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在不列顛尼亞這邊的勾心鬥角,在日耳曼尼亞的采購團隊則要順利很多很多。
這個時代的德國貨,有一個特點。
那就是,便宜!
是的,去找日耳曼蠻子,並不是因為張文華覺得這個年的德國製造有多好,而是因為德國人的報價實在是太便宜了。
大清當年選擇德國人的定遠和鎮遠,也是這個原因,600萬就能買兩艘鐵甲艦,這個價格隻能說走了狗屎運。
與大家印象中精良優秀的德國製造不同,實際上現在這個時代的德國製造和21世紀初的made in china幾乎是完全相同的處境。
這個時代的德國陸軍軍火姑且先放在一邊不提,海軍幾乎是在以成本價進行出售,隻要不虧就是賺的,不像英國人或者法國人那麽會賺錢。
因為對於日耳曼蠻子而言,打開銷路實在是比賺一單要重要太多了。
日耳曼蠻子真的現在一分錢都賺不到。
所以,很顯然,在不列顛尼亞要花費200萬兩白銀的船殼,在日耳曼尼亞,以不到180萬兩白銀的價格成交了一艘更好的——當然,日耳曼人直言不諱的表示自己沒有能讓這艘船跑22節的辦法,所以這艘船需要從不列顛尼亞進口動力係統,而動力係統的進口需要龍漢人自己想辦法。
因此,這套船的圖紙也需要了龍漢的專家參與設計,而對於這樣的事情,劉文華自然是求之不得。
於是,在日耳曼尼亞訂購的這批軍艦雖然在和在不列顛尼亞訂購的十分相似,但是又有一定的不同。
日耳曼人的軍艦設計天賦向來不是很好,但是相對而言確實比龍漢的設計師更有經驗一些,於是這艘船就變成了一個怪胎。
當然,誤打誤撞的,日耳曼人拿到了一種性能不錯的裝甲巡洋艦,或者說,在後期改裝之後這將會是不錯的裝甲巡洋艦。
這種日耳曼帝國編號hsf-pk-m01的“一等巡洋艦”擁有6100噸排水量,在排水量上越過了一等巡洋艦的門檻,前後布置2門210mml35火炮,側舷炮耳布置10門152mm速射炮和8門88mm速射炮,在擁有一層3英寸的穹甲的同時,擁有一條100mm-130mm的側舷鎳鋼裝甲,雖然這條鎳鋼裝甲帶高度不到兩米,但依舊算得上日耳曼的第一代裝甲巡洋艦。
畢竟日耳曼蠻子在這之前設計出來的巡洋艦不能說是一坨狗屎,也能說是依托巧克力味的大便。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平心而論,雖然有點不倫不類,但是如果把這艘船扔進那一堆穹甲巡洋艦當中,那麽這種船相當的能打,要知道側舷水線裝甲哪怕再薄弱,也能夠非常有效的阻止進水和提高艙室防護,哪怕他就是一條皮帶裝甲,也比沒有要強。
當然,對於炮位的選擇,龍漢和日耳曼的蠻子意見產生了嚴重的分歧,龍漢海軍對於日耳曼蠻子的88mm炮不屑一顧,這可不是曆史上那門反一切炮,而是目前克虜伯拉出來的一門垃圾,88mm炮的彈重和法國人的75炮一個水平,對於這種德意誌特色的工業垃圾,遼東直接選擇了打滅。
但是日耳曼蠻子堅持要用這門炮,龍漢方麵在爭執半天之後,雙方終於同意,重新共同研製一門新的88mm炮。
在敲定了具體細節之後,本來劉文華還想再買兩艘船的,但是這一輪大采購,再加上陸軍火炮和各種機器,僅僅直接購買的軍備就扔出去了超過1000萬兩白銀,這已經達到了預算的極限,公司內部已經有人開始抱怨了。
......
在機床和工業方麵,劉文華的主要采購對象,就是日耳曼尼亞人和遠隔重洋的白鷹聯邦,在這個時代這兩個國家的製造幾乎約等於便宜和量大的代名詞,僅僅機器的采購費用,劉文華就扔出去了好幾噸的白銀。
“一切都開始步入正軌了啊。”
看著遠處正在緊鑼密鼓的擴建的定軍港船廠,一船一船正在往港口駛來裝滿了各種物資的商船,劉文華歎了口氣。
要知道,在另一個世界,可沒有誰能這樣有計劃有節奏的大規模投入經費,自己僅僅現在的初期投入,就已經超過了折合3000萬兩白銀,約占自己總白銀儲量的1\/5,這可都是實實在在的銀子,而不是紙鈔。
不過劉文華並不心疼,龍漢並不缺白銀,七八十噸白銀丟出去雖然肉痛,但是也說不上傷筋動骨。
機器設備有了,人員也不是問題。
那麽接下來,就是需要政策了。
官製改革是必須要進行的,現在的龍漢官製極其混亂,往往地方主管軍政大權全部在握,要麽地方財政完全被豪門家族壟斷,人力資源完全被壟斷在世家手裏,勞動力被綁在土地上,自己根本沒能力解放勞動力發展自己需要的行業。
所以,現在最重要的東西,第一個是軍事改革,第二個是官製改革,而第三個,就是土地改革。
不過這些東西暫時自己不能操之過急。
等自己先整編好足夠的軍隊,那些所謂的豪門就會交出自己的土地,無論他們自願與否,對於願意配合的,劉文華是很希望看見民營資本進入市場的,自己仿照的是後世的方法,依靠國營或公有企業把握住經濟命脈,調控宏觀經濟的同時支持多種經濟結構的發展。
至於不願意配合的......劉文華也不介意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遼東的情況很複雜,不過土地矛盾並不尖銳,畢竟現在的遼東也算得上地廣人稀,土地改革的事情可以慢慢來,這也是展開試點工作的好辦法。
【以前看過不少小說,那些小說主角獲得一個工廠就能生產出源源不斷地產品。】
“那還真是憑空創造啊,工業體係的建立是需要時間的,無論再短的時間也需要時間,不存在你有了一個紗廠就可以產出成品紗這種說法,也不是有了一座鋼鐵廠和配套工人自己就可以煉鋼了。”
“不過我可以無限的縮短這個速度。”
設備的安裝他,調試和產業線的重新分配大概需要一年的時間,一年之後自己從國外遷迴來的部分工廠就可以達到理論效率的50%左右。
當然了,自己其實......還是缺一些東西的。
那就是數量充足的產業工人。
如果說一些簡單的工業隻需要培訓三五天就可以上崗的話,那些技術崗位就不能用這種方法來解決了。
雖然說劉文華手底下的工人也不少——自己很久以前就開始要求那些外國師傅帶學生了,但是相比起現在龐大的工業增長速度,這點人數並不是很充足。
而如果說,龍漢哪裏擁有最多的技術工人。
那非得是江南不可。
這個時代的德國貨,有一個特點。
那就是,便宜!
是的,去找日耳曼蠻子,並不是因為張文華覺得這個年的德國製造有多好,而是因為德國人的報價實在是太便宜了。
大清當年選擇德國人的定遠和鎮遠,也是這個原因,600萬就能買兩艘鐵甲艦,這個價格隻能說走了狗屎運。
與大家印象中精良優秀的德國製造不同,實際上現在這個時代的德國製造和21世紀初的made in china幾乎是完全相同的處境。
這個時代的德國陸軍軍火姑且先放在一邊不提,海軍幾乎是在以成本價進行出售,隻要不虧就是賺的,不像英國人或者法國人那麽會賺錢。
因為對於日耳曼蠻子而言,打開銷路實在是比賺一單要重要太多了。
日耳曼蠻子真的現在一分錢都賺不到。
所以,很顯然,在不列顛尼亞要花費200萬兩白銀的船殼,在日耳曼尼亞,以不到180萬兩白銀的價格成交了一艘更好的——當然,日耳曼人直言不諱的表示自己沒有能讓這艘船跑22節的辦法,所以這艘船需要從不列顛尼亞進口動力係統,而動力係統的進口需要龍漢人自己想辦法。
因此,這套船的圖紙也需要了龍漢的專家參與設計,而對於這樣的事情,劉文華自然是求之不得。
於是,在日耳曼尼亞訂購的這批軍艦雖然在和在不列顛尼亞訂購的十分相似,但是又有一定的不同。
日耳曼人的軍艦設計天賦向來不是很好,但是相對而言確實比龍漢的設計師更有經驗一些,於是這艘船就變成了一個怪胎。
當然,誤打誤撞的,日耳曼人拿到了一種性能不錯的裝甲巡洋艦,或者說,在後期改裝之後這將會是不錯的裝甲巡洋艦。
這種日耳曼帝國編號hsf-pk-m01的“一等巡洋艦”擁有6100噸排水量,在排水量上越過了一等巡洋艦的門檻,前後布置2門210mml35火炮,側舷炮耳布置10門152mm速射炮和8門88mm速射炮,在擁有一層3英寸的穹甲的同時,擁有一條100mm-130mm的側舷鎳鋼裝甲,雖然這條鎳鋼裝甲帶高度不到兩米,但依舊算得上日耳曼的第一代裝甲巡洋艦。
畢竟日耳曼蠻子在這之前設計出來的巡洋艦不能說是一坨狗屎,也能說是依托巧克力味的大便。
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平心而論,雖然有點不倫不類,但是如果把這艘船扔進那一堆穹甲巡洋艦當中,那麽這種船相當的能打,要知道側舷水線裝甲哪怕再薄弱,也能夠非常有效的阻止進水和提高艙室防護,哪怕他就是一條皮帶裝甲,也比沒有要強。
當然,對於炮位的選擇,龍漢和日耳曼的蠻子意見產生了嚴重的分歧,龍漢海軍對於日耳曼蠻子的88mm炮不屑一顧,這可不是曆史上那門反一切炮,而是目前克虜伯拉出來的一門垃圾,88mm炮的彈重和法國人的75炮一個水平,對於這種德意誌特色的工業垃圾,遼東直接選擇了打滅。
但是日耳曼蠻子堅持要用這門炮,龍漢方麵在爭執半天之後,雙方終於同意,重新共同研製一門新的88mm炮。
在敲定了具體細節之後,本來劉文華還想再買兩艘船的,但是這一輪大采購,再加上陸軍火炮和各種機器,僅僅直接購買的軍備就扔出去了超過1000萬兩白銀,這已經達到了預算的極限,公司內部已經有人開始抱怨了。
......
在機床和工業方麵,劉文華的主要采購對象,就是日耳曼尼亞人和遠隔重洋的白鷹聯邦,在這個時代這兩個國家的製造幾乎約等於便宜和量大的代名詞,僅僅機器的采購費用,劉文華就扔出去了好幾噸的白銀。
“一切都開始步入正軌了啊。”
看著遠處正在緊鑼密鼓的擴建的定軍港船廠,一船一船正在往港口駛來裝滿了各種物資的商船,劉文華歎了口氣。
要知道,在另一個世界,可沒有誰能這樣有計劃有節奏的大規模投入經費,自己僅僅現在的初期投入,就已經超過了折合3000萬兩白銀,約占自己總白銀儲量的1\/5,這可都是實實在在的銀子,而不是紙鈔。
不過劉文華並不心疼,龍漢並不缺白銀,七八十噸白銀丟出去雖然肉痛,但是也說不上傷筋動骨。
機器設備有了,人員也不是問題。
那麽接下來,就是需要政策了。
官製改革是必須要進行的,現在的龍漢官製極其混亂,往往地方主管軍政大權全部在握,要麽地方財政完全被豪門家族壟斷,人力資源完全被壟斷在世家手裏,勞動力被綁在土地上,自己根本沒能力解放勞動力發展自己需要的行業。
所以,現在最重要的東西,第一個是軍事改革,第二個是官製改革,而第三個,就是土地改革。
不過這些東西暫時自己不能操之過急。
等自己先整編好足夠的軍隊,那些所謂的豪門就會交出自己的土地,無論他們自願與否,對於願意配合的,劉文華是很希望看見民營資本進入市場的,自己仿照的是後世的方法,依靠國營或公有企業把握住經濟命脈,調控宏觀經濟的同時支持多種經濟結構的發展。
至於不願意配合的......劉文華也不介意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遼東的情況很複雜,不過土地矛盾並不尖銳,畢竟現在的遼東也算得上地廣人稀,土地改革的事情可以慢慢來,這也是展開試點工作的好辦法。
【以前看過不少小說,那些小說主角獲得一個工廠就能生產出源源不斷地產品。】
“那還真是憑空創造啊,工業體係的建立是需要時間的,無論再短的時間也需要時間,不存在你有了一個紗廠就可以產出成品紗這種說法,也不是有了一座鋼鐵廠和配套工人自己就可以煉鋼了。”
“不過我可以無限的縮短這個速度。”
設備的安裝他,調試和產業線的重新分配大概需要一年的時間,一年之後自己從國外遷迴來的部分工廠就可以達到理論效率的50%左右。
當然了,自己其實......還是缺一些東西的。
那就是數量充足的產業工人。
如果說一些簡單的工業隻需要培訓三五天就可以上崗的話,那些技術崗位就不能用這種方法來解決了。
雖然說劉文華手底下的工人也不少——自己很久以前就開始要求那些外國師傅帶學生了,但是相比起現在龐大的工業增長速度,這點人數並不是很充足。
而如果說,龍漢哪裏擁有最多的技術工人。
那非得是江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