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通聞言,肅然起敬,哪敢怠慢,便在前麵引路,來到那女子住的禪房。
圓通向內叫道:“姑娘請開門,有人要見你。”
“呸!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那女子罵罵咧咧,不肯開門。
吳望龍見狀,也無可奈何,隻得低聲說:“姑娘請開門,有什麽冤情,可對我說說。我救你出去。”
“你是何人?有何能耐救我出火坑?”
吳望龍耐心地說:“我不是壞人。姑娘!有聽說過專愛打抱不平的少俠‘吉祥郎’嗎?”
“除非你是‘吉祥郎’,否則,打死也不開門。”
“在下正是‘吉祥郎’。”
聞言之下,那女子一陣驚喜,但還有一些不放心,又再問一遍:“可不許騙我?”
“在下決不打誑語。”
那女子似乎放心了,急忙把禪門打開,羞答答地望著這位英俊的俠士。吳少俠凝眸一看,果然生得清秀。但見:
眉掃春山,眸橫秋水。含愁含恨,猶如西子捧心;欲泣欲啼,宛似楊妃剪發。琵琶聲不響,是個未出塞的明妃;胡笳調若成,分明強和番的蔡女。
天生一種風流態,便是丹青畫不真。
看罷那女子,吳望龍暗自尋思:這姑娘果然生得標致!這顏值,不亞於我那未婚妻。怪不得那鄒縣主禪房藏嬌,據為己有。
那女子見來人目不轉睛地打量著自己,盡管心下大不自在,但還是嫣然一笑,向吳少俠道個萬福,未曾啟朱唇,吳少俠反而撫慰說:“姑娘休得驚慌,在下不是奸淫之徒。隻是姑娘長得實在太美,不免多看幾眼。”
“多謝少俠誇獎,小女子不怪。”
“姑娘但請說說,家居何處?被何人引誘到此?倘若果有不平,我吳某給你解救。”
那女子非常感激,未曾說得一兩句,早已撲簌簌流下淚來,說:“少俠聽稟!”
原來,這女子姓婁,小字淑媛。家住萬靈縣東十多裏的大洋村,年方一十八歲。盡管僻居山野,卻是山中的一隻鳳凰。因生得太美,沒人敢來說媒,至今仍待字閨中,可婁父卻有些著急。
那縣主鄒普通,一到該縣就任,把公事放在一邊,先差心腹私下物色美貌女子,供其淫樂。他的信條是“花前月下死,做鬼也風流”。這風流姿態,可見一斑。
這鄒普通雖是一個好色之徒,也是個“氣管炎”(妻管嚴),有心納妾,懾於其妻羅氏的淫威,加之羅氏父親有錢有勢,也反對男人納妾。所以,連屁都不敢放,還敢想入非非,討小老婆。
後來,他思慮再三,決定仿效漢武帝“金屋藏嬌”。可這美貌美如花的婁氏該藏在哪裏,鄒縣主可費了一番心思。最後決定,把婁淑媛帶上翠林峰,寄居風月寺。
自此,他對外謊稱到轄區訪查民情,少則三天,多則五天,便瞞著羅氏,偷偷上了翠林峰,同淑媛姑娘鬼混。姑娘雖不情願,無奈身在寺內,如之奈何?
一個多月來,淑媛姑娘無異於囚禁牢房,除了供鄒縣主玩樂,別無事事。她常以淚水洗臉,夜夜哭啼,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吳少俠聞言,大為惱怒,說:“此事吳某管定了。婁姑娘!過了今晚,俺帶你下山找父母去。”
淑媛姑娘拜倒在地,泣道:“倘能如此,吳大俠乃再生父母,請受小女一拜。”
吳望龍慌忙相扶,說:“姑娘不必多禮。待迴家去,再謝不遲。”
一覺醒來,東方大白。吳望龍辭別圓通,帶著淑媛,下了翠林峰。淑媛金蓮窄窄,嬌軀細步。古人曾言:“男女授受不親”。吳望龍不便背那姑娘,這羊腸小徑,又雇不得轎子。
一男一女,一路上慢慢而行。
走了一段路,突然,發現前麵不遠處,有一匹馬在吃草。吳望龍心中一喜,不知這匹馬是誰的,何不借來一用?讓姑娘騎一段路。
吳望龍走向前去,看見一個老者在練拳。他停下腳步,不便打擾。不曾想到,那老者開口說:“後生!你看上我的馬了嗎?”
“不好意思!晚輩是想借你的馬一用,讓這位姑娘騎著下山,不知可否?”
“你想借就借,免得說老夫小氣。”
吳望龍甚是高興,沒有想到這個老者這麽好說話,一開口便答應。吳望龍向他行個江湖禮,口稱:“敢問前輩尊姓大名?”
那老者收了拳,望著麵前這個英俊的後生,微笑的點了點頭,說:“在下歐陽德,乃鷹爪門掌門。年輕人是……”
吳望龍連忙迴答:“晚輩吳望龍,乃少林寺俗家弟子。在少林寺時,聽師傅說起前輩的名號。”
“是嘛!”歐陽德甚是高興,半開玩笑的說:“看來,老夫在武林中,也不是一個無名之輩。”
“誰不知前輩的鷹爪拳獨步武林。”
“想學嗎?”歐陽德這樣問。
沒有想到這個歐陽德是這樣收徒弟的。吳望龍說:“隻要前輩肯收我為徒,晚輩求之不得。”
“那好!等你送姑娘下山後,返迴來還馬,老夫再教你,如何?”歐陽德很快就答應了。
“一言為定!”
有了這匹馬,讓婁姑娘騎著,下山快多了。
行至大洋村,已近臨昏。到得婁家門前,吳望龍扶婁姑娘下馬,說:“姑娘請便,在下告辭了。”
婁父見閨女安然歸來,一家人且驚又喜。婁父問怎等失而複歸?婁淑媛說:“多蒙少俠‘吉祥郎’搭救。”可一迴頭,哪有少俠的影子?
迴到借馬的地方,歐陽德還在練拳。看到後生迴來了,歐陽德甚是高興,說:“少俠果然講信用。”
“一世為人,信用至上。”
歐陽德聞言,非常滿意。說:“你這個徒弟,老夫收定了。”
吳望龍見他如此認真,卻有些犯難了。說:“師傅!弟子有要事在身,不敢隨侍師傅左右,聽從師傅教誨,實是愧對師傅一番好意。”
“怎麽?少俠急著要走?“
“我們先師徒之名,等徒兒辦完要事,再來師徒之實。如何?”吳望龍有些內疚地說。
“既然如此,少俠要事先辦,為師決不強阻。”
“多謝師傅理解。徒兒先告辭了。等徒兒辦完要事,一定來找師傅。”
“請便!老夫在逍遙鎮等你。”歐陽德一揮手說。
“一言為定。”
吳望龍趁著黃昏,來到了縣城。此時,他肚饑口渴,便找了飯館,用了晚膳。
食間,忽聽食客議論紛紛,喧嘩不已。
一個說:“闖王李自成,自起兵以來,勢如破竹,已攻下陝西全境,正向河南進發。”
一個說:“據說皇帝老子嚇得屁滾尿流,召集朝中武將,進行殄殲,無奈大勢已去,人心思變,明軍且戰且退。李自成驍勇善戰,無人能及。李夫人紅娘子,更是智勇雙全,乃女中豪傑。”
一個說:“皇上正在午門外張貼皇榜,召集天下英雄,比武選將。旨在西克李闖,北抗滿番。俗語說,人到中年盼兒郎,國難當頭思忠良。狄將軍在時,或許能為國分憂。”
吳望龍入少林寺三年,不知天下事。聽罷大夥的議論,如墜入雲霧裏,不知所雲。
圓通向內叫道:“姑娘請開門,有人要見你。”
“呸!癩蛤蟆想吃天鵝肉。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那女子罵罵咧咧,不肯開門。
吳望龍見狀,也無可奈何,隻得低聲說:“姑娘請開門,有什麽冤情,可對我說說。我救你出去。”
“你是何人?有何能耐救我出火坑?”
吳望龍耐心地說:“我不是壞人。姑娘!有聽說過專愛打抱不平的少俠‘吉祥郎’嗎?”
“除非你是‘吉祥郎’,否則,打死也不開門。”
“在下正是‘吉祥郎’。”
聞言之下,那女子一陣驚喜,但還有一些不放心,又再問一遍:“可不許騙我?”
“在下決不打誑語。”
那女子似乎放心了,急忙把禪門打開,羞答答地望著這位英俊的俠士。吳少俠凝眸一看,果然生得清秀。但見:
眉掃春山,眸橫秋水。含愁含恨,猶如西子捧心;欲泣欲啼,宛似楊妃剪發。琵琶聲不響,是個未出塞的明妃;胡笳調若成,分明強和番的蔡女。
天生一種風流態,便是丹青畫不真。
看罷那女子,吳望龍暗自尋思:這姑娘果然生得標致!這顏值,不亞於我那未婚妻。怪不得那鄒縣主禪房藏嬌,據為己有。
那女子見來人目不轉睛地打量著自己,盡管心下大不自在,但還是嫣然一笑,向吳少俠道個萬福,未曾啟朱唇,吳少俠反而撫慰說:“姑娘休得驚慌,在下不是奸淫之徒。隻是姑娘長得實在太美,不免多看幾眼。”
“多謝少俠誇獎,小女子不怪。”
“姑娘但請說說,家居何處?被何人引誘到此?倘若果有不平,我吳某給你解救。”
那女子非常感激,未曾說得一兩句,早已撲簌簌流下淚來,說:“少俠聽稟!”
原來,這女子姓婁,小字淑媛。家住萬靈縣東十多裏的大洋村,年方一十八歲。盡管僻居山野,卻是山中的一隻鳳凰。因生得太美,沒人敢來說媒,至今仍待字閨中,可婁父卻有些著急。
那縣主鄒普通,一到該縣就任,把公事放在一邊,先差心腹私下物色美貌女子,供其淫樂。他的信條是“花前月下死,做鬼也風流”。這風流姿態,可見一斑。
這鄒普通雖是一個好色之徒,也是個“氣管炎”(妻管嚴),有心納妾,懾於其妻羅氏的淫威,加之羅氏父親有錢有勢,也反對男人納妾。所以,連屁都不敢放,還敢想入非非,討小老婆。
後來,他思慮再三,決定仿效漢武帝“金屋藏嬌”。可這美貌美如花的婁氏該藏在哪裏,鄒縣主可費了一番心思。最後決定,把婁淑媛帶上翠林峰,寄居風月寺。
自此,他對外謊稱到轄區訪查民情,少則三天,多則五天,便瞞著羅氏,偷偷上了翠林峰,同淑媛姑娘鬼混。姑娘雖不情願,無奈身在寺內,如之奈何?
一個多月來,淑媛姑娘無異於囚禁牢房,除了供鄒縣主玩樂,別無事事。她常以淚水洗臉,夜夜哭啼,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吳少俠聞言,大為惱怒,說:“此事吳某管定了。婁姑娘!過了今晚,俺帶你下山找父母去。”
淑媛姑娘拜倒在地,泣道:“倘能如此,吳大俠乃再生父母,請受小女一拜。”
吳望龍慌忙相扶,說:“姑娘不必多禮。待迴家去,再謝不遲。”
一覺醒來,東方大白。吳望龍辭別圓通,帶著淑媛,下了翠林峰。淑媛金蓮窄窄,嬌軀細步。古人曾言:“男女授受不親”。吳望龍不便背那姑娘,這羊腸小徑,又雇不得轎子。
一男一女,一路上慢慢而行。
走了一段路,突然,發現前麵不遠處,有一匹馬在吃草。吳望龍心中一喜,不知這匹馬是誰的,何不借來一用?讓姑娘騎一段路。
吳望龍走向前去,看見一個老者在練拳。他停下腳步,不便打擾。不曾想到,那老者開口說:“後生!你看上我的馬了嗎?”
“不好意思!晚輩是想借你的馬一用,讓這位姑娘騎著下山,不知可否?”
“你想借就借,免得說老夫小氣。”
吳望龍甚是高興,沒有想到這個老者這麽好說話,一開口便答應。吳望龍向他行個江湖禮,口稱:“敢問前輩尊姓大名?”
那老者收了拳,望著麵前這個英俊的後生,微笑的點了點頭,說:“在下歐陽德,乃鷹爪門掌門。年輕人是……”
吳望龍連忙迴答:“晚輩吳望龍,乃少林寺俗家弟子。在少林寺時,聽師傅說起前輩的名號。”
“是嘛!”歐陽德甚是高興,半開玩笑的說:“看來,老夫在武林中,也不是一個無名之輩。”
“誰不知前輩的鷹爪拳獨步武林。”
“想學嗎?”歐陽德這樣問。
沒有想到這個歐陽德是這樣收徒弟的。吳望龍說:“隻要前輩肯收我為徒,晚輩求之不得。”
“那好!等你送姑娘下山後,返迴來還馬,老夫再教你,如何?”歐陽德很快就答應了。
“一言為定!”
有了這匹馬,讓婁姑娘騎著,下山快多了。
行至大洋村,已近臨昏。到得婁家門前,吳望龍扶婁姑娘下馬,說:“姑娘請便,在下告辭了。”
婁父見閨女安然歸來,一家人且驚又喜。婁父問怎等失而複歸?婁淑媛說:“多蒙少俠‘吉祥郎’搭救。”可一迴頭,哪有少俠的影子?
迴到借馬的地方,歐陽德還在練拳。看到後生迴來了,歐陽德甚是高興,說:“少俠果然講信用。”
“一世為人,信用至上。”
歐陽德聞言,非常滿意。說:“你這個徒弟,老夫收定了。”
吳望龍見他如此認真,卻有些犯難了。說:“師傅!弟子有要事在身,不敢隨侍師傅左右,聽從師傅教誨,實是愧對師傅一番好意。”
“怎麽?少俠急著要走?“
“我們先師徒之名,等徒兒辦完要事,再來師徒之實。如何?”吳望龍有些內疚地說。
“既然如此,少俠要事先辦,為師決不強阻。”
“多謝師傅理解。徒兒先告辭了。等徒兒辦完要事,一定來找師傅。”
“請便!老夫在逍遙鎮等你。”歐陽德一揮手說。
“一言為定。”
吳望龍趁著黃昏,來到了縣城。此時,他肚饑口渴,便找了飯館,用了晚膳。
食間,忽聽食客議論紛紛,喧嘩不已。
一個說:“闖王李自成,自起兵以來,勢如破竹,已攻下陝西全境,正向河南進發。”
一個說:“據說皇帝老子嚇得屁滾尿流,召集朝中武將,進行殄殲,無奈大勢已去,人心思變,明軍且戰且退。李自成驍勇善戰,無人能及。李夫人紅娘子,更是智勇雙全,乃女中豪傑。”
一個說:“皇上正在午門外張貼皇榜,召集天下英雄,比武選將。旨在西克李闖,北抗滿番。俗語說,人到中年盼兒郎,國難當頭思忠良。狄將軍在時,或許能為國分憂。”
吳望龍入少林寺三年,不知天下事。聽罷大夥的議論,如墜入雲霧裏,不知所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