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格先生,那您怎麽來到了美國?”
“父親和我的遭遇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求人不如求自己,要想完成父親的遺願就必須自己掌握大量的財力。我的家族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金融家族,除了自身的機製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選擇設立分行的國家,無論從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英國、德意誌、法國和奧地利,這些國家都被我的叔叔們把持著,我根本不可能插得進去手。於是,我把目光投向了美國。我發現我的叔叔們有一個致命的疏忽,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後代有那麽多,卻沒有一個人被派往美國負責當地的生意,他們隻是在美國扶持了兩個代理人---摩根和洛克菲勒。”
後世赫赫有名的摩根財團的創始人和石油大王,居然隻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打工仔,這讓劉慶斌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想必朗格先生在美國的經曆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吧?”
朗格的目光有些飄忽,似乎迴憶起了當年:“說起來真的不容易,那還是二十年前的事情……”
朗格·洛希爾給劉慶斌講述了他在美國跌宕起伏的經曆,劉慶斌從朗格·洛希爾身上明白了一個道理:控製一個國家的方法,並不僅僅隻有戰爭……
朗格·洛希爾隻身來到美國的時候他隻有16歲。此時,美國已經成為最具潛力的新興市場大國。通過仔細的調查,朗格發現美國有著一個致命的弱點---黃金極度匱乏。於是,朗格設計了一個征服美國的龐大計劃,這個計劃死死地擒住了美國黃金嚴重匱乏的“七寸”。
要實施這個計劃必須要有強大的財力支撐,可有這個能力的隻有羅斯柴爾德家族了。於是,朗格找到了他的幾位叔叔,開出了他的條件:他將幾位叔叔重新吸納進猶太複國會,以後不再找他們要錢,自己主動退出家族的生意,獨力為猶太複國籌措資金。但家族必須全力支持自己一舉征服美國,並從此成為美國真正的控製者。
朗格的幾位叔叔被猶太複國會開除之後,一下子名聲掃地,他們被孤立起來,成了世界各國猶太人鄙視的對象,甚至嚴重影響到了生意。加之,朗格的行為是遵從家族的傳統,占了大義,而他們則是對家族的背叛,因此理虧。再說了,在朗格幾位叔叔的眼中,美國隻是個暴發戶,立國時間非常短,無法成為羅斯柴爾德家族可靠的金融夥伴,讓朗格去美國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所以,朗格的幾位叔叔同意支持朗格成為美國真正的控製者。作為交換,朗格和幾位叔叔簽訂了一份合約:幫助朗格進駐美國之後,羅斯柴爾德家族除了名義上是猶太複國會的會員之外,不再有任何資助猶太複國的義務。於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傳承了近百年的傳統,在朗格和四個叔叔的一紙合約之下徹底廢除了。
取得家族的支持後,朗格開始放手實施自己的計劃。
首先,朗格對美國的黃金進行了有計劃的收購。美國的黃金儲備都是通過稅收盈餘累積起來的,隨著朗格的出手,黃金不斷地流向歐洲,美國本來就不多的黃金儲備越來越少了。
可就在最緊要的時候,老天爺幫了美國的忙。這年春天,歐洲遭受了嚴重的霜凍,夏季又是洪災泛濫,整個歐洲的農作物遭受了空前的自然災害,小麥等作物產量嚴重下降,小麥價格則當然飆升。可是,美國這一年卻是風調雨順,農業獲得豐收,於是糧食大量出口到歐洲,黃金也又從歐洲流向了美國。
此後三年,美國農業繼續在老天爺的幫助下,獲得了額外的盈餘,由此吸引了更多的黃金流入美國。
好景不長,第四年,在朗格鍥而不舍的努力下,美國黃金儲備又開始失血,黃金的減少刺激了公眾對黃金的需求,每一個持有美元的人都恨不得立即把自己手中的美元兌換為黃金。與此同時,美國的商品進口激增,大大超出了出口額,黃金進一步外流,整個政府的償付機製陷入危機之中。
老天爺還會再次次幫美國度過難關嗎?不會!誰也不可能總是那麽幸運呢?屋漏偏逢連夜雨,這一年,美國的小麥歉收,而歐洲則迎來了大豐收,美國農業收入減少,黃金繼續大量外流。
為了彌補財政赤字,美國財政部決定發行一種新的以黃金作為償付手段的債券。盡管這種債券利率很高的,但在朗格、摩根和洛克菲勒的打壓之下,沒有人願意買賬,市場對這項新的計劃反應冷淡。
為了進一步對美國政府施壓,朗格人為的製造了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最活躍的國家繩纜公司破產。在摩根和洛克菲勒的配合下,整個證券市場出現雪崩,公眾如潮水般開始對銀行擠兌。隨後,1.5萬家公司和500家銀行倒閉,失業率超過10%,工人罷工頻頻,整個美國經濟岌岌可危。開始時,財政部還可以支付紙幣,但後來連紙幣都消耗殆盡了。財政部別無選擇,隻能開始以黃金作為日常的支付手段,結果黃金儲備數額急劇減少。
財政部的黃金儲備僅剩下4000萬美元,而且還在以每天200萬美元的速度流失。已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再沒有好的辦法,政府乃至整個經濟就徹底崩盤了!
萬般無奈之下,美國政府決定向歐洲強大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融資。此時,羅斯柴爾德家族擁有的黃金達到了驚人的2194噸,如果羅斯柴爾德家族願意出手,美國就得救了。於是,財政部長委托紐約摩根銀行與羅斯柴爾德家族聯係,此時的摩根已不是年輕的小夥子了,而是美國的首富,華爾街之王,做戲對摩根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在這種情況下,朗格·洛希爾作為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全權代表和美國的救世主,在摩根的再三盛情邀請下,首次從幕後走到了前台。
朗格、摩根與美國總統和財政部長舉行了四人會議。
會議期間,一名職員進來告知財政部長:“政府的黃金儲備僅餘900萬美元。”
聽到這個匯報,朗格對總統說道:“我已經替你們估算過了,在今天下午3點之前,政府的黃金儲備就會耗盡!”
本來就焦灼不安的美國總統明白他已沒有選擇的餘地了,隻能求助於朗格。
總統輕聲問道:“你有何良策,朗格先生?”
朗格一邊抽著雪茄一邊說道:“我會組建一個銀行,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安盛銀行。我會以安盛銀行的名義買下美國財政部發行的6500萬美元公債,美國財政部由此可以獲得100噸黃金,這些黃金可以解救陷於空虛的國庫。同時,我會運用一切金融影響力和一切合法手段,使美國財政部的黃金不再被大量提取。”
屋子裏朗格的雪茄煙一根接一根,煙霧繚繞。美國總統顯然不喜歡煙味,但隻能忍受。如果接受朗格的建議,朗格將會控製美國整個黃金市場。總統與財政部長溜到另一個房間裏,他們去商議是否接受朗格的提議。
過了一會,他們又迴到房間裏。
朗格見他們不吱聲,於是說道:“總統先生,現在倫敦正有人要求從我手頭提取1000萬美元的黃金,要不要我立刻從美國匯到倫敦去呢?”
總統與財政部長再次溜到一邊去了,這次迴來時,總統接受了朗格的建議。
朗格熄滅雪茄,站起來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微笑走了出去。
隨後,證券市場跳空高開並一路上升,外匯市場的美元突然堅挺,價值900萬美元的黃金在港口通宵卸貨。美國財政部的黃金儲備也迴升至1.08億美元,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這場以黃金為主題的拯救美國經濟的戰役,因為朗格而獲得了戲劇般的勝利。
“朗格先生,這麽說,從此你就徹底主宰了美國?”劉慶斌不禁對朗格刮目相看。
“哪有你說的那麽容易?剩下的日子我依然是在天天和我的敵人鬥法!”
“怎麽,你還有敵人?”劉慶斌沒想到朗格連美國總統都搞定了,還有人敢和他叫板。
“當然了,我和他們鬥了十幾年了!”
“他們是誰?”
“摩根、洛克菲勒以及整個美國的本土財團!”
劉慶斌點點頭:“我就猜到會是他們,可以理解,他們也不可能甘心久居於人下!”
“占領了美國市場之後,我履行了合約,與家族斷絕了一切聯係。但摩根和洛克菲勒卻不知道這一內幕,他們以為我還是羅斯柴爾德家族派到美國的全權代表。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在和他們的競爭中並不落下風!如果不是摩根和洛克菲勒,我往耶路撒冷遷移的猶太人會更多,就算這樣,我遷移到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要比過去幾十年的總和還要多出一倍。”
“父親和我的遭遇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求人不如求自己,要想完成父親的遺願就必須自己掌握大量的財力。我的家族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金融家族,除了自身的機製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選擇設立分行的國家,無論從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英國、德意誌、法國和奧地利,這些國家都被我的叔叔們把持著,我根本不可能插得進去手。於是,我把目光投向了美國。我發現我的叔叔們有一個致命的疏忽,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後代有那麽多,卻沒有一個人被派往美國負責當地的生意,他們隻是在美國扶持了兩個代理人---摩根和洛克菲勒。”
後世赫赫有名的摩根財團的創始人和石油大王,居然隻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打工仔,這讓劉慶斌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想必朗格先生在美國的經曆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吧?”
朗格的目光有些飄忽,似乎迴憶起了當年:“說起來真的不容易,那還是二十年前的事情……”
朗格·洛希爾給劉慶斌講述了他在美國跌宕起伏的經曆,劉慶斌從朗格·洛希爾身上明白了一個道理:控製一個國家的方法,並不僅僅隻有戰爭……
朗格·洛希爾隻身來到美國的時候他隻有16歲。此時,美國已經成為最具潛力的新興市場大國。通過仔細的調查,朗格發現美國有著一個致命的弱點---黃金極度匱乏。於是,朗格設計了一個征服美國的龐大計劃,這個計劃死死地擒住了美國黃金嚴重匱乏的“七寸”。
要實施這個計劃必須要有強大的財力支撐,可有這個能力的隻有羅斯柴爾德家族了。於是,朗格找到了他的幾位叔叔,開出了他的條件:他將幾位叔叔重新吸納進猶太複國會,以後不再找他們要錢,自己主動退出家族的生意,獨力為猶太複國籌措資金。但家族必須全力支持自己一舉征服美國,並從此成為美國真正的控製者。
朗格的幾位叔叔被猶太複國會開除之後,一下子名聲掃地,他們被孤立起來,成了世界各國猶太人鄙視的對象,甚至嚴重影響到了生意。加之,朗格的行為是遵從家族的傳統,占了大義,而他們則是對家族的背叛,因此理虧。再說了,在朗格幾位叔叔的眼中,美國隻是個暴發戶,立國時間非常短,無法成為羅斯柴爾德家族可靠的金融夥伴,讓朗格去美國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所以,朗格的幾位叔叔同意支持朗格成為美國真正的控製者。作為交換,朗格和幾位叔叔簽訂了一份合約:幫助朗格進駐美國之後,羅斯柴爾德家族除了名義上是猶太複國會的會員之外,不再有任何資助猶太複國的義務。於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傳承了近百年的傳統,在朗格和四個叔叔的一紙合約之下徹底廢除了。
取得家族的支持後,朗格開始放手實施自己的計劃。
首先,朗格對美國的黃金進行了有計劃的收購。美國的黃金儲備都是通過稅收盈餘累積起來的,隨著朗格的出手,黃金不斷地流向歐洲,美國本來就不多的黃金儲備越來越少了。
可就在最緊要的時候,老天爺幫了美國的忙。這年春天,歐洲遭受了嚴重的霜凍,夏季又是洪災泛濫,整個歐洲的農作物遭受了空前的自然災害,小麥等作物產量嚴重下降,小麥價格則當然飆升。可是,美國這一年卻是風調雨順,農業獲得豐收,於是糧食大量出口到歐洲,黃金也又從歐洲流向了美國。
此後三年,美國農業繼續在老天爺的幫助下,獲得了額外的盈餘,由此吸引了更多的黃金流入美國。
好景不長,第四年,在朗格鍥而不舍的努力下,美國黃金儲備又開始失血,黃金的減少刺激了公眾對黃金的需求,每一個持有美元的人都恨不得立即把自己手中的美元兌換為黃金。與此同時,美國的商品進口激增,大大超出了出口額,黃金進一步外流,整個政府的償付機製陷入危機之中。
老天爺還會再次次幫美國度過難關嗎?不會!誰也不可能總是那麽幸運呢?屋漏偏逢連夜雨,這一年,美國的小麥歉收,而歐洲則迎來了大豐收,美國農業收入減少,黃金繼續大量外流。
為了彌補財政赤字,美國財政部決定發行一種新的以黃金作為償付手段的債券。盡管這種債券利率很高的,但在朗格、摩根和洛克菲勒的打壓之下,沒有人願意買賬,市場對這項新的計劃反應冷淡。
為了進一步對美國政府施壓,朗格人為的製造了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最活躍的國家繩纜公司破產。在摩根和洛克菲勒的配合下,整個證券市場出現雪崩,公眾如潮水般開始對銀行擠兌。隨後,1.5萬家公司和500家銀行倒閉,失業率超過10%,工人罷工頻頻,整個美國經濟岌岌可危。開始時,財政部還可以支付紙幣,但後來連紙幣都消耗殆盡了。財政部別無選擇,隻能開始以黃金作為日常的支付手段,結果黃金儲備數額急劇減少。
財政部的黃金儲備僅剩下4000萬美元,而且還在以每天200萬美元的速度流失。已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再沒有好的辦法,政府乃至整個經濟就徹底崩盤了!
萬般無奈之下,美國政府決定向歐洲強大的羅斯柴爾德家族融資。此時,羅斯柴爾德家族擁有的黃金達到了驚人的2194噸,如果羅斯柴爾德家族願意出手,美國就得救了。於是,財政部長委托紐約摩根銀行與羅斯柴爾德家族聯係,此時的摩根已不是年輕的小夥子了,而是美國的首富,華爾街之王,做戲對摩根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在這種情況下,朗格·洛希爾作為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全權代表和美國的救世主,在摩根的再三盛情邀請下,首次從幕後走到了前台。
朗格、摩根與美國總統和財政部長舉行了四人會議。
會議期間,一名職員進來告知財政部長:“政府的黃金儲備僅餘900萬美元。”
聽到這個匯報,朗格對總統說道:“我已經替你們估算過了,在今天下午3點之前,政府的黃金儲備就會耗盡!”
本來就焦灼不安的美國總統明白他已沒有選擇的餘地了,隻能求助於朗格。
總統輕聲問道:“你有何良策,朗格先生?”
朗格一邊抽著雪茄一邊說道:“我會組建一個銀行,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安盛銀行。我會以安盛銀行的名義買下美國財政部發行的6500萬美元公債,美國財政部由此可以獲得100噸黃金,這些黃金可以解救陷於空虛的國庫。同時,我會運用一切金融影響力和一切合法手段,使美國財政部的黃金不再被大量提取。”
屋子裏朗格的雪茄煙一根接一根,煙霧繚繞。美國總統顯然不喜歡煙味,但隻能忍受。如果接受朗格的建議,朗格將會控製美國整個黃金市場。總統與財政部長溜到另一個房間裏,他們去商議是否接受朗格的提議。
過了一會,他們又迴到房間裏。
朗格見他們不吱聲,於是說道:“總統先生,現在倫敦正有人要求從我手頭提取1000萬美元的黃金,要不要我立刻從美國匯到倫敦去呢?”
總統與財政部長再次溜到一邊去了,這次迴來時,總統接受了朗格的建議。
朗格熄滅雪茄,站起來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微笑走了出去。
隨後,證券市場跳空高開並一路上升,外匯市場的美元突然堅挺,價值900萬美元的黃金在港口通宵卸貨。美國財政部的黃金儲備也迴升至1.08億美元,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這場以黃金為主題的拯救美國經濟的戰役,因為朗格而獲得了戲劇般的勝利。
“朗格先生,這麽說,從此你就徹底主宰了美國?”劉慶斌不禁對朗格刮目相看。
“哪有你說的那麽容易?剩下的日子我依然是在天天和我的敵人鬥法!”
“怎麽,你還有敵人?”劉慶斌沒想到朗格連美國總統都搞定了,還有人敢和他叫板。
“當然了,我和他們鬥了十幾年了!”
“他們是誰?”
“摩根、洛克菲勒以及整個美國的本土財團!”
劉慶斌點點頭:“我就猜到會是他們,可以理解,他們也不可能甘心久居於人下!”
“占領了美國市場之後,我履行了合約,與家族斷絕了一切聯係。但摩根和洛克菲勒卻不知道這一內幕,他們以為我還是羅斯柴爾德家族派到美國的全權代表。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在和他們的競爭中並不落下風!如果不是摩根和洛克菲勒,我往耶路撒冷遷移的猶太人會更多,就算這樣,我遷移到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要比過去幾十年的總和還要多出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