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四年六月初一太極宮早朝,李世民坐在龍椅上目視下方突然看到了頡利,於是李世民用眼神詢問了一下長孫無忌,後者則是也用不明所意的眼神迴了他一下,李世民隻能示意阿難開始上朝。


    “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眾臣也看到了頡利,所以都很知趣的選擇了沉默。


    朝堂之上,頡利站得筆直,左右看了看出列拱手道:“陛下,臣有本上奏!”


    “準!”


    “臣聽聞柴紹將軍私自販賣突厥俘虜,臣已臣服大唐,突厥之人也屬於大唐子民,如此做法對於大唐統治大有危害,有損我大唐威嚴之舉!望陛下阻止此事!”


    李世民聽後,臉色微微一變,看向柴紹。柴紹上前一步,從容不迫地拱手說道:“陛下,臣絕無此事。頡利莫要血口噴人!”


    頡利冷哼一聲:“本可汗有人證物證,柴紹你休要狡辯。”此時朝堂議論紛紛。此時即便不長眼的禦史也不敢上前搭話發言。


    柴紹心中明白這是頡利被逼的沒辦法,才來朝堂找李世民,畢竟他名義上來說還是突厥的領頭人,想挽迴自己的一點名聲罷了,不過李世民會同意嗎?真是異想天開!於是便高聲道:“陛下,臣一直忠心耿耿,突厥俘虜按律理應在草原時斬首示眾,但咱唐人受聖人教誨,不但沒有殺俘,反而給他們找了一份很好的生計,這頡利將軍不非但不感謝於臣也就算了,反而但說起了臣的不是。臣懇請陛下徹查,還臣清白。”


    李世民心中對柴紹的話很是高興,假裝沉思片刻後便開口道:“既如此,朕定會派人查清此事。若柴紹有罪,絕不輕饒;但若有人誣陷,朕也定也會還你公道。”


    頡利心中一驚,他原以為李世民會直接斥責柴紹,怎麽也得給自己一個麵子,卻沒想李世民如此“公正”。哎!算了反正自己已經盡力的在朝堂上說了,至於能不能辦成就看人家的臉色了!


    待頡利退下後唐儉出列拱手道:“啟奏陛下!臣有本上奏!”


    “愛卿請講!”


    “謝陛下!西突厥,吐穀渾,高昌等西域諸國部落派來使者,願尊法唐為上國!”,說完又側身看了眼頡利繼續道:“現已在鴻臚寺安頓,不知陛下何時召見?”


    李世民一聽點了點頭道:“此事算不得大事,唐卿自己看著安排就行,朕就不見了,告訴他們大唐不是好武之國,讓他們安穩過日子就行!”


    “臣遵旨!”……


    退朝後李世民讓太監叫住了房杜及長孫無忌,來到偏殿便商量起了其他事宜,半個時辰後正商量關於這次出征文官的獎勵方案,特別是唐儉這鴻臚寺卿該如何獎賞時,太監稟報李恪求見!


    李世民一聽就想讓他等著,可又想起李恪好幾天都沒來了,這次來可能有要事便點頭讓太監把他叫了進來。


    “拜見父皇!見過舅父,兩位叔伯!”


    “行了免禮吧!今日怎麽想起來朕這了?有事?”


    “迴父皇!也沒什麽大事!就是兒臣的親軍已經選完了,特意來向父皇稟報一番!沒想到您這有事,兒臣這就告退!”


    長孫無忌一聽就想起了李恪的五千親軍的事心裏就有些別扭,突然計上心來道:“蜀王這次征討突厥倒是可圈可點,還學會了馬上功夫,聽說還在陰山腳下弄了塊牧場,真是可喜可賀呀!”


    李恪一聽心中腹誹:嗬嗬!你又要搞事情呀!嘴上卻道:“舅父讚略!恪兒隻是跟著轉了一圈,都是大唐將士們勇敢作戰,哪有您說的那麽好!”


    “蜀王的成長大家有目共睹,都說有陛下當年之姿呀!”


    房杜二人一聽心中大驚:這長孫老賊要幹嘛?這是要……


    “哼!他還差的遠!”,李世民也不傻,聽出了長孫無忌言外之意便出言阻止,怕李恪不知怎麽迴答,還想繼續說下去就聽長孫無忌繼續道:“陛下!這次出征蜀王殿下也去了,不如問問蜀王?”


    李世民心有不悅,但沒有阻止,他也抱著考考李恪的想法點了點頭,對著李恪道:“恪兒你覺得這次征討突厥,出使突厥的文官該如何封賞?特別是莒國公?”


    李世民說完就看著李恪,房杜二人也同樣看向李恪,長孫無忌更是笑眯眯盯著他,李恪心中又生氣又叫苦:你說你一個首相,千古一帝加上房謀杜斷,這麽欺負一個半大孩子合適嗎?怎麽賞不是你們一句話的事嗎?特別是你個長孫無忌!哼!既然你們想聽那就往大了給你們說說,讓你們開開眼!


    想到這便開口道:“哎呀!父皇這……這兒臣也不懂這些呀!莒國公這次為了穩住頡利可是拚死一搏呀?怎麽賞還不是您一句話的事!”


    “哼!”,李世民失望的哼了聲繼續道:“正是因為莒國公如此,才不好隨意賞賜,他已是國公,難道還封王不成?”


    “蜀王有所不知,李靖如此功勞才封代國公,真給莒國公賞賜大了怕將士有怨言,小了又怕莒國公……哎!這才是陛下為難之處!”,房玄齡看不下去了給李恪解釋了一句。


    哪知李恪卻道:“既然爵位無法高升,那就給莒國公升官不就行了!”


    “莒國公已是鴻臚寺卿!”,杜如晦提示道。


    李恪想都沒想隨意道:“那就弄個尚書當當……”


    “大膽!”,李世民一聽這個氣呀!這不是在笑話自己嗎!自己可是封了好多的尚書呀!而且還是一個部幾個的那種!


    “陛下息怒!”,長孫無忌麵帶微笑的勸解道:“蜀王殿下也是無心之舉!”,可心裏比臉上更高興!


    “父皇!您聽兒臣說完!”


    “行了趕緊滾!”,李世民惱怒擺了擺手。


    “陛下不如再聽聽,蜀王可能有別的見解!”,長孫無忌並不打算就這樣放過李恪勸解道。


    “哼!”


    李恪見長孫無忌如此心中冷笑:本來打算就坡下驢的,既然如此怎麽也得爭口氣!想到這也不管低調不低調了直接開口道:“父皇!您誤會了!兒臣說的意思並不是您想的那樣!兒臣想說的是如果鴻臚寺改成外交部,那莒國公不就順理成章的成為尚書了嗎?”


    “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意外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樓並收藏意外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