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知道李世民要滅高昌的事還是李泰告訴他的,當他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中一愣:不對呀!時間不對呀!我記得應該還得有幾年的時間呢?怎麽才貞觀五年就開始了?難道是因為我的原因提前了?


    李泰見李恪吃驚發愣不由的心中一笑:看來他在宮裏沒有什麽內應呀!這麽大的消息他剛剛知道?不像是裝的!要不試探一下!


    “二哥你還不知道?”


    “呃……青雀我的確是剛聽到你說,不過這些事有父皇做主就行,咱們現在應該好好學習,爭取早日授衣。”,李恪也沒有在意李泰別有用心的提問,隨意迴答道。


    “哎呀!二哥!你這消息太不靈通了,也是你搬出宮中後就是不方便呀!其實你……”


    “青雀!有些事你我知道和不知道意義都不大,咱們也左右不了父皇,況且朝堂之上還有那麽多的能臣良將,父皇需要咱們參與之時自然會知會我們!”


    “可……好吧!二哥你說的對!”,李泰見李恪很不在乎也就沒有繼續試探下去,反正吃虧的不是自己,既然你自己覺得沒什麽事,咱就不必多此一舉!


    李恪認真的學習了一上午,下學時一個太監叫住了他說是太上皇想見他,李恪搖了搖頭便來到了大安宮。


    “孫兒李恪見過皇祖父!”


    “行了!免禮吧!不錯聽說和嶺南的馮家結了親了!怎麽想媳婦了?”


    “皇祖父!這事您說我能做主嗎?”,李恪無奈的道。


    “怎麽!聽你這意思還不願意?不過那封地換的確實有點虧!要不朕去找你父皇給你退了!換成越王去怎麽樣?”


    “啊……這不太好吧!”


    “哼!都是口是心非的東西!”


    李恪一聽心道:你這是連自己都罵了!我是東西那你是什麽?


    “怎麽?還不服氣!北地寒苦,不如蜀地富裕,真不知道蕭瑀怎麽被你說服的,就憑薊州那個刺史,能成什麽事!”


    “皇祖父您說的孫兒聽不懂呀!”


    “行了!在朕麵前不必裝了!既然被封燕王了,朕在北麵給你找了個盟友,有空你們好好談談,怎麽也比一個刺史強!”


    “皇祖父!孫兒還得幾年去就封!這不好吧?”


    “有什麽好不好的!也不是讓你去造反!即使你父皇知道了也不會在意,反正他還想補償你呢!行了!你自己知道此事就好!滾蛋吧!”


    “孫兒告退!”


    待李恪走後李淵自語道:“都不是安分的主呀!嗬嗬!目前前也就是他還能湊合著有點能力,就是這計謀漏洞百出,魄力也都不隨老二,想上朝堂有話語權,直說就好,非得弄這麽大彎兒,不過越是這樣其他人就越會對他放下戒備,也許這就是背後之人給他本身定的計謀也說不準,剩下的那兩個也就那樣,大唐的將來堪憂呀!”……


    而李恪迴到府中用完午膳後想休息會兒,但想起李淵和他說的就來了精神:這老頭應該誤會了,親事是馮盎自己提出的,他應該是想讓李世民安心南疆,估計一開始應該是李承乾,但太子肯定不能和他家結親,否則朝堂之上會彈劾他有非分之想,李泰應該沒看上,這才選了我,嗬嗬!弄得一幫人胡亂猜想,我隻是想找個靠海的封地,結果老頭給弄了外國的盟友,高建武估計也沒有想到,這個親王盟友會對他有想法,不過他這消息倒是靈通的很!說起消息,李泰今日估計想試探我,哪知道我並不在意這個,他又該多想了,哎!老讓他們誤會多不好呀!嘿嘿!……


    滅高昌的戰爭最終還是沒有打起來,不過侯君集倒是趁機占了五座城池,當然這裏的百姓對於唐軍的到來沒有什麽反感,甚至城中富裕的人家還向他們打聽是不是以後自己就是唐人了,弄的軍中司馬有些不知所措。


    唐儉來到高昌國都的第二天,鞠文泰就接見了他,並給他辦了接風酒宴,結果唐儉以舟車勞頓為由拒絕了,又休息了一天,直到第三天中午唐儉才去見鞠文泰。


    “主上不可呀!這大唐分明是在壓榨我國,主上萬萬不可答應呀!”


    “嗬嗬!你們可以不答應,而且說實話,陳國公和邳國公更喜歡你們不答應,這樣一來他們的軍功就有保障了!那尊敬的高昌國主,我就告退了!”,唐儉說完笑嗬嗬的轉身就走,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大膽!拉人給他綁了!”


    “嗬嗬!最好把我給殺了,否則現在即便你們同意,我迴去也告訴陛下你們不同意!”


    “哼!你就不怕治你欺君之罪嗎?”


    “嘿嘿!陛下估計就想從我嘴裏聽到他想聽到的,至於欺君不欺君的,那是滅了高昌以後的事了,估計陛下那時陛下也不記得了!”


    “你……”,高昌的大臣們聽著唐儉的話都像泄了氣的氣球一樣,都無言以對,但就這樣答應大唐的條件他們心中又有些不甘!


    這時唐儉看也差不多了便繼續開口道:“尊敬國主,其實吧我大唐陛下接到陳國公的軍報後是想直接發兵的,但好說歹說讓我們這些文臣給勸住了,你們說你們幹的這些事,哎!算了!我也不多廢話了!邊境上的三座城池你也別想要了,剩下的兩座歸咱們兩國管理改為商榷,我大唐的商隊交易不得收稅,這是我們陛下最後的底線!您要是覺得行,我就與您詳談,如果你要覺得不行,我還是挺高興的,您看……”


    唐儉在高昌的就待了三天,第四天早上就收拾行裝,帶著高昌國給的土特產出了高昌國的“外交部”開始了迴國之旅,上了馬車後,唐儉就開始繼續沉思是誰放到自己書房的信,當自己交給陛下時,陛下好像一點也不驚訝,而是按著信裏麵大部分的內容讓自己來操作,隻是駁迴駐軍一事,看樣子肯定不是陛下,也不像是朝堂之上的大臣,真是猜不到呀!


    就在唐儉在車裏沉思時,馬車突然停了下來,唐儉心中一驚!難道是高昌反悔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意外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樓並收藏意外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