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紅論附:知識書頁


    人類的智慧之書每人一本、是個人之書、是自由之書,而人類的知識之書隻有一本、是社會之書、是合力之書、是整體之書。個人可以有知識之書,隻不過那是人類整體的社會知識之書的一部分;如果由於個人智慧創造取得知識突破,那麽個人的差異性知識遲早會融入社會整體的知識之書,從而豐富它致使個人力量加入社會合力推動社會進步。


    人類的智慧之書是人心靈對於自然從外而內的反映,而人類的知識之書是人心靈對於自然從內而外的反映。人類對於自然的映照不是機械的照鏡子,對於自然信息加工提煉爾後形成規律性認知認識、使得知識成為服務於人的事物發展人本身。沒有知識的啟蒙就沒有人的智慧成長,沒有智慧的閃耀就沒有知識的發生發展,人類對自然的認識總是不斷深化的。成為學習者沒有必要自卑、隻要你有開拓的勇氣,成為引領者不要驕傲、因為那是嫉妒後來者陰影的來源。


    自然的熵是增加的,人類的知識不是一成不變的。從原始的岩畫到象形甲骨、金石鼓文乃至篆隸楷書,知識的承載有主觀、也有客觀。知識的載體應該鮮活的人本身,沒有人的主觀能動知識存在目的何在。知識物的載體像書籍雖然千餘年啟迪著人類,但客觀物的載體是死的;如果不能有意義於人類、為人類吸收完成物的載體進一步深化,那麽知識存在的目的何在。知識到財富是有轉化過程的,科技引領社會大發展是需要人們認識到知識的活性的。人們常說:“水漲船高”,那麽越是發達的社會的社會基礎知識麵越高。文明的社會是需要不斷提升知識水準,好的知識是拿來用的,守舊的知識觀念都是出於簡單財富觀。


    自然是相互鏈接的,人類的每一點知識存在同樣力量傳導關係。知識既然是人類對於自然的認識,那麽存在於自然的規律同樣存在於人們的認知。對於自然的認知無論是a等於b還是從a到無窮都是發現過程,同樣適用人類的社會體係,這種知識初始本來決定知識是社會共有性質,所以說知識之書對於人類社會隻有一本。


    人類知識傳遞是沿著氏族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發展的。人類有智慧才能容納知識,知識是對宇宙的認識有客觀性、也有人的屬性社會性,這是教育社會化的後果。知識存在於書本,但書本不是知識。知識主體不是書本、不是簡單文字,是知識包涵的人類認知自然信息的鏈接,而知識主體需要人本身去承載。當人成為知識載體才能發展知識,這種承載要隨著人類發展而提升水平以適應人類發展需要。古人講“大道如一”,社會知識帶有延續的特點,但當代社會需要穩定社會下更快的去發展知識,現代教育也是有著對新生事物越來越大的接受力,教育的模式從文字教育到方法教育、能力教育、理念教育的表征形式逐漸多樣是知識發展的必然結果。


    那麽當承載知識的是人本身的時候、當人承載的是知識不是書本的時候,才能說自然如果沒有人類、不知道美麗是很遺憾的,這樣知識存在才能得到體現。


    2017417


    在作此文時,過去的想法依然閃現腦海,也許最初的萌芽即便是混沌一般還是不能抹去的。所以舊文附後以資迴憶。


    知識本質論


    一、知識本質論


    1、知識的誕生


    知識是什麽?知識從何而來?知識如何產生的?


    這是仿照人類三個基本問題“我是誰?從何人來?到何處去?”,而提出的關於知識的三個問題。


    知識是什麽?


    自百度上查來的科學答案如下:知識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類對物質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結果總和。知識,至今也沒有一個統一而明確的界定。有一個經典的定義來自於柏拉圖:一條陳述能稱得上是知識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它一定是被驗證過的,正確的,而且是被人們相信的,這也是科學與非科學的區分標準。


    知識從何而來?知識如何產生的?


    這基本也是很容易迴答:知識從實踐中來,在人類實踐活動中產生。


    有著標準答案,我們還要考慮什麽?


    這裏希望讀者跟隨筆者換一個角度,沿著時間的脈絡看看這三個問題產生過程,推導人類的持續發展過程,可能會有些枯燥,讀者隨意隨心吧。


    首先,我們沿著知識載體的時間逆向看看發生什麽。


    我們接觸的知識現在多是在電視、電腦或手機的熒屏中獲得,雖然隻有40年或90年的時間,這個時間應該是準確的,蘋果電腦誕生於1976年,電視的發明者之一貝爾德向英國報界作了一次播發和接收電視的表演是在1926年。


    再往前知識的媒介是紙張。從現代精裝書籍、報刊到線裝古籍,時間向後飛逝,我們看看造紙術。


    公元十二世紀,歐洲最先在西班牙和法國設立了紙廠,十三世紀在意大利和德國也相繼設廠造紙。到十六世紀,紙張已經流行於全歐洲,終於徹底取代了傳統的羊皮和埃及紙莎草紙等,此後紙便逐步流傳到全世界。


    再往前的造紙術是在公元七世紀經過朝鮮傳入日本,八世紀中葉經中亞傳到阿拉伯。阿拉伯紙大批生產以後,就不斷向歐洲各國輸出,於是造紙術也隨後由阿拉伯傳入歐洲。


    那麽造紙術的原初在中國。過程是公元前兩世紀的麻紙,爾後是有名的蔡侯紙,其後是曆代的改進和品種的翻新。


    再往前是簡牘、縑帛,續之石鼓文、繼之是金文,然後我們看到了一堆龜甲和獸骨——這是甲骨文。


    在國外是石刻、泥板文書。


    時間再次往後飛逝直至抵達終點——4萬年前,我們看到的是一組岩畫。在世界各地,都有各種動物或者攻擊動物的人,或弓箭、或木矛、或硬棒。最典型的動物是鹿。


    那麽,長著銳利叉角的鹿麵前發生了什麽?


    昏黃的篝火前一群原始人在跳著舞蹈,呢喃中唱著什麽,閃動間人影鹿影交相輝映。


    一個老人指著那些岩畫對旁邊的孩子說著什麽,一個壯漢走過來揮著木矛拍著胸膛激動地吹噓著什麽。


    這些構成了什麽?這說明了什麽?


    這是知識以及知識的傳授。


    這說明在人類的史前時代,知識誕生了!


    2、知心的故事


    岩畫——這些簡單蒼茫的古代實物說明,在遠古知識的誕生過程。


    簡陋的畫筆、粗糙的手法、蒙昧的人類,卻已經具備知識的典型特征:表征、可重複、可轉移……


    知識簡單拆分為知和識。知是知道、了解,能夠辨別區分事物,比如:原始人能夠區分鹿這個動物;識是理解事物規律,比如:原始人能夠理解鹿特點,使它可以被順利捕捉。那些岩畫雖然不是文字,卻代表著知識,甚至代表著文字的雛形,代表著人類文明的起源。


    這之後人類發生了什麽?


    時間節點:浙江餘姚,王陽明故居壽山堂,正門上匾額“真三不朽”。


    王陽明的一生發生了什麽?


    五溺的童年、上疏的事官、險惡的流放、偏僻的荒蠻……


    一天的半夜,雷電交加,那個人長身而起、縱聲長嘯,發生了什麽?


    這是曆史上有名的王陽明“龍場悟道”。


    其後是其教化世人、勤於政事、金戈鐵馬、傳播心學……等等起伏跌宕的一生。


    注意:王陽明講學坐下的那個人:他穿著奇裝異服,戴著一頂紙糊的帽子,手裏還拿著笏板,總之特立獨行。他叫王艮。


    那麽,王陽明“龍場悟道”悟的是什麽?


    他認為心是感應萬事萬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題。


    聖人不孤,那麽此前先賢又是怎麽樣的?


    老子“眾妙之門”、孔子正心修身、孟子仁心性善、莊子夢蝶、慧能“即心是佛”……王艮“日用即道”。


    無論是“心”、或者是“道”,結合西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以目前對人類心理、思想的研究,對比腦科學的發展,從唯物主義角度是不能否定其存在的,至少古代先賢感應到了什麽,並且啟迪了後人、推動了社會發展。


    那麽,能否找到一個媒介證明“心”的存在哪?


    我們看看央視熱播的《地球創造人類之謎》。


    地球是如何創造我們的骨骼、雙臂、雙腿、耳骨,如何教會我們打顫起雞皮疙瘩、打嗝、恐懼、辨識……


    是的,本能。


    它能夠告訴我們知識創造過程中的秘密。


    3、湧動的知識


    有人會說以古人唯心命題去說明知識的現實性不荒謬嗎?


    我們要看到知識的繼承性,現在看到知識是古代所有知識集大成的體現,保有科學的態度、否定之否定的精神,依然是可以研究知識發展過程中的諸般現象的。懷著既不妄自菲薄、又充滿自信的心態,知識的發展就是知識不斷科學化、純粹化的過程。


    那麽,人類文明提前了嗎?


    人類的蒙昧時代界定在哪裏?


    國家以後不是才開啟人類的文明時代嗎?


    是的,人類文明史是從國家時代開始,比如我國的夏朝。


    目前可以知道的時間節點是20萬年前智人誕生,約5萬年前新人誕生,約1萬年前金屬工具誕生促進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但是人類的文化起源卻是很早,人類思想的起源同樣是很早的。


    那麽,知識的起源就不在於文字起源,而在於人類的思想起源。


    而通過考古發現智人已經擁有情感。這就足以推動人類的思想活動趨向複雜化,這一過程一旦展開必然呈現逐漸加速的趨向,那麽我們現今的文明發展在拋物曲線上才是比例協調的。


    “知識是什麽”除了概念性理解,知性的理解依然可以通過一個古代故事進行。


    故事如下:惠能流浪到廣州法性寺,聽見一僧道“風吹幡動”,又聽一僧說“幡動而知風吹”,惠能卻道:“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法性寺法師印宗聞得這番妙論,當即與他攀談,得知其即大名在外、耳聞已久的惠能,就請高僧為他剃度,完成出家儀式,並恭請其正式即位禪宗六祖。


    “仁者心動”就是古代先人對於知識產生的一種概括。


    知識是人類對於物質世界中有益自身發展的信息的組合,是對自然的一種反映。人的思想或者說心靈或者靈魂反映自然集中到人的思想或者說心靈或者靈魂形成知識。


    知識是本來存在的,用於人類社會生活就成為知識,這可以成為一個“知心”的過程。


    這一個過程起源也許更加久遠。從動物角度,也許自眼睛這一感覺器官誕生就已經開始,隨著動物複雜的進化反映自然成為動物的本能反映。


    是的,本能。也許古代先人感應到本能的媒介傳導,從而建立自身的思想世界。


    所以,知識本能是物質過程,這與唯物主義認識論並不矛盾。


    從20萬年前的智人到5萬年前新人,人類思想的萌發過程是對自然反映的匯集過程,也是知識的產生過程。


    知識本能是物質性動物本能,也是人類社會性的本能。它是推動人類發展的動力之一。


    那麽,在昏黃火光照耀下岩畫前的史前人類,他們在知識上顯現本能有哪些哪?


    目前看,人類在尋求知識領域最凸顯的本能是學習和探索。


    二、偶然性


    1、開放的本能


    本能是動物本身固有的、不學就會的能力。本能對於動物體現有益、規律、可重複等性質。


    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技術史》開篇並沒有敘述人類偉大的文明成就,而是從微小動物的本能開始。


    一種北美洲的砂蜂會在產卵期在土裏挖一個斜向穴道,然後捉來一個毛蟲麻醉放進巢穴,產卵後將巢穴用石頭蓋好;而後再去尋找另一隻毛蟲,麻醉、打開巢穴放進去、蓋好——不斷的重複這一過程,直至巢穴被填滿毛蟲;最後最精彩的是砂蜂會在巢穴用泥土蓋好後,從其它地方帶來沙礫鋪在巢穴上麵,用雙顎夾住石頭敲實巢穴上麵的泥土使之堅硬,直至巢穴的地麵與周圍的區別跡象完全被消除。這種有趣的小生命就這樣年複一年在大地上生存著。


    本能是生物生來就有的,那麽我們人類是否可以不經曆成長過程就自然成熟哪?


    比如,“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高辛生而神靈,自言其名”,對古代司馬遷書寫的《史記》我們姑且聽之。因為曆史是人書寫的,記錄過程的不確定性是廣泛存在的。


    西方流傳著有名的古埃及王子實驗。古埃及法老認為自己是神明後裔,自己的孩子同樣如此。他將自己的孩子關進小黑屋,每天隻讓奴隸送吃的,希望其完成“生而神靈”的過程。然而,他的孩子從小黑屋裏麵出來時已經變成隻會嘶吼的爬行動物。


    現代人基本都明了物種是可以退化的,本能也是如此。


    開放與封閉是物種前進和後退的原因和條件。而開放是促進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


    在二戰後有人就人們在社會上的自我表達進行過調查。對比二戰前後與戰爭中的行為得出一般結論:戰爭中人們趨向保守,和平時期人們趨向開放;對於個人來說,放鬆與開放通例,緊張與保守通例。在自然界同樣道理,物種同類競爭導致物種開放式進化。例如,達爾文對於加拉帕戈斯群島13種雀形目的鳴鳥的考察,對於這些偶然從南美洲飛抵這裏的古老品係的後代在開放性的環境中,使得它們進化成不同的物種,著名鳥的喙部圖案位於國家公園大門上方,開放性的食譜環境促進多樣性的物種發展。所以,開放對於自然意味著繁盛,對於社會意味著富足。


    開放與封閉由於角度不同而可以轉換,生物視角的轉化也就可以形成物種前進和後退。


    像達爾文考察的鳴鳥,群島大小地域可以說是封閉的,隨著繁殖麵臨食物短缺,當鳴鳥視角轉移後帶來食物品種的多樣,導致物種隨之進化。


    而生物的本能也是隨著生物感覺的開放與封閉,在物種前進和後退中呈現複雜或者單一。


    2、偶然與必然


    由於學科原因,在大學時代學習某一事件,聽得最多的是“曆史的必然”。


    對於人類自身有一種極端宇宙學理論叫“人擇原理”。其由鮑羅和泰伯拉提出,內容是:人類的存在,才能解釋我們這個宇宙的種種特性,包括各個基本自然常數;因為宇宙若不是這個樣子,就不會有我們這樣的智慧生命來談論它。


    這聽上去和“神明之子”同類的理論,告訴我們的道理是社會的必然性問題。


    但討論必然性就必然使我們站在事物發展的結果或者終點所在,對於人類來說如果要謀求發展就必須站在偶然性的角度,也就是事物發展的開端。


    偶然性對於知識來說也就等於說未知,而未知是令人恐懼的。


    那麽,你是否堅強哪?


    相信大家迴答都是充滿自信的。


    人類的必然性與偶然性相關意識產生在哪裏?


    時間節點:4萬年前,岩畫下麵的老人與孩子。


    我們假設岩畫下麵有兩個不同的孩子會怎麽樣?


    一個孩子專注的聽著老人的敘述;


    另一個孩子目光中閃動著懷疑。


    什麽原因導致人類孩子誕生出新的人類情緒?


    假設老人說:鹿會去水邊喝水,所以在水邊會打到鹿。


    一個孩子跟隨大人打獵,捕捉到了鹿。


    另一個孩子跟隨大人打獵,鹿沒有來,半路被狼吃掉了,孩子挨了餓。


    那麽,在這種情況下,另一個孩子的心理活動就會出現變化。


    懷疑,甚至否定,這些人類新的意識活動就誕生了。


    人類的必然性與偶然性相關意識會隨之產生,否定之否定認識論隨之萌芽,這一切都會推動人類的進步。


    這些事物在人類的學習和探索中,將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三、教育本質論


    1、教育本質


    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而且要發展知識。這是教育的本質。


    歸結以上內容,了解本能不僅可以考察知識的本質,也可以明了教育的方向。


    比如,為什麽要進行教育改革等問題。


    研究思想或者心理在同比驗證時是有局限性的,本能同比驗證是有普適性的。


    畢竟本能是物種的物質性現實顯現的結果,是可以量化的。


    而思想在接受外界反應、再次反映出來會出現損耗,變得不全麵、不確切、不適用。


    況且,我們的研究甚至就是一種學習。


    比如,研究荷葉開發新型塗料、研究蛛絲開發新型纖維、研究蝴蝶鱗片開發新型光學材料……


    所以有人說:人類的技術研究就是在看懂一本自然之書。


    可惜,我們的環保意識需要加強,社會生活中還是要避免破壞自然的現象發生。


    學習與探索是比較寬泛的概念,無論對於知識還是教育都如此。


    但人類產生這兩種能力代表著百萬年時間在自身上留下的印痕,甚至是5億年前的物種大爆發時就已經開始銘刻。無論是古生物,還是古猿、古人類都沒有停下他們的步伐。當人類站在生命之巔時,我們是需要感受自己的渺小的,否則依然會麵臨退化的威脅。


    是的,學習與探索是生物普遍具有的能力,恐怕細菌時代就已經如此了。


    學習是一種生物規律行為,趨向同一、統一。當有益於生物進化的被銘刻在化石上,就表明生物對自然規律的學習,對自然知識的匯集。學習是有效率性的,要求在較短的時間裏完成對自然知識的記錄過程。


    比如,常見現象:在學習時候,有的學生安靜意識極強,噪聲意味著煩躁。所以高考時酒店房間緊張,因為麵臨人生大考的學子們需要安靜的環境。由於現代教育的複雜化,這樣的本能特點是多樣化發展的。


    學習的時效性對於古生物意味著在一定時間內如果不能完成有益自身的進化,就會被吃掉或者淘汰;對於岩畫下的原始人意味著是否能夠快速獲得食物,否則就會麵臨饑餓。


    所以,學習是人們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學習行為發生可以產生更多的本能反映,因此研究本能可以更多角度去透視知識和教育。


    由於學習意味對進步的追求,所以學習也表現為對規律或知識的堆積。沿著這種自然反應前進的人們在現代社會裏麵表現為學優生出現。學優生表明學習時效性的成功、教育的直線距離完成。他們往往被教育者拿來作為標的。


    學習雖然是進步的銘記,但學習本能對知識進步推動的時效性卻要差一些。因為像釀酒發酵需要時間一樣,學習本能對知識堆積要達到濫觴的程度需要時間的積累。


    學習本能形成了知識的延展性。有人會說:進化不是在突變中完成的嗎?是的。但對於教育從業者來說,需要將人類進化史壓縮成2分鍾的紀錄片,學習本能在其中是演進的。突變在探索領域去研究,這種角度變幻或許很別扭,但需要如此。


    在教育裏麵,學習與探索應該是同步發生、共同促進的。因為在人類曆史上,二者就是如此。


    但由於開放性條件要求的存在,如果教育環境閉合,那麽二者比重會發生變化,甚至發生分野。


    比如,學困生的出現。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為本能性的對差異的追求,在課堂上意味著更多偶然現象的發生,是曆來某些教育者所“厭惡”的。雖然“厭惡”這個詞在現代來說很敏感,但在某些教育者們對偶發事件的理解就是教育時間的占用、學習效率下降。


    從源頭看,如果是學習對於人類來說是進化造成的,那麽探索是人類遷徙造成的。學習能力會促進學優生,探索能力在學習環境閉合時會導致學困生的出現。


    注意:由於角度可變,如果教育者不適當調整學生角度,那麽有的學生會在本能上會簡單理解自己的教育環境是閉合的。那時,教育者會發現自己在做無用功,而自己的學生已經拉下在探索的半路上了。


    看過曆史傳記的人都知道達爾文和愛迪生在老師眼裏都是不合格的學生,造成這種教育現象的原因是此類學生探索本能在教育過程中權重占的比例大一些。這些人也趨向創造者或者創新者。


    如果將時間節點跳迴10萬年前,想一下遠古人類的遷徙。人類的遷徙或者是人口壓力、或者是對食物的追逐造成,他們或許會迴到原來的地方與同類交流自己的收獲、或者會一路走下去,人生旅途變成了一個個驛站,對路途的判斷也變得無比重要。這些探索旅程裏麵的種種經曆都會銘記在他們的基因、本能裏麵,為我們現代人類所繼承。


    所以,這種類型的孩子拿到課本看完後,在本能裏麵探索會告訴他們自己已經完成了任務,那些知識點他們已經路過、經曆,並且開始尋求突破。這種行為在教育者眼裏就是不求甚解,甚至不學習。


    雖然在本能上講,教育者將分化的學生從探索本能拉向學習本能確實困難,但教育者是可以讓學生變換角度告訴學生探索並沒有完成,那時候教育者手裏麵的教育內容變得不重要了,他們隻要接續上學生的探索步伐就可以了。


    探索本能對於教育者雖然意味著基礎不牢靠,但對知識的推動作用往往大於學習本能。被探索本能推動的孩子除了追求差異性,還會對知識進行異化。這種知識性的變化和生物界的基因突變沒有兩樣,如果選優完成,那麽就意味著進步。


    所以說,對於淘氣的學生反向教育並不可取,那樣往往是教育的扭曲打結。


    探索本能會產生彎曲的教育,隻要能夠完成教育過程具備的一般要素,也是可以接受的。


    本能也會產生人生趨向變化,例如,學習本能規律堆積特征可能使學生偏向文科,探索本能的新奇特點可能使學生偏向理科。


    對於教育本能研究寬泛理解目前是出於國家對創新知識、對創新人才的需求,在知識發展速度越來越快速的現代社會於國家層麵上是體現競爭的。


    2、以師為善


    如果說愛源於家庭,那麽善源於教育。


    趣味的說:愛很直接,善很委婉。但現實生活卻比較複雜。愛是可以普遍觀察到的,善是卻需要發現的。


    善字在金文裏麵就有了,但起源在哪裏?


    古人說:與人為善。善是人們之間的一種行為;善與愛一樣都是單向付出的。在家庭親人之間很容易建立起感情紐帶,但步入社會人與人之間拉近距離就變得困難起來。雖然人們可以趨利避害,但利益交換並不能拉近人們內心的距離、緩解疏離感。思想家孔子就義利觀表達是明確的,同氣相求是直接的情感交流方式。在這裏麵以知識傳遞為內容的教育是最符合這方麵要求的,知識輸出交流、不求迴報同樣是符合為善標準的。教育裏麵的知識傳遞是不含利益雜質的,是足以完成善這一社會行為起源或啟蒙的;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教育也足以完成善行的普及。


    知識誕生就自然的傾向人們之間的傳遞,所以知識誕生時教育也隨之誕生。岩畫下的智人辨識圖畫隻是保證未來能夠獲得食物,知識傳遞比低等動物的本能隻是跨越了一步,但知識表象畢竟已經開始完成了教育內容具備;早期人類語言文字萌芽期隻有圖畫,傳遞的信息甚至不如一個漢字包含的內容,但師徒、知識這些教育要素已經具備;開始教育也許僅限於氏族親人之間,而從家庭走出去的史前人類遇到其他人類語言不通,相互交流可以通過圖畫,在交流中修正促進文字誕生和知識發展,所以教育過程也是社會融合過程。


    教育裏麵尤其強調“真善美”觀念是在於知識和教育發展至今,其所蘊含的學習精神和探索精神已經成為高度複雜的社會係統行為。但裏麵依然包含本能因素,反觀最初的教育模式依然可以啟示我們對目前的工作任務做出改進。


    原初的教育在知識交流方麵沒有包含複雜的社會人們上下左右關係,人們在知識麵前是同等的。人們在知識上的相互區別可以通過孔子與項橐的故事略窺一二,故事內容不必細說,強調的是孔子的“後生可畏”在肯定項橐的同時依然顯露孔子內心的某種自負。知識方麵的平等交流在教育上開始以師生平等、給予學生話語權出現,因為權威的話語權並不能對真理有決定權是古今中外所驗證公認的。


    在教育界普遍看到的是對園丁情節的削弱。究其原因在於知識的偶然性。像孔子並不知道會遇到項橐一樣,教育者並不能預見學生不會成為科學家、思想家、領導人;同樣,教育者也不能預見學生現在的某些天性對於他們未來的益處有多大。所以,簡單教育不再會是未來教育的主流。


    因而,當社會普遍希望教育者像一隻蠟燭而學生本身對教育過程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時,反觀“真善美”是生發過程是存在現實意義的。所以說,現代教育首先是事業其次才是職業,選擇教育首先是選擇教育責任其次才是選擇教育任務。


    3、科技與教育


    現代社會科技與教育的相互推動日益加強,如果考慮預見性,教育的未來是令人振奮的。


    2016年截至目前最吸引人的科技事件是穀歌人工智能alphago在3月對戰世界圍棋冠軍、職業九段選手李世石時以4:1的總比分獲勝。這一事件引起社會各個領域深層次的熱議。人工智能的在各個社會領域的實用性成為人們爭相討論的焦點。


    這裏提到一個現象是孩子們的書包問題。開學第一天家長有所感受的是學生那沉甸甸地書包,背起來確實像運動員訓練的負重。在有條件的學校學生個人手持平板終端是校內普及的。但依然會有一些問題,比如:第一位的安全問題,屏幕、用電安全以及網絡環境;內容,軟件與教學內容;成本。網絡問題可以通過專業網解決,還會有提速的問題;屏幕問題也許最好解決,隻是涉及成本問題;用電要加強宣傳監督;成本隻有看社會地區發達程度,教育的經濟性開始有所顯現,這倒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以先帶後是改革的常用解決方式。


    在軟件和內容方麵,版權保護不是問題,因為學生這個群體既單一、又特殊,投入產出比不用考慮,隻擔心的是實用性。內容呆板是一個障礙,而追求新奇是現代人的特征;還有就是固有的內容龐雜問題,這是由自古的思考模式決定的。


    在很多的教育課件裏麵會看到其包含所有的教育流程和所有的單元知識。而對知識的探索是由人類遷徙進化獲得,路程“驛站”特征明顯,對於自主自覺的主動學生來說需要知識點多於教法指導,其即用學習特征明顯。像前文《技術史》這樣的好書,如果不考慮專業研究,有一定學識的人可以很快讀完。但對於學生來說,這樣的大部頭著作是即便通俗易懂也需要碎片化,直到“點化”化為一個個知識點。簡單、直接、易懂甚至還要新奇,現代學生對知識接受要求還是很高的。而著名的網絡教育起源就是從這樣過程開始的。


    提升教育是因為國家知識或者科技突破需要社會基本麵抬升的。社會基本麵在社會調查裏麵是個中間常量。例如,了解時代看一個小時新聞;了解風尚逛一逛街;了解飲食到餐館看一下菜譜。如果了解知識文化基本麵,看一看暢銷書排行榜就可以了解。人一天的時間是有限的,現代人被手機綁定的特點開始顯露,用碎片化知識隱蔽的擠占遊戲娛樂時間也是可行的。


    人工智能輔助研究是常態,人工智能輔助學習是遲早的事。因為從杞人憂天角度,人類是有可能被自身發展發展速度拉得脫節的。人的大腦速度容量是有限的、隨老年以後是可能衰退的,所以在知識上人工輔助不可避免的。以穀歌人工智能alphago為例,它的運作模式可以理解,但具體程序就會非常複雜,而它本身就是電腦在人工指導下研製出來的超腦。


    人工智能誕生過程可以理解為一個學習過程,如果這個過程融入人類自身,使得可以大大節省學習的過程,那麽人類就可以將大部分精力用於探索過程。而在學習過程或者說教育過程中保有探索精神就變得尤為重要。


    從未來看網絡搜索智能和隨身智能都可能得到發展,這時候對於一個國家的軟件編程甚至數學能力都會提出要求,而智能目前看隻能延伸大腦物質功能,對知識世界的延展依然需要人類自身對自然的不斷探索。


    四、永不消逝的童年


    對於知識的傳遞或者說教育,美國作家尼爾·波茲曼寫了一本名為《童年的消逝》的著作。雖然該書啟迪意義明顯,但童年真的會消逝嗎?


    筆者認為:童年永不消逝。


    童年的概念不必敘述,但童年的分別卻是明顯的,主要是因為人與人距離造成的。在農村童年是自然、空間巨大,在城市童年是大人的世界、空間需要發現。


    農村的童年,意味著學校也有各種自己研製的遊戲,籃球架是個擠占時間的運動;意味著放學迴家路上不盡的暮煙,聞起來苦中帶著親切的香;意味著家務雜陳、參與隊裏生產,勞累裏麵帶著成長;意味著場院裏麵小山樣的麥秸堆既是滑梯又是床墊,整齊地玉米垛是遊戲的迷宮;意味著廣闊的田野是一個人的賽場,可以捉蛙弄蛇、可以挖菜嚼根希翼土中的一絲澀甜;意味著池塘裏麵的遊泳有樂有險,小河邊撿起卵石賦予它美麗的意義;意味著在山峰可以換一個角度看世界,或者撿拾野味、鳥蛋豐富自己的快樂。


    城市的童年,意味著學校的遊戲是一種規劃,籃球架是競爭的目標;意味著迴家穿行人群、車流、街道、噪音;意味著家裏麵的課業、補習、輔導班;意味著出門是個消費的世界,快樂有時候取決於大人。


    無論如何童年的探索發現是存在的,所以說童年在概念上心理學意義大於修辭學。因此,對於老頑童也好或者大器晚成也好,從心理學角度理解探索是會使得年齡失去意義。


    因而,童年可以始終伴隨人生過程。那麽,尼爾·波茲曼擔憂的是什麽?


    這是覆蓋造成的,或者說覆蓋過度。


    知識是來源於人民實踐的。比如,古代詩歌總集《詩經》中“風”源自民間。


    在紙張及至印刷術誕生後,知識意味著可以記述成人們的探索精華變得越來越集中。知識與知識傳遞成為一個越來越係統的社會事物。童年成長的自然性越來越小,這一過程就像是當人類的探索越來越主動,本能因素成為社會主體意識活動後,自然探索變得削弱。


    這就是尼爾·波茲曼所看到的教育消逝著童年。


    要看到知識需要教育來傳遞或傳授,這是因為人生百年、時間有限。教育使得前人的探索變得更具意義;人類知識量不斷增大,歸類傳授可以避免彎路;過多重複探索毫無意義浪費資源。人類依然需要探索精神,所以生活中有人喜歡冒險活動有其原因。探索未知、發展知識依然是人類發展動力。


    但教育不僅會有知識覆蓋,也會有心靈覆蓋。教育者有時候會將自己的主觀意識強加給自己的學生,而削弱學生的探索精神。而平等交流是利於學生探索意識培養的。覆蓋過度是會走向教育的反麵的。


    或許將來教育者會脫離教授知識的羈絆,變得越來越像個輔導員如同聖人孔子所做的那樣,師生會切實像古人所說隻有聞達先後的區別。學校當然還是不可或缺,這是人們社會化或者說知識教育社會化開始的地方,是人類社會團結的象征。


    最後總結一下,新陳代謝是世界的普遍規律,人類在其中不斷的進行知識的積累和傳遞,學習過程不斷豐富,探索步伐不斷邁進。參與這些的人們不斷探索使得自己不會落伍、新生一代不斷超越實現自我,社會大潮奔湧中你我都是其中一員。


    2016521——28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誅紅與八十紅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辰魚長白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辰魚長白山並收藏誅紅與八十紅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