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題種種論寶釵(二)從養成到渾然天成的正反寶釵


    關於寶釵社會上是有爭議的,所以這裏筆者先談談看書,爾後再談看《紅樓夢》、看寶釵。


    筆者認為有的時候看書要純文字看書,否則容易為作者所騙。一篇文章都有文字、文理、文華等方麵內涵外延,文字看用字詞是否正確;文理看文章結構是否合理;文華看一篇文章整體印象。一篇文章是否好、是否讓人感到韻味無窮、是否能夠流傳,主要看一個詞用的是否巧妙、一句話是否能夠發人深省、整篇文章是否能夠呈現好社會風貌說明好社會道理。一篇文章都帶有社會機理和個人觀感兩層內涵。社會機理反應社會基本模式,個人觀感隻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就需要做社會分析。當文章書籍內容多、跨度大、觀點雜時,就需要好好做做字斟句酌,從純文字角度分析,避免為作者左右,因為畢竟以個人成長為要。時間上說就是經典的久經檢驗大家記就可以了,新的不成熟就要用用辯證法。


    筆者看《紅樓夢》一如大多數60末:先高中學生時看課文《林黛玉進賈府》,大學看經典的人民文學出版社82版,工作後逐漸接觸各種版本的《紅樓夢》。對於學生來說影響最大的往往是語文課本,因為那裏麵往往是蘊含著一個民族的經典和精華成分。所以,高中看《林黛玉進賈府》裏麵對於場景人物的描寫確實感覺迷醉。到大學看《紅樓夢》涉及複雜人物和場景變換,由此產生些許迷惘,後來找到紅樓夢人物關係圖和賈府地圖捋順書本情節。雖然有******主席指出《紅樓夢》是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但是由於專業原因同樣常自迷惘有必要崇拜一個消亡時代的代表事物嗎?及至工作對於逐漸搜羅的各種評字版本隻可迷亂可以形容,最後發現匯教版本,以東方出版社的《脂硯齋全評石頭記》為佳。筆者說“看書要純文字看書,否則容易為作者所騙”是因為即便同一內容的書籍也要對比差異性的,不同版本等於一本新書,像有文章就程高本對原書的改動做過說明。


    最後的閑話是讀書以有收獲最重要。看書是怕幹淨的。有的買書人買書當寶貝束之高閣,多數隻能證明有書不能證明擁有知識。相對於現代人收入一本書價格不高,買書人看書的時候可以知道普遍印刷品價值不高就沒必要刻意保護它。所以,在現代買書的人逐漸減少的情況下,社會還是要提倡讀書法的,除了勾畫外批注筆記是可以寫在書頁空白處的,像筆者人民文學出版社82版的《紅樓夢》可以說是最實用的。現代人使用電子出版物的增多,但多數閱讀軟件都有筆記功能,所以科技發展依然可以做到隨身一書養書香的。讀書還是以經典為最好養人,文學情節或專業書也可以,其它多數電子書是休閑為主了。


    過去說:腹有詩書氣自華,那麽讀書人的氣質怎麽養成的呐?讀書人一般都有深邃的氣質,這種氣質是一種民族本性。不同於西方,西方即便是大學教授也難免受物質社會影響帶有特有物的貴性,或者說西方任何人都有貴族氣質影子。中國人的氣質植根於中國古代文化,要培養它吸收古代文化精華是免不了的,具體說要讀儒家的《論語》、道家的《老子》、佛教的《金剛經》和《心經》、兵家的《孫子兵法》,用周內日讀、月內間讀、年內偶讀的方法來逐漸吸收理解,使自己由榮而華慢慢提升。


    筆者一家之言扯些閑話,若論寶釵本性其實全在“儒商”二字。薛家本是皇商,寶釵的父親雖然沒有出過場,但從寶釵、寶琴的教養上可見一斑,是脫不出“儒商”二字。“窮兒富女”的古代鑒語造成薛氏兄妹的差異,因為男子少年沒有經曆苦楚難有奮發之力、女子少時沒有接觸過百物長大難以在家內理政;男子少富不以物為物難以聚力,女子少貧則易受外物吸引是多紛亂。這是個人,而儒商以儒家參與經濟影響社會,像古代孔子門徒子貢在內聚財自富、在外“子貢一出”改變春秋末期七國命運。以儒行商不僅知道利益,也是知道利害的,這一點造成對於寶釵的評價分成“擁釵”和“反釵”正反兩派。


    有人說:寶釵沒有做過買賣呀?那麽賈府小社會,寶釵在賈府經營的不是生意而是感情,第一迴不是說“大旨談情”嗎。擁釵派多以寶釵為標準士大夫形象而心生仰慕;反釵派以其漠視金釧生命而挖掘其種種陰暗麵。筆者歎息寶釵觸下人之非而有譽、處賈府之黑而能全、麵寶玉之疏而能圍、迎黛玉之敵而能友,凡此種種局麵確都是隨心而起,隻能說薛家確實能養得如此兒女。注意薛蟠也是一樣,以後另文梳理。


    有人說:這麽講你是擁釵派嘍?筆者自認隻是理論下的客觀。因為儒家的社會哲學不論好與壞,儒家孔子是問禮於老子過的,儒家也是講究自然之道的,儒家的中庸是講究契合的。換句話說是“這麽做對大家都合適”,好與壞是事後的評價。所以,標準的儒家人士表麵上“你看他做什麽都是對的”是一種社會選擇的結果。人如此,國也如此。天性、人性、事物的本性終歸一樣。寶釵呈現給我們的就是後天養成乃至渾然天成人物形象。在寶釵看來生活也好、仕途經濟政途也罷就是正途,就是寶釵的“道”。她希望用自己的道影響他人,尤其寶玉。在她看來如果寶玉能夠走上正途,那麽賈府的那些悲劇就不會發生。而寶玉有自己的“道”,而他的道發展了一點,這一點的差異竟然擴大成溝壑般的存在。人生造化弄人也許就在於此吧。


    2016.3.17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誅紅與八十紅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長辰魚長白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長辰魚長白山並收藏誅紅與八十紅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