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素質高助《後會無期》票房超過同檔期的《小行星》。”
“8月份的結束標誌著暑期檔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二。當三億月票房再度刷新內地文藝電影市場記錄的同時,陳歌與郭琴這兩位著名年輕導演在票房上的競逐也為這個暑期檔掀起粉絲觀影熱潮。上映首周,《小行星》和《後會無期》各自收獲了近2億票房,而截至8月29日,二者總票房均已超過4億,且二者合力為8月影市貢獻了近四分之一的票房。如果說這股觀影熱潮中粉絲經濟的力量不容忽視,電影成了個人粉絲效應的“衍生品”,那麽利用數據洞悉郭、韓兩方陣營背後究竟是誰在為各自作品買單,票房、口碑轉化效果如何,或許對未來同類電影產品的開發具有參考價值。”
“二者粉絲對比:郭琴未成年粉絲多,陳歌粉絲教育程度高
根據eci中國藝人商業價值評估係統最新數據,陳歌和郭琴個人粉絲之間的差異集中體現在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和職業上。從年齡上看,陳歌粉絲年齡普遍大於郭琴的粉絲;女性都是二人粉絲主體,但郭琴的年幼粉絲多達八成;另外,郭琴粉絲的學曆在大學本科及以下分布均勻,而陳歌粉絲受教育程度則普遍高於郭敬明粉絲;郭琴粉絲以在校學生為主體,而陳歌在白領群體中人氣更高。整體上看,在女性、青少年在校生中具有較高人氣,而陳歌的粉絲不論是年齡、性別或是職業的分布都比郭琴要平均,粉絲學曆更高。
陳歌和郭琴粉絲群體的差異大體來源於各自文學作品的長期市場積累,以及個人品牌的口碑和口碑傳播上的差別。而這樣的粉絲差異也或多或少地體現在了這兩部電影的票房表現和口碑傳播的差異中。”
“票房是一切電影市場行為的最終結果。根據ebc日票房智庫的數據,雖然《小行星》和《後會無期》上映間隔一周,但二者分別以2.96億和2.3億的首周票房證明了旗鼓相當的市場潛力。然而,每日票房走勢卻從側麵反映出二者觀影人群消費行為的差異。從上映首日表現來看,選擇在8月17日周四工作日上映並未影響《小行星》的票房表現,首日即收獲了0.77億票房和75%的日觀影人次,遠高於《後會無期》8月24日0.54萬和62.2%的人次占比的開畫表現。但從第二日開始,《後會無期》即在人次占比上開始反超,另外,與《小行星》首日爆發後一路走低的票房趨勢不同的是,《後會無期》首周六、日票房和上座率都出現強勢反彈。”
“從微博映後熱門話題來看,觀眾對《小行星》的討論較多集中在電影的的劇情、角色、演員、導演,而觀眾對《後會無期》的討論除導演外,涉及個別演員或角色的討論熱度不高,更多集中在對台詞、《後會無期》與《小行星》對比,以及及陳歌自身相關話題的熱議。《小行星》的觀眾在映後大多隻抒發針對《小行星》和相關主創的情感,而《後會無期》的觀眾在觀後感中則似乎更願意將郭、陳二人及兩部影片進行對比。
此外,對於兩部影片的輿論熱點都不約而同地突顯出了電影歌曲在電影營銷中的重要性:《小行星》引入小鮮肉演員吳毅,以及《後會無期》引入黃曉鳴,都對提升兩部影片的關注度產生了積極影響。”
————《明報》報道。
“後會無期票房超小時代累計票房已達5.21億”
“在郭琴導演的《小行星》上映不久便斬獲2億票房後,陳歌的電影《後會無期》昨日公映。
《後會無期》上映首日勢頭強勁,首日全國排片33062場位居第一,首日票房成績,也打破了《東邪西毒》保持的國產文藝片首日票房紀錄。在業內人士看,所謂的“郭陳對決”更多是幕後團隊運作的功勞,由此引發的諸多話題其實是幫兩部影片一起做了營銷,而票房也將是雙贏的結果。
————《文藝報》報道。
······
······
午後,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戶灑下,陳歌愜意的靠在沙發上,在他的前麵是電視機的屏幕,裏麵正在播放著去年上映的《特洛》,這部投資1.8億美元,由布拉德、精靈王子蘭多.布魯、克魯主演的電影是當前少有的恢弘史詩戰爭巨製。
這就是好萊塢的電影。
雖然和拍攝它的導演宣稱的影史上最震撼人心的戰爭場景尚且顯得名不副實,甚至在某些方麵還非常滑稽可笑,但這確實是部不錯的作品,否則它也不可能席卷全球,除了四億美元的票房之外還收獲了好萊塢金像獎的幾大獎項。
忽略那些在他看來不值一提的戰爭場景,站在導演的角度,《特洛》在許多方麵都帶給他極深的感慨。
拍攝場地是橫跨多國建造的外景場地。
恢弘壯觀的特洛城是攝製組雇傭了500多名馬耳他工人和200多名英國工匠曆時數月修建而成的。
服裝設計雇傭了150人由世界各地采購針織材料,並經過四個多月設計製造了約8000件服裝和10000雙鞋。
高38英尺、重11噸的木馬是工作人員花費三個月時間設計組裝成的。
1000名參與拍攝的臨時演員在拍攝前的一個月開始特別訓練。
1000艘戰艦組成的希臘聯軍艦隊向特洛伊進發的宏大場景是由歐洲最大的視覺效果和電腦動畫公司framestorecfc通過數字手段來展現,是同類型題材中最大的場麵。
如此專業苛刻的態度實在令國內的一眾導演汗顏。
和這些比起來,國內那些號稱大製作的籌備工作就顯得不值一提了。
為什麽好萊塢電影能攻占全球市場,或許許多人會認為那是因為別人擁有著巨大的投資、先進的技術、備受歡迎的題材以及強大的營銷宣傳能力。
但在陳歌看來,好萊塢在資本、技術、題材、營銷宣傳層麵的優勢不過是充當著利劍的作用,隻是輔助工具而已,真正讓利劍發揮無往不利效用的則是好萊塢的電影工作者在對待電影時專業、嚴謹的態度,相較而言,這是最令他自歎不如的地方。
當然,感歎歸感歎,陳歌可沒有因此失去信心,籌備期短並不代表著他所拍攝的電影在質量上必然比不上國外,他和國外導演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的腦海裏有著前世的記憶。
雖然在選址和演員特別訓練方麵他是有點比不上,但在其它方麵,他卻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服裝設計上,記憶中有著無數後世精美的盔甲款式可供選擇,宏達的戰爭場景他在借鑒對方數字手段和虛擬技術的同時有著更震撼的改善,而具體的人物打鬥就更不用說了,他自問沒誰能在這方麵比他做的更好。
有著如此多得天獨厚的優勢,即便在拍攝費用遠不如《特洛》的情況下,他依然有把握比之做的更出色。
當影片結束的時候,陳歌美美的伸了個懶腰,眯著眼睛看著窗外溫煦的陽光,一臉的滿足和陶醉。
他的下一部電影已經想好要拍什麽了,就是前世的《英雄》。
這個電影是關於戰國末期的,當時燕、趙、楚、韓、魏、齊、秦七雄並起,惟秦國最為強大,急欲吞並六國一統天下,秦王因此成為六國大敵,各地不同的刺秦故事一直在上演,其中趙國刺客殘劍、飛雪、如月、長空因名震天下的高超劍術,令秦王十年裏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某日聞得殘劍等人已被名叫無名的秦國劍客殺死,秦王大喜急召其上殿相見,卻也謹慎小心以防有詐,秦王和無名鬥智鬥勇的較量遂即展開。
由於《英雄》在15號就開機拍攝了,在前天迴到家後,他並沒忙著工作,而是安心的呆在家裏,看看書,看看電影和電視劇,準備調整狀態後,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到此次《英雄》的拍攝。
老實說,這樣的日子特別輕鬆寫意,若非心中有著想做的事,已經擁有足夠揮霍資本的他倒蠻喜歡如此生活下去。
這中間唯一的小插曲,就是他昨天上午去經營瓷器的工藝品店買了個精美的青花瓷花瓶,結果被店員認出,最後大馬路上聚集了幾千人,使得交警出動,史誌敏帶著保鏢找到陳歌的時候自然又是一陣微詞。
“今天我,寒夜裏看雪飄過,懷著冷卻了的心窩飄遠方~”
陳歌拿起手機,看著上麵備注的名字,嘴角扯出一抹笑意,剛接通電話,耳邊就傳來了柳妃輕快的聲音:“陳歌,你的收入真有這麽多嗎?實在太厲害了,我才480萬呢!”
“480萬,什麽480萬啊!”陳歌被柳妃突如其來的話語弄得莫名其妙,於是疑惑的問道。
“就是《福布斯》上麵公布的收入啊!難道陳歌你都沒關注下我的情況。”柳妃先是訝然的說道,隨後似乎顯得有些生氣。
陳歌頓時有些頭疼,他根本就不知道情況,怎麽了解柳妃情況,不過柳妃說的話語卻是提醒了他,讓他有了眉目,作為世界知名的財富報紙,《福布斯》基本上和尋常人扯不上什麽關係,在《福布斯》當中能和柳妃這樣級別的國內女藝人扯上關係的也隻有去年才推出的“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了。
提起“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可能現在還有很多人不清楚情況,其實這也是因為它推出的時間還不太長,它是《福布斯》中文版在2003年進入國內後,在2004年首次發布的,指導2010年以後才逐漸被世人熟知。。
主要根據調研和係統評估結果,綜合曝光率和收入等指標排出每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100位名人,以演員、歌手、導演、運動員等演藝體育為主,由於才推出一年,它自然不能和曆史悠久、聲名遠播的“福布斯富豪榜”相提並論。
排行榜所涉及的曝光率和收入是取自於去年的9月1日至今年的9月1日之間,在這段時間內,會對藝人的電視電影片約、廣告代言、商業活動進行統計,盡管在某些方麵還存在爭議,但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反映了明星的人氣和當紅情況。
“如果我猜的不錯,你說的《福布斯》應該指的是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吧,我還沒看報道呢?怎麽,今年我也上榜了?”
陳歌話裏透著興奮,《福布斯》在全球都擁有非常高的知名度,能登上“福布斯名人榜”對演藝界的明星名人來說絕對是一種榮耀,他自然不能免俗,更沒有達到看破一切名利地位的地步。
“當然上榜了,而且陳歌你可是今年“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的收入榜首呢,不過陳歌,你憑借《新警察故事》真的賺了5億多嗎?”柳妃實在很好奇,第二名的劉德樺才1.5億,陳歌如果真的是5億,那可比劉德樺多的太多了。
“哪裏有5億多,那隻是票房分成,我還要交稅,交房租,還要給公司員工支付薪水、購買保險、發紅包,到手的沒那麽多啦!”陳歌笑著搖頭,《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上的收入指的是稅前收入,不扣除與經紀公司、主管單位的分成部分,再扣除個人所得稅後,通常明星的實際收入是遠低於上麵公布的收入的,即便是他自己在不涉及經紀公司分成的情況下,到手的收入也隻是接近4億而已。
“這我知道,我那480萬還不是要交稅,其他人也和我們一樣,所以完全可以抵消,你照樣比我們多得多,嗯,我算算,哇,陳歌你竟然是我的144倍。”柳妃情不自禁的一聲驚唿,其實剛才她就覺得挺多的了,現在仔細一算,更覺得陳歌的收入高的離譜。
“嗬嗬,你現在也很火,很不錯了。”陳歌笑了笑。
其實和好萊塢的頂級導演等人比起來,陳歌的收入並不算什麽。
就像去年推出的好萊塢電影《特洛》,全球票房高達6.044億美元,而這部電影是由他自己的電影製片公司製作的,再加上他本身身兼影片的導演、監製、編劇,不需要付出額外的票房分成,因此保守估計他最後能拿到的票房分成可能高達2億美元,和他相比,自己那點錢差得遠了。
在掛斷柳妃的電話後,陳歌也馬上上網查看今年的“福布斯中國名人榜。”(未完待續。)
“8月份的結束標誌著暑期檔已經過去了三分之二。當三億月票房再度刷新內地文藝電影市場記錄的同時,陳歌與郭琴這兩位著名年輕導演在票房上的競逐也為這個暑期檔掀起粉絲觀影熱潮。上映首周,《小行星》和《後會無期》各自收獲了近2億票房,而截至8月29日,二者總票房均已超過4億,且二者合力為8月影市貢獻了近四分之一的票房。如果說這股觀影熱潮中粉絲經濟的力量不容忽視,電影成了個人粉絲效應的“衍生品”,那麽利用數據洞悉郭、韓兩方陣營背後究竟是誰在為各自作品買單,票房、口碑轉化效果如何,或許對未來同類電影產品的開發具有參考價值。”
“二者粉絲對比:郭琴未成年粉絲多,陳歌粉絲教育程度高
根據eci中國藝人商業價值評估係統最新數據,陳歌和郭琴個人粉絲之間的差異集中體現在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和職業上。從年齡上看,陳歌粉絲年齡普遍大於郭琴的粉絲;女性都是二人粉絲主體,但郭琴的年幼粉絲多達八成;另外,郭琴粉絲的學曆在大學本科及以下分布均勻,而陳歌粉絲受教育程度則普遍高於郭敬明粉絲;郭琴粉絲以在校學生為主體,而陳歌在白領群體中人氣更高。整體上看,在女性、青少年在校生中具有較高人氣,而陳歌的粉絲不論是年齡、性別或是職業的分布都比郭琴要平均,粉絲學曆更高。
陳歌和郭琴粉絲群體的差異大體來源於各自文學作品的長期市場積累,以及個人品牌的口碑和口碑傳播上的差別。而這樣的粉絲差異也或多或少地體現在了這兩部電影的票房表現和口碑傳播的差異中。”
“票房是一切電影市場行為的最終結果。根據ebc日票房智庫的數據,雖然《小行星》和《後會無期》上映間隔一周,但二者分別以2.96億和2.3億的首周票房證明了旗鼓相當的市場潛力。然而,每日票房走勢卻從側麵反映出二者觀影人群消費行為的差異。從上映首日表現來看,選擇在8月17日周四工作日上映並未影響《小行星》的票房表現,首日即收獲了0.77億票房和75%的日觀影人次,遠高於《後會無期》8月24日0.54萬和62.2%的人次占比的開畫表現。但從第二日開始,《後會無期》即在人次占比上開始反超,另外,與《小行星》首日爆發後一路走低的票房趨勢不同的是,《後會無期》首周六、日票房和上座率都出現強勢反彈。”
“從微博映後熱門話題來看,觀眾對《小行星》的討論較多集中在電影的的劇情、角色、演員、導演,而觀眾對《後會無期》的討論除導演外,涉及個別演員或角色的討論熱度不高,更多集中在對台詞、《後會無期》與《小行星》對比,以及及陳歌自身相關話題的熱議。《小行星》的觀眾在映後大多隻抒發針對《小行星》和相關主創的情感,而《後會無期》的觀眾在觀後感中則似乎更願意將郭、陳二人及兩部影片進行對比。
此外,對於兩部影片的輿論熱點都不約而同地突顯出了電影歌曲在電影營銷中的重要性:《小行星》引入小鮮肉演員吳毅,以及《後會無期》引入黃曉鳴,都對提升兩部影片的關注度產生了積極影響。”
————《明報》報道。
“後會無期票房超小時代累計票房已達5.21億”
“在郭琴導演的《小行星》上映不久便斬獲2億票房後,陳歌的電影《後會無期》昨日公映。
《後會無期》上映首日勢頭強勁,首日全國排片33062場位居第一,首日票房成績,也打破了《東邪西毒》保持的國產文藝片首日票房紀錄。在業內人士看,所謂的“郭陳對決”更多是幕後團隊運作的功勞,由此引發的諸多話題其實是幫兩部影片一起做了營銷,而票房也將是雙贏的結果。
————《文藝報》報道。
······
······
午後,溫暖的陽光透過窗戶灑下,陳歌愜意的靠在沙發上,在他的前麵是電視機的屏幕,裏麵正在播放著去年上映的《特洛》,這部投資1.8億美元,由布拉德、精靈王子蘭多.布魯、克魯主演的電影是當前少有的恢弘史詩戰爭巨製。
這就是好萊塢的電影。
雖然和拍攝它的導演宣稱的影史上最震撼人心的戰爭場景尚且顯得名不副實,甚至在某些方麵還非常滑稽可笑,但這確實是部不錯的作品,否則它也不可能席卷全球,除了四億美元的票房之外還收獲了好萊塢金像獎的幾大獎項。
忽略那些在他看來不值一提的戰爭場景,站在導演的角度,《特洛》在許多方麵都帶給他極深的感慨。
拍攝場地是橫跨多國建造的外景場地。
恢弘壯觀的特洛城是攝製組雇傭了500多名馬耳他工人和200多名英國工匠曆時數月修建而成的。
服裝設計雇傭了150人由世界各地采購針織材料,並經過四個多月設計製造了約8000件服裝和10000雙鞋。
高38英尺、重11噸的木馬是工作人員花費三個月時間設計組裝成的。
1000名參與拍攝的臨時演員在拍攝前的一個月開始特別訓練。
1000艘戰艦組成的希臘聯軍艦隊向特洛伊進發的宏大場景是由歐洲最大的視覺效果和電腦動畫公司framestorecfc通過數字手段來展現,是同類型題材中最大的場麵。
如此專業苛刻的態度實在令國內的一眾導演汗顏。
和這些比起來,國內那些號稱大製作的籌備工作就顯得不值一提了。
為什麽好萊塢電影能攻占全球市場,或許許多人會認為那是因為別人擁有著巨大的投資、先進的技術、備受歡迎的題材以及強大的營銷宣傳能力。
但在陳歌看來,好萊塢在資本、技術、題材、營銷宣傳層麵的優勢不過是充當著利劍的作用,隻是輔助工具而已,真正讓利劍發揮無往不利效用的則是好萊塢的電影工作者在對待電影時專業、嚴謹的態度,相較而言,這是最令他自歎不如的地方。
當然,感歎歸感歎,陳歌可沒有因此失去信心,籌備期短並不代表著他所拍攝的電影在質量上必然比不上國外,他和國外導演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的腦海裏有著前世的記憶。
雖然在選址和演員特別訓練方麵他是有點比不上,但在其它方麵,他卻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服裝設計上,記憶中有著無數後世精美的盔甲款式可供選擇,宏達的戰爭場景他在借鑒對方數字手段和虛擬技術的同時有著更震撼的改善,而具體的人物打鬥就更不用說了,他自問沒誰能在這方麵比他做的更好。
有著如此多得天獨厚的優勢,即便在拍攝費用遠不如《特洛》的情況下,他依然有把握比之做的更出色。
當影片結束的時候,陳歌美美的伸了個懶腰,眯著眼睛看著窗外溫煦的陽光,一臉的滿足和陶醉。
他的下一部電影已經想好要拍什麽了,就是前世的《英雄》。
這個電影是關於戰國末期的,當時燕、趙、楚、韓、魏、齊、秦七雄並起,惟秦國最為強大,急欲吞並六國一統天下,秦王因此成為六國大敵,各地不同的刺秦故事一直在上演,其中趙國刺客殘劍、飛雪、如月、長空因名震天下的高超劍術,令秦王十年裏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某日聞得殘劍等人已被名叫無名的秦國劍客殺死,秦王大喜急召其上殿相見,卻也謹慎小心以防有詐,秦王和無名鬥智鬥勇的較量遂即展開。
由於《英雄》在15號就開機拍攝了,在前天迴到家後,他並沒忙著工作,而是安心的呆在家裏,看看書,看看電影和電視劇,準備調整狀態後,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到此次《英雄》的拍攝。
老實說,這樣的日子特別輕鬆寫意,若非心中有著想做的事,已經擁有足夠揮霍資本的他倒蠻喜歡如此生活下去。
這中間唯一的小插曲,就是他昨天上午去經營瓷器的工藝品店買了個精美的青花瓷花瓶,結果被店員認出,最後大馬路上聚集了幾千人,使得交警出動,史誌敏帶著保鏢找到陳歌的時候自然又是一陣微詞。
“今天我,寒夜裏看雪飄過,懷著冷卻了的心窩飄遠方~”
陳歌拿起手機,看著上麵備注的名字,嘴角扯出一抹笑意,剛接通電話,耳邊就傳來了柳妃輕快的聲音:“陳歌,你的收入真有這麽多嗎?實在太厲害了,我才480萬呢!”
“480萬,什麽480萬啊!”陳歌被柳妃突如其來的話語弄得莫名其妙,於是疑惑的問道。
“就是《福布斯》上麵公布的收入啊!難道陳歌你都沒關注下我的情況。”柳妃先是訝然的說道,隨後似乎顯得有些生氣。
陳歌頓時有些頭疼,他根本就不知道情況,怎麽了解柳妃情況,不過柳妃說的話語卻是提醒了他,讓他有了眉目,作為世界知名的財富報紙,《福布斯》基本上和尋常人扯不上什麽關係,在《福布斯》當中能和柳妃這樣級別的國內女藝人扯上關係的也隻有去年才推出的“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了。
提起“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可能現在還有很多人不清楚情況,其實這也是因為它推出的時間還不太長,它是《福布斯》中文版在2003年進入國內後,在2004年首次發布的,指導2010年以後才逐漸被世人熟知。。
主要根據調研和係統評估結果,綜合曝光率和收入等指標排出每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100位名人,以演員、歌手、導演、運動員等演藝體育為主,由於才推出一年,它自然不能和曆史悠久、聲名遠播的“福布斯富豪榜”相提並論。
排行榜所涉及的曝光率和收入是取自於去年的9月1日至今年的9月1日之間,在這段時間內,會對藝人的電視電影片約、廣告代言、商業活動進行統計,盡管在某些方麵還存在爭議,但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反映了明星的人氣和當紅情況。
“如果我猜的不錯,你說的《福布斯》應該指的是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吧,我還沒看報道呢?怎麽,今年我也上榜了?”
陳歌話裏透著興奮,《福布斯》在全球都擁有非常高的知名度,能登上“福布斯名人榜”對演藝界的明星名人來說絕對是一種榮耀,他自然不能免俗,更沒有達到看破一切名利地位的地步。
“當然上榜了,而且陳歌你可是今年“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的收入榜首呢,不過陳歌,你憑借《新警察故事》真的賺了5億多嗎?”柳妃實在很好奇,第二名的劉德樺才1.5億,陳歌如果真的是5億,那可比劉德樺多的太多了。
“哪裏有5億多,那隻是票房分成,我還要交稅,交房租,還要給公司員工支付薪水、購買保險、發紅包,到手的沒那麽多啦!”陳歌笑著搖頭,《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上的收入指的是稅前收入,不扣除與經紀公司、主管單位的分成部分,再扣除個人所得稅後,通常明星的實際收入是遠低於上麵公布的收入的,即便是他自己在不涉及經紀公司分成的情況下,到手的收入也隻是接近4億而已。
“這我知道,我那480萬還不是要交稅,其他人也和我們一樣,所以完全可以抵消,你照樣比我們多得多,嗯,我算算,哇,陳歌你竟然是我的144倍。”柳妃情不自禁的一聲驚唿,其實剛才她就覺得挺多的了,現在仔細一算,更覺得陳歌的收入高的離譜。
“嗬嗬,你現在也很火,很不錯了。”陳歌笑了笑。
其實和好萊塢的頂級導演等人比起來,陳歌的收入並不算什麽。
就像去年推出的好萊塢電影《特洛》,全球票房高達6.044億美元,而這部電影是由他自己的電影製片公司製作的,再加上他本身身兼影片的導演、監製、編劇,不需要付出額外的票房分成,因此保守估計他最後能拿到的票房分成可能高達2億美元,和他相比,自己那點錢差得遠了。
在掛斷柳妃的電話後,陳歌也馬上上網查看今年的“福布斯中國名人榜。”(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