是炮彈,冷卻水用量肯定巨大,車輛搭載量本來就有限,俄國人和巴伐利亞工程師一直糾結於是炮彈和冷卻水量的問題。(千萬不要以為一挺機槍帶5kg水就夠了,那是要出事的,實戰中就有一挺機槍,一個連的人用水壺送水的情況......。)
最終,巴伐利亞提出的建議是使用一個個沉重的散熱片來取代冷卻水,並且將射擊速度進一步調低,射速從每分鍾300發下調到180發左右。這樣的話可以保證,使用25發彈鼓時,不會出現火炮過熱的情況。
第二更奉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