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匯率大跳水,就像是多米諾骨牌一樣,一個接著一個,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者開始瘋狂的賣出手裏的比索,一時間比索成了爛大街的貨幣。,


    國際上比索連連遭遇重創,國內的情況也沒有太多的好轉,由於小菲國總統增加發行了大量的比索,導致國內比索也開始大幅貶值,商家為了維持開支,隻能將物價一漲再漲。


    雖然小菲國也通過發免費救濟物資的方式,盡量的緩解國內飛漲的物價,但是這種方式根本就治標不治本,根源在於貨幣的貶值,而非物資的匱乏,所以這種表麵工作完全無法從根本上改善小菲國國內的經濟局勢。


    隨著物價的一漲再漲,原本已經漲到300比索一頓的便餐,這次猛然提高到了1500比索一餐,物價猛漲了百分之五百,但是百姓的收入卻隻增長了百分之五十,如此巨大的反差,逼著百姓不得不把家中的存款拿出來應急。


    然而通貨膨脹本身對存款就是滅頂之災般打擊。


    就比方說一個人一個月開三千塊,一頓飯的價格大概在十五元,這是可以維持一個人正常的飲食起居以及娛樂等項目等消費需要的,很可能還會有人少花一點,一個月多存五百塊。


    按照這個節奏,到了年底,這個人應該會有六千塊的存款,可以好好的旅遊暢玩一番,但是就在這個時候,噩耗來臨了,物價提高了百分之五百,吃一頓飯需要花七十五塊錢,那這區區六千塊錢根本連活一個月都很艱難,就更別提旅遊暢玩了,相當於這一年的錢都白攢了。


    以此類推,那些上了年紀的老年人,攢了一輩子的積蓄,很可能就因為這次通貨膨脹,全都打了水漂,原本能夠安度晚年的養老金,變成了和手紙一樣廉價的廢品。


    甚至有人真的不用手紙,而直接用比索來代替,因為手紙甚至比等值的比索還要輕。


    本來之前就有很多的下崗失業人員在鬧情緒,那些家境原本還不錯的中產階級還在老老實實的工作上班,給國家創造價值,但是隨著通貨膨脹的到來,讓這些中產階級也失去了生存下去的資本,所以連他們也毫不猶豫的加入到了遊行的隊伍中,要求讓現任總統下台。


    群眾的唿聲一浪高過一浪,大多數人都離開了工作崗位,轉入到了抗議罷工的浪潮中,僅存不多的商鋪和企業也開始關門待業,如果不是軍隊的軍費勉強還能維持,隻怕這場政變早就風風火火的搞起來了。


    張雲天計劃打擊小菲經濟的第一步,已經實現了,這一步看似極為簡單,但卻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


    當初巴菲特搞泰銖的時候,用的就是這樣的策略,簡單粗暴,但極為有效!


    隻不過巴菲特自己沒有那麽大的財力,而是通過遊說大量的富豪,出資加入到這場洗錢風暴中來,與之不同的是,張雲天不需要說服任何人,因為他本身就已經具備了搞垮一個小國的實力,如果不是沒有適當的軍備資源,消滅小菲都是分分鍾的事。


    通過這第一步布局,張雲天除了在拋售比索的第二天損失了一些意外,其他時間全是在盈利,一場豪賭下來,一千億美金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還賺了三百多億美金。


    接下來就是布局的第二步,該華華裔商人出場了。


    華裔占了菲律賓百分之一點五的人口,卻掌握了百分之七十的經濟命脈,從現實情況上來看,他們不論是在經濟中還是政治中都不屬於弱勢群體,甚至從中出現過四位菲律賓總統。


    但是這裏的華裔卻需要來澄清一下,以免有的讀者誤會。


    大部分的華裔都是從清末時期移民過來的,在菲律賓已經經曆了至少四代人,所以這些人對華國的歸屬感基本為零,他們從小就生活在菲律賓,所以一直把這裏當成是自己的國家,即便有出任總統的,也不會考慮華國的感受,都隻會以自己國家的利益為先。


    所以國內很多人認為隻要是華裔就是華國人,都需要華國來保護的,這個說法是大錯特錯的。


    華裔中極少的一部分,屬於是建國以後,甚至是最近的幾十年或者十幾年來菲律賓經商,最後定居於此的,這些人對祖國抱有一定的感情,其中更不乏愛國人士,這些人才是張雲天爭取的主力。


    對於那些隻有一點血緣關係,卻數典忘祖的華商,張雲天沒有絲毫的憐憫,在這次經濟風暴中給他們造成了沉重的打擊,甚至有的人一輩子的家當,在這場洗禮中重新迴到了原點。


    但是對於這些還略有些愛國情懷的華商,張雲天的態度就顯然緩和了許多,不僅提前提醒他們將資產轉移到國外,而且還對在這場金融風暴中遭受損失的華商,給予了一定的補償。


    接下來要出場的華裔商人,指的就是這些和張雲天關係極為親密的商人。


    唯利是圖是商人的本性,管理學上也說過,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所以在生意場上,利益一致,後麵的事就好談了許多。


    在菲律賓的金融風暴肆虐了半年之後,總統已經連續換了兩人,但是依然沒有任何的改善。


    這個時候,華商終於出手了,他們開始率先使用以生活物資作為工資發給員工的新型薪酬方式,這種方式就和原始社會以物易物的概念是一樣的,直接跳過了貨幣的中間環節,實現了價值的等價交換。


    其實這樣做對於百姓而言是非常認可的,但是對於企業卻有著不可低估的風險,畢竟他們的生產成本是以比索來支付的,物價飛漲也在增加他們的生產成本,這個事情百姓們都心知肚明,所以對這些華商打從心裏產生了信賴的感覺。


    不過這些百姓不知道的是,這種風險早被張雲天預知了,所以他選擇的華商,都分別從事與不同的生產領域,有的生產食品,有的生產日化,有的生產服飾,還有的經營農場,其實張雲天就是把這些企業采用資源整合的方式,圈成了一個圈。


    然後按照以物換物的形式在企業之間進行結算交流,如果產生了盈餘,張雲天則會以成本價收購,並出口到其他國家中,趁機還能賺一筆,總之這個經濟圈裏不需要任何的貨幣介入,而且所有的企業都不吃虧,華商們既能賺錢,又能抵禦通貨膨脹的風險,何樂而不為?逐漸將張雲天奉為了心中的領袖,隻要跟著他幹,絕對不賠錢。


    華商這個以物易物的方式立刻得到了菲律賓國內其他商家的響應,也紛紛加入到了這個圈子裏來,而這個圈子的負責人,則是張雲天精心挑選出的心腹人物:李永華。


    李永華從十二歲隨父親從福建趕來菲律賓經商,積累了豐富的貿易經驗,是個做生意的好手。


    但是在李永華二十六歲的時候,父親卻在菲律賓一場浪潮中,被暴徒打成了植物人,在病床上痛苦的掙紮了半年後就與世長辭了,從此他對這個國家隻有憎恨,隻將這裏作為賺錢的工具而已,這次也是對張雲天的幾乎積極響應,圈攏了不少的華商加入到這個陣營中來。


    經過華商的努力,整個菲律賓的經濟開始逐漸走向正規,這個行為和現任的總統沒有半毛錢關係,後者自己也是心知肚明,所以總統如坐針氈的在這個寶座上熬了半個月之後,毅然決然的請辭,公眾開始重新進行民主選舉。


    所謂的民主選舉,其實也是有潛規則的,真正的民主是不存在的。


    拉選票主要靠兩個途徑,其一是煽動民眾的情緒,讓其從感情上認可你,從而站在你的一邊;其二是用利益收買民心,每個人都有私心,隻要滿足了他們的需求,他們自然就會投票給你。


    所謂的民主選舉,從頭至尾就是有錢人的遊戲,從來沒有哪個窮人能夠成功的當選總統,因為他連拉選票,做活動的經費都掏不起。


    民眾如今的情緒高昂,無不對華商心懷感激,感激他們給予自己生存的希望,工作的機會,自然是心悅誠服的投票。


    對於有些搖擺不定的民眾,張雲天采用利誘的方式,讓李永華可以隨意承諾,而且自己保證會幫助他辦到,保住總統的席位。


    所以這場選舉幾乎是沒有任何懸念的,李永華以百分之九十三的支持率,打破曆史記錄,成為了菲律賓史上最年輕的總統。


    雖然說他是菲律賓的總統,但實際上張雲天才是背後說話算的那個人。


    在張雲天及當地華商雄厚財力的支持下,菲律賓很快就走上了正軌,國內的通貨膨脹也開始慢慢的消退,人們從街頭返迴工作崗位,繼續賺錢養家。


    為了恢複比索的國際匯率,張雲天特令多加設了三個金礦的開采,當然,開采權全是由毛丘金融和張雲天的支持們共同擁有。


    當一切都恢複了正常之後,李永華第一時間在全電視頻道和網絡頻道做視頻演講,痛斥美國假友好,在菲律賓落難之際落井下石的卑劣行徑,並將此次金融危機無法得到有效的控製,從而給民眾造成的巨大傷害完全歸咎給了美國。


    張雲天收購的報社以及華商自己的報社媒體,開始紛紛支持李永華的觀點,並找出了一群國際形勢專家開始剖析美國的險惡用心,自私自利的本質。


    其實民眾的智商跟本沒有他們自己想象的那麽高,在媒體的狂轟亂炸下,不少人開始對美國粉轉路人,而在這從眾心理的誘導下,越來越多的菲律賓民眾走上街頭,開始抵製美國貨,甚至有人組織圍困美軍駐地,向裏麵吐口水,扔垃圾,並高舉美國人滾出去的標語牌。


    反美的浪潮空前的高漲,李永華則借坡下驢,致電美國總統,表達自己多麽希望能和美國繼續合作,但是民眾不肯等等如此種種迫於無奈的借口,總之一句話,要求美軍即刻撤離菲律賓。


    華國早就得到了張雲天的通風報信,所以人民日報也開始紛紛轉載李永華的觀點,稱其是菲律賓史上最開明最有決斷力的英明領袖。


    華國外交部甚至對南海問題再次拋出了擱置主權,共同開發的話題,李永華當然是欣然接受,這一行為立刻得到了菲律賓西海岸漁民的支持,南海的島礁距離菲律賓的海岸線實在是太近了,如果那裏開戰,意味著這些漁民將失去全部的經濟收入,如今迴頭看看,能去打漁比什麽都強,至少不會被華國的海警追著跑,甚至碰到驅逐艦。


    華國又好心的借給菲律賓五百億美金的無息貸款,用來償還美國,與其劃清界限。


    媒體又開始誇讚華國睦鄰友好的行為,事實上這些事也確實做得比美國要大氣得多。


    張雲天又開始偷摸的搞小動作,在媒體上做了一些節目,請了軍事專家,開始分析菲律賓的軍備情況。


    菲律賓被華國和澳洲兩個海軍強國夾在中間,不論是國土麵積還是軍備水平都差了不隻一個等級,所以李永華再次訪華,請求華國增派駐軍,並要求華國重新開放對菲律賓香蕉的進口,以及旅遊簽證的辦理,允許華國地產商到菲律賓來投資。


    這一係列的舉措,直接將菲律賓的經濟提升了一個新的檔次,國家的經濟收入比前兩任總統執政時提高了一倍有餘,間接的把菲律賓變成了華國的附屬國,隻不過華國無意將其吞並,否則張雲天絕對有能力做到。


    張雲天布局的第二步也走完了,接下來就是長遠的第三步了。


    他在心腹華人中挑選出了一係列的總統候選人名單,確實,總統不可能總是一個人連任,一次兩次還行,連任得久了就會引發矛盾,甚至敵對勢力借機挑撥,所以接下來三任總統,張雲天早就內定好了,以確保菲律賓的永遠掌握在自己的手裏。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位麵附身大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淘淘他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淘淘他爹並收藏位麵附身大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