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然而,隔牆有耳。小皇帝夜裏的這一番痛罵,被軍隊首領安插在宮中的眼線聽到。眼線第二天傍晚,找到了個機會,向軍隊首領傳遞了這個重要的消息。


    軍隊首領聽說小皇帝如此發狠說長大要殺他全家,一方麵心驚肉跳,一方麵也勃然大怒,想不到這個小東西忘恩負義,竟然存有如此決絕的毒辣之心。雖然皇帝還小,暫時沒有動手的能力,但他一整天也依然是心驚肉跳,坐立不安。夜裏睡到三更,噩夢驚醒。他披衣起來,繞行階前,無法再次入睡。於是便召集手下親信,深夜開會商量。親信們對先皇去世的實情和先皇太後的緋聞真相,全都心知肚明,知道小皇帝將來必然能查實這兩樁犯上惡行,報複是早晚都會降臨的雷霆,於是,紛紛勸說他不要養虎遺患,不如就此殺了小皇帝,自己光明正大地登基稱帝,反正這些年國政軍政都是他在一手管控,和實際上的皇帝,也就隻差了一個名分。


    親信們的慫恿,點燃了他的權力。他下定了決心,要公然反叛,謀朝篡位。


    第二天清晨,軍隊首領率領禦林軍衝入宮中,包圍了皇城,並不顧內侍們的勸阻,揚長直入皇帝的寢宮,把小皇帝從床上拖了下來,一把推倒在地上。


    小皇帝見他一反常態,猙獰畢露,驚恐地問他意欲何為。


    他冷笑道:“好皇帝啊,平日口口聲聲叫我義父,私底下卻存心要殺我全家!我每天辛辛苦苦操持國政,挽救國家於危難之中,照料陛下母子周全,難道就該落得如此的下場嗎?”


    他對小皇帝說:“你小小年紀,對重臣就這樣心狠手辣,將來長大了,必定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容不得我們這些幫助過你的人。幫助你,隻會是自掘墳墓,死路一條!你這樣的壞小孩,不僅不配做皇上,而且不配活在這個世界上!”


    不等小皇帝開腔,他便下令左右上前。


    禦林軍隨從們頓時如狼似虎般地一湧而上,如老鷹抓小雞一般,牢牢抓住了小皇帝,按住他的手腳,強行撬開他的嘴巴,往他嘴裏灌入事先準備好了的毒酒。小皇帝哭叫著手抓腳蹬掙紮了一會兒,便七竅流血,一命嗚唿。


    篡位者又喝令將小皇帝身邊的隨從全部拖出去斬首,一時宮中哀叫不絕,血流成河。那位向小皇帝稟報實情的長隨,也落得身首異處。


    宮廷突變之後,篡位者鳴鍾登朝,宣布小皇帝手下的太監懷恨先皇,報複私仇,在小皇帝睡覺時集體用毒酒毒殺了小皇帝,現在已經將犯事者全部就地正法,還將株連九族,令刑部立刻全國搜捕這些逆犯的親友!


    百官聽到皇帝已經駕崩的晴天霹靂,心中都覺得事出突然,其中必有蹊蹺,但眼看著大殿四周禦林軍刀劍出鞘,殺氣騰騰,想起當年魏應真的下場,也都不敢公然發問。


    因為小皇帝年幼,雖然已然大婚,宮中有皇後妃嬪,但是子息卻無有所出,按照規矩就要在諸宗親王子中遴選新的皇帝即位人。最後,多數官員推選了廬陵王的後人載熙王子。百官便去廬陵王府,共同迎請載熙王子入宮。


    這位載熙王子是當時名震天下的大詩人,三歲能詩,五歲能賦,聰明伶俐,才華橫溢,但卻淡薄名利,厭惡官場,從來無心權位。載熙王子惶恐之間被百官迎情入宮之後,得知前因後果,頓時臉色變更。以他的聰明,立刻猜知是小皇帝不定哪裏得罪了攝政雙王,像先皇一樣,被軍隊謀害了。他心知肚明,軍隊絕對不想把皇位讓給自己坐,隻是迫於輿論不得不做一個樣子,如果自己膽敢真的接受迎奉,登基為帝,不久之後,下場也會和先皇父子一模一樣,就算能夠幸免一死,在帝位上也隻能忍氣吞聲,對攝政雙王言聽計從,每日還要小心翼翼,避免他的猜忌懷疑,這樣的皇帝,就算當了,又有何意趣!於是,他下定決心,當場堅決辭謝皇位,並當眾匍匐在地,宣稱攝政雙王德行才華舉世無雙,深得朝野臣民的愛戴,治國治軍有方,實在是天意所屬的天下英主,懇請攝政雙王自登帝位,開立新朝。說完,載熙王子便五體投地,高唿皇帝萬歲。


    於是,多有文武臣僚出來應和,跪請攝政雙王登基稱帝,開立新朝,一時,大殿之上萬歲之聲此起彼伏。


    篡位者辭謝再三後,終於裝模作樣、勉為其難地接受了眾人的公推,登上了武英殿內的寶座,宣布登基稱帝。


    因為載熙王子非常識相,且詩歌的確寫得深入人心,殺了他,天下人難免口誅筆伐,篡位者決定放載熙王子迴封地去繼續寫詩,稱頌新朝的德政,但為了防止有人利用他再奪政權,他要求載熙王子出家為僧,誓願終身為前朝去世的皇帝們超度守靈,不得參與俗世的事務。載熙王子一口答應,便奉旨去了前朝的皇家寺院,在上座法師處削發出家,逃得了一條性命。


    他就是後來留名青史的著名詩僧——戒行法師。


    一個王朝化為了青煙,而另一個也將化為青煙的王朝又拉開了序幕。


    曆史就這樣翻開了新的一頁。


    (二)


    攝政雙王的弑君篡位,在劉姓宗室中激起了強烈的恐懼和激烈的反抗,許多劉姓子弟覺得,一旦改朝換代,無論反抗還是不反抗,篡位者都會對劉氏子弟大開殺戒,不如拚死一搏,還有一條生路。


    於是,各地劉姓子弟紛紛起兵,聲討逆賊,號召勤王,光複劉姓王朝。聯軍聲勢浩大,以懷州為指揮中心,匯集各地力量,直撲運京。


    劉姓聯軍與篡位者領導的漢軍在運京郊外發生了空前的激戰,雙方死傷無數,周圍許多村莊被夷為平地,農田中遍布平民和雙方將士的屍體。


    三個月的大會戰後,劉姓聯軍落敗,被漢軍擊潰,四散逃走。劉姓的反抗就這樣被鎮壓了下去。


    會戰之後,新朝皇帝在全國開展了肅清劉姓宗室的大屠殺。在運京的劉氏宗親,不管有沒有參與反抗,宅邸一律被包圍,士兵持刀衝入宅院,見人就殺,無分男女老幼,不論青紅皂白,頓時,運京的街道與胡同裏血流成河,到處都是婦人的尖叫、兒童的哭泣和被屠戮者的慘叫之聲。許多胡同裏紅光衝天。


    但是,在下令屠殺之前,篡位者還下達了一道特別旨意,赦免這支軍隊的創始人,已經過繼給前朝嶺南王、戰神崔景龍的一脈原劉姓子孫,因為他們已經不是劉家的子弟,而是崔家的子孫。禦林軍派出一支衛隊,把守了嶺南王府所在巷子的兩邊出入口,持皇帝手諭,阻止殺紅了眼的亂兵靠近嶺南王府。


    嶺南王府的人們起先以為自己在這場大亂中也必定在劫難逃,全家男女老少和眾多男女仆從,聚集在一起,手持能夠找到的各種武器,等著亂兵破門而入,想和亂兵拚一個魚死網破。誰知亂兵一直都沒有接近宅院,聽著隔壁宅院中兵荒馬亂的聲音,全家人心驚肉跳地度過了一個漆黑的長夜。第二天,亂兵歸營,殺戮停止,巷口的禦林軍也隨之撤走,臨走前,禦林軍領隊前來敲門,向當時的嶺南王說明了新皇赦免崔姓宗親的旨意,將新皇的手諭留給他作為保命的護身符,便率隊迴宮複命。嶺南王闔府上下鬆了一口氣,嶺南王隨即率領兒子們進宮,拜謝新皇恩德,宣誓效忠新朝,做新朝的忠實子民,並自願率領全家遷移出運京,迴到邊遠的嶺南封地去。他的請求得到了新皇帝的恩準。


    從那以後,崔承誌這一族為逃避禍患起見,就逐漸遠離了東亞的中土,他們向南發展,開枝散葉,慢慢遷移到了東南亞一帶,後又繼續向西,最後穿越了阿拉伯人的地區,遷移到靠近地中海、與非洲毗鄰的摩納哥一帶,定居下來,遷徙途中一路和各族通婚,慢慢發展為混血人種。


    (三)


    嶺南王和兒子們謝恩離去後,篡位者獨自坐在皇帝的寶座上,看著台階下方側麵的座位,沉默良久。


    第二天,他下令撤除武英殿階下的那個座位,改為放置了一座從戰神廟裏搬來的戰神立像,作為新王朝的護殿神,站立在那裏。


    全國肅清劉姓宗親的殺戮完成後,篡位者決定連劉氏的陵墓也不放過。


    士兵衝入了劉氏王朝的皇陵,大肆破壞,劉申的父母、劉申本人、我們的兒子、孫子、重孫的陵墓都遭到了摧毀和洗劫。在滿目瘡痍的陵園之中,隻有一座陵墓保持了完整。這就是我的陵墓。我因為是戰神崔景龍的妹妹的緣故,被亂軍放過,墳塋沒有遭到他們的侵擾和洗劫。


    於是,在變成了廢墟的皇家陵園裏,就隻留下我墓碑上的雲霄花,默默地佇立在傾倒的墓碑和被推到砸碎的石人石馬之間,在遠古的時間裏,繼續無聲地綻放。


    那便是這個漫長故事最後一幕的最後一個場景。


    正所謂:“常者皆盡,高者必墮,合會有離,生者皆死。”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吉諾彎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萬法唯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萬法唯心並收藏吉諾彎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