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天氣越來越暖和了。《太平》的整理寫作,也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我在原有的架構和章節基礎上,根據上傳的簡體站的閱讀和管理特點,進行了文字的重新分配,和分卷優化,給不同的分卷重新擬定了標題和卷首詩。
最最遺憾的事情是,上傳該作品的網站,《太平》的書名已經被人搶先注冊了,隻能修改全書的總標題為《吉諾彎刀》。這個名字其中也並無深意,隻是因為“吉諾”兩個字很少會有人使用,肯定沒有人再搶先注冊此名。
為了緊扣新的總標題,我又迴過頭來對全篇文字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和增補,在篇首、篇中和篇尾,在不同的分卷中,不斷地兼顧唿應“吉諾彎刀”的書名,使得作品的完整性不致於遭到較大的破壞。
因為這部小說的原稿實在是非常之長,全部初稿加起來,大約有2700萬字,而這樣長的連載,是當今的讀者不可能接受的。沒有人能鍥而不舍地堅持這麽長的時間,尤其是文字的內容還有一定的深度,涉及的道理還有一定的深奧程度的情況下。所以,對於很多的情節,就不再進行鋪陳展開了。很多章節,我都采用了梗概式的寫作,快速地跳躍,簡潔地介紹,隻保留了能夠深刻描畫人物性格的主要部分和橋段加以展開。這樣下來,篇幅縮減到原稿的1/12左右。200多萬字的話,也是相當可觀的字數了。
根據出版社方麵提供的分析數據,如今最為暢銷的長篇,無論是電子渠道還是傳統渠道,都以60-70萬字為最佳,150萬字以上的銷售數據將會銳減。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像長篇小說的高手肯.福萊特的《巨人的隕落》係列,就在全球各地打破了這個業內的銷售規律,以每部350萬字的規模,長期占據了世界各國電子的和書店的銷售排行榜。
但是,我並不介意銷售的數據如何。
這本書,是長期以來我想要獻祭給你的一個祭品。
如果說,這一生我想要寫什麽文字的話,其實,我唯一想要寫出的,就是這部書裏麵的文字。
我一生以文字為職業,也全都是因為我想要寫出這部書。
在寫這部書之前、之後、同時,我所寫的全部其他文字,都不過是為這部書的唿之欲出所作的鋪墊和陪襯而已。
對我來說,寫完此書,乃是一樁聖事。
(二)
寫作的間隙,我和逸晨,還有其他夥伴經常會到冬湖湖邊去放鬆。在那裏,我們可以看到數十億年來森林和草原的爭奪戰。
草原不斷把各種野草蔓延到林地中,而林地也會不斷把各種樹木的種子搖落在草原上。
各種高低大小的植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交織著生長繁衍。
這片土地時而被大火燎原或者被洪水湮沒,樹木焚毀或者倒折,變成了萋萋的草灘,時而又萬木崢嶸,發展為鬱鬱蔥蔥的莽林。
草原和森林輪番地出現在不同的地質時代,伴隨著不同的生物係統在此大地上生滅輪迴。
逸晨先生感慨地說:“可是,最近100年來,人類帶著他們的科技、龐大機械和貪婪出現在這裏,於是,草原和森林同遭到覆滅。”
這個國家是在富饒的荒野上建立的,但是,現在,伴隨著這個國家的現代化,原始的荒野,正在迅速地消失。
逸晨先生這段時間在他的專欄中寫道:“荒野是萬物一體的。但人類建立的小鎮,卻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與萬物的對立。”
周末的時候,逸晨先生忍不住對我發表評論說:“不理解那些情侶周末幹嘛要去電影院看電影?”
他說:“他們應該來這裏,待在森林裏。在這兒,他們可以看到這個星球上最壯麗的故事,而不是那些無聊的肥皂劇情和雞毛蒜皮的……”
說到這裏,他突然打住了話頭。
他略帶自嘲地笑了笑,說:“好吧。我們就是寫電影的那些和大自然的故事相比起來,非常渺小、瑣碎和無趣的電影。”
我含笑看著他。
他馬上帶著幾分歉意說:“對不起,我說得興致來了,脫口而出的,我是不是沒有照顧你的感覺?”
我笑著搖頭,我說:“不。不事實上,我非常同意你。”
我們談論起spe導演小島俊二的作品,還有台灣導演侯孝賢的作品。在他們的作品中,經常會使用這樣的長鏡頭:主人公曆經了生命中的痛苦和挫折,迴到鄉間,遇到村中的老伯在農田裏耕種,主人公就在田埂上蹲下來,和老伯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他問老伯今年的雨水如何,氣溫變化怎樣,作物的收成預計如何,市場上能賣到一個什麽價錢,如今都施什麽肥料,如此等等,兩人在日常農事的問答中,閑扯了很長的時間。然後,鏡頭逐漸拉遠,從這兩個田間地頭的人,拉到整個田野,拉到整個大地,鏡頭越拉越遠,這兩個在田野上交談閑聊的人,就越來越小,越來越小,乃至於幾乎小得看不見。
逸晨先生說,他最喜歡這樣的鏡頭語言。
這形象地反映了導演的人生觀:我們生命中那些不堪承受的沉重痛苦,放在廣闊無垠的大自然中,其實非常渺小。兩個人就在大自然中聊著普普通通的農家事務,就這樣聊著,心胸就變得開闊,痛苦也就不再像高山一樣擋在麵前,人類的一己悲歡,就這樣不知不覺地融化在大自然的宏偉交響曲中,心靈由此得到了淨化和治愈。
逸晨先生說:“這就像是中國的山水畫。渺小的遊人佇立於高聳的山巒和寬闊的江流邊,所有的情感,就算是人類的全部曆史,全部所謂成就,在天地之間,山水之中,其實,全都算不得什麽了不得的事情。”
我深以為然。
正是冬湖小鎮及其周圍原始的荒野與森林環境,融化了我寫作過程中內心的創痛,使得我能夠穿越生命中的急流險灘,一路秉筆向前,向前,向前。
就是在那時,我就決定,在完篇所有的正文故事後,還要補寫一卷《冬湖劄記》作為後記,感恩大自然對我們的啟迪和包容。chapter;
天氣越來越暖和了。《太平》的整理寫作,也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我在原有的架構和章節基礎上,根據上傳的簡體站的閱讀和管理特點,進行了文字的重新分配,和分卷優化,給不同的分卷重新擬定了標題和卷首詩。
最最遺憾的事情是,上傳該作品的網站,《太平》的書名已經被人搶先注冊了,隻能修改全書的總標題為《吉諾彎刀》。這個名字其中也並無深意,隻是因為“吉諾”兩個字很少會有人使用,肯定沒有人再搶先注冊此名。
為了緊扣新的總標題,我又迴過頭來對全篇文字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和增補,在篇首、篇中和篇尾,在不同的分卷中,不斷地兼顧唿應“吉諾彎刀”的書名,使得作品的完整性不致於遭到較大的破壞。
因為這部小說的原稿實在是非常之長,全部初稿加起來,大約有2700萬字,而這樣長的連載,是當今的讀者不可能接受的。沒有人能鍥而不舍地堅持這麽長的時間,尤其是文字的內容還有一定的深度,涉及的道理還有一定的深奧程度的情況下。所以,對於很多的情節,就不再進行鋪陳展開了。很多章節,我都采用了梗概式的寫作,快速地跳躍,簡潔地介紹,隻保留了能夠深刻描畫人物性格的主要部分和橋段加以展開。這樣下來,篇幅縮減到原稿的1/12左右。200多萬字的話,也是相當可觀的字數了。
根據出版社方麵提供的分析數據,如今最為暢銷的長篇,無論是電子渠道還是傳統渠道,都以60-70萬字為最佳,150萬字以上的銷售數據將會銳減。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像長篇小說的高手肯.福萊特的《巨人的隕落》係列,就在全球各地打破了這個業內的銷售規律,以每部350萬字的規模,長期占據了世界各國電子的和書店的銷售排行榜。
但是,我並不介意銷售的數據如何。
這本書,是長期以來我想要獻祭給你的一個祭品。
如果說,這一生我想要寫什麽文字的話,其實,我唯一想要寫出的,就是這部書裏麵的文字。
我一生以文字為職業,也全都是因為我想要寫出這部書。
在寫這部書之前、之後、同時,我所寫的全部其他文字,都不過是為這部書的唿之欲出所作的鋪墊和陪襯而已。
對我來說,寫完此書,乃是一樁聖事。
(二)
寫作的間隙,我和逸晨,還有其他夥伴經常會到冬湖湖邊去放鬆。在那裏,我們可以看到數十億年來森林和草原的爭奪戰。
草原不斷把各種野草蔓延到林地中,而林地也會不斷把各種樹木的種子搖落在草原上。
各種高低大小的植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交織著生長繁衍。
這片土地時而被大火燎原或者被洪水湮沒,樹木焚毀或者倒折,變成了萋萋的草灘,時而又萬木崢嶸,發展為鬱鬱蔥蔥的莽林。
草原和森林輪番地出現在不同的地質時代,伴隨著不同的生物係統在此大地上生滅輪迴。
逸晨先生感慨地說:“可是,最近100年來,人類帶著他們的科技、龐大機械和貪婪出現在這裏,於是,草原和森林同遭到覆滅。”
這個國家是在富饒的荒野上建立的,但是,現在,伴隨著這個國家的現代化,原始的荒野,正在迅速地消失。
逸晨先生這段時間在他的專欄中寫道:“荒野是萬物一體的。但人類建立的小鎮,卻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與萬物的對立。”
周末的時候,逸晨先生忍不住對我發表評論說:“不理解那些情侶周末幹嘛要去電影院看電影?”
他說:“他們應該來這裏,待在森林裏。在這兒,他們可以看到這個星球上最壯麗的故事,而不是那些無聊的肥皂劇情和雞毛蒜皮的……”
說到這裏,他突然打住了話頭。
他略帶自嘲地笑了笑,說:“好吧。我們就是寫電影的那些和大自然的故事相比起來,非常渺小、瑣碎和無趣的電影。”
我含笑看著他。
他馬上帶著幾分歉意說:“對不起,我說得興致來了,脫口而出的,我是不是沒有照顧你的感覺?”
我笑著搖頭,我說:“不。不事實上,我非常同意你。”
我們談論起spe導演小島俊二的作品,還有台灣導演侯孝賢的作品。在他們的作品中,經常會使用這樣的長鏡頭:主人公曆經了生命中的痛苦和挫折,迴到鄉間,遇到村中的老伯在農田裏耕種,主人公就在田埂上蹲下來,和老伯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他問老伯今年的雨水如何,氣溫變化怎樣,作物的收成預計如何,市場上能賣到一個什麽價錢,如今都施什麽肥料,如此等等,兩人在日常農事的問答中,閑扯了很長的時間。然後,鏡頭逐漸拉遠,從這兩個田間地頭的人,拉到整個田野,拉到整個大地,鏡頭越拉越遠,這兩個在田野上交談閑聊的人,就越來越小,越來越小,乃至於幾乎小得看不見。
逸晨先生說,他最喜歡這樣的鏡頭語言。
這形象地反映了導演的人生觀:我們生命中那些不堪承受的沉重痛苦,放在廣闊無垠的大自然中,其實非常渺小。兩個人就在大自然中聊著普普通通的農家事務,就這樣聊著,心胸就變得開闊,痛苦也就不再像高山一樣擋在麵前,人類的一己悲歡,就這樣不知不覺地融化在大自然的宏偉交響曲中,心靈由此得到了淨化和治愈。
逸晨先生說:“這就像是中國的山水畫。渺小的遊人佇立於高聳的山巒和寬闊的江流邊,所有的情感,就算是人類的全部曆史,全部所謂成就,在天地之間,山水之中,其實,全都算不得什麽了不得的事情。”
我深以為然。
正是冬湖小鎮及其周圍原始的荒野與森林環境,融化了我寫作過程中內心的創痛,使得我能夠穿越生命中的急流險灘,一路秉筆向前,向前,向前。
就是在那時,我就決定,在完篇所有的正文故事後,還要補寫一卷《冬湖劄記》作為後記,感恩大自然對我們的啟迪和包容。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