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九,安陽府的街道上早已掛滿了紅燈籠,家家戶戶門前貼著嶄新的春聯,街邊小攤販吆喝聲此起彼伏,年味濃鬱得幾乎要溢出來。


    葉明穿著一身靛青色錦緞長袍,腰間係著一條銀絲紋繡的腰帶,顯得格外精神。


    他身後跟著大哥葉修、二哥葉誠、大姐葉柔、大嫂王氏,還有兩個蹦蹦跳跳的小侄子葉景和小丫頭。顧慎和顧瑜兄妹二人也隨行在側,顧瑜今日換了一身淡粉色繡梅花的衣裙,襯得肌膚如雪,格外明豔。


    至於葉父葉母,說是要準備過年用的東西,就沒出來。


    他們剛剛踏出侯爵府的大門,街道兩旁的百姓們便像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紛紛停下腳步,臉上綻放出如春花般燦爛的笑容。


    “侯爺!侯爺新年好啊!”一聲高亢的唿喊聲遠遠地傳來,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個賣糖葫蘆的老漢正站在不遠處,滿臉笑容地向他們揮舞著手中那串紅豔豔的糖葫蘆,仿佛要將這串甜蜜傳遞給他們。


    葉明見狀,連忙笑著拱手迴禮:“老伯,新年好啊!祝您生意興隆!”


    那老漢聽了,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樂嗬嗬地迴應道:“托侯爺的福啊!今年這街麵可真是幹淨整潔,生意比往年好做多啦!”


    葉秋站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他低聲對葉誠說道:“三弟在這安陽府的威望竟然如此之高?”


    葉風也不禁咂舌道:“是啊,咱們在老家當了一輩子的農戶,哪裏見過這樣的場麵?”


    就在這時,葉柔忽然眼睛一亮,指著街邊一家布莊門口懸掛的招牌,驚喜地叫道:“三弟,你看,那不是咱們家的布莊嗎?”


    葉明點頭笑道:"是啊,安陽府如今商稅降了三成,又免了雜捐,許多商戶都願意來這兒做生意。咱們安溪的綢緞、茶葉、瓷器,現在都在這兒有分號。"


    正說著話,突然一個身穿錦衣華服、氣宇軒昂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了過來。隻見他步伐穩健,行色匆匆,仿佛有什麽急事一般。


    走到近前,男子停下腳步,對著葉明深深一揖,口中說道:“侯爺!今日您竟然親自上街,實在是咱們安陽府的福氣啊!”


    葉明定睛一看,原來此人正是城南米行的趙掌櫃。他微微一笑,連忙還禮道:“趙掌櫃,不必多禮。我今日不過是出來閑逛,順道看看市場的情況。”接著,他話鋒一轉,問道:“不知今年的糧價是否還像往常一樣平穩呢?”


    趙掌櫃聞言,臉上的笑容愈發燦爛,他趕忙迴答道:“托侯爺的福!自從您設立了官倉平抑糧價以來,這市場上的糧食價格就一直保持穩定,再沒有那些奸商敢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了。如今,百姓們都對侯爺您感恩戴德,都說今年過年能吃上白米飯,全是托了侯爺您的福啊!”


    葉明聽後,擺了擺手,謙遜地說道:“這都是朝廷的政策好,我不過是負責執行罷了。”然而,他的這番話並沒有讓周圍的百姓們信服。


    此時,周圍的人們紛紛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跟葉明打起了招唿。有賣菜的農婦熱情地塞過來一把新鮮的冬筍,說是自家種的,讓侯爺嚐嚐鮮;有糕點鋪的夥計則趕緊捧來一盒剛出爐的桃酥,香氣撲鼻,讓人垂涎欲滴;


    甚至還有幾個天真可愛的孩童,拚命地擠到前麵,仰著小臉,奶聲奶氣地喊道:“侯爺!侯爺!”


    葉明蹲下身,摸了摸其中一個孩子的頭:"怎麽,找我有事?"


    那孩子怯生生地從懷裏掏出一個粗糙的木雕,是一隻憨態可掬的小狗:"我爹說,侯爺讓咱們能讀書了,這是我親手雕的,送給侯爺!"


    葉明一怔,隨即笑著接過:"雕得真好!你叫什麽名字?"


    "我叫二牛!在官辦學堂念書!"孩子挺起胸膛,驕傲地說道。


    葉明拍拍他的肩:"好好讀書,將來考個功名,給你爹娘爭光!"


    圍觀的百姓們見狀,紛紛感慨——


    "侯爺真是平易近人!"


    "是啊,以前的官老爺,哪會跟咱們這些平頭百姓說話?"


    "聽說侯爺還親自去學堂給孩子們講過課呢!"


    葉明站起身,見家人們都一臉震撼地看著自己,不由失笑:"怎麽,我臉上有東西?"


    葉秋搖頭感歎:"三弟,你這官當的……真是讓大哥開了眼界。"


    顧慎在一旁笑道:"葉兄在安陽府的聲望,可是實打實用政績換來的。"


    顧玉也抿唇輕笑:"葉大哥在百姓心裏,可比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爺親切多了。"


    葉明搖頭:"百姓淳樸,你對他們好一分,他們便記你十分。"


    正說著,前方傳來一陣喧鬧聲,原來是幾個工匠正在街口安裝一盞巨大的走馬燈,燈上繪著"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彩畫,精致非常。


    "這是……"葉柔驚訝道。


    葉明笑道:"今年除夕,安陽府要辦燈會,這盞燈是主燈,到時候全城的百姓都能來看。"


    正說著,工匠們見到葉明,立刻停下手裏的活計,紛紛行禮:"侯爺!"


    為首的匠人恭敬道:"侯爺,您吩咐的燈,咱們日夜趕工,總算在年前做好了!您看看,可還滿意?"


    葉明走近端詳,走馬燈做工精細,轉動起來時,燈上的畫麵栩栩如生,不由讚道:"好手藝!除夕夜全城百姓都能看到你們的傑作,到時候,你們可就是安陽府的名匠了!"


    匠人們聞言,激動得臉色通紅,連連道謝。


    一行人繼續向前走,街道兩旁的商鋪鱗次櫛比,布莊、茶肆、酒樓、藥鋪,應有盡有。最引人注目的,是幾家新開的鋪子,門口掛著"玻璃鏡""自鳴鍾"等稀罕物的招牌,引得路人頻頻駐足。


    葉景年紀小,好奇心重,指著一家店鋪櫥窗裏擺著的玻璃鏡子喊道:"爹!那鏡子好清楚!"


    葉明笑道:"那是新開的西洋貨鋪,走,帶你們進去瞧瞧。"


    進了店鋪,掌櫃的一見葉明,立刻迎上來,滿臉堆笑:"侯爺大駕光臨,小店蓬蓽生輝啊!"


    葉明擺手:"今日我隻是帶家人逛逛,掌櫃的不必多禮。"


    掌櫃的卻執意要送一麵小鏡子給葉明:"侯爺推行商政,咱們這些商戶才能安穩做生意,這點心意,您可千萬收下!"


    葉明推辭不過,隻得笑著接過,轉手遞給了大嫂王氏:"大嫂,這個你拿著,梳妝用得上。"


    王氏又驚又喜,捧著鏡子左看右看,愛不釋手:"這可比銅鏡清楚多了!"


    逛完商鋪,葉明又帶家人去了新建的學堂。學堂裏,孩子們正在先生的帶領下誦讀《千字文》,朗朗書聲傳出窗外,聽得葉秋眼眶發熱:"三弟,這些娃娃……都能讀書了?"


    葉明點頭:"安陽府如今設了十所官辦學堂,貧寒子弟免束修,筆墨紙硯皆由官府供給。"


    葉風喃喃道:"咱們小時候,想讀書都沒機會啊……"


    顧玉站在一旁,看著學堂裏認真讀書的孩子們,眼中泛起溫柔的笑意:"葉大哥,你做的這些事,真的很好。"


    葉明笑了笑,還未說話,忽然街上一陣喧嘩,原來是幾個百姓抬著一塊匾額走了過來,匾上寫著"青天侯爺"四個大字。


    為首的漢子激動道:"侯爺!咱們街坊鄰裏湊錢給您打了塊匾,您一定要收下!"


    葉明連忙推辭:"這怎麽行?我不過是盡了本分……"


    那漢子卻執意道:"侯爺,您來之前,安陽府的官兒隻知道收稅攤派,百姓苦不堪言。可您來了之後,減賦稅、修道路、辦學堂……咱們安陽府,如今可是北疆最富庶的地方!這塊匾,您當得起!"


    周圍的百姓紛紛附和,掌聲雷動。


    葉明心中感動,終於接過匾額,鄭重道:"好,這匾我收了。但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是安陽府所有百姓共同努力的結果!"


    百姓們聞言,歡唿聲更盛。


    迴府的路上,葉秋拍了拍葉明的肩膀,感慨萬千:"三弟,爹娘可以今天沒出來,不然的話看到你今天這樣,不知該有多高興。"


    葉明望著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家家戶戶門前掛著的紅燈籠,還有孩子們追逐玩鬧的笑聲,輕聲道:"大哥,這才隻是開始。"


    "安陽府的未來,會更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打造最強邊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擋著我發光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擋著我發光了並收藏打造最強邊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