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一天,高雄從印度給我打過來一個電話。一百~萬\小!說·1kanshu·


    他說:“你一定猜不到我現在在什麽地方,我在做什麽。”


    我想了想,說:“你在某個女人身上。”


    高雄歎息了一聲,說:“在你心中,我就那麽不堪?”


    我說:“難道你不是這樣的嗎?”


    高雄沒有再分辯下去。


    他說:“告訴你,我在參加拉裏先生的出家儀式。”


    我以為自己聽錯了:“啊?出家?”


    高雄說:“是啊。他現在正在被人拔光頭發。”


    高雄說:“他退出商業,洗手不幹了。”


    (二)


    後來我才知道,拉裏先生先生一直是一位很虔信的耆那教徒。


    他在從事商業活動的同時,已經做了20年的居家修行者(居士)。他在每日的日常生活當中一直嚴格地遵守著教義的規定。比如,每天隻吃兩頓飯,比如,每天隻喝兩次水。


    他在商海裏浮浮沉沉,但這一點,他堪稱持戒精嚴,從來沒有動搖過。


    拉裏先生先生出家的那一天,是他的60周歲生日。高雄本來是接到他的邀請,衣冠楚楚地前去出席他60歲的生日宴會的。


    拉裏先生先生在給高雄寫的郵件裏說:“來吧,我們做了10年的朋友,而我隻有一個60歲。”


    拉裏先生說:“你來的話,一定能看到一些讓你終身難忘的東西。”


    高雄那段時間正在開始和蘇的戀愛,兼之生意上的事務繁多,他本來是不想去的,看了這個郵件,最後決定還是去了。


    結果,他真的看到了令他難忘的東西:拉裏先生就在這個慶祝的宴會上,當眾宣布說,他從今天開始出家。他從此將成為一個真正的“空衣派”耆那教僧侶。


    他當時是這樣說的:“我已經活了60年,嚐試過了很多大家認為人生必做之事,生兒育女,經營事業,享受人生,這些我全都做過了。現在,我對俗世的生活已經沒有興趣了。壹百~萬\小!說·1k要ans看hu·”


    他說:“我從自己的一生,真切地認識到,所謂的生活,就是24小時的躁動不安,不論追求什麽,內心永遠得不到安靜。”


    他說:“迴顧我度過的這60年,我該盡到的人生義務都盡完了,該承擔的人生責任也都承擔了。現在,孩子們也都長大了,到了可以接過人生重擔的時候。因此,我把我的事業和家產都交給我的兒子和我們的大家庭。”


    他說:“本來,這件事情不需要這樣大張旗鼓,但我想告訴大家,我退出俗世生活,並不是為了逃避困難和問題。我這樣做,是聽從內心的召喚。”


    他說:“如今,我的公司非常健康,沒有任何的經營問題和醜聞。我身體也非常健康,沒有任何可怕的疾病導致我心灰意冷。我也沒有老糊塗,頭腦依然清楚明白。家庭也非常和諧,沒有爭吵和變故。”


    他說:“我不希望出家的這個決定引來混亂的猜測。”


    他說:“這是一個人為自己的生命所做的最後決定。它完全是我個人的人生追求問題。”


    當他說完之後,他就示意家裏的仆人,當眾燒掉了他原來的名片和一套西服。然後,他就平靜地就坐於他的宗教導師身邊,開始接受儀式。一個多小時之後,他的頭發全拔光了。(注:耆那教出家的時候,頭發是要一根一根拔掉的,不用剃刀。)


    之後,他的導師對來賓們發表了歡迎拉裏先生加入僧侶行列的講話。他勸導眾人,要在任何困難麵前都要保持信心和自製,因為這是通向精神自由的必經之路。


    他說:“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態度。隻有放下,才能獲得平和,而這種平和是不可能僅從閱讀經文中得到的。它需要親身力行。”


    (三)


    就這樣,那個曾經名叫拉裏的印度大商賈,從此消失於我的視野了。


    他退出了。他不是因為害怕困難和問題才退出的。


    就如同我此刻萌生退意,並不是因為遭遇了挫折和困難。


    高雄從新德裏帶迴了拉裏先生給我寫的最後一張卡片。他在經過土耳其轉機飛迴加拿大的時候,把它從伊斯坦布爾寄的機場寄給了我。


    卡片上隻寫著一句話。那是耆那教《奧塔拉哈亞納經》上的一句話:“最難的是放棄你自己。”


    我就是因為拉裏先生,而知道了耆那教。


    (四)


    我也和你們一樣,信仰過科學。一直以來,無論是人文科學還是自然科學,我都在如饑似渴地學習。


    但是,我從中沒有找到想要的答案。它們均不能解釋生從何來,死後何往,不能解釋我們為何在此,為何會有共同的前世記憶,不能指引我,如何才能戰勝生老病死的碾壓,如何才能將你,救出短壽與備受痛苦折磨的不幸命運。如何才能改變以前的行為造成的後果,如何才能改善命運,如何才能救度廣大無邊的無可奈何與身不由己。


    所有的那些科學,它們迄今為止,尚未提供可信的、可以驗證的答案。


    後來,我又寄希望於超越世間知識的宗教。


    以前,我也和你們一樣,認為宗教就是迷信,是麻痹人民的精神工具,是反科學的,隻有愚夫愚婦才會相信,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是不可能相信這些沒有依據的幻想和囈語的。


    但是,後來我發現,這個觀點,其實不是我天生的。是後天教育灌輸到我頭腦中的。它並非我自己去探索和發現的結果。


    在高中畢業後的歲月當中,我涉獵了好多種類的宗教,從你們聽說過的,到從未聽說過的,以致於很多身邊人都認為,我將來有誌於做一個宗教研究者。比如說,韋格,他本人就是宗教比較學的研究者,他給了我大量的幫助,指引了我入門的路徑,他認為,我和他一樣,是想從事宗教方麵的人文研究。他很想發展我成為他的研究生,傳承他的衣缽,和他一起,在研究的路途上繼續深入。就像中國學界的泰鬥季羨林先生那樣。


    但是,我對宗教感興趣的動力,卻並非想要開展學術研究。我是想找到救拔你,救拔我們,救拔所有生命於生死困厄的答案。我對學術研究以及由此帶來的名利,根本沒有興趣。認識吐火文,能解吐火文的經典,知道拜火教的皈依,又有何益?所有的這些淵博,都無法阻擋那輛卡車把你撞飛,都無法阻擋你償還命債,都無法消除你身受的萬般痛苦,都無法改變我們在生死沉浮中的無助和不自由。


    所以,我心裏很清楚,雖然是跟隨韋格老師入門的,但最終,我們會分道揚鑣。


    宗教對於我來說,就是一張藥方。能把藥方倒背如流,能夠解釋所有藥物的藥性、來源、產地、治療案例,這都不能治愈我的疾病。唯有找到正確的藥方,服用下去,讓藥方裏的藥物,滲入生命的內部,和生命融為一體,這樣,才能夠治愈疾病。宗教對我來說,也就像是一張菜譜,看著菜譜,知道所有菜的典故、製作流程、廚師家史,都不能讓饑餓的人吃飽。唯有照菜譜把菜做出來,吃下去,才能解決饑餓的痛苦。


    學術研究之無用,就在於看菜單、看處方,卻不親自食用。


    我不會走上那條道路。


    (五)


    本來《求道》這一章,有較多章節是記錄你去世後,我的宗教探索的。


    但是,受製於吾國特有的敏感機製,實在無法在簡體中文的版本中更多提到這方麵的探索與跋涉。


    在這一卷中,我隻會提到若幹種比較不太敏感的宗教。窺一斑而見全豹吧。


    關於宗教,很多人是有誤解的。


    何為宗教?宗,就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意思。教,是教育、教化(通過教育而實現行為的轉化)的意思。


    宗教的意思,就是對於人生最重要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和轉化。


    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最根本的、最基礎的教育。


    沒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們過不好每一生。


    拉裏先生在60歲的時候,領悟到了這一點,及時停止了一切無益的身心勞碌,走上了求正確三觀的道路。


    他的斷然決定,對我來說,是一種鼓勵,也是一種啟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吉諾彎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法唯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法唯心並收藏吉諾彎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