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情節需要,這章章節名,純屬小說章節名字而已,大家看著千萬別當真哈!!!】
···················································································································
“什麽寶貝,那麽厲害,竟然還可以助我統一天下”。
田慕雪心中這樣想著,口上卻是沒有出言詢問,腳下也是一點都不慢,緊跟在鬼穀子屁股後麵向洞內走去。
這牛皮吹破天的大話,要是出於別人之口,田慕雪自然是絕對不會相信的,但這話出自鬼穀子之口,田慕雪心中卻沒有絲毫嘲笑之意,且心中隱隱有些期待,有些興奮。
因為,說到對鬼穀子的了解,這個朝代以及後世那些什麽曆史學家啊!誰能跟他田慕雪相比,就是西漢寫史記出名的曆史大專家司馬遷,也比不了他田慕雪啊!
史記中記載中別的事件,對與不對先不說,他田慕雪也不知道,也沒那個閑情雅興去研究。
但對於鬼穀子這個神話般傳說中的人物,作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穿越過來的青年,田慕雪自然是十分景仰,十分好奇,無論是《戰國策》,還是司馬遷的《史記》都曾經很多次提到過鬼穀子其人,可說得也是很模糊。
田慕雪覺得自己既然這一世有幸成為鬼穀子的弟子,自然不會放過這麽一個大好機會,對當事人進行采訪,旁敲側擊什麽的。
師徒二人經過這一年多來的相處,也讓田慕雪對鬼穀子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據鬼穀子親口對他所說,鬼穀子是戰國中期魏國鄴地人,年輕時,原來的名字叫王詡,十六歲時,由於戰亂離家出走,周遊列國,遍訪名師學藝,夢想尋求治國平天下之道。
後來藝業有所成,機緣巧合下,於南山一石洞得聞道,明悟天地玄妙。於是又自己改了名字叫王禪,並起了道號玄微子。
這當事人所說的出身身份問題,倒也與後世曆史以及野史記載對上了號。
由此,也可見後世曆史真實性還是挺高的。
可後世關於鬼穀子門下弟子五百這話,就大大的不對了,因為事實上據鬼穀子親口跟他田慕雪所說,鬼穀子自藝業有所大成之後,這一百多年來,加上他田慕雪,一共才收了十個弟子。
後世所說鬼穀子的弟子之中,也隻有戰國中後期時的兵家:孫武、龐涓,縱橫家:張儀、蘇秦,毛遂,以及後來秦朝一統六國後的扶蘇,李斯,徐福這八個人。
讓田慕雪瞪眼意外的是寫呂氏春秋的那位——秦朝權傾天下的秦朝宰相呂不韋,竟然也是鬼穀子的弟子,再加上他自己,前後剛好十個人,而且鬼穀子說過自己還是他的關門弟子。
且二師兄孫武,其實就是後世曆史所說的大軍事家孫臏。孫武,孫臏其實也是同一個人,《孫子兵法》也是孫臏一個人寫的。
關於孫武改名孫臏,其間也是有故事的,這要從當年王禪受本國君主魏王邀請,去魏國王宮為魏王講治國平天下之道開始講起。
當年王禪到了魏國王宮,受到魏王的隆重接待,經過一番長篇大論後,魏王很是欣賞他,於是想留下王禪。
可王禪自由慣了,當時又醉心在追求長生不死之道,不想受到世俗製度約束,可當時又有些不忍拒絕魏王誠懇至極的態度,於是就將自己的弟子龐涓留在王宮,為魏王效力,自己卻是帶著孫武又去四方雲遊天下,追尋那長生之道。
直到有一天,王禪聽聞魏國被當時強大的齊國與趙國聯合攻打,王禪此事道心還沒超脫俗世束縛,因此心憂國家安危,於是又派孫武前去支援已經做了魏國統帥的龐涓,因至於後來出了龐涓嫉妒同門師兄孫武,並前者將其後者孫武致殘廢,而後者將前者弄死的悲劇。
其時,王禪身在塞外,等他雲遊迴歸中原,已經是距離事件半年之後,他也隻是一次偶然,在魏國屬地市井茶樓之間,聽到了這個消息,於是立刻趕往魏國都城大梁,想找弟子龐涓將事情經過弄清楚
可在趕往途中,又聽龐涓已經與半月前死於馬陵之戰,且據當時魏國友人確切消息是被孫武幹掉的,於是又不得不轉道去齊國找到已經殘廢了的弟子孫武。
等弄清二人師兄弟自相殘殺的前因後果後,王禪於是一氣之下,隱居遁世在這雲夢山幽穀,潛心修道,並將這人間仙境般的幽穀,稱之為鬼穀,並且謝絕外界一切慕名來訪的人,鬼穀子的外號,也是由此而來。
山中無歲月,又過了不知道多少年,鬼穀子也漸漸心態平和了下來,又去外麵走了走,發現外麵依舊戰亂不止,百姓苦不堪言。
鬼穀子心懷悲天憫人之心,於是後來又有了張儀,蘇秦,毛遂,呂不韋,李斯,扶蘇,徐福這些心有大誌的弟子,可這些被他看好的弟子,雖然個個風雲一時,卻始終無一人,能真正實現讓天下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太平日子。
李斯雖然幫助嬴政統一了六國,但最後也被嬴政所棄,未能實現心中治國之抱負,最終將政治抱負轉而投向胡亥,而是沒有幫助自己的同門秦始皇大兒子扶蘇,隻因李斯覺得師弟扶蘇雖然很有才華,但心太過仁慈,難成千秋萬世霸主,所以又發生了同門相殘的事情,這讓鬼穀子再次失望。
對於這些鬼穀子跟自己說起的事情,田慕雪當時不禁感慨萬分,心中不禁有些憐惜起鬼穀子來,鬼穀子雖然命活了很長,活了一百多歲,但這樣活著,這些年,也並不見得他有多快樂,從鬼穀子這個外號就能想象得到。!
·····································
二人走進石洞,路上,鬼穀子始終沒有說話,田慕雪也隻得老老實實在鬼穀子屁股後麵跟著,不敢言語,彎彎曲曲穿過幾個內洞,進入了一間石室。
鬼穀子伸出手指在一處地麵畫拉了幾下,那處地麵頓時發出哢哢響聲,隨之地麵陷了下去,田慕雪走到鬼穀子身邊一看,原來是一處暗格,下麵是一個足足有三尺方圓,深約三尺的大坑,坑內並列擺放著一張彎弓,一把沒有劍鞘三尺許長的長劍,以及一個青銅製成的盒子。
本章完
···················································································································
“什麽寶貝,那麽厲害,竟然還可以助我統一天下”。
田慕雪心中這樣想著,口上卻是沒有出言詢問,腳下也是一點都不慢,緊跟在鬼穀子屁股後麵向洞內走去。
這牛皮吹破天的大話,要是出於別人之口,田慕雪自然是絕對不會相信的,但這話出自鬼穀子之口,田慕雪心中卻沒有絲毫嘲笑之意,且心中隱隱有些期待,有些興奮。
因為,說到對鬼穀子的了解,這個朝代以及後世那些什麽曆史學家啊!誰能跟他田慕雪相比,就是西漢寫史記出名的曆史大專家司馬遷,也比不了他田慕雪啊!
史記中記載中別的事件,對與不對先不說,他田慕雪也不知道,也沒那個閑情雅興去研究。
但對於鬼穀子這個神話般傳說中的人物,作為一名二十一世紀穿越過來的青年,田慕雪自然是十分景仰,十分好奇,無論是《戰國策》,還是司馬遷的《史記》都曾經很多次提到過鬼穀子其人,可說得也是很模糊。
田慕雪覺得自己既然這一世有幸成為鬼穀子的弟子,自然不會放過這麽一個大好機會,對當事人進行采訪,旁敲側擊什麽的。
師徒二人經過這一年多來的相處,也讓田慕雪對鬼穀子有了一個全新的認知,據鬼穀子親口對他所說,鬼穀子是戰國中期魏國鄴地人,年輕時,原來的名字叫王詡,十六歲時,由於戰亂離家出走,周遊列國,遍訪名師學藝,夢想尋求治國平天下之道。
後來藝業有所成,機緣巧合下,於南山一石洞得聞道,明悟天地玄妙。於是又自己改了名字叫王禪,並起了道號玄微子。
這當事人所說的出身身份問題,倒也與後世曆史以及野史記載對上了號。
由此,也可見後世曆史真實性還是挺高的。
可後世關於鬼穀子門下弟子五百這話,就大大的不對了,因為事實上據鬼穀子親口跟他田慕雪所說,鬼穀子自藝業有所大成之後,這一百多年來,加上他田慕雪,一共才收了十個弟子。
後世所說鬼穀子的弟子之中,也隻有戰國中後期時的兵家:孫武、龐涓,縱橫家:張儀、蘇秦,毛遂,以及後來秦朝一統六國後的扶蘇,李斯,徐福這八個人。
讓田慕雪瞪眼意外的是寫呂氏春秋的那位——秦朝權傾天下的秦朝宰相呂不韋,竟然也是鬼穀子的弟子,再加上他自己,前後剛好十個人,而且鬼穀子說過自己還是他的關門弟子。
且二師兄孫武,其實就是後世曆史所說的大軍事家孫臏。孫武,孫臏其實也是同一個人,《孫子兵法》也是孫臏一個人寫的。
關於孫武改名孫臏,其間也是有故事的,這要從當年王禪受本國君主魏王邀請,去魏國王宮為魏王講治國平天下之道開始講起。
當年王禪到了魏國王宮,受到魏王的隆重接待,經過一番長篇大論後,魏王很是欣賞他,於是想留下王禪。
可王禪自由慣了,當時又醉心在追求長生不死之道,不想受到世俗製度約束,可當時又有些不忍拒絕魏王誠懇至極的態度,於是就將自己的弟子龐涓留在王宮,為魏王效力,自己卻是帶著孫武又去四方雲遊天下,追尋那長生之道。
直到有一天,王禪聽聞魏國被當時強大的齊國與趙國聯合攻打,王禪此事道心還沒超脫俗世束縛,因此心憂國家安危,於是又派孫武前去支援已經做了魏國統帥的龐涓,因至於後來出了龐涓嫉妒同門師兄孫武,並前者將其後者孫武致殘廢,而後者將前者弄死的悲劇。
其時,王禪身在塞外,等他雲遊迴歸中原,已經是距離事件半年之後,他也隻是一次偶然,在魏國屬地市井茶樓之間,聽到了這個消息,於是立刻趕往魏國都城大梁,想找弟子龐涓將事情經過弄清楚
可在趕往途中,又聽龐涓已經與半月前死於馬陵之戰,且據當時魏國友人確切消息是被孫武幹掉的,於是又不得不轉道去齊國找到已經殘廢了的弟子孫武。
等弄清二人師兄弟自相殘殺的前因後果後,王禪於是一氣之下,隱居遁世在這雲夢山幽穀,潛心修道,並將這人間仙境般的幽穀,稱之為鬼穀,並且謝絕外界一切慕名來訪的人,鬼穀子的外號,也是由此而來。
山中無歲月,又過了不知道多少年,鬼穀子也漸漸心態平和了下來,又去外麵走了走,發現外麵依舊戰亂不止,百姓苦不堪言。
鬼穀子心懷悲天憫人之心,於是後來又有了張儀,蘇秦,毛遂,呂不韋,李斯,扶蘇,徐福這些心有大誌的弟子,可這些被他看好的弟子,雖然個個風雲一時,卻始終無一人,能真正實現讓天下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太平日子。
李斯雖然幫助嬴政統一了六國,但最後也被嬴政所棄,未能實現心中治國之抱負,最終將政治抱負轉而投向胡亥,而是沒有幫助自己的同門秦始皇大兒子扶蘇,隻因李斯覺得師弟扶蘇雖然很有才華,但心太過仁慈,難成千秋萬世霸主,所以又發生了同門相殘的事情,這讓鬼穀子再次失望。
對於這些鬼穀子跟自己說起的事情,田慕雪當時不禁感慨萬分,心中不禁有些憐惜起鬼穀子來,鬼穀子雖然命活了很長,活了一百多歲,但這樣活著,這些年,也並不見得他有多快樂,從鬼穀子這個外號就能想象得到。!
·····································
二人走進石洞,路上,鬼穀子始終沒有說話,田慕雪也隻得老老實實在鬼穀子屁股後麵跟著,不敢言語,彎彎曲曲穿過幾個內洞,進入了一間石室。
鬼穀子伸出手指在一處地麵畫拉了幾下,那處地麵頓時發出哢哢響聲,隨之地麵陷了下去,田慕雪走到鬼穀子身邊一看,原來是一處暗格,下麵是一個足足有三尺方圓,深約三尺的大坑,坑內並列擺放著一張彎弓,一把沒有劍鞘三尺許長的長劍,以及一個青銅製成的盒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