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鹽商大本營,汪家大宅。
王家家族王文嚴笑嗬嗬地說道:“鄭成功想買,就讓他買唄。這樣我們也可以省了很多功夫,坐等收錢就行!”
吳子衛嗬斥道:“糊塗!如果真的將鹽全部承包給鄭成功,那才是上了他的當。日後鄭成功想撇開我們單幹,他有兵有錢,我們拿什麽來反抗。”
盧衍生說道:“對啊。汪先生,賣給鄭成功是自掘墳墓,萬萬不能同意!如果鄭成功覺得保護費太低,可以商量。就是再多加一倍,我們也可以接受。但堅決不能將鹽全部販賣給鄭成功。”
汪騰勝看著在座的一大幫鹽商說道:“既然大家都不同意將鹽販賣給鄭成功,那大家統一意見,誰敢私自接觸鄭成功,就休怪我到時不講情麵了。還有各家迴去告誡灶戶,敢私自將鹽販賣給鄭成功者,必嚴懲!”
南京鄭府,鄭成功將姚啟聖、顧炎武、王忠孝、路振飛三人請過來。
將汪騰勝派人送過來的信傳遞給他們看,說道:“揚州鹽商那幫人傳信過來,說可以商議那護送的費用。一字不提,販鹽的事!”
王忠孝看過信後,說道:“這幫鹽商為了奢侈生活,不斷抬高鹽價,搜刮百姓,以至於百姓淡食,民怨鼎沸。大將軍,不如我們直接派人向灶戶收購鹽,不用理會那幫鹽商!”
姚啟聖反對說道:“不可,多年下來,那些灶戶已經給鹽商死死控製,大將軍輕易購買不了。而且這幫鹽商與江南文壇關係緊密,容易給他們製造把柄,說大將軍與民爭利!對大將軍的名聲不好!”
路振飛也說道:“大將軍,既然那幫人願意提高護送費,我們暫且答應他們的要求。等天下統一了,再跟他們清算!”
鄭成功說道:“不行,鹽鐵國之重器,不能控製在私人手中。他們提高了護送費,也隻是將這些費用轉移到普通百姓身上,最後苦的還是百姓。你們不用擔心,在商言商,既然他們要玩,我就跟他們玩,看誰的手段更高!今天招你們來,是有任務給你們!”
姚啟聖、顧炎武、王忠孝四人聽到忙拱手說道:“大將軍請明示!”
“既然買不到,那麽我們就自己造。姚先生,你選派幾個懂製鹽的技工以及格物學院的學生去台灣,告訴陳永華,讓他在台灣島西南沿海一個叫布袋的地方,建造鹽場。那裏沙灘廣布,地勢緩斜,河流注入淡水量少,季風強勁,冬半年幹燥少雨,日照長,氣溫高,蒸發快,海水含鹽量高。是個好的大鹽場,隻要建造的當,必然可以供應三五省。”鄭成功對姚啟聖說道。
姚啟聖忙拱手說道:“是!”
鄭成功再對路振飛說道:“路先生,你去廣東跟李成棟商議,購買鹽鐵的事。同時跟他商議,我願意出五十萬兩,跟他購買瓊州島。如果他不同意的話,那就跟他商議,我可以拿安徽與江西相連的池州府跟他置換。相比瓊州的貧窮,想必李成棟不會拒絕!”
路振飛聽到忙勸阻道:“大將軍不可啊!瓊州荒野之地,而且那裏的黎民多不服王法,常聚眾鬧事。實在不是一個好地方!“
鄭成功聽到哈哈大笑起來,“這是世人之短視,瓊州島全年無霜凍,冬季溫暖,稻可三熟,菜滿四季,是南繁育種的理想基地。日後我們冬日能吃到蔬菜,怕是要多謝瓊州島了。而且瓊州島是理想的天然鹽場,沿海港灣灘塗許多地方都可以曬鹽,隻要經營妥當,就算是供應全國怕也不是難事!同時,瓊州島還有我軍最迫切需要的鐵礦,我軍現在對鐵需求大。這幾年對外求購的量越來越大。日後跟其他軍閥發生衝突,鐵給人限製住,對我軍的危害甚大。所以我們一定控製一個大的鐵礦才不會受製於人。”
鄭成功笑了下繼續說道,“最重要的是,我們以海軍起家,瓊州島必須掌控在我們手中,才能構建完整的防禦海防。”
路振飛被鄭成功敘說的種種理由說服了,忙拱手說道:“屬下即可啟程去廣東麵見李成棟,必然會盡最大能力說服他將瓊州島賣給我方!”
鄭成功diǎndiǎn頭說道:“嗯,辛苦路先生了!”
鄭成功轉過頭看著顧炎武說道:“顧先生,你現在管理科學文化部,責任重大。前幾年設立的報社、周刊是一大利器,你要利用好。這幾天你去跟報社、周刊幾個主要負責人商議,以鹽為主題引導百姓正確認識對待。”
錢嫌益是鄭成功的老師,再加上以前是江南文壇的領袖,為了能安撫江南學士,鄭成功思考良久才任命錢嫌益擔任科學文化部部長一職。
不過錢嫌益之前為了完成自己多年的心願,接受了鄭成功的推薦,跑去廣東永曆朝廷那邊擔任了內閣大學士一職。
現在科學文化部實際是顧炎武在管理。
顧炎武聽到沉思了一會兒說道:“是!”
鄭成功看著顧炎武,說道:“我知道顧先生也是東林學黨的一員,但東林學黨早已經忘記了創派的初衷,現在不過是一些野心人的黨爭伐鬥、排除異己的工具。它已經沒有再擔任文壇領袖的資格!”
顧炎武聽到想反駁鄭成功,但自明末以來,這麽多年來所見所聞讓顧炎武竟無法反駁。
而且擔任南京政法大學院長以來,接觸多了,更是讓他對儒家學說都產生了懷疑,更別說對東林學黨的懷疑了。
鄭成功看到顧炎武沉默,說道:“未來議論的咽喉必然會是報社周刊等,顧先生要把握好!”
這一番話,就差明說顧炎武,拋棄東林學黨,跟著老子混,我撐你做文壇領袖。
麵對這對於文士來說最大的疑惑的機會,顧炎武一時間心動了,但很快又平靜下來。
顧炎武靜靜地說道:“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能,吾當勉之!不,則棄之!”
鄭成功聽出這局話的意思,我要學君子之道,我不會去管東林學黨的利益、也不會去管你鄭成功的利益。如果對百姓有益的,我可以去做。對百姓沒有益處的,我就不去做。
鄭成功陳讚地說道:“顧先生真乃君子也!”
雖然口裏陳讚著,鄭成功心裏想著卻是,老子才不管你是想中立,還是什麽的。敢不跟老子一條船的,隨時一腳將你躥開。讓你丫的滾迴學院繼續當你的教書先生!
王家家族王文嚴笑嗬嗬地說道:“鄭成功想買,就讓他買唄。這樣我們也可以省了很多功夫,坐等收錢就行!”
吳子衛嗬斥道:“糊塗!如果真的將鹽全部承包給鄭成功,那才是上了他的當。日後鄭成功想撇開我們單幹,他有兵有錢,我們拿什麽來反抗。”
盧衍生說道:“對啊。汪先生,賣給鄭成功是自掘墳墓,萬萬不能同意!如果鄭成功覺得保護費太低,可以商量。就是再多加一倍,我們也可以接受。但堅決不能將鹽全部販賣給鄭成功。”
汪騰勝看著在座的一大幫鹽商說道:“既然大家都不同意將鹽販賣給鄭成功,那大家統一意見,誰敢私自接觸鄭成功,就休怪我到時不講情麵了。還有各家迴去告誡灶戶,敢私自將鹽販賣給鄭成功者,必嚴懲!”
南京鄭府,鄭成功將姚啟聖、顧炎武、王忠孝、路振飛三人請過來。
將汪騰勝派人送過來的信傳遞給他們看,說道:“揚州鹽商那幫人傳信過來,說可以商議那護送的費用。一字不提,販鹽的事!”
王忠孝看過信後,說道:“這幫鹽商為了奢侈生活,不斷抬高鹽價,搜刮百姓,以至於百姓淡食,民怨鼎沸。大將軍,不如我們直接派人向灶戶收購鹽,不用理會那幫鹽商!”
姚啟聖反對說道:“不可,多年下來,那些灶戶已經給鹽商死死控製,大將軍輕易購買不了。而且這幫鹽商與江南文壇關係緊密,容易給他們製造把柄,說大將軍與民爭利!對大將軍的名聲不好!”
路振飛也說道:“大將軍,既然那幫人願意提高護送費,我們暫且答應他們的要求。等天下統一了,再跟他們清算!”
鄭成功說道:“不行,鹽鐵國之重器,不能控製在私人手中。他們提高了護送費,也隻是將這些費用轉移到普通百姓身上,最後苦的還是百姓。你們不用擔心,在商言商,既然他們要玩,我就跟他們玩,看誰的手段更高!今天招你們來,是有任務給你們!”
姚啟聖、顧炎武、王忠孝四人聽到忙拱手說道:“大將軍請明示!”
“既然買不到,那麽我們就自己造。姚先生,你選派幾個懂製鹽的技工以及格物學院的學生去台灣,告訴陳永華,讓他在台灣島西南沿海一個叫布袋的地方,建造鹽場。那裏沙灘廣布,地勢緩斜,河流注入淡水量少,季風強勁,冬半年幹燥少雨,日照長,氣溫高,蒸發快,海水含鹽量高。是個好的大鹽場,隻要建造的當,必然可以供應三五省。”鄭成功對姚啟聖說道。
姚啟聖忙拱手說道:“是!”
鄭成功再對路振飛說道:“路先生,你去廣東跟李成棟商議,購買鹽鐵的事。同時跟他商議,我願意出五十萬兩,跟他購買瓊州島。如果他不同意的話,那就跟他商議,我可以拿安徽與江西相連的池州府跟他置換。相比瓊州的貧窮,想必李成棟不會拒絕!”
路振飛聽到忙勸阻道:“大將軍不可啊!瓊州荒野之地,而且那裏的黎民多不服王法,常聚眾鬧事。實在不是一個好地方!“
鄭成功聽到哈哈大笑起來,“這是世人之短視,瓊州島全年無霜凍,冬季溫暖,稻可三熟,菜滿四季,是南繁育種的理想基地。日後我們冬日能吃到蔬菜,怕是要多謝瓊州島了。而且瓊州島是理想的天然鹽場,沿海港灣灘塗許多地方都可以曬鹽,隻要經營妥當,就算是供應全國怕也不是難事!同時,瓊州島還有我軍最迫切需要的鐵礦,我軍現在對鐵需求大。這幾年對外求購的量越來越大。日後跟其他軍閥發生衝突,鐵給人限製住,對我軍的危害甚大。所以我們一定控製一個大的鐵礦才不會受製於人。”
鄭成功笑了下繼續說道,“最重要的是,我們以海軍起家,瓊州島必須掌控在我們手中,才能構建完整的防禦海防。”
路振飛被鄭成功敘說的種種理由說服了,忙拱手說道:“屬下即可啟程去廣東麵見李成棟,必然會盡最大能力說服他將瓊州島賣給我方!”
鄭成功diǎndiǎn頭說道:“嗯,辛苦路先生了!”
鄭成功轉過頭看著顧炎武說道:“顧先生,你現在管理科學文化部,責任重大。前幾年設立的報社、周刊是一大利器,你要利用好。這幾天你去跟報社、周刊幾個主要負責人商議,以鹽為主題引導百姓正確認識對待。”
錢嫌益是鄭成功的老師,再加上以前是江南文壇的領袖,為了能安撫江南學士,鄭成功思考良久才任命錢嫌益擔任科學文化部部長一職。
不過錢嫌益之前為了完成自己多年的心願,接受了鄭成功的推薦,跑去廣東永曆朝廷那邊擔任了內閣大學士一職。
現在科學文化部實際是顧炎武在管理。
顧炎武聽到沉思了一會兒說道:“是!”
鄭成功看著顧炎武,說道:“我知道顧先生也是東林學黨的一員,但東林學黨早已經忘記了創派的初衷,現在不過是一些野心人的黨爭伐鬥、排除異己的工具。它已經沒有再擔任文壇領袖的資格!”
顧炎武聽到想反駁鄭成功,但自明末以來,這麽多年來所見所聞讓顧炎武竟無法反駁。
而且擔任南京政法大學院長以來,接觸多了,更是讓他對儒家學說都產生了懷疑,更別說對東林學黨的懷疑了。
鄭成功看到顧炎武沉默,說道:“未來議論的咽喉必然會是報社周刊等,顧先生要把握好!”
這一番話,就差明說顧炎武,拋棄東林學黨,跟著老子混,我撐你做文壇領袖。
麵對這對於文士來說最大的疑惑的機會,顧炎武一時間心動了,但很快又平靜下來。
顧炎武靜靜地說道:“君子之為學,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能,吾當勉之!不,則棄之!”
鄭成功聽出這局話的意思,我要學君子之道,我不會去管東林學黨的利益、也不會去管你鄭成功的利益。如果對百姓有益的,我可以去做。對百姓沒有益處的,我就不去做。
鄭成功陳讚地說道:“顧先生真乃君子也!”
雖然口裏陳讚著,鄭成功心裏想著卻是,老子才不管你是想中立,還是什麽的。敢不跟老子一條船的,隨時一腳將你躥開。讓你丫的滾迴學院繼續當你的教書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