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俠——一種滲透於中國人血脈的精神。聞一多曾說“在大部分中國人的靈魂裏,鬥爭著一個儒家,一個道家,一個土匪。”這個土匪就是“俠”。
從遠古的執劍之族,到先秦的“國士”,“遊俠”,俠義之道始生,遊俠之立身揚名,靠的是結私交,講義氣,重然諾,輕生死,言必信,行必果,“不愛其軀,赴士之扼困”(《史記·遊俠列傳》),而至兩漢的豪俠,“權行州域,力折公侯”俠開始真正左右了中國的曆史。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漢魏皇權對豪俠勢力的摧殘,俠義的發展可謂步履艱難。
說到三國的俠客,可以說,他是中國俠客曆史的一個樞紐。
其導致的長達三個半世紀的亂世,猶如當年的戰國時代,充斥著宮體與清談,陰謀與屠殺,侵略與叛逆,使本已奄奄一息的專製社會居然奇跡般地存活了下來,並且萌生了新的活力。
三國的俠客存在方式,呈現出一個複雜的過度型形態。有早期武俠的迴光返照,也有新形態的出現,有民間俠的重新活躍,也有豪強勢力的沉渣泛起。
說說三國時代的俠客(1)——民間俠
兩漢是豪俠的時代,他們“權行州域,力折公侯”,然而經過西漢三次對豪俠勢力的大規模清洗,豪俠在他的曆史舞台上已然開始走下坡路了。而經過東漢百餘年的崇文厭武的文化氛圍的壓抑,到了唯晉時期,豪俠已無向時聲勢,而春秋之後闊別數百年的民間俠卻又重新活躍起來。
三國中的魏國是有記載的民間俠最活躍的地方。魏的名將典韋早先就是陳留郡夷吾縣的一名俠客。史書上說他“形貌魁梧,臂力過人,有誌節任俠。”他為了替好友複仇,身藏匕首,隻身闖入官吏李永家中,當場刺死李永夫婦,然後徐徐走出,追者百人,居然無人敢近。典韋“由是為豪傑所識”名重一時。
有類似俠行的三國名將還有太史慈等人。太史慈早年為小吏,曾因“懷刀截書”而“遁還通郡章”。“由是知名,而為州家所疾。”連當時的北海相孔融都“聞而奇之,數遣人訊問其母,並致餉遺。”
後來孔融為黃巾賊管亥所圍,慈從遼東還,母謂慈曰:'汝與孔北海未嚐相見,至汝行後,贍恤殷勤,過於故舊,今為賊所圍,汝宜赴之。'慈留三日,單步徑至都昌。時圍尚未密,夜伺間隙,得入見融。
其為酬君子而單騎突圍搬取救兵,端的是史遷筆下的遊俠本色。
其餘還有張邈,“少以俠聞,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夏侯諄“曾殺辱師者複仇”;徐庶為友“借軀交報仇”殺人後白灰塗麵,披發而走……
正是在這樣一批任俠之士的推動下,俠風又逐漸在社會上蔓延。
其中,最著名的民間俠即為所謂的“漢唯間四大名俠”。
三國時期曹魏的《魏略》,被稱為“巨細畢載”。書中特辟《勇俠傳》,就記下了這四位俠客——孫賓碩,祝公道,楊阿若,鮑出。
他們之所以聞名遐邇,是因為其言其行全麵恢複了昔日的俠義傳統,有古遊俠之風。孫賓碩曾在急難中冒死援救遭宦官迫害隱姓埋名的逃犯趙岐;鮑出尚節義,在土匪劫掠時,不但隻身救出老母,還奮不顧身地解救鄰居老嫗;楊阿若曾單騎突圍,搬兵誅殺豪強大姓——黃昂,震驚一時;祝公道更加,曾蹈險牢獄,解救出素昧平生的魏國名臣賈逵,不語而去,為一時所頌。
此四人的事跡在《三國誌。魏書》中的《閻溫傳》有引魏略的詳細介紹。
說說三國時代的俠客(2)——豪俠
三國時期,是個風雲激蕩的時代,不但春秋之後闊別數百年的民間俠重新活躍起來,兩漢保受摧殘的豪俠勢力也如沉渣泛起,又得到了新的發展。
然而,因為其處於一種過度形態,新舊交替,雜然並存,故遠比兩漢豪俠的形態來得繁複。其間,有施愛尚義,有醇厚之風的誌士,也有放縱末流,豪暴淩弱的惡霸。
而其中最為相通的一點,就是他們往往都是棄文就武的世家子弟。而其習武任俠又大多懷有政治野心,希望以此取得一定的政治資本。
東漢末年,亂象已現,對此有先見的上層社會成員開始重新對自己進行自我設計。其中,有曹操,張邈,袁紹,袁術等最為著名,他們結交豪俠,並非隻圖自保於亂世,而是棄文習武,好為俠行,以求在風雲際會時有所作為。據說曹操“少機警,有權術,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曾私自進入權臣中常侍張讓的室內,被發覺後手舞短戟越牆而出,追兵對他也無可奈何。
梢後,四海不寧,幹戈紛擾,上流社會人物習武任俠更為普遍,三國中的吳將魯肅,本是富家子弟,見天下大亂,便學擊劍騎射,並招聚百名輕俠少年,成為一名豪俠首領。平時,借上山打獵的名義,暗中在深山進行軍事訓練,並加以嚴密的組織,形同軍隊。後來,便利用這之力量,保護族人移居江東。
曹操的族弟曹仁與此相類而更勝之,後來將手下的近千輕俠少年拉入了曹操的起事大軍。
也有另一部分豪俠群體,因宗族關係舉族築堡聚居,豪俠頭目即為塢堡的軍事首領。許楮便是一例,他“聚少年及宗族數千家,共堅壁以禦寇”。他曾將塢堡中的男女老少按軍事方式嚴格組織起來,打退了萬餘土匪的攻擊,“聞者皆畏憚之”。
而當時上流人物的習武任俠,則大都懷有政治野心。戰亂和混亂的政局使得習武比飽學通經更易出人頭地,因此他們的任俠,不過是實現自己政治目的的一種手段和途徑。由於他們的大量湧入,極大地改變了武俠世界的結構和成分。
不得不說,他們才是三國時代“俠”的主角。
一、漢末遊俠特點和興起背景
1。複仇
“俠”的複仇之義古來有之,但其真正的彰顯卻是自漢代開始。
東漢時期標榜“孝道”,屢頒赦令,更是在社會道德與法令條例上都助長了這種為了實踐“孝道”而複仇的風氣。漢章帝時官修的《白虎通義》就有如此記載,“子得為父報仇者,臣子於君父,其義,一也。忠臣孝子所以不能已,以恩義不可奪也”,其中將“孝子”與“忠臣”直接畫上等號,等於從法律上認可了這種“俠”義式的複仇。有了道德上的認可和法律上的保障,是而一時間“俠”風大盛。
而複仇風氣的普遍直接導致了兩個結果。一是為了複仇養客殺人,二是因“複仇”而揚名天下,進而轉變成豪居一方的地方豪強。這種情況一直保留到漢末仍然存在,如武威張繡,為上司報仇,“閑伺殺(曲)勝,郡內義之。遂招合少年,為邑中豪傑”(《三國誌·魏誌·張繡傳》),這種因“義”或“孝”而引起的複仇方式,最容易得到人們的認可和支持,從而進一步獲取在亂世中立足的最初力量。
3。漢末“俠”開始出於豪強之家而非平民
較之於先前的“私劍”或是“任俠”,漢末遊俠的組成和概念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一是大姓世家子弟相繼為俠,如董卓、袁術、袁紹、曹操、孫堅等人都是以貴胄公子而為俠的;二是在地方各擁部曲,形成俠客集團化的豪強,如濟南劉節,“舊族豪俠,賓客千餘家,出為盜賊,入亂吏治”(《三國誌·魏誌·司馬芝傳》),揚州“多輕俠狡桀,有鄭寶、張多、許乾之屬,各擁部曲”(《三國誌·魏誌·劉曄傳》),臨淮魯肅,“攜老弱將輕俠少年百餘人”3(《三國誌·吳誌·魯肅傳》)等,都具有相當的規模,雖不至擁兵自重,亦可稱為勢力廣大,成為地方豪強,名噪一時。
而“俠”的概念也不僅僅流於刺客殺手或是豪俠,則是逐漸成為拉聚結交眾人的一種方式,漢末著名的政論家荀悅曾經有過對這一時期遊俠的表述,他說:“立氣勢,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強於世者,謂之遊俠”,又說:“遊俠之本,生於武毅,不撓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見危授命,以救時難而濟同類,以正行之者,謂之武毅,其失之甚者,至於為盜賊也”(《前漢紀》卷一零)。由此可以看出,遊俠階層的本質在漢末已有異於前代,不再依附於人,而是“立強於世”,不再單獨行動,而是“見危授命,以救時難而濟同類”。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麽“俠”在漢末開始脫離平民而出於豪強之家。
。
二、漢末及三國時期遊俠
1。群雄之俠
東漢末年,皇室昏庸吏治腐敗,天下割據群雄並立。遊俠之風作為自我立強的手段,在桓、靈二帝時,達到高潮。
有武威段潁,“少便習弓馬,尚遊俠,輕財賄,長乃折節好古學”(《後漢書·卷六十五·段潁列傳》),後官至太尉;有隴西董卓,“少好俠,嚐遊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三國誌·魏誌六·董卓傳》)、“以健俠知名”(《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有汝南袁紹,“公族豪俠”(《後漢書·卷六十八·許邵傳》)、“不妄通賓客,非海內知名不得相見。又好遊俠,與張孟卓、何伯求、吳子卿、許子遠皆為奔走之友”(《後漢書·卷七十四·袁紹列傳》注引《英雄記》);其弟袁術也“以俠氣聞”(《三國誌·魏誌六·袁術傳》)。群雄中的遊俠者,不乏這些世家貴胄,公族子弟。
而後天下大亂之時,遊俠中也不乏名者。東平張邈,“少以俠聞,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士多歸之。太祖、袁紹皆與邈友。”(《三國誌·魏誌七·張邈傳》);泰山王匡“輕財好施,以任俠聞”(《三國誌·魏誌一·武帝紀》注引《英雄記》)。此二人皆為當時遊俠中的佼佼,“振窮救急”“輕財好施”,更是彰顯了當世遊俠“見危授命,以救時難而濟同類”的特點。
而開三國基業的曹操、劉備、孫堅三人,亦與遊俠關聯頗深,詳見後文,此處不再贅述。
由此可見不論是位極人臣的段潁、董卓,抑或聲明顯赫的張邈、王匡,再如雄踞一方的二袁及三國開國之祖,都與遊俠頗有關聯,充分說明了在當時,任俠少年已經普遍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處世手段和號召方式,甚至成為在亂世中立足的奠基和根本。
2。曹魏之俠
曹魏繼承漢統,雄踞中原,曆代多有俠風,加之魏武帝曹操本人在年少時,“任俠放蕩,不治行業”(《三國誌·魏誌一·武帝紀》),是而俠風甚重。
曹魏集團內著名“俠士”列舉如下:
江夏李通,“以俠聞於江、汝之間。與其郡人陳恭共起兵於朗陵,眾多歸之。”(《三國誌·魏誌·李通傳》)。
譙國許褚,“諸從褚俠客,皆以為虎士。”4(《三國誌·魏誌·許褚傳》)。
陳留典韋,“形貌魁梧,旅力過人,有誌節任俠。”(《三國誌·魏誌·典韋傳》)。
沛國史渙,“字公劉,少任俠,有雄氣。太祖初起,以客從。”(《三國誌·魏誌·夏侯惇傳》注引《魏書》)。
太祖從弟曹仁,“少好弓馬弋獵。後豪傑並起,仁亦陰結少年,得千餘人,周旅淮、泗之間。”(《三國誌·魏誌·曹仁傳》)。
而在天下初定之後,又有譙郡嵇康,“尚奇任俠”5(《三國誌·魏誌·王粲傳》);琅邪諸葛誕“傾帑藏振施以結眾心,厚養親附及揚州輕俠者數千人為死士”(《三國誌·魏誌·諸葛誕傳》)。
由此可見,自立國之初至其將近滅亡,曹魏集團中始終能找到“俠”的蹤跡,雖然其間意義不盡相同,但曹魏遊俠的發展卻在沉澱中漸漸明晰。
或許較之漢末“任俠”而處世結交,在魏國的發展中,“俠”的含義又積澱了新的內涵。它更多的開始指向一種對功業理想的追求或是瀟灑處世的態度,從而漸漸轉變為一種文化符號。曹植《白馬篇》有言,“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憧憬的是沙場建功,保家衛國的理想,是“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無畏精神;而曹丕《善哉行》中所說,“策我良馬,被我輕裘。載馳載驅,聊以忘憂”,則多少體現了一種逍遙世外的縱情態度,放曠於世,瀟灑自然。
文人雅士以“俠”為自己精神追求的目標,借以抒發理想和弘揚人性,“俠”的意義開始和當時的文壇氣度建安風骨緊密相連。
3。蜀漢之俠
蜀地偏徑,遠離中原,少經動蕩,是而俠風不興,故蜀漢出名的遊俠極少。但與曹魏相同的是,其開國之祖劉備,卻是“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三國誌·蜀誌·先主傳》)。
所以盡管蜀漢遊俠極罕,卻終究還是能多少窺得幾位“俠者”的影子。
《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注引《魏略》有載,潁川徐庶,“少好任俠擊劍,中平末,嚐為人報仇,白堊突麵,被發而走,為吏所得,問其姓字,閉口不言吏乃於車上立柱維磔之,擊鼓以令於市廛,莫敢識者,而其黨伍共篡解之,得脫。於是感激,棄其刀戟,列疏巾單衣,折節學問”。這段記載了徐庶年少時為俠的文字,其間還真頗有點戰國遊俠的風骨氣節。這恐怕是漢末三國時代最接近最初“遊俠”意義的存在。
另一個有跡可循的人是吳班,他是吳壹的族弟“以豪俠稱,官位常與(吳)壹相亞。”(《季漢輔臣讚·讚吳子遠》)。雖然這裏的“豪俠”和我們所謂的“遊俠”還是存在一定的差別,在此卻不妨錄入,以免蜀漢俠士過為尷尬。
蜀漢因地處偏僻,與中原文化相交甚少,是以俠風不興,但先主立國卻仍舊與遊俠階層息息相關。
4。東吳之俠
三國曆史相似的驚人,曹操劉備兩位當世豪傑年少時都曾任俠輕狂,身為東吳開國之祖的孫堅想來也不例外,“曆佐三縣,所在有稱,吏民親附。鄉裏知舊,好事少年,往來者常數百人,堅接撫待養,有若子弟焉”(《三國誌·吳誌·孫破虜討逆傳》注引《江表傳》),而正是這些俠義少年,後來成為了孫堅起家最初的基本力量。
東吳遊俠不少,風格卻與中原遊俠略有不同,多以仁義好施為中心,如魯肅著名的指斛相贈,尤其應當注意的是,後來魯肅“見術無綱紀,不足與立事,乃攜老弱將輕俠少年百餘人,南到居巢就瑜”(《三國誌·吳誌·魯肅傳》),同行的除了老弱,更有“輕俠少年”百餘人。由此便可見得江南俠風之盛。
當然除卻那些富貴人家的“好施之俠”,東吳也不乏更接近傳統意義上的俠士,如巴郡甘寧,“少有氣力,好遊俠,招合輕薄少年,為之渠帥;群聚相隨,挾持弓駑,負毦帶鈴,民聞鈴聲,即知是寧。”(《三國誌·吳誌·甘年傳》)。直至成為東吳大將,甘寧好俠之氣不改,“雖粗猛好殺,然開爽有計略,輕財敬士,能厚養健兒,健兒亦樂為用命。”(《三國誌·吳誌·甘寧傳》)。想來當年甘興霸百騎劫營之時,用的便是這群“健兒”,是以能以百餘人退卻曹魏數萬大軍6。
有意思的是,那位被甘寧一箭射殺的東吳猛將淩操,也是有名的俠士,《三國誌·吳誌·淩統傳》記載“操輕俠有膽氣,孫策初興,每從征伐,常冠軍履鋒”。而其子淩統,亦“親賢接士,輕財重義,有國士之風。”(《三國誌·吳誌·淩統傳》)。
東吳為古山越之地,雖也地處偏僻,但較之於蜀地,民風剽悍,是以俠風盛於西蜀,然東吳之俠,多處於前期孫堅、孫策開疆拓土之時,所謂少年江東,便匯聚各種少年輕俠。而至孫權建國,俠少漸少,直至之後天下歸晉,東吳政權內都再鮮有遊俠蹤跡。
二、漢末及三國遊俠發展小議
縱觀漢末三國,遊俠逐漸向豪強化靠攏,成為區域集團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隨著魏晉門閥觀念的加深而不斷發展;而縱觀魏蜀吳三國,東吳遊俠之風盛於西蜀,曹魏又盛於東吳,曹魏遊俠發展的導向則直接引導了後世遊俠發展進程,使得傳統遊俠的含義,在漢末三國時期有了極大的發展和改觀,趨於基本定型。從傳統的“刺客之俠”“複仇之俠”或是“豪強之俠”開始轉變為一種文化符號,用以寄托理想抒發壯誌,而這一轉變直至隋唐時期才得以完成。是以就算在盛唐之下的輕俠之風,亦會有著建安風骨的剪影。建安風骨漸而成為後世“俠義”的重要組分。
漢末三國時期,作為中國古代遊俠發展的重要曆史階段,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而在這段數百年的紛繁曆史中,遊俠的身影也處處可見,他們創造甚至導向了曆史,在整個漢末三國的曆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非原創)
俠——一種滲透於中國人血脈的精神。聞一多曾說“在大部分中國人的靈魂裏,鬥爭著一個儒家,一個道家,一個土匪。”這個土匪就是“俠”。
從遠古的執劍之族,到先秦的“國士”,“遊俠”,俠義之道始生,遊俠之立身揚名,靠的是結私交,講義氣,重然諾,輕生死,言必信,行必果,“不愛其軀,赴士之扼困”(《史記·遊俠列傳》),而至兩漢的豪俠,“權行州域,力折公侯”俠開始真正左右了中國的曆史。然而隨之而來的是漢魏皇權對豪俠勢力的摧殘,俠義的發展可謂步履艱難。
說到三國的俠客,可以說,他是中國俠客曆史的一個樞紐。
其導致的長達三個半世紀的亂世,猶如當年的戰國時代,充斥著宮體與清談,陰謀與屠殺,侵略與叛逆,使本已奄奄一息的專製社會居然奇跡般地存活了下來,並且萌生了新的活力。
三國的俠客存在方式,呈現出一個複雜的過度型形態。有早期武俠的迴光返照,也有新形態的出現,有民間俠的重新活躍,也有豪強勢力的沉渣泛起。
說說三國時代的俠客(1)——民間俠
兩漢是豪俠的時代,他們“權行州域,力折公侯”,然而經過西漢三次對豪俠勢力的大規模清洗,豪俠在他的曆史舞台上已然開始走下坡路了。而經過東漢百餘年的崇文厭武的文化氛圍的壓抑,到了唯晉時期,豪俠已無向時聲勢,而春秋之後闊別數百年的民間俠卻又重新活躍起來。
三國中的魏國是有記載的民間俠最活躍的地方。魏的名將典韋早先就是陳留郡夷吾縣的一名俠客。史書上說他“形貌魁梧,臂力過人,有誌節任俠。”他為了替好友複仇,身藏匕首,隻身闖入官吏李永家中,當場刺死李永夫婦,然後徐徐走出,追者百人,居然無人敢近。典韋“由是為豪傑所識”名重一時。
有類似俠行的三國名將還有太史慈等人。太史慈早年為小吏,曾因“懷刀截書”而“遁還通郡章”。“由是知名,而為州家所疾。”連當時的北海相孔融都“聞而奇之,數遣人訊問其母,並致餉遺。”
後來孔融為黃巾賊管亥所圍,慈從遼東還,母謂慈曰:'汝與孔北海未嚐相見,至汝行後,贍恤殷勤,過於故舊,今為賊所圍,汝宜赴之。'慈留三日,單步徑至都昌。時圍尚未密,夜伺間隙,得入見融。
其為酬君子而單騎突圍搬取救兵,端的是史遷筆下的遊俠本色。
其餘還有張邈,“少以俠聞,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夏侯諄“曾殺辱師者複仇”;徐庶為友“借軀交報仇”殺人後白灰塗麵,披發而走……
正是在這樣一批任俠之士的推動下,俠風又逐漸在社會上蔓延。
其中,最著名的民間俠即為所謂的“漢唯間四大名俠”。
三國時期曹魏的《魏略》,被稱為“巨細畢載”。書中特辟《勇俠傳》,就記下了這四位俠客——孫賓碩,祝公道,楊阿若,鮑出。
他們之所以聞名遐邇,是因為其言其行全麵恢複了昔日的俠義傳統,有古遊俠之風。孫賓碩曾在急難中冒死援救遭宦官迫害隱姓埋名的逃犯趙岐;鮑出尚節義,在土匪劫掠時,不但隻身救出老母,還奮不顧身地解救鄰居老嫗;楊阿若曾單騎突圍,搬兵誅殺豪強大姓——黃昂,震驚一時;祝公道更加,曾蹈險牢獄,解救出素昧平生的魏國名臣賈逵,不語而去,為一時所頌。
此四人的事跡在《三國誌。魏書》中的《閻溫傳》有引魏略的詳細介紹。
說說三國時代的俠客(2)——豪俠
三國時期,是個風雲激蕩的時代,不但春秋之後闊別數百年的民間俠重新活躍起來,兩漢保受摧殘的豪俠勢力也如沉渣泛起,又得到了新的發展。
然而,因為其處於一種過度形態,新舊交替,雜然並存,故遠比兩漢豪俠的形態來得繁複。其間,有施愛尚義,有醇厚之風的誌士,也有放縱末流,豪暴淩弱的惡霸。
而其中最為相通的一點,就是他們往往都是棄文就武的世家子弟。而其習武任俠又大多懷有政治野心,希望以此取得一定的政治資本。
東漢末年,亂象已現,對此有先見的上層社會成員開始重新對自己進行自我設計。其中,有曹操,張邈,袁紹,袁術等最為著名,他們結交豪俠,並非隻圖自保於亂世,而是棄文習武,好為俠行,以求在風雲際會時有所作為。據說曹操“少機警,有權術,而任俠放蕩,不治行業”曾私自進入權臣中常侍張讓的室內,被發覺後手舞短戟越牆而出,追兵對他也無可奈何。
梢後,四海不寧,幹戈紛擾,上流社會人物習武任俠更為普遍,三國中的吳將魯肅,本是富家子弟,見天下大亂,便學擊劍騎射,並招聚百名輕俠少年,成為一名豪俠首領。平時,借上山打獵的名義,暗中在深山進行軍事訓練,並加以嚴密的組織,形同軍隊。後來,便利用這之力量,保護族人移居江東。
曹操的族弟曹仁與此相類而更勝之,後來將手下的近千輕俠少年拉入了曹操的起事大軍。
也有另一部分豪俠群體,因宗族關係舉族築堡聚居,豪俠頭目即為塢堡的軍事首領。許楮便是一例,他“聚少年及宗族數千家,共堅壁以禦寇”。他曾將塢堡中的男女老少按軍事方式嚴格組織起來,打退了萬餘土匪的攻擊,“聞者皆畏憚之”。
而當時上流人物的習武任俠,則大都懷有政治野心。戰亂和混亂的政局使得習武比飽學通經更易出人頭地,因此他們的任俠,不過是實現自己政治目的的一種手段和途徑。由於他們的大量湧入,極大地改變了武俠世界的結構和成分。
不得不說,他們才是三國時代“俠”的主角。
一、漢末遊俠特點和興起背景
1。複仇
“俠”的複仇之義古來有之,但其真正的彰顯卻是自漢代開始。
東漢時期標榜“孝道”,屢頒赦令,更是在社會道德與法令條例上都助長了這種為了實踐“孝道”而複仇的風氣。漢章帝時官修的《白虎通義》就有如此記載,“子得為父報仇者,臣子於君父,其義,一也。忠臣孝子所以不能已,以恩義不可奪也”,其中將“孝子”與“忠臣”直接畫上等號,等於從法律上認可了這種“俠”義式的複仇。有了道德上的認可和法律上的保障,是而一時間“俠”風大盛。
而複仇風氣的普遍直接導致了兩個結果。一是為了複仇養客殺人,二是因“複仇”而揚名天下,進而轉變成豪居一方的地方豪強。這種情況一直保留到漢末仍然存在,如武威張繡,為上司報仇,“閑伺殺(曲)勝,郡內義之。遂招合少年,為邑中豪傑”(《三國誌·魏誌·張繡傳》),這種因“義”或“孝”而引起的複仇方式,最容易得到人們的認可和支持,從而進一步獲取在亂世中立足的最初力量。
3。漢末“俠”開始出於豪強之家而非平民
較之於先前的“私劍”或是“任俠”,漢末遊俠的組成和概念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一是大姓世家子弟相繼為俠,如董卓、袁術、袁紹、曹操、孫堅等人都是以貴胄公子而為俠的;二是在地方各擁部曲,形成俠客集團化的豪強,如濟南劉節,“舊族豪俠,賓客千餘家,出為盜賊,入亂吏治”(《三國誌·魏誌·司馬芝傳》),揚州“多輕俠狡桀,有鄭寶、張多、許乾之屬,各擁部曲”(《三國誌·魏誌·劉曄傳》),臨淮魯肅,“攜老弱將輕俠少年百餘人”3(《三國誌·吳誌·魯肅傳》)等,都具有相當的規模,雖不至擁兵自重,亦可稱為勢力廣大,成為地方豪強,名噪一時。
而“俠”的概念也不僅僅流於刺客殺手或是豪俠,則是逐漸成為拉聚結交眾人的一種方式,漢末著名的政論家荀悅曾經有過對這一時期遊俠的表述,他說:“立氣勢,作威福,結私交,以立強於世者,謂之遊俠”,又說:“遊俠之本,生於武毅,不撓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見危授命,以救時難而濟同類,以正行之者,謂之武毅,其失之甚者,至於為盜賊也”(《前漢紀》卷一零)。由此可以看出,遊俠階層的本質在漢末已有異於前代,不再依附於人,而是“立強於世”,不再單獨行動,而是“見危授命,以救時難而濟同類”。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麽“俠”在漢末開始脫離平民而出於豪強之家。
。
二、漢末及三國時期遊俠
1。群雄之俠
東漢末年,皇室昏庸吏治腐敗,天下割據群雄並立。遊俠之風作為自我立強的手段,在桓、靈二帝時,達到高潮。
有武威段潁,“少便習弓馬,尚遊俠,輕財賄,長乃折節好古學”(《後漢書·卷六十五·段潁列傳》),後官至太尉;有隴西董卓,“少好俠,嚐遊羌中,盡與諸豪帥相結”(《三國誌·魏誌六·董卓傳》)、“以健俠知名”(《後漢書·卷七十二·董卓列傳》);有汝南袁紹,“公族豪俠”(《後漢書·卷六十八·許邵傳》)、“不妄通賓客,非海內知名不得相見。又好遊俠,與張孟卓、何伯求、吳子卿、許子遠皆為奔走之友”(《後漢書·卷七十四·袁紹列傳》注引《英雄記》);其弟袁術也“以俠氣聞”(《三國誌·魏誌六·袁術傳》)。群雄中的遊俠者,不乏這些世家貴胄,公族子弟。
而後天下大亂之時,遊俠中也不乏名者。東平張邈,“少以俠聞,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士多歸之。太祖、袁紹皆與邈友。”(《三國誌·魏誌七·張邈傳》);泰山王匡“輕財好施,以任俠聞”(《三國誌·魏誌一·武帝紀》注引《英雄記》)。此二人皆為當時遊俠中的佼佼,“振窮救急”“輕財好施”,更是彰顯了當世遊俠“見危授命,以救時難而濟同類”的特點。
而開三國基業的曹操、劉備、孫堅三人,亦與遊俠關聯頗深,詳見後文,此處不再贅述。
由此可見不論是位極人臣的段潁、董卓,抑或聲明顯赫的張邈、王匡,再如雄踞一方的二袁及三國開國之祖,都與遊俠頗有關聯,充分說明了在當時,任俠少年已經普遍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處世手段和號召方式,甚至成為在亂世中立足的奠基和根本。
2。曹魏之俠
曹魏繼承漢統,雄踞中原,曆代多有俠風,加之魏武帝曹操本人在年少時,“任俠放蕩,不治行業”(《三國誌·魏誌一·武帝紀》),是而俠風甚重。
曹魏集團內著名“俠士”列舉如下:
江夏李通,“以俠聞於江、汝之間。與其郡人陳恭共起兵於朗陵,眾多歸之。”(《三國誌·魏誌·李通傳》)。
譙國許褚,“諸從褚俠客,皆以為虎士。”4(《三國誌·魏誌·許褚傳》)。
陳留典韋,“形貌魁梧,旅力過人,有誌節任俠。”(《三國誌·魏誌·典韋傳》)。
沛國史渙,“字公劉,少任俠,有雄氣。太祖初起,以客從。”(《三國誌·魏誌·夏侯惇傳》注引《魏書》)。
太祖從弟曹仁,“少好弓馬弋獵。後豪傑並起,仁亦陰結少年,得千餘人,周旅淮、泗之間。”(《三國誌·魏誌·曹仁傳》)。
而在天下初定之後,又有譙郡嵇康,“尚奇任俠”5(《三國誌·魏誌·王粲傳》);琅邪諸葛誕“傾帑藏振施以結眾心,厚養親附及揚州輕俠者數千人為死士”(《三國誌·魏誌·諸葛誕傳》)。
由此可見,自立國之初至其將近滅亡,曹魏集團中始終能找到“俠”的蹤跡,雖然其間意義不盡相同,但曹魏遊俠的發展卻在沉澱中漸漸明晰。
或許較之漢末“任俠”而處世結交,在魏國的發展中,“俠”的含義又積澱了新的內涵。它更多的開始指向一種對功業理想的追求或是瀟灑處世的態度,從而漸漸轉變為一種文化符號。曹植《白馬篇》有言,“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憧憬的是沙場建功,保家衛國的理想,是“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無畏精神;而曹丕《善哉行》中所說,“策我良馬,被我輕裘。載馳載驅,聊以忘憂”,則多少體現了一種逍遙世外的縱情態度,放曠於世,瀟灑自然。
文人雅士以“俠”為自己精神追求的目標,借以抒發理想和弘揚人性,“俠”的意義開始和當時的文壇氣度建安風骨緊密相連。
3。蜀漢之俠
蜀地偏徑,遠離中原,少經動蕩,是而俠風不興,故蜀漢出名的遊俠極少。但與曹魏相同的是,其開國之祖劉備,卻是“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三國誌·蜀誌·先主傳》)。
所以盡管蜀漢遊俠極罕,卻終究還是能多少窺得幾位“俠者”的影子。
《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注引《魏略》有載,潁川徐庶,“少好任俠擊劍,中平末,嚐為人報仇,白堊突麵,被發而走,為吏所得,問其姓字,閉口不言吏乃於車上立柱維磔之,擊鼓以令於市廛,莫敢識者,而其黨伍共篡解之,得脫。於是感激,棄其刀戟,列疏巾單衣,折節學問”。這段記載了徐庶年少時為俠的文字,其間還真頗有點戰國遊俠的風骨氣節。這恐怕是漢末三國時代最接近最初“遊俠”意義的存在。
另一個有跡可循的人是吳班,他是吳壹的族弟“以豪俠稱,官位常與(吳)壹相亞。”(《季漢輔臣讚·讚吳子遠》)。雖然這裏的“豪俠”和我們所謂的“遊俠”還是存在一定的差別,在此卻不妨錄入,以免蜀漢俠士過為尷尬。
蜀漢因地處偏僻,與中原文化相交甚少,是以俠風不興,但先主立國卻仍舊與遊俠階層息息相關。
4。東吳之俠
三國曆史相似的驚人,曹操劉備兩位當世豪傑年少時都曾任俠輕狂,身為東吳開國之祖的孫堅想來也不例外,“曆佐三縣,所在有稱,吏民親附。鄉裏知舊,好事少年,往來者常數百人,堅接撫待養,有若子弟焉”(《三國誌·吳誌·孫破虜討逆傳》注引《江表傳》),而正是這些俠義少年,後來成為了孫堅起家最初的基本力量。
東吳遊俠不少,風格卻與中原遊俠略有不同,多以仁義好施為中心,如魯肅著名的指斛相贈,尤其應當注意的是,後來魯肅“見術無綱紀,不足與立事,乃攜老弱將輕俠少年百餘人,南到居巢就瑜”(《三國誌·吳誌·魯肅傳》),同行的除了老弱,更有“輕俠少年”百餘人。由此便可見得江南俠風之盛。
當然除卻那些富貴人家的“好施之俠”,東吳也不乏更接近傳統意義上的俠士,如巴郡甘寧,“少有氣力,好遊俠,招合輕薄少年,為之渠帥;群聚相隨,挾持弓駑,負毦帶鈴,民聞鈴聲,即知是寧。”(《三國誌·吳誌·甘年傳》)。直至成為東吳大將,甘寧好俠之氣不改,“雖粗猛好殺,然開爽有計略,輕財敬士,能厚養健兒,健兒亦樂為用命。”(《三國誌·吳誌·甘寧傳》)。想來當年甘興霸百騎劫營之時,用的便是這群“健兒”,是以能以百餘人退卻曹魏數萬大軍6。
有意思的是,那位被甘寧一箭射殺的東吳猛將淩操,也是有名的俠士,《三國誌·吳誌·淩統傳》記載“操輕俠有膽氣,孫策初興,每從征伐,常冠軍履鋒”。而其子淩統,亦“親賢接士,輕財重義,有國士之風。”(《三國誌·吳誌·淩統傳》)。
東吳為古山越之地,雖也地處偏僻,但較之於蜀地,民風剽悍,是以俠風盛於西蜀,然東吳之俠,多處於前期孫堅、孫策開疆拓土之時,所謂少年江東,便匯聚各種少年輕俠。而至孫權建國,俠少漸少,直至之後天下歸晉,東吳政權內都再鮮有遊俠蹤跡。
二、漢末及三國遊俠發展小議
縱觀漢末三國,遊俠逐漸向豪強化靠攏,成為區域集團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隨著魏晉門閥觀念的加深而不斷發展;而縱觀魏蜀吳三國,東吳遊俠之風盛於西蜀,曹魏又盛於東吳,曹魏遊俠發展的導向則直接引導了後世遊俠發展進程,使得傳統遊俠的含義,在漢末三國時期有了極大的發展和改觀,趨於基本定型。從傳統的“刺客之俠”“複仇之俠”或是“豪強之俠”開始轉變為一種文化符號,用以寄托理想抒發壯誌,而這一轉變直至隋唐時期才得以完成。是以就算在盛唐之下的輕俠之風,亦會有著建安風骨的剪影。建安風骨漸而成為後世“俠義”的重要組分。
漢末三國時期,作為中國古代遊俠發展的重要曆史階段,有著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而在這段數百年的紛繁曆史中,遊俠的身影也處處可見,他們創造甚至導向了曆史,在整個漢末三國的曆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