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雨夜。出差中。獨自躺在酒店的大床上,聽著外麵淅淅瀝瀝的一片聲響。很想你。
那一天,也是仲春的時節。
我們走在梧桐蔭蔽的道路上。右側是古老的城牆。遠處是體育場高大的拱門。
凋落的花朵不時從樹上飄落下來,落滿了城牆下的道路。
我伸手接住一片被風吹落的花朵。它的邊緣有點幹枯卷曲了,但是看上去總體還算明豔。
我說:“開得還好呢,這麽早就凋落了,真不忍心。要能讓它迴到枝頭上去就好了。”
你看著我的掌心。你搖頭。你輕輕拂了一下,把花朵從我掌心拂落下去。
我看著它落到地麵,和滿地的花瓣融為一體。
你說:“讓它去。不要阻止它的凋落。就像我們沒有阻止過它的盛開。”
你看著滿地的落花。
你說:“這樣,不也很好?”
你說:“來年春天,它自然會迴到枝頭。如果你肯讓它落到地麵的話。”
“明年的花,早不是此刻的花了。”我說。
“明年的你,也已不是此刻的你了。”你說。
“那麽,世界豈不是無窮無盡的永別嗎?”我說。
“是的。但,同時,也是無窮無盡的重逢。”你說。
(二)
“禮物。”你把一樣東西放在桌子上。
我把它拿起來。“萬花筒?”
我看著你。你點頭。
我說:“小時候常玩這個的。很多年都沒有玩過了。”
我舉起它,透過玻璃片,往裏麵看,我一邊轉動著它,一邊往裏麵看。
無數的繁花變化著組合。
我說:“最神奇的是,不管轉動多少次,花樣都不會有重複的。”
我放下它。我看著你。我說:“幹嘛送我這個?”
你說:“讓你重新看清楚,反複看清楚裏麵發生的事情。”
你說:“有時候,一件事情在浩瀚的宇宙裏發生的時候,我們容易看不清楚它。而放在一個這麽小的紙筒裏來觀察,就更容易看明白它。”
我擺弄著萬花筒。我說:”裏麵在發生著什麽?”
你說:“不管它的顯現怎麽變化,這裏麵始終就隻有那些紙屑。始終是同樣的東西。並沒有變過。”
我看著你。我說:“所以?”
你說:“所以,當世界變去的時候,我們要明白,其實沒有過改變。”
我說:“所以?”、
你說:“所以,讓它變去,沒有關係。”
你開始收拾桌子上的東西。
你一邊收拾,一邊說:“留著它。當你喜歡的一切變去的時候,就看看它。”
你說:“雖然你再也看不到原來的圖案了,雖然不管你轉動多少次,都再也不會看到原來的圖案了,但是,你要明白,所有的圖案,都是你從前看到過的那些紙屑,全部都是它。它隻是換了一種麵貌,來與你重逢。”
(三)
我說:“指導,未來,我們還會相逢嗎?”
你說:“當然會。”
我說:“會要再一次等上很久很久嗎?”
你說:“這就要看你了。”
我說:“看我?”
你說:“是啊。如果你能認出我新的麵貌,那就會很快。你很快就會邂逅我。”
你說:“如果你認不出來,一直在追思我從前的樣子,那就會,像上一次一樣,還要等上很久很久。”
(四)
思緒從過去的時光裏迴來。我的眼眶濕潤了。
我坐起來,重新讀手裏拿著的一本名叫saadhiraja-sutra的藏傳佛教典籍。不知道漢語翻譯的名字是什麽,從英文語意判斷,大概可以翻譯成《三摩地王經》。
讀了一會兒,再次想到那支萬花筒。
萬花筒這種東西,我覺得很適合用來作為佛學的教具。大可以人手一個,要求每天玩上100遍。
如果明白萬花筒的成像原理,就會比較容易進入佛法的核心,“直取無上菩提”。
至少,做到“見空性”的“空”的那一麵,沒有什麽問題吧。
(五)
在這本經書裏麵,說到一個比喻。
如果你朝狗狗身上扔棍子,狗會去追棍子。但如果你朝獅子身上扔棍子,獅子會不理棍子,直撲過來咬你。
狗狗會認為,傷害它,令它不好過的東西,是那根棍子;而獅子則知道,傷害它的,令它痛苦的東西,是帶來那根棍子的原因。
所以,一個修行者,應該像獅子,不要學狗狗。
不要認為讓你痛苦的,是那些五花八門的念頭,那就是棍子。不要去追那些念頭,不要被它們帶著走,要返迴來,尋找那些念頭的產生處,找那個來源。然後,破了這個來源,就一切念頭皆破。
如何做到一念不生,就這樣做到。
把那個扔棍子的人咬死,自然就沒有棍子過來了。
因此,不存在什麽“還沒有完全看破”這種事情。一點未看破,就是全體未看破,那一點明白了,全體瞬間皆破,毫無存留。
隻要還有沒有看破的一點,就還是在追棍子,沒找到痛苦的原因所在,也就不能阻止痛苦突然襲來。
(四)
那段時間,我讀了一些藏傳佛教的經典,又讀了一些藏傳係統的祖師傳和祖師偈頌,看了一些他們的相關開示。
有兩個體會:第一,否認密乘和伏藏是佛祖所傳之正法的說法,乃迂腐狹隘之見,不足一論。正如南傳小乘否認北傳大乘不是佛祖親傳之法也是一樣的不足一論。事實上,小乘、大乘、密乘隻是因為麵對的學生根器不同、稟性不同,所以,教學的方法也就因而不同。但其中所教課程涉及的科學原理,並無不同。
就等於教語文,對小學生,我們教認字,教拚音,教看圖說話,教造句;對於中學生,我們就教經典的文章,教各種成語俗語,教寫詩作對,教寫作文;對於大學中文專業的學生,我們就係統研讀不同國家的不同作家,教各種文學流派,讀文學大係,教寫小說、散文、詩歌、論文、公文,教研究文學的方法,如此等等。
看上去,小學、中學、大學的語文老師,所教的東西是不同的,方法也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是在教語文。教法,是因為學生的水平不同而不同的,是為了適應不同學生的水平。
方法有異,內容有別,然而原理不二。彼此攻擊和否定對方的正統性,就像大中小學的各位老師互相職責對方所教授的東西不是正宗語文一樣。
如果發生這種爭執和攻擊,這本身就說明,攻擊者根本未知什麽是真正的語文。在修行者來說,就是攻擊者根本未明“如來真實義”。
雨夜。出差中。獨自躺在酒店的大床上,聽著外麵淅淅瀝瀝的一片聲響。很想你。
那一天,也是仲春的時節。
我們走在梧桐蔭蔽的道路上。右側是古老的城牆。遠處是體育場高大的拱門。
凋落的花朵不時從樹上飄落下來,落滿了城牆下的道路。
我伸手接住一片被風吹落的花朵。它的邊緣有點幹枯卷曲了,但是看上去總體還算明豔。
我說:“開得還好呢,這麽早就凋落了,真不忍心。要能讓它迴到枝頭上去就好了。”
你看著我的掌心。你搖頭。你輕輕拂了一下,把花朵從我掌心拂落下去。
我看著它落到地麵,和滿地的花瓣融為一體。
你說:“讓它去。不要阻止它的凋落。就像我們沒有阻止過它的盛開。”
你看著滿地的落花。
你說:“這樣,不也很好?”
你說:“來年春天,它自然會迴到枝頭。如果你肯讓它落到地麵的話。”
“明年的花,早不是此刻的花了。”我說。
“明年的你,也已不是此刻的你了。”你說。
“那麽,世界豈不是無窮無盡的永別嗎?”我說。
“是的。但,同時,也是無窮無盡的重逢。”你說。
(二)
“禮物。”你把一樣東西放在桌子上。
我把它拿起來。“萬花筒?”
我看著你。你點頭。
我說:“小時候常玩這個的。很多年都沒有玩過了。”
我舉起它,透過玻璃片,往裏麵看,我一邊轉動著它,一邊往裏麵看。
無數的繁花變化著組合。
我說:“最神奇的是,不管轉動多少次,花樣都不會有重複的。”
我放下它。我看著你。我說:“幹嘛送我這個?”
你說:“讓你重新看清楚,反複看清楚裏麵發生的事情。”
你說:“有時候,一件事情在浩瀚的宇宙裏發生的時候,我們容易看不清楚它。而放在一個這麽小的紙筒裏來觀察,就更容易看明白它。”
我擺弄著萬花筒。我說:”裏麵在發生著什麽?”
你說:“不管它的顯現怎麽變化,這裏麵始終就隻有那些紙屑。始終是同樣的東西。並沒有變過。”
我看著你。我說:“所以?”
你說:“所以,當世界變去的時候,我們要明白,其實沒有過改變。”
我說:“所以?”、
你說:“所以,讓它變去,沒有關係。”
你開始收拾桌子上的東西。
你一邊收拾,一邊說:“留著它。當你喜歡的一切變去的時候,就看看它。”
你說:“雖然你再也看不到原來的圖案了,雖然不管你轉動多少次,都再也不會看到原來的圖案了,但是,你要明白,所有的圖案,都是你從前看到過的那些紙屑,全部都是它。它隻是換了一種麵貌,來與你重逢。”
(三)
我說:“指導,未來,我們還會相逢嗎?”
你說:“當然會。”
我說:“會要再一次等上很久很久嗎?”
你說:“這就要看你了。”
我說:“看我?”
你說:“是啊。如果你能認出我新的麵貌,那就會很快。你很快就會邂逅我。”
你說:“如果你認不出來,一直在追思我從前的樣子,那就會,像上一次一樣,還要等上很久很久。”
(四)
思緒從過去的時光裏迴來。我的眼眶濕潤了。
我坐起來,重新讀手裏拿著的一本名叫saadhiraja-sutra的藏傳佛教典籍。不知道漢語翻譯的名字是什麽,從英文語意判斷,大概可以翻譯成《三摩地王經》。
讀了一會兒,再次想到那支萬花筒。
萬花筒這種東西,我覺得很適合用來作為佛學的教具。大可以人手一個,要求每天玩上100遍。
如果明白萬花筒的成像原理,就會比較容易進入佛法的核心,“直取無上菩提”。
至少,做到“見空性”的“空”的那一麵,沒有什麽問題吧。
(五)
在這本經書裏麵,說到一個比喻。
如果你朝狗狗身上扔棍子,狗會去追棍子。但如果你朝獅子身上扔棍子,獅子會不理棍子,直撲過來咬你。
狗狗會認為,傷害它,令它不好過的東西,是那根棍子;而獅子則知道,傷害它的,令它痛苦的東西,是帶來那根棍子的原因。
所以,一個修行者,應該像獅子,不要學狗狗。
不要認為讓你痛苦的,是那些五花八門的念頭,那就是棍子。不要去追那些念頭,不要被它們帶著走,要返迴來,尋找那些念頭的產生處,找那個來源。然後,破了這個來源,就一切念頭皆破。
如何做到一念不生,就這樣做到。
把那個扔棍子的人咬死,自然就沒有棍子過來了。
因此,不存在什麽“還沒有完全看破”這種事情。一點未看破,就是全體未看破,那一點明白了,全體瞬間皆破,毫無存留。
隻要還有沒有看破的一點,就還是在追棍子,沒找到痛苦的原因所在,也就不能阻止痛苦突然襲來。
(四)
那段時間,我讀了一些藏傳佛教的經典,又讀了一些藏傳係統的祖師傳和祖師偈頌,看了一些他們的相關開示。
有兩個體會:第一,否認密乘和伏藏是佛祖所傳之正法的說法,乃迂腐狹隘之見,不足一論。正如南傳小乘否認北傳大乘不是佛祖親傳之法也是一樣的不足一論。事實上,小乘、大乘、密乘隻是因為麵對的學生根器不同、稟性不同,所以,教學的方法也就因而不同。但其中所教課程涉及的科學原理,並無不同。
就等於教語文,對小學生,我們教認字,教拚音,教看圖說話,教造句;對於中學生,我們就教經典的文章,教各種成語俗語,教寫詩作對,教寫作文;對於大學中文專業的學生,我們就係統研讀不同國家的不同作家,教各種文學流派,讀文學大係,教寫小說、散文、詩歌、論文、公文,教研究文學的方法,如此等等。
看上去,小學、中學、大學的語文老師,所教的東西是不同的,方法也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是在教語文。教法,是因為學生的水平不同而不同的,是為了適應不同學生的水平。
方法有異,內容有別,然而原理不二。彼此攻擊和否定對方的正統性,就像大中小學的各位老師互相職責對方所教授的東西不是正宗語文一樣。
如果發生這種爭執和攻擊,這本身就說明,攻擊者根本未知什麽是真正的語文。在修行者來說,就是攻擊者根本未明“如來真實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