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他們三個男人不由得麵麵相覷。
高雄看著我說:“你一定要破壞力這麽強嗎?”
我說:“你不要有目無珠好吧。這不是破壞力。是還原力。還原真相的能力。”
畫家對著他們聳了聳肩,用法語說:“女人。你們都知道的,女人。”
高雄深深歎了一口氣。他從口袋裏往外掏錢,他把錢遞給那個畫家,他對那個畫家說了謝謝。
那個畫家用法語問他:“那位女士,她剛剛在說什麽?”
高雄用法語迴答他:“她在說,以各種方式,浪費紳士們的金錢、才華和時間,是女人的最大嗜好和最高成就。”
他再次微笑著和畫家握了握手,他說:“謝謝。”
(二)
我們繼續沿著塞納河畔散步。
“你們在一起的時候,一定要這樣唇槍舌劍嗎?”逸晨先生說。
高雄接著他的話說:“是啊,心心,每次我們在一起,你一定都要和我這樣唇槍舌劍嗎?”
我說:“你不是在心裏暗自很喜歡這樣嗎?”
高雄停下了步子。
他瞪著我說:“你,真,是,太,了解,我,了。”
(三)
從賽納河岸散步歸來之後,逸晨先生和高雄之間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逸晨先生說:“說實話,這麽多年了,你們之間,始終若即若離。我問過你們,你們各自都矢口否認彼此之間是有感情的。但是,你們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感覺到,你們之間也絕非沒有感情存在。”
逸晨先生說:“你也已經過了嬉皮笑臉、遊戲人生的年紀了。捫心自問,你就從來沒有想過和她生活在一起嗎?”
高雄說:“怎麽沒想過。我見她的第一麵就想啊,可惜,她始終看不上我。我始終不是她的第一選擇,第二也不是,第三也不是。她寧可嫁給一個會對她說要打斷她胳膊的混蛋,也不肯選擇我。”
逸晨先生說:“誰讓你搶先就結了婚呢。”
高雄說:“難道我應該坐以待斃,等著她無情地把我丟棄於單身嗎?”
他說:“我損失了戀情,難道還要損失掉尊嚴麽?”
逸晨先生說:“你總是這樣玩世不恭,她如何能確認你的誠意啊?”
高雄說:“實話實說,我也不一定非要娶了她不可。從小到大,我們之間太熟悉了。熟悉到,無法產生曾有片刻,不在一起的感覺。娶不娶的,都是形式罷了。”
逸晨先生看著高雄。
高雄問:“幹嘛這樣瞪著我?”
逸晨先生說:“你要對自己誠實。”
高雄說:“好吧。——我剛剛說的,是她的標準答複。如果一本書,你早已經知道所有的情節會如何發展,早已經知道結局將會是怎樣,你還會去翻動它嗎?”
逸晨先生說:“也許試試,會有不同於預想的事情發生呢?”
高雄說:“不。我不想再去觸動她刻意覆藏的地方。我不想擾亂她。——做平行的河流,殊途同歸地流向大海,不也很好?”
後來,逸晨先生向我轉述了當天他們的這段對話。他始終是想要成全我們的。
逸晨先生說:“那天,高雄說,他不想觸動,你刻意覆藏的地方。他不想擾亂你。他說,做平行的河流,殊途同歸,也挺好。”
聽了逸晨先生的話,我說:“他,真是,太,了解,我,了。”
(四)
從巴黎看書展迴來,我們取道台灣迴來。
那段時間,台灣全民在熱議一部很轟動的當地電影,叫做《海角七號》。台灣的同行們都熱情洋溢地推薦我們一定要看。
於是,我們三人在到達台北的晚上,就特地在網上一起看了一遍這個片子。
片子開映不到20分鍾,高雄就開始打哈欠,他一聲又一聲地打哈欠,搞得我和逸晨先生都沒有心情看下去了。
逸晨先生忍不住按下了暫停鍵,建議高雄去他自己的房間睡覺算了。
高雄站了起來,說:“真搞不懂你們,也搞不懂台灣人,這麽沉悶的片子有什麽可看的。”
他說:“我特別看不慣片子開頭範逸臣演的那個小子,挺好的吉他,這麽用力地砸。混得不好應該使勁揍自己一頓,大男人的,幹嘛拿一把吉他出氣。虛弱,無聊。”
我說:“你先看完了再來評論好不好?”
高雄說:“不用看完我也知道它說的什麽。台灣人對日本就是有個妾婦心態,覺得自己被棄多年,總算在日本的懷抱裏找到了安全感,對此戀戀不舍。希望再找個強者來保護自己,免受對岸的脅迫。不是嗎?”
我和逸晨先生互相看看。
逸晨先生是日本人。
我說:“高雄哥!”
高雄醒悟,他對逸晨先生說:“對不起。你漢學太淵博了,中國化得出神入化,春夢無痕,我,有時候會忘記你並非中國人。”
他說:“我不是針對你的。”
逸晨先生笑笑說:“不用解釋,我知道你不可能針對我。好了,不喜歡看就去睡覺吧。”
高雄說:“沒辦法,天生土匪,做了不文藝中年。”
(五)
高雄去睡覺之後,我和逸晨先生認真地把片子看完了。
逸晨先生問我:“好看嗎?”
我點頭。
我說:“台詞寫得很美。”
逸晨先生說:“是的。跨越兩端的彩虹。像你這樣的天使,該有翅膀和名字。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我不是拋棄你,我是舍不得你。”
他問我:“除了台詞,還看到什麽?”
我說:“屏幕。我看到了屏幕。無論多美的電影,無論怎樣動人的生離死別,都隻是影子而已。在影子下麵,始終都是不動的屏幕。”
我說:“沒有政治,沒有悲情,沒有曆史,沒有愛與思念。隻有屏幕。”
逸晨先生笑了笑,說:“你不僅破壞能力很驚人,解構能力,也同樣驚人。”
我說:“是還原能力。還原而已。讓事物歸迴它的本源。”
(六)
逸晨先生:“有種幻覺,是身為創作者,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克服的。”
我說:“什麽幻覺?”
逸晨先生說:“其實,沒有人愛上過你的作品。他們不過是各取所需。”
我說:“我們看這部電影,也同樣是在各取所需吧。”
我說:“同理,男女之愛,通常也是如此。並沒有人愛上過我們,聲稱愛我們的人,也不過是各取所需,不過是因為我們身上的某些元素,滿足了他們的某種生理或者心理需求,如此而已。”
逸晨先生說:“作品被誤讀誤解乃是常態。愛情也多半是因為誤會而生。”
他說:“我說得這麽直接,希望沒有破壞你的心情。麵對鉛字太久,我早已不大懂得浪漫這迴事情。”
我笑了笑,我說:“有什麽關係。您說得很對。身為寫作者的宿命,就是任其作品橫陳於世,任人仁者見仁,各取所需。”
他們三個男人不由得麵麵相覷。
高雄看著我說:“你一定要破壞力這麽強嗎?”
我說:“你不要有目無珠好吧。這不是破壞力。是還原力。還原真相的能力。”
畫家對著他們聳了聳肩,用法語說:“女人。你們都知道的,女人。”
高雄深深歎了一口氣。他從口袋裏往外掏錢,他把錢遞給那個畫家,他對那個畫家說了謝謝。
那個畫家用法語問他:“那位女士,她剛剛在說什麽?”
高雄用法語迴答他:“她在說,以各種方式,浪費紳士們的金錢、才華和時間,是女人的最大嗜好和最高成就。”
他再次微笑著和畫家握了握手,他說:“謝謝。”
(二)
我們繼續沿著塞納河畔散步。
“你們在一起的時候,一定要這樣唇槍舌劍嗎?”逸晨先生說。
高雄接著他的話說:“是啊,心心,每次我們在一起,你一定都要和我這樣唇槍舌劍嗎?”
我說:“你不是在心裏暗自很喜歡這樣嗎?”
高雄停下了步子。
他瞪著我說:“你,真,是,太,了解,我,了。”
(三)
從賽納河岸散步歸來之後,逸晨先生和高雄之間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逸晨先生說:“說實話,這麽多年了,你們之間,始終若即若離。我問過你們,你們各自都矢口否認彼此之間是有感情的。但是,你們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感覺到,你們之間也絕非沒有感情存在。”
逸晨先生說:“你也已經過了嬉皮笑臉、遊戲人生的年紀了。捫心自問,你就從來沒有想過和她生活在一起嗎?”
高雄說:“怎麽沒想過。我見她的第一麵就想啊,可惜,她始終看不上我。我始終不是她的第一選擇,第二也不是,第三也不是。她寧可嫁給一個會對她說要打斷她胳膊的混蛋,也不肯選擇我。”
逸晨先生說:“誰讓你搶先就結了婚呢。”
高雄說:“難道我應該坐以待斃,等著她無情地把我丟棄於單身嗎?”
他說:“我損失了戀情,難道還要損失掉尊嚴麽?”
逸晨先生說:“你總是這樣玩世不恭,她如何能確認你的誠意啊?”
高雄說:“實話實說,我也不一定非要娶了她不可。從小到大,我們之間太熟悉了。熟悉到,無法產生曾有片刻,不在一起的感覺。娶不娶的,都是形式罷了。”
逸晨先生看著高雄。
高雄問:“幹嘛這樣瞪著我?”
逸晨先生說:“你要對自己誠實。”
高雄說:“好吧。——我剛剛說的,是她的標準答複。如果一本書,你早已經知道所有的情節會如何發展,早已經知道結局將會是怎樣,你還會去翻動它嗎?”
逸晨先生說:“也許試試,會有不同於預想的事情發生呢?”
高雄說:“不。我不想再去觸動她刻意覆藏的地方。我不想擾亂她。——做平行的河流,殊途同歸地流向大海,不也很好?”
後來,逸晨先生向我轉述了當天他們的這段對話。他始終是想要成全我們的。
逸晨先生說:“那天,高雄說,他不想觸動,你刻意覆藏的地方。他不想擾亂你。他說,做平行的河流,殊途同歸,也挺好。”
聽了逸晨先生的話,我說:“他,真是,太,了解,我,了。”
(四)
從巴黎看書展迴來,我們取道台灣迴來。
那段時間,台灣全民在熱議一部很轟動的當地電影,叫做《海角七號》。台灣的同行們都熱情洋溢地推薦我們一定要看。
於是,我們三人在到達台北的晚上,就特地在網上一起看了一遍這個片子。
片子開映不到20分鍾,高雄就開始打哈欠,他一聲又一聲地打哈欠,搞得我和逸晨先生都沒有心情看下去了。
逸晨先生忍不住按下了暫停鍵,建議高雄去他自己的房間睡覺算了。
高雄站了起來,說:“真搞不懂你們,也搞不懂台灣人,這麽沉悶的片子有什麽可看的。”
他說:“我特別看不慣片子開頭範逸臣演的那個小子,挺好的吉他,這麽用力地砸。混得不好應該使勁揍自己一頓,大男人的,幹嘛拿一把吉他出氣。虛弱,無聊。”
我說:“你先看完了再來評論好不好?”
高雄說:“不用看完我也知道它說的什麽。台灣人對日本就是有個妾婦心態,覺得自己被棄多年,總算在日本的懷抱裏找到了安全感,對此戀戀不舍。希望再找個強者來保護自己,免受對岸的脅迫。不是嗎?”
我和逸晨先生互相看看。
逸晨先生是日本人。
我說:“高雄哥!”
高雄醒悟,他對逸晨先生說:“對不起。你漢學太淵博了,中國化得出神入化,春夢無痕,我,有時候會忘記你並非中國人。”
他說:“我不是針對你的。”
逸晨先生笑笑說:“不用解釋,我知道你不可能針對我。好了,不喜歡看就去睡覺吧。”
高雄說:“沒辦法,天生土匪,做了不文藝中年。”
(五)
高雄去睡覺之後,我和逸晨先生認真地把片子看完了。
逸晨先生問我:“好看嗎?”
我點頭。
我說:“台詞寫得很美。”
逸晨先生說:“是的。跨越兩端的彩虹。像你這樣的天使,該有翅膀和名字。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我不是拋棄你,我是舍不得你。”
他問我:“除了台詞,還看到什麽?”
我說:“屏幕。我看到了屏幕。無論多美的電影,無論怎樣動人的生離死別,都隻是影子而已。在影子下麵,始終都是不動的屏幕。”
我說:“沒有政治,沒有悲情,沒有曆史,沒有愛與思念。隻有屏幕。”
逸晨先生笑了笑,說:“你不僅破壞能力很驚人,解構能力,也同樣驚人。”
我說:“是還原能力。還原而已。讓事物歸迴它的本源。”
(六)
逸晨先生:“有種幻覺,是身為創作者,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克服的。”
我說:“什麽幻覺?”
逸晨先生說:“其實,沒有人愛上過你的作品。他們不過是各取所需。”
我說:“我們看這部電影,也同樣是在各取所需吧。”
我說:“同理,男女之愛,通常也是如此。並沒有人愛上過我們,聲稱愛我們的人,也不過是各取所需,不過是因為我們身上的某些元素,滿足了他們的某種生理或者心理需求,如此而已。”
逸晨先生說:“作品被誤讀誤解乃是常態。愛情也多半是因為誤會而生。”
他說:“我說得這麽直接,希望沒有破壞你的心情。麵對鉛字太久,我早已不大懂得浪漫這迴事情。”
我笑了笑,我說:“有什麽關係。您說得很對。身為寫作者的宿命,就是任其作品橫陳於世,任人仁者見仁,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