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鎮南王府書房內,“義父,今日剛剛得到信報,鄭成功已經奪占長沙府了,湘潭也已岌岌可危。洪承疇那個老賊正準備集中兵力在貴陽與鄭成功決一死戰。”李元胤遞給了李成棟一封書信,說起近日的戰況來。
“決一死戰,恐怕是正中鄭成功下懷,貴陽之戰若敗,洪承疇就再難有抵抗之力了!這樣看來,鄭成功平定湖廣的日子不遠了!”李成棟拿起遞過來的書信看了起來。
“誠如義父所說,鄭成功一旦占領湖廣、贛桂,其實力之雄厚將絕冠無雙。屆時,清軍將很可能被迫退迴西川,隻有防守北方之力,而無進取之功。”李元胤點頭讚同道。
“大西軍與清軍兩虎相爭,被鄭明嚴這個漁夫得利了。現在大西軍連雲南一地都不知道能不能收的住,又不用說出來攻城略地了。清軍損傷慘重,根本無力鎮守那麽大的底盤,南方是鄭成功的囊中之物了!”李成棟落寞地放下手中的書信。
“義父,既然情勢如何大好,你又何不出兵,搶先攻占廣西等地,也好擴充一下自己的實力。”李元胤說道。
李成棟搖了搖頭說道:“難啊!永厲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隻想著如何保命,哪敢讓老夫出兵。朝中那些腐儒滿口說要報銷君上,匡扶大明,每日卻隻顧著忙著爭權奪利,貪汙枉法,連老夫的軍餉他們都敢漂沒,指望著他們,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拿不出軍餉,現有的這一點兵馬都隻能勉力維持,哪有那個實力擴充軍隊!”
李元胤聽到狠狠地說道:“義父,既然這樣何不踢開永厲那個無能小兒,像鄭成功那般做個聽調不聽宣的王爺,豈不自在!”
李成棟歎了一口說道,“這些我也何嚐沒有想過,隻是老夫以前反複無常,現在是無人敢相信老夫了。手中這六七萬兵馬除了一些心腹之人外,其他的都是靠大明的旗號維係的,老夫要是有一點反意,隻怕手下立馬四分五裂。到時第一次不放過老夫的,就是鄭成功了!”
“這”李元胤聽到也沉默了。
廣東、江西兩省對大清來說可能算不得什麽,但對鄭成功來說卻是至關重要。
鄭成功現在沒有攻占,也是因為李成棟打著大明的旗號,鄭成功有些投鼠忌器。
一旦讓鄭成功找到了借口,怕是立馬起大軍來奪取了。
李成棟有些禿廢地說道:“算了,不說這些了。日後這天下的隻看鄭家軍和滿清誰能笑道最後了!元胤,你近日親自去拜訪一下鄭成功,問下鄭明嚴有何需要我李家幫忙的,必不推辭。”
李元胤睜開眼睛看著李成棟,說道:“義父,就這樣看好鄭明嚴能問鼎天下嗎?”
李成棟站起來走開窗邊,看著窗外的景色說道:“未來的事誰說的準,未雨綢繆總是好的!元胤,記得見到鄭明嚴時,態度要恭順點!”
李元胤聽到忙低頭喝道,“是,義父!”
貴陽府衙大堂上,羅托看著洪承疇說道,“太博,我軍雖然搜集了不少糧草,但也隻夠半個月。必須速戰速決了!不然不待鄭海寇來,我軍就因為軍糧殆盡而敗亡!”
“我何嚐不知?”洪承疇怒氣衝衝地說道,“但時至此刻,吳三桂那廝居然仍舊躊躇難定,遲遲不肯趕來與我軍匯合。不依靠他手下的四萬大軍,此戰難有勝算。”
洪承疇並非不想速戰速決。
事實上,為了籌備此次的作戰,洪承疇已經幾乎征調了所有能夠籌集到的糧草,以至於都默許了羅托派兵搶奪百姓糧食的地步。
洪承疇很清楚,一旦這樣做,日後清軍就再難安撫贛桂百姓了。
但盡管如此,洪承疇還是搶奪了百姓的糧草。畢竟鄭家軍對清軍的威脅太大了。
包括吳三桂在內的六萬清軍,如果沒有糧草的話,根本無法撐得過一月。
心中雖然焦急,但洪承疇卻比羅托思考的要全麵。
從兵力對比看,六萬對七萬,清軍隻是略輸於鄭家軍,但清軍有戰力強悍的一萬餘騎軍,明麵上清軍戰力力並不比鄭家軍差。
但洪承疇清楚鄭家軍火器的厲害,同等兵馬上清軍都不是鄭家軍的對手,更不用現在現在兵馬還不如鄭家軍。
那本被洪承疇寄以很大希望的吳三桂率領的騎軍,如今卻遲遲沒有感到貴陽與自己迴合。
洪承疇能感覺到吳三桂似乎有避戰自保的跡象。
單靠留守貴陽的兩萬清軍根本不是鄭家軍的對手,但如果能聯合到吳三桂的四萬兵馬,或許會付出慘重的傷亡,但隻有能夠策劃好,還是有機會將鄭家軍一舉擊潰。
洪承疇多次派人聯絡吳三桂,希望他能夠盡快趕來。
但吳三桂每次都答應的好好的,但就是行動緩慢。
洪承疇也知道吳三桂避戰自保的原因。
吳三桂能夠給滿清賞識,並且封王靠的就是他手下的關寧鐵騎。
但連接幾次大敗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也傷亡慘重。
吳三桂明白一旦關寧鐵騎消耗殆盡,到時不單榮華富貴不能保,連性命都堪憂。
這個時候,吳三桂情願南方都淪陷了,也不願意關寧鐵騎再有損傷。
“太博大人,看來得找吳三桂說明厲害!不如由子陽代太博往吳三桂軍中走一趟,督促他盡快行軍!”羅托提議道。
“也好!”洪承疇思索片刻,微點了點頭,沉聲說道,“子陽。你速去督促吳三桂!”
“諾!”
“子陽!你代我告訴韓遂四個字——唇亡齒寒。如果南方丟了,那些知府還可以投靠鄭成功,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但他能得到什麽,鄭海寇絕對是不可能封他為王的。讓他好生掂量輕重!”
“子陽明白!”羅托微一拱手,轉身離去。
望著空無旁人的大堂,洪承疇深深地歎了口氣,從來肅然的麵龐上流露出一絲無奈而疲憊的神色。
從桌案上揀起軍報的,再一次仔細瀏覽了一遍,洪承疇低聲喃語道:“能不能抵擋的住呢”
“決一死戰,恐怕是正中鄭成功下懷,貴陽之戰若敗,洪承疇就再難有抵抗之力了!這樣看來,鄭成功平定湖廣的日子不遠了!”李成棟拿起遞過來的書信看了起來。
“誠如義父所說,鄭成功一旦占領湖廣、贛桂,其實力之雄厚將絕冠無雙。屆時,清軍將很可能被迫退迴西川,隻有防守北方之力,而無進取之功。”李元胤點頭讚同道。
“大西軍與清軍兩虎相爭,被鄭明嚴這個漁夫得利了。現在大西軍連雲南一地都不知道能不能收的住,又不用說出來攻城略地了。清軍損傷慘重,根本無力鎮守那麽大的底盤,南方是鄭成功的囊中之物了!”李成棟落寞地放下手中的書信。
“義父,既然情勢如何大好,你又何不出兵,搶先攻占廣西等地,也好擴充一下自己的實力。”李元胤說道。
李成棟搖了搖頭說道:“難啊!永厲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隻想著如何保命,哪敢讓老夫出兵。朝中那些腐儒滿口說要報銷君上,匡扶大明,每日卻隻顧著忙著爭權奪利,貪汙枉法,連老夫的軍餉他們都敢漂沒,指望著他們,除非太陽打西邊出來。拿不出軍餉,現有的這一點兵馬都隻能勉力維持,哪有那個實力擴充軍隊!”
李元胤聽到狠狠地說道:“義父,既然這樣何不踢開永厲那個無能小兒,像鄭成功那般做個聽調不聽宣的王爺,豈不自在!”
李成棟歎了一口說道,“這些我也何嚐沒有想過,隻是老夫以前反複無常,現在是無人敢相信老夫了。手中這六七萬兵馬除了一些心腹之人外,其他的都是靠大明的旗號維係的,老夫要是有一點反意,隻怕手下立馬四分五裂。到時第一次不放過老夫的,就是鄭成功了!”
“這”李元胤聽到也沉默了。
廣東、江西兩省對大清來說可能算不得什麽,但對鄭成功來說卻是至關重要。
鄭成功現在沒有攻占,也是因為李成棟打著大明的旗號,鄭成功有些投鼠忌器。
一旦讓鄭成功找到了借口,怕是立馬起大軍來奪取了。
李成棟有些禿廢地說道:“算了,不說這些了。日後這天下的隻看鄭家軍和滿清誰能笑道最後了!元胤,你近日親自去拜訪一下鄭成功,問下鄭明嚴有何需要我李家幫忙的,必不推辭。”
李元胤睜開眼睛看著李成棟,說道:“義父,就這樣看好鄭明嚴能問鼎天下嗎?”
李成棟站起來走開窗邊,看著窗外的景色說道:“未來的事誰說的準,未雨綢繆總是好的!元胤,記得見到鄭明嚴時,態度要恭順點!”
李元胤聽到忙低頭喝道,“是,義父!”
貴陽府衙大堂上,羅托看著洪承疇說道,“太博,我軍雖然搜集了不少糧草,但也隻夠半個月。必須速戰速決了!不然不待鄭海寇來,我軍就因為軍糧殆盡而敗亡!”
“我何嚐不知?”洪承疇怒氣衝衝地說道,“但時至此刻,吳三桂那廝居然仍舊躊躇難定,遲遲不肯趕來與我軍匯合。不依靠他手下的四萬大軍,此戰難有勝算。”
洪承疇並非不想速戰速決。
事實上,為了籌備此次的作戰,洪承疇已經幾乎征調了所有能夠籌集到的糧草,以至於都默許了羅托派兵搶奪百姓糧食的地步。
洪承疇很清楚,一旦這樣做,日後清軍就再難安撫贛桂百姓了。
但盡管如此,洪承疇還是搶奪了百姓的糧草。畢竟鄭家軍對清軍的威脅太大了。
包括吳三桂在內的六萬清軍,如果沒有糧草的話,根本無法撐得過一月。
心中雖然焦急,但洪承疇卻比羅托思考的要全麵。
從兵力對比看,六萬對七萬,清軍隻是略輸於鄭家軍,但清軍有戰力強悍的一萬餘騎軍,明麵上清軍戰力力並不比鄭家軍差。
但洪承疇清楚鄭家軍火器的厲害,同等兵馬上清軍都不是鄭家軍的對手,更不用現在現在兵馬還不如鄭家軍。
那本被洪承疇寄以很大希望的吳三桂率領的騎軍,如今卻遲遲沒有感到貴陽與自己迴合。
洪承疇能感覺到吳三桂似乎有避戰自保的跡象。
單靠留守貴陽的兩萬清軍根本不是鄭家軍的對手,但如果能聯合到吳三桂的四萬兵馬,或許會付出慘重的傷亡,但隻有能夠策劃好,還是有機會將鄭家軍一舉擊潰。
洪承疇多次派人聯絡吳三桂,希望他能夠盡快趕來。
但吳三桂每次都答應的好好的,但就是行動緩慢。
洪承疇也知道吳三桂避戰自保的原因。
吳三桂能夠給滿清賞識,並且封王靠的就是他手下的關寧鐵騎。
但連接幾次大敗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也傷亡慘重。
吳三桂明白一旦關寧鐵騎消耗殆盡,到時不單榮華富貴不能保,連性命都堪憂。
這個時候,吳三桂情願南方都淪陷了,也不願意關寧鐵騎再有損傷。
“太博大人,看來得找吳三桂說明厲害!不如由子陽代太博往吳三桂軍中走一趟,督促他盡快行軍!”羅托提議道。
“也好!”洪承疇思索片刻,微點了點頭,沉聲說道,“子陽。你速去督促吳三桂!”
“諾!”
“子陽!你代我告訴韓遂四個字——唇亡齒寒。如果南方丟了,那些知府還可以投靠鄭成功,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但他能得到什麽,鄭海寇絕對是不可能封他為王的。讓他好生掂量輕重!”
“子陽明白!”羅托微一拱手,轉身離去。
望著空無旁人的大堂,洪承疇深深地歎了口氣,從來肅然的麵龐上流露出一絲無奈而疲憊的神色。
從桌案上揀起軍報的,再一次仔細瀏覽了一遍,洪承疇低聲喃語道:“能不能抵擋的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