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子走了,百曉生坐在西城洞中獨自思索佛教出現後的變化。


    現在是道家的世界,雖然大家教義不同,可也是道家的世界。佛教出現,天下教派就被一分為二,成了佛道爭鋒之勢。


    大家都是道家,搶奪起來會顧忌一二,來了一個佛教,爭奪起來就血腥多了,不過這也讓道家團結一些,省得老內訌。


    不過距離佛教傳入中原還早的狠,一些謀劃卻也不用著急。


    收迴了心思,百曉生再次把目光投入了治下華國之中。經過幾年的教導,書院裏的學生們走出了書院,進入社會之中。


    他們學習了新的知識——格物致知!


    這是百曉生的觀點,在於通過了解天地萬物來認識天地,認識自己。在書院中,老師與學生們一起學習,大家也動手去拆解曾經的各種物品,來了解其原理,並加以改進、鑽研,許多東西都被他們更新換代了。


    最初改變的就是農具,因為這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農具的革新傳入農村,使得百姓耕地更加方便、迅捷,大家空閑的時間多了。此時,政府下令,召集大家勞作,建設各種基礎設施,鋪設路麵,種樹造林,建設娛樂項目。


    梅花樁、木人巷、角鬥場……這些與武學相關的娛樂項目被一一建設,大家也有了閑暇時玩鬧的東西。還有現代的一些球類項目。也被建造了出來,隻是對應的卻是小孩子,因為大人太利害了。隨便抽一個,那都是喬丹,他們在一起,怎麽玩啊。


    各種娛樂的推廣,使得這裏熱鬧了起來,不同的地方也有了交流,人與人之間熟絡了許多。


    古代交通是很不方便的。不同的村落交流也不同,這就會弄出許多的事情了。若是大家有了交流,也不會出現各種為了爭搶物資的流血事件了。百曉生治下道路不錯,與現代雖無法比,卻是堅固、通暢的小路。相鄰的村子間半天就可以到達。


    有了這樣的交通基礎,大家才會有交流,而學院在之前就是一個樞紐,因為百曉生有規定,學院會定期讓學員交流。如今,娛樂項目的出現,加深了這種交流。這是一個好的現象。


    不交流的世界,看起來死氣沉沉的,有了交流。就熱鬧了起來,起碼大家見麵了,會多說上兩句話。當然。爭吵也有,可因百曉生的教化,爭鬥卻是不多,且四周人互相勸解,爭吵後也就罷了,說不得還會來一個不打不相識呢。


    技術的革新帶來的改變是全方麵的。最先體現的就是農民空閑時間多了,娛樂的興起。然後。便是商業的繁榮。


    華國內,商業不能說不繁榮,可流動性卻不大,這也是古代的一個弊端,他這裏比外麵要好的多,可與現代也無法相比。


    可隨著技術的革新,如馬車的出現,物品就有了很大的流動性,城裏的東西可以很快的出現在遠處的村莊,村莊的農作物也可以很快的出現在城池。這樣一來,商業就活了起來,自然顯得更加繁榮。隻是要百姓適應這種繁榮,卻也需要一段時間,畢竟大家過去都在自己村子附近生活,突然多了許多的變化,自然不適應。


    百曉生沒有強迫大家適應的想法,他更希望的是那種春風化雨的適應,因為這也是一種學習,可以記錄下來,講給以後的孩子們聽。


    可同樣的,大家要是不能盡快的適應,那麽商業的繁榮就是一個泡沫。如何解決這個泡沫呢?對外交易。這也是百曉生交給全真七子的一個任務,他要七子利用政府的力量,一麵約束這種繁榮,一麵不使這種繁榮傷害到百姓。


    也正是他的這種先知先覺,華國內的發展一切都很平緩,且不惹人反感,不讓人無所適從。用現代的發展來說,這裏的人是走的,不是跑的,你不會迴頭時發現,一切都變了樣子。


    這些事情,都是可以控製的,可有一些也是無法控製的,就如人的思想。


    格物致知,必定帶來思想的風暴!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說,格物致知就是道!你平時看閃電,不覺什麽,可當你掌握了閃電,心態就會變化。這種變化,是非常致命的,一不小心就會帶來不小的災難。


    百曉生在這方麵從來都小心翼翼,所以他下了很嚴格的命令,讓學院引動著方向,一點點的給大家講解,並分散學生,讓他們去給百姓講解學院的發現、道理,其中種種一定說透,並引導大家走上修行的道路。不然這種思潮泛濫、失控,那就是華國的災難了。


    他主要觀注的,也是這一點。


    在他的策劃、掌控下,華國有條不紊的發展著。大家的思想在緩緩改變,這種改變並不快,因為百曉生控製了技術的傳播與發展。許多東西都出來了,他放出去的卻少。


    為什麽?


    這就如那些財團賺錢一樣,我們用的、知道的,都是人家財團放出來的,他們研發的那些東西,是需要賺錢的,還要利益最大化。沒有最大化之前,他們怎麽肯把更好的東西拿出來?


    百曉生的作為也是差不多的道理,隻是出發點與意義不同。他怕思潮泛濫,所以要控製,要留給大家思考、接受的時間。隻有大家都懂得了,明白了,他才會放出新的東西,讓大家再走一步。


    這樣的發展注定是緩慢的,而為了配合這種緩慢,其他的方麵也有被限製。在現代,這種限製絕對是難以接受的,可在這裏,卻是一種極大的進步。


    對比外麵,華國稱得上是天堂,還是一個進步的天堂!所以,沒有人會不樂意,反倒是外麵的人,一次次的湧進來。


    都說時勢造英雄,而英雄的出現,都不是單一的。又或者說,強者是踩著屍骨踏上巔峰的。這些屍骨,都是備選,可稱天才。


    思想的擴展,打開了人的視野,尤其是在百曉生有心引導下,無數人把目光投入修煉之中。如此,一波天才出現了。


    他們根據自己修煉的知識,一步步探索、前進。一些人失敗了,可一些人成功了,走出了更高的境界。


    強大的自我實力會改變心態,這也是不能不管的事情。


    一開始,百曉生真的沒有預料到這一點,當這一點萌發時,百曉生也快速想出了對策,那就是把這些人統一的召集在一起,為他們講述他們該知道的東西。


    問題也有,一些人不能適應自己的力量,造出了一些麻煩,但很快就被鎮壓了下去。這一點,也是不好的。可是沒有辦法,想要走出一條人族修煉的路,這是必不可少的。百曉生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把修士與人族區分開來,就如小說中的修仙界一般,看似大家交合,卻又不在一條線上。


    中原大地,大周迎來了一個新的君主——周幽王。


    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國事,期間各種社會矛盾急劇銳化,政局不穩。他為了自身享樂,任用奸臣,加重對百姓的盤剝,更是火上添油,激起百姓怨憤。


    終南山中,百曉生一直看著這位周幽王胡作非為,從他一登位,他就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期間,百曉生發布詔令,以全真七子為總領,再次加快軍隊建設,與邊關增設大軍,向外延伸。同時召集百姓,建設築路軍隊,隨大軍往外延伸。


    周幽王十一年,申侯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百曉生勢如雷霆,大軍出擊,拓地千裏,一舉把領地延伸到中原邊境,連滅三個小諸侯國。同時,周幽王死,西周滅亡,諸侯們與申侯共同擁立前任太子繼位,遷都洛邑,是為周平王,開啟了東周曆史。


    而擴大了地盤,與中原接壤的百曉生也更改國號,是為華夏!同時,諸多新的諸侯國被建立,秦國也於此誕生。(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金古武俠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方二魔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方二魔頭並收藏金古武俠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