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仙姝看黛玉(六)


    無極有窮的命題,古人是曾經討論過的。莊子的《莊子》在內篇的《天下篇》中說道:“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涉及的就是物質可分至無窮小的命題。很多時候人們認為思想無極限,思維的空間無限,思感瞬達沒有限製。但能量是守恆的,人力時有而有窮,在時間麵前人力就顯出不足一麵,隻靠綿延繁衍接續,如此是未來樂觀主義希望所在。


    說這些飄渺的東西是因為這裏要討論一下《紅樓夢》裏麵的詩文。古語講“一衣帶水”是指江海不能阻隔、心海可以跨越時空,那麽迴憶老版《紅樓夢》中陳曉旭版林黛玉給人印象深刻,然而腦海反複重現最多的卻是歐陽奮強敲擊瓷碗唱的“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由此對知音才算有了一點理解、由此才對脂硯齋細昵的“胸中有何丘壑”有了一點了然。人如果有胸塹,那麽看《紅樓夢》到八十迴會不會不自覺卡住?也許人都是由簡入奢易、由奢返簡難。人們對於詩文理解是古詩文趨向無限懷想、現代詩歌趨向綿綿不盡。如果說《紅樓夢》前八十迴詩文纏綿無限,那麽高鶚後四十迴裏麵的八十七、八十九、九十四迴的詩文就像是直筒或炮仗一聲,思維沒有迴旋轉折讀來哽咽。曹雪芹是有胸襟的,如果續書不能與人進益,那麽不讀也罷。


    膾炙人口的詩詞不等於詩詞快餐化,這中間是世代迴味與一時痛快的差別。這就是時代的差別造成的,現代人是實實在在的燈紅酒綠、古代人是飄零寥落的長夜孤燈,所以古代人的精神世界投入簡練的古文時就與現代人在時空感上顯得差別巨大。現代社會可以給予人們在精神感官層麵的事物太多,也就是好看、好玩、好吃的太多,古代人豪富在社會上比例太少、富足的文人又波折太多,現代人人富足如此盛世確實難得,但也應不同過去僅僅孤奮造就文化,大工業觀念還要更加深入人心,更新某些“小氣”、“器小”的社會氛圍。現代人可以用科技呈現宏大的宇宙奇觀和微觀瑰異的電子世界,具體感悟自然缺失明顯。當現代詩詞完全社會化時,詩詞變得像一帶而過的事物,這些直白的描寫也許千年後會像岩畫般古拙起來。


    古詩文在白描的文字間時空既可能無限放大、拉長,又可能無限壓縮、簡慢。無論是豪放,還是婉約都會存在這種現象。唐代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和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把人們的目光思維拓展無際;北宋範仲淹《漁家傲》“濁酒一杯家萬裏……將軍白征夫淚”目光從萬裏到對麵、《江上漁者》“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裏”目光遊移在風波裏外;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則是一夜孤燈、七十文字傾述著漫漫時光、萬裏微庭間足跡下的無盡相思。想來如果將古人一點孤燈的思緒壓入現代硬盤,估計也會爆掉吧。


    《紅樓夢》裏麵的詩詞形式多樣、不同人物詩詞各有特點,婉約居多以黛玉為代表,宏大的較少以薛寶釵的詩詞氣象崢嶸。紅樓詩詞推《葬花吟》,其源是唐代詩人劉希夷的作品《代悲白頭翁》,曹雪芹用疊壓的手法將黛玉在長院間徘徊血泣的景象呈現出來是其巔峰作品;《柳絮詞》中薛寶釵的《臨江仙》升氣象是可以與瀟湘妃子爭鋒的佳作,黛玉的《唐多令》延續了自己的風格;寶玉的《紅豆曲》雖然噴湧著無限的情緒,卻是如錢塘江潮水緩緩而來,收放自如間蘊育無價情義;黛玉的《秋窗風雨夕》和《桃花行》,一如金庸《笑傲江湖》中劉正風所言:“好詩好詞講究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好曲子何嚐不是如此?”,但黛玉生而如此或許命運趨勢當作此詩文。


    《紅樓夢》裏麵各個場景的詩詞類作品各盡其妙、雅俗共賞,第二十二迴燈謎有賈環的獸頭、有賈政的硯台,第三十七迴有探春的雅語花箋、有賈芸的乖覺拜帖,第二十八迴有蔣玉菡的“百媚嬌”、也有薛蟠的“蚊子哼”,陽春白雪、下裏巴人在曲調如此,在詩文也是因人而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誅紅與八十紅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辰魚長白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辰魚長白山並收藏誅紅與八十紅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