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進入燕塘關之後,我們一直住在舅舅之前在關內購置的一處宅院裏。院子不算很大,但是院落布局錯落,格調很清雅,住起來很舒服。
因為你病著,也一直和我們住在一起。
你能夠走動之後,需要處理的各方麵事務越來越多,各色人等頻繁出入,諸多不便,於是,孫湛明想在靠近舅舅宅邸的地方,給你新修一個官衙。
他和徐在田帶著圖紙和預算來找你請示的時候,你連圖紙都沒有看,就堅定地否決了。
你說:“就用現成的舊總兵府吧,省下的錢,不如多買好馬,多買好鋼。所有的錢,不管怎麽來的,都是民脂民膏。來自於民,就要惠利於民。好鋼要花在到刀刃上,每一兩銀子、每一枚銅錢,都應該花在促成太平早日實現這件事情上。我怎麽可以因為一己之私,就放逸靡費呢。”
被你再三致謝和婉拒後,孫湛明隻得放棄另修節度使官衙的想法,轉而就把嚴方成用過的那座官邸簡單修繕了一下。
他揣摩著你的心意,把房間大多恢複到了我父親任總兵時的那個樣子。
此舉果然甚合你意。你看過總兵府的改造之後,非常滿意,沒有再加辭謝,接受了將這裏作為你的辦事的官邸。
你對孫湛明想得這樣周到再三致謝。
孫湛明受到你真誠致謝的感動,又在官邸裏給你我兩家的父母設了一座一進一間的小小靈堂,並且在你處理事務的書房後又加隔出了一間隱蔽而安靜的小臥室,方便你身體疲倦時隨時休息。
這一切都弄好之後,你白天就基本上去那邊處理事情了。
因為兩處地方相隔很近,你一般是在舅舅府邸裏吃過早飯,帶著衛兵走路過去,晚飯前再走路迴來,晚上仍舊睡在舅舅的府邸。
因為舅舅不放心你的身體,堅持不讓你晚上獨自住在那邊,你也因為時常自覺到腳下無根,頭重腳輕,沒有說什麽,接受了舅舅的安排。
為了方便你往來,孫在兩座宅院的內院之間修了一條遮風擋雨的通道。
我們女眷也可以不用出宅院的門,直接從這通道去到你休息的那個小房間。
(二)
舅媽把這條通道的功效發揮到了最大極限。給你的各種滋補品,營養品,每天中午都川流不息地經過這條通道,送往總兵府。逢到節日,舅媽還會送更多好吃的過去犒勞總兵府的文書、傳令兵和衛兵們。
你幾番辭謝,開玩笑地說:“舅媽,你都要把這條通道變成廚房的傳菜專用道了。”
可舅媽根本就不管你那一套,每天依舊是殷勤準備,準時奉送。
你被舅媽和妹妹們的熱情所感,也就隻好恭敬領受了。
舅媽送過來的種種滋補營養品,算是這座總兵府裏唯一不太簡樸的東西了。
(三)
在你使用這座總兵府的宅邸期間,宅邸裏所有的陳設都特別簡單,比我父親駐蹕期間還要樸素。
你休息的臥室裏,就隻得一床、一椅、一桌、一燈、一枕、一被,其他什麽都沒有,家具也都是極平常的。
你說:“我們隻是在下次戰爭之前短暫地住在這裏,沒有必要搞得太複雜。”
這句話是你隨口說的。
你隨口說出來之後,立刻就覺察到自己失言了。因為它無意中透露出,你根本沒有想過要在燕塘關成家。
你看著我。你腦子活動著,想著補救的辦法。
我在心裏歎了口氣,我說:”不要費心去想怎樣改口了,看你每天都這麽忙,實在是不忍心讓你再為這些耗費精神了。隻要你好好的,怎樣都好。”
(四)
我嫁給劉申之後的第三年,他把燕塘關內的這座府邸作為我的生日禮物賜給了我,以表達他對我額外的關愛。
他向我宣布這件恩賜時,我覺得非常意外,吃驚到連謝恩一時都忘記說了。
劉申溫暖地說:“琴兒,我一直都在想,你生日時該送你點什麽,才是你真正想要的呢。我想了很久,終於想到這房子。這房子裏有你太多的記憶,美好的、心酸的、久遠的、切近的。就把它送給你吧,你可以保持著裏麵所有記憶的痕跡。當你很想念過去的時候,就可以去那裏看看曾經的溫暖與熟悉。”
但劉申還活著的時候,我從來沒有迴去過燕塘關。
我一直都安分守己地待在他為我安排的宮殿裏,恪盡職守地陪伴著他。
我連運州的外城都很少去。
後來,我們夫婦一起把這宅邸賜給了我的第四個兒子,作為了他在燕塘關的別邸。
我的這個兒子很了解我的心意,他一直讓這房子保持著你住在裏麵時的樣子,保持著我們最後離開燕塘關前的樣子。
你用過的硯台、筆架、燈台,還有我們相對而坐的案幾,全部都是原來的樣子。
所以,後來,劉申去世後,每一次我走進這宅邸的時候,總是會產生幻覺,我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期待,你會從某扇門裏走出來。
我總是不由自主地忘記了,那永遠都不會再發生了。
然後,我就會感覺噬魂刻骨的孤單。它從心裏的深井裏爬上來,它就像瘋長的藤蔓一樣,爬滿了所有的院牆和所有的門窗。
(五)
被尊為這個國家的太後時,我還剛滿50歲,看上去還並不老,頭發長而濃密,青黑的光澤依然很閃爍,額頭上連一絲皺紋都沒有,體力也還相當不錯。
每年我都在秋天輕車簡從地迴去一趟燕塘關,在那座宅邸住上一陣子,和我的第四個兒子一家人生活在一起。
我覺得那裏才有我的根基。那裏是我的第二故鄉。在崔家集被山崩永遠吞沒,無法迴去之後,這座宅院,就成了我存儲青春記憶最多的地方。
尤其是,這裏存儲了關於我們愛情的大量記憶。
那些,隻有我們兩個人相處,還沒有劉申參與進來的愛情記憶。
我不想忘記你。也不能忘記你。即使你離開我所在的世界,已經很多很多年了。
即使,所有知道我們愛情的人,已經全部都不在那個世界上了。我依然還記得你。
即使,我自己也都不在那個世界上,到了這個新的世界上,我也始終還能記得你。
即使,連我都不存在了,那些記憶,也都始終還在那裏。
它們始終都還靜靜地存在於那裏。
(五)
受到你的影響。我在劉申宮廷裏的宮室也永遠是最簡單的。
那也隻不過是我們在生死之間一個短暫的住處罷了,沒有必要那麽考究,沒有必要那麽複雜。
我們都隻是,在生死之間,短暫地住在這個世界上而已。沒必要太複雜。
進入燕塘關之後,我們一直住在舅舅之前在關內購置的一處宅院裏。院子不算很大,但是院落布局錯落,格調很清雅,住起來很舒服。
因為你病著,也一直和我們住在一起。
你能夠走動之後,需要處理的各方麵事務越來越多,各色人等頻繁出入,諸多不便,於是,孫湛明想在靠近舅舅宅邸的地方,給你新修一個官衙。
他和徐在田帶著圖紙和預算來找你請示的時候,你連圖紙都沒有看,就堅定地否決了。
你說:“就用現成的舊總兵府吧,省下的錢,不如多買好馬,多買好鋼。所有的錢,不管怎麽來的,都是民脂民膏。來自於民,就要惠利於民。好鋼要花在到刀刃上,每一兩銀子、每一枚銅錢,都應該花在促成太平早日實現這件事情上。我怎麽可以因為一己之私,就放逸靡費呢。”
被你再三致謝和婉拒後,孫湛明隻得放棄另修節度使官衙的想法,轉而就把嚴方成用過的那座官邸簡單修繕了一下。
他揣摩著你的心意,把房間大多恢複到了我父親任總兵時的那個樣子。
此舉果然甚合你意。你看過總兵府的改造之後,非常滿意,沒有再加辭謝,接受了將這裏作為你的辦事的官邸。
你對孫湛明想得這樣周到再三致謝。
孫湛明受到你真誠致謝的感動,又在官邸裏給你我兩家的父母設了一座一進一間的小小靈堂,並且在你處理事務的書房後又加隔出了一間隱蔽而安靜的小臥室,方便你身體疲倦時隨時休息。
這一切都弄好之後,你白天就基本上去那邊處理事情了。
因為兩處地方相隔很近,你一般是在舅舅府邸裏吃過早飯,帶著衛兵走路過去,晚飯前再走路迴來,晚上仍舊睡在舅舅的府邸。
因為舅舅不放心你的身體,堅持不讓你晚上獨自住在那邊,你也因為時常自覺到腳下無根,頭重腳輕,沒有說什麽,接受了舅舅的安排。
為了方便你往來,孫在兩座宅院的內院之間修了一條遮風擋雨的通道。
我們女眷也可以不用出宅院的門,直接從這通道去到你休息的那個小房間。
(二)
舅媽把這條通道的功效發揮到了最大極限。給你的各種滋補品,營養品,每天中午都川流不息地經過這條通道,送往總兵府。逢到節日,舅媽還會送更多好吃的過去犒勞總兵府的文書、傳令兵和衛兵們。
你幾番辭謝,開玩笑地說:“舅媽,你都要把這條通道變成廚房的傳菜專用道了。”
可舅媽根本就不管你那一套,每天依舊是殷勤準備,準時奉送。
你被舅媽和妹妹們的熱情所感,也就隻好恭敬領受了。
舅媽送過來的種種滋補營養品,算是這座總兵府裏唯一不太簡樸的東西了。
(三)
在你使用這座總兵府的宅邸期間,宅邸裏所有的陳設都特別簡單,比我父親駐蹕期間還要樸素。
你休息的臥室裏,就隻得一床、一椅、一桌、一燈、一枕、一被,其他什麽都沒有,家具也都是極平常的。
你說:“我們隻是在下次戰爭之前短暫地住在這裏,沒有必要搞得太複雜。”
這句話是你隨口說的。
你隨口說出來之後,立刻就覺察到自己失言了。因為它無意中透露出,你根本沒有想過要在燕塘關成家。
你看著我。你腦子活動著,想著補救的辦法。
我在心裏歎了口氣,我說:”不要費心去想怎樣改口了,看你每天都這麽忙,實在是不忍心讓你再為這些耗費精神了。隻要你好好的,怎樣都好。”
(四)
我嫁給劉申之後的第三年,他把燕塘關內的這座府邸作為我的生日禮物賜給了我,以表達他對我額外的關愛。
他向我宣布這件恩賜時,我覺得非常意外,吃驚到連謝恩一時都忘記說了。
劉申溫暖地說:“琴兒,我一直都在想,你生日時該送你點什麽,才是你真正想要的呢。我想了很久,終於想到這房子。這房子裏有你太多的記憶,美好的、心酸的、久遠的、切近的。就把它送給你吧,你可以保持著裏麵所有記憶的痕跡。當你很想念過去的時候,就可以去那裏看看曾經的溫暖與熟悉。”
但劉申還活著的時候,我從來沒有迴去過燕塘關。
我一直都安分守己地待在他為我安排的宮殿裏,恪盡職守地陪伴著他。
我連運州的外城都很少去。
後來,我們夫婦一起把這宅邸賜給了我的第四個兒子,作為了他在燕塘關的別邸。
我的這個兒子很了解我的心意,他一直讓這房子保持著你住在裏麵時的樣子,保持著我們最後離開燕塘關前的樣子。
你用過的硯台、筆架、燈台,還有我們相對而坐的案幾,全部都是原來的樣子。
所以,後來,劉申去世後,每一次我走進這宅邸的時候,總是會產生幻覺,我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期待,你會從某扇門裏走出來。
我總是不由自主地忘記了,那永遠都不會再發生了。
然後,我就會感覺噬魂刻骨的孤單。它從心裏的深井裏爬上來,它就像瘋長的藤蔓一樣,爬滿了所有的院牆和所有的門窗。
(五)
被尊為這個國家的太後時,我還剛滿50歲,看上去還並不老,頭發長而濃密,青黑的光澤依然很閃爍,額頭上連一絲皺紋都沒有,體力也還相當不錯。
每年我都在秋天輕車簡從地迴去一趟燕塘關,在那座宅邸住上一陣子,和我的第四個兒子一家人生活在一起。
我覺得那裏才有我的根基。那裏是我的第二故鄉。在崔家集被山崩永遠吞沒,無法迴去之後,這座宅院,就成了我存儲青春記憶最多的地方。
尤其是,這裏存儲了關於我們愛情的大量記憶。
那些,隻有我們兩個人相處,還沒有劉申參與進來的愛情記憶。
我不想忘記你。也不能忘記你。即使你離開我所在的世界,已經很多很多年了。
即使,所有知道我們愛情的人,已經全部都不在那個世界上了。我依然還記得你。
即使,我自己也都不在那個世界上,到了這個新的世界上,我也始終還能記得你。
即使,連我都不存在了,那些記憶,也都始終還在那裏。
它們始終都還靜靜地存在於那裏。
(五)
受到你的影響。我在劉申宮廷裏的宮室也永遠是最簡單的。
那也隻不過是我們在生死之間一個短暫的住處罷了,沒有必要那麽考究,沒有必要那麽複雜。
我們都隻是,在生死之間,短暫地住在這個世界上而已。沒必要太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