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們迴來估計得個把月,在這期間怎麽也得把地基建好了,要不估計不用柴紹找自己麻煩,那幫殺才也都敢把自己揍一頓。剛想去柴哲威商量一下細節,三德子報弘農王求見。


    李恪一聽是他急忙命人開大門出動儀仗迎接,不管怎麽說他也是個王爺而且還是李世民封的,不能失了禮數!


    楊政道其實是不想來的,可架不住蕭太後和蕭瑀的勸解,再一想李恪本身即是親王,又是自己的姑舅的親戚,並且將生意還算可以的茹慧齋白白給了自己,不來拜訪感謝一下也說不過去。當然自己也想著帶點禮物,結果皇祖母愣是給了自己一封信,說將此信交給他算的最好的謝禮了,弄的自己一頭霧水。


    正想著隻見王府中門大開,一隊儀仗率先走了出來,見到李恪對他如此楊政道心裏好受了許多,畢竟自己怎麽說好歹是個王爺排場還是要有的,看來皇祖母說的對這眾多皇子裏麵也就是李恪,還能相處一下,其他的就算了!


    “哎呀!表兄大駕光臨,小弟我真是受寵若驚呀!來來快快進府!”,李恪並沒有稱唿其弘農王,反而上來就開始以親戚相稱,這讓楊政道的好感又提高了一大截!


    “多謝王爺!王爺大可不必如此……”


    “叫什麽王爺!你我本是姑舅表親,不用去計較那些,走!”,李恪說完就拉著楊政道向後院書房走去。楊政道沒想到李恪會如此熱情,還將他帶到書房而不是客廳。


    “三德子看茶!來表兄快坐!”


    “多謝王爺!”


    “你看你我都喊你表兄了,你還一口一個王爺的,如果你在這樣我可要生氣了!”,李恪假意惱怒道。


    “這……那愚兄就托大,喊你賢弟了!”


    “這就對了,沒有外人時咱們就兄弟相稱,這多好呀!”


    “是呀!愚兄已有好多年沒有與人稱兄道弟了,此番前來一是要感謝賢弟贈店之恩,二來是皇祖母有封信要交於賢弟。”,楊政道說著便從懷中掏出了一封信件遞給了李恪。


    李恪接過後並未著急查看,而是與楊政道聊起了家常,又詢問了府中還有什麽缺的,並承諾劉能暫時不會撤迴,直到他找到合適的掌櫃。還介紹了一下李茹和李慧及女工們的情況,及經營的理念。反正是關於茹慧齋的事李恪全部事無巨細的與楊政道交待了一遍,又將他感動了一次……


    待送走楊政道後,李恪迴到了書房便將蕭太後的信件打開,瀏覽了一遍後李恪嘴角上揚自語道:“看來這世道人們總都愛留一個後手,但是有時候不知道這後手管不管用,就當做籌碼來糊弄別人,那如給點金銀財寶的實惠!算了全當是替母妃做個了斷吧!”,說完就讓三德子拿過火折子將信件焚燒了幹幹淨淨!


    次日太極宮早朝,“臣彈劾萬年縣令,不顧百姓死活,並夥同他人兼並百姓房產從中謀利,望陛下將此人革職查辦!”


    阿難剛剛說完無本退朝,一禦史便出列彈劾萬年縣令,李世民這幾日除了想著看看頡利狼狽的樣子外,朝中到是沒有什麽大事,今日一聽事管長安城萬年縣中時也來了興趣道:“竟有如此之事,來人宣萬年縣令覲見!”


    半個時辰後萬年縣令兢兢兢兢來到了大殿行禮道:“下官萬年縣令見過陛下!”


    “嗯!聽說你夥同他人要兼並百姓房產可有此事?”


    “啊!陛下冤枉呀!是柴紹之子柴哲威想利用勤頤坊鬧鬼之事騙取百姓房產,臣沒有答應呀!”


    “你胡說!陛下!臣打聽到的是譙國公之子聽說勤頤坊有不祥之物,便與坊內百姓商議,想著和蜀王的勝業坊那樣,為百姓們免費蓋房,然後多出來的獎勵給跟譙國公出征受傷的將士,而將士們本身就殺氣騰騰正好能鎮住邪祟之物,而你卻在當中作梗想參與其中不顧坊內百姓死活,你該當何罪!”


    “不是這樣的陛下!臣想著以萬年縣衙的名義參股,並未想占為己有呀!柴小公爺也沒說是獎勵給傷殘將士的呀!臣以為是像群賢懷德坊那樣賣出去呢!所以……”


    “哼!”,李世民是看過軍報的,也知道李靖此次用兵的整個過程,而柴紹為了大局硬是沒有搶功,而柴哲威這次的舉動他倒是知道點,也算給軍伍沒有功勞而傷殘的將士一個交待,李世民還暗自高興了一把,以為事情等他們迴來再動工,沒想到被這貨給卡了,看來文官們這次有點不甘寂寞呀,要不是禦史彈劾,還真差點耽誤了!


    李世民怎麽想萬年縣令不知道,可他這一哼還沒有下文可把萬年縣令嚇的不輕,連忙跪地等著發落。


    “陛下!這可能是個誤會,萬年縣令的官評還是不錯的,這幾年管理萬年縣也算是井井有條,也許是當時沒有說清楚,還望陛下網開一麵!”,這時杜如晦開口為他解釋道。


    接著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等主要文官也開了口,李世民也不好在追究,點了點頭開口道:“朕對此事還是有點了解的,念你一心為公的份上暫且饒你這次,去有再犯定罰不饒,你且退下吧!”


    “謝陛下天恩!”,萬年縣令仿佛聽到了天籟之音急忙謝恩退出大殿。


    “啟奏陛下!今年天下風調雨順,江南道上奏多地出現祥瑞……”


    午後柴哲威就接到了裴承先的通知後,立馬就寫了一封信,差家中曲部快馬送與向長安趕路的柴紹,並自己來到了蜀王府內。


    “王爺!如果這麽做豈不是掙不迴錢還得搭錢呀!”


    “看表兄你說的,本王什麽時候做過賠本的買賣,信給姑父送過去了?”


    “嗯!家中曲部雙騎去的!”


    “好!表兄將心放到肚子裏,這次雖然比上次轉的少了點,但也不會少多少,勤頤坊的坊長可疏通好了?”


    “他沒問題,要不是萬年縣令早就弄的差不多了!”


    “不差這一時,現在就等姑父他們迴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意外唐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語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語樓並收藏意外唐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