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紅論》---身在掌中論晴雯(4)
黛玉寫《葬花吟》哀歎自身,連及晴雯何嚐不是。
在當時那個社會,豪富人家自幼調教小丫頭服侍自己,又如同溫室裏麵的花朵裝點廳堂。等得這些女孩子長大卻是瞧著礙眼,就拉出去配個小子,成為圍著灶前鍋台貧家小婦。其中落差確實像是溫室花朵搬到簷下,任得風吹雨打凋敗零落。寶玉說是:“他這一下去,就如同一盆才抽出嫩箭來的蘭花送到豬窩裏去一般。”“知道還能見他一麵兩麵不能了!”料得真真。
金釧是想不開投井而沒,晴雯不幸病中被逐繼而夭亡,假如二人僥幸不死能夠堅強的生存下去嗎?又會是個什麽狀態哪?
賈府裏麵是有那樣的例子的,例如:“多姑娘兒”以及為個差事打破頭的一眾婆子媳婦們。寶玉不是指著切恨:“奇怪,奇怪,怎麽這些人隻一嫁了漢子,染了男人的氣味,就這樣混帳起來,比男人更可殺了!”黛玉隻好獨自嗟歎:“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從儒家看,這些思想都是相當不智之舉,但在那時代偏偏就不適用於占社會人口一半的女子。這是革命以及革命後女子們解放才得解決的問題。
總體看,晴雯是正麵人物,隻是聰明伶俐得過了,到了忽視他人的程度,形成書中那樣直烈的性格,如此造成她的悲劇。
強調的是對比襲人,晴雯也不乏人情味兒。她“不忘舊”,她“隻知有個姑舅哥哥,專能庖宰,也淪落在外,故又求了賴家的收買進來吃工食”。書中最後交代其家人是緣於多渾蟲燈姑娘兒的種種不堪。即便如是,燈姑娘兒亦有仗義之言,晴雯逝後的遺澤“約有三四百金之數,他兄嫂自收了為後日之計”,就唯可一指一歎。
晴雯的逐出起因是第74迴惑奸讒抄檢大觀園。
源頭在於賈母照顧寶玉太過。寶玉書中描寫是男生女相,在舊社會是貴相,所以結合銜玉而誕的神異使得賈母對寶玉是男生女養,過得是黛玉母親賈敏一樣的日子,我們看到大觀園怡紅院裏麵丫環婆子是最多的。
依著賈政和王夫人的心思:寶玉就該和普通公子一樣在小書房裏,帶著個小廝書童埋頭苦讀。因而賈母的安排就是王夫人的心病。
注意:晴雯還是有著“管理者”的身份。怡紅院裏麵那麽多人,沒有個場麵人是鎮不住的,這個人就是晴雯。她如果管得不嚴,怎麽會有那幾個婆子“笑道:‘阿彌陀佛!今日天睜了眼,把這一個禍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淨些。’”
如果說逐出金釧使得王夫人屋裏人開始“怠政”,逐出晴雯必然是大觀園混亂的開始。
而陰差陽錯中,晴雯與王夫人的對話埋沒了她自己。她過分擔心“有人暗算了他”,因此“便不肯以實話對”,“隻說:‘我不大到寶玉房裏去,又不常和寶玉在一處,好歹我不能知道,隻問襲人麝月兩個。’”這樣,誰人去問“病補雀金裘”的掙紮和連夜服侍的微勞?勞而不論、有罪頂缸,多有如此者還有少的。
晴雯把希望放在賈母身上,認為王夫人會“明兒迴了老太太”。這樣,心照不宣中賈母會留下她,哪怕調迴賈母身邊也就無事了。
但是,王夫人的話是“真象個病西施了。你天天作這輕狂樣兒給誰看?”。這句話筆者怎麽看怎麽象王夫人在說黛玉,一個大小姐般整天就是鬧病、耗費賈府資源、將來還要貼補嫁妝,這樣種種王夫人能不如“勾起往事”看著晴雯想起黛玉起煩?這也是“晴有林風”的一個方麵吧。
重要的一點是第77迴“原來王夫人自那日著惱之後,王善保家的去趁勢告倒了晴雯,本處有人和園中不睦的,也就隨機趁便下了些話。”
這就幹連怡紅院裏麵的“特務”到底是誰的問題。
很多人將罪過推到襲人身上。有人是反寶釵論,結合“襲乃釵副”認為襲人自第34迴投靠王夫人後不定背地裏幹多少壞事。過去有人因寶釵就爭論得老拳相向的故事可以理解。
襲人也怡紅院裏麵的“領導”,但是王夫人與晴雯的對話中竟然不知道晴雯在怡紅院裏麵幹什麽活兒,還自慶幸:“阿彌陀佛!你不近寶玉是我的造化,竟不勞你費心。”
因此上,襲人有冒功的事實。但是不是罪人哪?
筆者認為不是,襲人不是罪人,至少沒有暗地害人的行為。
現在,行政上有行政不作為、無過錯責任、作為過當種種區分。襲人按品性不會害人,是沒有作為過當;她決定不了晴雯的未來,不能算行政不作為;她有無過錯責任,至少寶玉是這麽認為的,所以不自覺間寶玉才有“疑他之意”。
那麽害了晴雯的到底是誰?
王夫人、王善保家的姑且不論;“園中不睦的”,象晴雯整天“正在那裏罵小丫頭”的管理怡紅院而得罪的人是多了去了。
關鍵是“本處有人”,這人是特務無疑。
是誰?最大可能是秋紋。
秋紋給人的印象幾乎全是負麵評價。從對王夫人賞賜衣物和指斥小紅的行為看,她是個迎上欺下之人。
聯結晴雯、王夫人、秋紋的是第37迴,因為王夫人給秋紋衣物,捎帶襲人成了“西洋花點子哈巴兒”,引來襲人“一個個不知怎麽死呢”一言竟成警驗詞句,筆者看夠迴想唏噓不已。
但不能就此指認是襲人暗告王夫人:晴雯說怪話。因為襲人已經是準姨娘,她和晴雯利益衝突沒有到要冒得罪賈母風險的程度。
倒是秋紋完全可以被王夫人輕輕地收買作為暗探。扳倒晴雯,使得她可以提升地位,冒領功勞,好處多多。書中“單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紋來?”,這話寶玉提到她是有道理的。
也隻有她提及晴雯不顧王夫人情麵的話,才能使“王夫人皆記在心中”,過那“兩日”得用“忍了”來形容,就直接越過賈母將晴雯逐出了大觀園,導致病中無醫無顧而夭逝。
最後,小結一下晴雯:身處掌中,不論是王夫人複手壓下,還是賈母托舉升天,那都不是自己的命運。晴雯身上沒有的正是解放後廣大女性所獲得的自主命運的權利,過此那樣的慘劇也就化作曆史的塵煙,成為書中的一抹倩影為人憑吊。
2013年1月10日6:37:26
黛玉寫《葬花吟》哀歎自身,連及晴雯何嚐不是。
在當時那個社會,豪富人家自幼調教小丫頭服侍自己,又如同溫室裏麵的花朵裝點廳堂。等得這些女孩子長大卻是瞧著礙眼,就拉出去配個小子,成為圍著灶前鍋台貧家小婦。其中落差確實像是溫室花朵搬到簷下,任得風吹雨打凋敗零落。寶玉說是:“他這一下去,就如同一盆才抽出嫩箭來的蘭花送到豬窩裏去一般。”“知道還能見他一麵兩麵不能了!”料得真真。
金釧是想不開投井而沒,晴雯不幸病中被逐繼而夭亡,假如二人僥幸不死能夠堅強的生存下去嗎?又會是個什麽狀態哪?
賈府裏麵是有那樣的例子的,例如:“多姑娘兒”以及為個差事打破頭的一眾婆子媳婦們。寶玉不是指著切恨:“奇怪,奇怪,怎麽這些人隻一嫁了漢子,染了男人的氣味,就這樣混帳起來,比男人更可殺了!”黛玉隻好獨自嗟歎:“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汙淖陷渠溝。”
從儒家看,這些思想都是相當不智之舉,但在那時代偏偏就不適用於占社會人口一半的女子。這是革命以及革命後女子們解放才得解決的問題。
總體看,晴雯是正麵人物,隻是聰明伶俐得過了,到了忽視他人的程度,形成書中那樣直烈的性格,如此造成她的悲劇。
強調的是對比襲人,晴雯也不乏人情味兒。她“不忘舊”,她“隻知有個姑舅哥哥,專能庖宰,也淪落在外,故又求了賴家的收買進來吃工食”。書中最後交代其家人是緣於多渾蟲燈姑娘兒的種種不堪。即便如是,燈姑娘兒亦有仗義之言,晴雯逝後的遺澤“約有三四百金之數,他兄嫂自收了為後日之計”,就唯可一指一歎。
晴雯的逐出起因是第74迴惑奸讒抄檢大觀園。
源頭在於賈母照顧寶玉太過。寶玉書中描寫是男生女相,在舊社會是貴相,所以結合銜玉而誕的神異使得賈母對寶玉是男生女養,過得是黛玉母親賈敏一樣的日子,我們看到大觀園怡紅院裏麵丫環婆子是最多的。
依著賈政和王夫人的心思:寶玉就該和普通公子一樣在小書房裏,帶著個小廝書童埋頭苦讀。因而賈母的安排就是王夫人的心病。
注意:晴雯還是有著“管理者”的身份。怡紅院裏麵那麽多人,沒有個場麵人是鎮不住的,這個人就是晴雯。她如果管得不嚴,怎麽會有那幾個婆子“笑道:‘阿彌陀佛!今日天睜了眼,把這一個禍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淨些。’”
如果說逐出金釧使得王夫人屋裏人開始“怠政”,逐出晴雯必然是大觀園混亂的開始。
而陰差陽錯中,晴雯與王夫人的對話埋沒了她自己。她過分擔心“有人暗算了他”,因此“便不肯以實話對”,“隻說:‘我不大到寶玉房裏去,又不常和寶玉在一處,好歹我不能知道,隻問襲人麝月兩個。’”這樣,誰人去問“病補雀金裘”的掙紮和連夜服侍的微勞?勞而不論、有罪頂缸,多有如此者還有少的。
晴雯把希望放在賈母身上,認為王夫人會“明兒迴了老太太”。這樣,心照不宣中賈母會留下她,哪怕調迴賈母身邊也就無事了。
但是,王夫人的話是“真象個病西施了。你天天作這輕狂樣兒給誰看?”。這句話筆者怎麽看怎麽象王夫人在說黛玉,一個大小姐般整天就是鬧病、耗費賈府資源、將來還要貼補嫁妝,這樣種種王夫人能不如“勾起往事”看著晴雯想起黛玉起煩?這也是“晴有林風”的一個方麵吧。
重要的一點是第77迴“原來王夫人自那日著惱之後,王善保家的去趁勢告倒了晴雯,本處有人和園中不睦的,也就隨機趁便下了些話。”
這就幹連怡紅院裏麵的“特務”到底是誰的問題。
很多人將罪過推到襲人身上。有人是反寶釵論,結合“襲乃釵副”認為襲人自第34迴投靠王夫人後不定背地裏幹多少壞事。過去有人因寶釵就爭論得老拳相向的故事可以理解。
襲人也怡紅院裏麵的“領導”,但是王夫人與晴雯的對話中竟然不知道晴雯在怡紅院裏麵幹什麽活兒,還自慶幸:“阿彌陀佛!你不近寶玉是我的造化,竟不勞你費心。”
因此上,襲人有冒功的事實。但是不是罪人哪?
筆者認為不是,襲人不是罪人,至少沒有暗地害人的行為。
現在,行政上有行政不作為、無過錯責任、作為過當種種區分。襲人按品性不會害人,是沒有作為過當;她決定不了晴雯的未來,不能算行政不作為;她有無過錯責任,至少寶玉是這麽認為的,所以不自覺間寶玉才有“疑他之意”。
那麽害了晴雯的到底是誰?
王夫人、王善保家的姑且不論;“園中不睦的”,象晴雯整天“正在那裏罵小丫頭”的管理怡紅院而得罪的人是多了去了。
關鍵是“本處有人”,這人是特務無疑。
是誰?最大可能是秋紋。
秋紋給人的印象幾乎全是負麵評價。從對王夫人賞賜衣物和指斥小紅的行為看,她是個迎上欺下之人。
聯結晴雯、王夫人、秋紋的是第37迴,因為王夫人給秋紋衣物,捎帶襲人成了“西洋花點子哈巴兒”,引來襲人“一個個不知怎麽死呢”一言竟成警驗詞句,筆者看夠迴想唏噓不已。
但不能就此指認是襲人暗告王夫人:晴雯說怪話。因為襲人已經是準姨娘,她和晴雯利益衝突沒有到要冒得罪賈母風險的程度。
倒是秋紋完全可以被王夫人輕輕地收買作為暗探。扳倒晴雯,使得她可以提升地位,冒領功勞,好處多多。書中“單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紋來?”,這話寶玉提到她是有道理的。
也隻有她提及晴雯不顧王夫人情麵的話,才能使“王夫人皆記在心中”,過那“兩日”得用“忍了”來形容,就直接越過賈母將晴雯逐出了大觀園,導致病中無醫無顧而夭逝。
最後,小結一下晴雯:身處掌中,不論是王夫人複手壓下,還是賈母托舉升天,那都不是自己的命運。晴雯身上沒有的正是解放後廣大女性所獲得的自主命運的權利,過此那樣的慘劇也就化作曆史的塵煙,成為書中的一抹倩影為人憑吊。
2013年1月10日6: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