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這些人的幫忙治理,鄭成功總算從繁瑣的政務中脫身。


    鄭成功迴到同安臨時庭院,聽到自己一直渴望的宋應星已經被自己的手下請來了。


    鄭成功頓時大喜,跑著衝進府內,一看到一個有著山羊須,六十多歲的陌生老人時,知道眼前的這個就是宋應星了。


    老子的17世紀的百科全書終於有了,老子的火炮改良技術終於有希望了,老子打鐵冶金技術終於能改進了……


    不是說宋應星的物理水平有多高,鄭成功更加看重的是他對技術經驗的歸納總結。


    華夏古代那麽先進的技術,很少能傳承發展下來,一個原因是沒有好的傳承方式,另一個就是沒有係統的歸納。


    古代文人大多都是感性大於理性,講究隨心而為。


    興致來了,可以為了見友人一麵冒雪而來。


    興致沒有了,都到他家門口了也可以立馬返迴,不見麵了。


    對於這種感性的心懷,吟詩作樂到是挺好的。


    但科學是最嚴謹的,最需要理性思考的。


    古代手工業鐵匠之類的,可以憑著經驗和技巧創造出一個個奇跡。但沒有多少知識的他們不能將自己的手藝歸納總結記錄下來。


    而一般的文人要不就對“農工商”鄙視,不願意去了解。


    要不就是對“農工商”不了解,根本不能歸納總覺這些技術經驗。


    沒有文字的記載,隻憑著經驗和記憶,一旦出現了意外,手藝也就隨之失傳了。


    而且沒有文字的記載,根本不可能廣泛傳播,讓更多人去知道了解這門技術。


    牛頓說過:“如果我看得更遠一點的話,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華夏的科學技術需要發展,就必須需要有人去歸納總覺這些前人的技術經驗,讓後人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的更遠。


    而宋應星就是這樣的文人,他一生致力於對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科學考察和研究,收集了豐富的科學資料;他編寫過天工開物,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所以鄭成功才會如此看重他,希望他能帶領那些手工業鐵匠們歸納總結火器製造、金屬冶金鍛煉的技術和經驗,從而改進發展。


    鄭成功上前一躬到底說道:“長庚先生,明嚴久仰先生大名,盼星星盼月亮,今日終於能見到先生,真那明嚴之大幸!”


    鄭成功如此大禮,原指望宋應星能感動到,立馬納頭便拜,從此為自己效力。


    可鄭成功左等右等,都沒有等到宋應星有什麽迴應,他偷偷往上一看,頓時大氣。


    隻見宋應星雙手放在背後,昂頭看著屋頂,一臉不爽的樣子。


    鄭成功很是疑惑,老子之前又沒有得罪你,現在態度也誠懇,咋你的臉這麽臭。


    鄭成功小心地問道:“不知明嚴何事惹惱先生,還請先生告知,明嚴必定會給先生賠禮道歉!”


    宋應星輕飄飄地說道:“山野農夫,不值得大將軍如此恭敬。還請大將軍將老夫一家上下都送還!”


    鄭成功聽到,頓時狠狠地看著護送宋應星來同安的幾個警衛,喊道:“你們幾個是怎樣請宋先生的?說!”


    警衛小隊長張大山疑惑地說道:“也什麽啊,不是按大將軍說的那樣,如果宋先生不肯來的話,綁也將他綁來嗎?這不,他不肯來,我就將他綁來了!”


    原來,宋應星和他的大哥宋應升看到清軍入關後,都寄希望於隆武帝能重振旗鼓,光複大明江山。但當時隆武朝廷被鄭芝龍把持,隆武帝有心無力。


    最終鄭芝龍投靠滿清,隆武在汀州被擒,絕食而死。


    宋應升聽到隆武帝的死訊時,服毒殉國,宋應星歸隱,拒不出仕。


    可以說宋應星的大哥宋應升的死跟鄭芝龍有很大關係,聽到是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的手下求見時,宋應星立馬讓他們吃個閉門羹。


    張大山是什麽脾氣,痞子一個!


    哪受得了這樣待見,更何況大將軍也嚴令一定要將這個老頭送迴去。


    當下,張大山立馬就一個大腳,將宋應星草屋的大門躥開,到了他的房間,根本就不管宋應星的反抗,一把將他扛起抬了出來。


    張大山大聲喊道:“你這個農夫聽好了,我家大將軍是隆武親封的忠孝伯。現在大將軍看得起你,是你的福分。你竟然敢拒絕,簡直是不知好歹。既然你不識相,就不要怪老子動粗了!”


    張大山將宋應星扛了出來,然後派自己的手下將宋應星的妻兒老小都叫了出來,塞進馬車內,然後一把火將宋應星的房子給燒了!


    一路上宋應星還氣憤地想跟張大山爭論,沒想到張大山振振有詞地說道:“破房子燒了就燒了,跟著大將軍,保你雍華富貴。到時別說一棟破房子,十座豪宅大將軍都給的起。你怕個鳥!”


    宋應星聽到剛想開口的時候,“我幾時……”


    張大山睜著牛眼瞪著宋應星,說道:“現在大將軍征調你軍前聽令,你不去。莫非是想投靠滿清,當個漢奸!”


    宋應星聽到自己給他說成是漢奸,頓時氣得差點直接斷氣了。


    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也說不通。


    看到不可能跟這個蠻夫講道理的,宋應星帶著一股子的火氣來到了同安,看到鄭成功哪裏會有好臉色。


    聽到張大山請宋應星的前因後果,鄭成功頓時臉色發黑。


    老子說綁也要綁迴來,隻是表示自己對宋應星的看重。


    你丫的還真的敢將他綁迴來了啊!


    當著宋應星的麵,鄭成功狠狠地拍了下張大山的頭,然後說道:“宋先生受苦了,這是明嚴的錯。明嚴因為忙於反清的事,沒有親自去請宋先生。原本還指望我的親隨能向先生表達我的誠意,沒想到會驚擾了宋先生,真乃明嚴的過錯。我對此深感內疚,還請先生恕罪!”


    宋應星沒有迴話,依舊看著天花板。


    看到他沒有動靜,鄭成功狠狠地看著張大山,說道:“大山,還不快給先生道歉!”


    張大山頓時委屈道:“大將軍,我可是按著你……宋先生,對不起,我是個莽夫,不懂得禮數,還請先生見諒!”


    看著大將軍兇狠的眼神,張大山越說越小聲,最好乖乖地道歉了。


    看到張大山道歉了,宋應星依舊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地背著手。


    對於宋應星這個態度,鄭成功很是無奈,打又不能打,罵又不能罵。


    磨蹭了半天了,賠禮道歉都不知道講了多少。說理講道理,激將法也用了。


    但宋應星就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弄得鄭成功最後沒有了脾氣。


    萬般無奈下,鄭成功隻好讓警衛禮送宋應星迴住處歇息了。


    坐在大堂的主位上,鄭成功喝著茶,悶悶不樂。


    正好葉翼雲知縣盧若騰上門來稟告政務,看到鄭成功不樂的樣子。


    葉翼雲忙問道:“敢問大將軍何事心煩,可否告知,看屬下能否替大將軍解憂?”


    看到是葉翼雲,鄭成功忙將宋應星的事告訴了他。問道:“我久仰宋先生在格物的上的造詣,想請他幫助我軍改良火炮。但我手下那個蠻夫惹惱了他,也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勸說地了他。”


    葉翼雲聽到,笑了笑說:“宋先生之事,我也略有耳聞。大將軍,宋先生素有強脾氣之名,你現在即使親自去請,也未必能勸說的了他。”


    鄭成功聽到,不禁心急地問道:“敬浦,如此,卻是如何是好?還請先生為我謀劃!”


    葉翼雲薇薇笑道:“大將軍請放心,這長庚先生雖然大將軍請不了,可是隻要換一個人去勸,必定能勸住此人。”


    這下,鄭成功也來了興趣,說道:“哦,敬浦,快說說,我該讓誰去勸說宋先生?”


    “迴大將軍,曾櫻曾學士可勸說住宋先生。宋先生跟曾學士都是江西人,宋先生是萬曆四十三年舉人,曾學士是萬曆三十九年舉人,明萬曆四十四年丙辰科進士,是宋應星的前輩。再加上曾學士身廉潔,為政公正,不畏強權。宋先生一直很仰慕曾學士,由曾學士前去勸說,定可成功!”盧若騰答道。


    鄭成功聽到高興的哈哈大笑,“好好好,我這就寫信請曾學士前來勸說宋先生。”


    於是,在鄭成功派人請曾櫻去見宋應星。


    在曾櫻的一番勸說下,宋應星抱著反清複明的心願,終於出仕幫助鄭成功研製火器。


    不過他對鄭成功的偏見依舊沒有改變,每次見到鄭成功都從來沒有好臉色。


    鄭成功看在他幫助自己辛苦研製火器的份上,每次也以笑臉迎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帆戰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胖子的幽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胖子的幽怨並收藏風帆戰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