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紅論:香菱


    香菱原名甄英蓮,是紅樓夢開場人物甄士隱的女兒,因身世坎坷成為隨入賈府的薛家丫鬟並改名香菱,人物命運在金陵十二釵副冊。


    一般看甄士隱這個人物是照應曹雪芹個人下半生命運的,從現有史料看這兩個或真實或虛擬的人物相似性是過半的,那麽偶然性可以排除,有意創作甄士隱這樣的人物自比是不言而喻的。甄士隱的最後避世出塵和寶玉的日常出家反映曹雪芹內心的某些思想又相照應推進書中情節發展,不僅反襯人物未來走向,也可以對比文學作品的差異性。對於現實主義作品的作者而言避免主角代入產生光環效應使得作品庸俗化是基本素養,敘事技巧是進一步的文化能力。紅樓夢第一迴安排了補天石進入賈府照映賈寶玉,從書中看像二仙所言“美中不足,好事多魔”賈寶玉曆世並非十全十美同比的甄士隱的女兒入大觀園同樣如此,於微薄人物去看卑微人物的苦辣酸甜。s


    人如其名,從甄英蓮到香菱,從本應是大家閨秀到使喚丫頭,從“應憐”到“相淩”,香菱的一生是普羅大眾中微若螻蟻人物的命運縮影。人們常言“出門遇貴人”,香菱出門遇貴人卻少有善良之輩,甚至多是為惡之徒反思人如其名,蓮花和菱花都是自齷齪汙泥生長而出,自喻本潔但齷齪處處之是人們展眼所在。香菱出門便是霍啟走失小姐後逃亡姥爺封肅從未想過尋迴孫女門子自幼認識英蓮卻在旁邊袖手不顧賈雨村受人恩惠卻無使人團圓半點想法。這些人常規的人情法理是沒有的。


    第一迴茫茫大士的“慣養嬌生笑你癡,菱花空對雪澌澌”批言是可以與第四十九迴寶釵說的“呆香菱之心苦,瘋湘雲之話多”對照的。s人們在沉靜至極的無風空寂中方才能聽到雪花飄落的聲音,這落雪的“澌澌”聲多有人看作薛蟠對香菱的淩虐,其實換個角度也可以看作寶釵對香菱的培養照顧。當然,這種培養照顧可能也改變了香菱的發展方向。在第四迴“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僧亂判葫蘆案”門子敘述“那日馮公子相看了,兌了銀子,拐子醉了,他自歎道:我今日罪孽可滿了!後又聽見馮公子令三日之後過門,他又轉有憂愁之態”,以香菱“如今十二三歲的光景”說出來的飽世話語和擔憂事情出現後來變故的心態,她應當是個極聰慧的女孩子。第四十八迴“慕雅女雅集苦吟詩”香菱入大觀園就開始學詩的基礎應該是寶釵給打下的厚實底蘊,香菱找黛玉學詩起因在第二十四迴開頭打斷黛玉“牡丹亭豔曲警芳心”思緒、加之眾人對黛玉詩才推崇始得有這樣舉動。但香菱的性格以“憨、癡、呆”來說與其說是薛蟠的同化,倒不如說是寶釵的影響,這種影響並非寶釵故意。寶釵一貫對人難得一吐心內自己的真言,但在世事上儒家“以政行俠”本職是不缺的,像第二十四迴“醉金剛輕財尚義俠”倪二行止都冠名俠義,那麽寶釵所作所為就是賈府的蓋世巨俠了。


    然則故是平時寶釵對香菱姐妹相待,但畢竟主仆有份的,在寶釵與薛姨媽在香菱第四十八迴入大觀園和第八十迴維護她時是說的很清楚的。很多人以為賈府裏麵丫鬟多有奴性,但在封建社會製度下的等級重壓比之現代馬戲團訓練虎熊動物手段有效多了,在人身依附關係中人的個性與自性消失殆盡。不滅自我、不為他人消逝自我等等如果不能堅持,那麽幼時的智慧便會失卻香菱這樣的女孩成為丫鬟不用有自己的想法自然開始癡呆起來。再看脂硯齋對她的評語:“細想香菱之為人也,根基不讓迎、探,容貌不讓鳳、秦,端雅不讓紈、釵,風流不讓湘、黛,賢惠不讓襲、平,所惜者青年罹禍,命運乖蹇,至為側室,且雖曾讀書,不能與林、湘輩並馳於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豈可不入園哉?”,這或者歎息第四十四迴寶玉“忽又思及賈璉惟知以淫樂悅己,並不知作養脂粉。又思平兒並無父母兄弟姊妹,獨自一人,供應賈璉夫婦二人。賈璉之俗,鳳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貼,今兒還遭荼毒,想來此人薄命,比黛玉猶甚”與第六十二迴寶玉“一壁裏低頭心下暗算:可惜這麽一個人,沒父母,連自己本姓都忘了,被人拐出來,偏又賣與了這個霸王。因又想起上日平兒也是意外想不到的,今日更是意外之意外的事了”對應同樣在歎息。在人名雖異但路途同在的林林總總大觀園賈府女孩子的生活命運中曹雪芹書寫著雪落澌澌的故事。


    20161031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誅紅與八十紅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辰魚長白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辰魚長白山並收藏誅紅與八十紅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