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順廷等人被錦福居的掌櫃親自引進江南春雅間時,他們的腦海已經是一片空白了。江南春是錦福居最大也是裝飾最豪華的雅間,平時哪怕是空著也不會對外人營業,據說是專為綏遠將軍府預留的。盡管李順廷和項天城在歸化城也算名人了,可也從沒有在江南春吃過飯,沒曾想今天卻沾了劉慶斌的光,有幸在江南春吃一次飯。
“公子,不知這是……”李順廷有些結巴了。
劉慶斌自然知道李順廷想要問什麽,沒錯,劉慶斌為弄個雅間的確費了些周折,他讓劉納言去找了和自己有過一段淵源的張紹曾。張紹曾作為綏遠將軍,去年曾率兵隨劉慶斌出征平定外蒙古叛亂。平亂結束後,張紹曾被授予了陸軍上將和一等文虎勳章。此次,劉慶斌來歸化張紹曾也早已知道,連大總統都驚動了他怎會不知道?當劉納言找到張紹曾時,張紹曾二話沒說,親自來到錦福居為劉慶斌安排。錦福居的掌櫃見此情景當時就傻眼了,堂堂地綏遠將軍竟然親自跑來向他要雅間,錦福居的掌櫃哪敢怠慢,於是就有了前麵的那一幕。
劉慶斌擺擺手:“這個先不說了,還是先給我們介紹一下你們弄來的菜。帕默爾,你先來!”
“公子,我給您帶來了馬六吉鹵糟牛肉!”
“糟牛肉?”劉慶斌還是第一次聽過。
“歸化的**秋天把近郊農民剔退下的老牛買迴來,用飯館裏做白酒、黃酒過濾下的酒糟拌上榨完糖的渣滓喂上一個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殺掉賣的牛肉就叫“糟牛肉”,這種牛肉的口感比秋天剛從草地上趕迴的“熟背牛肉”還要香嫩。**的“鹵鍋”年代久遠,“糟牛肉”經過入味後非常好吃。據說,鹵糟牛肉是一名馬六吉的**發明的,所以叫馬六吉鹵糟牛肉牛,它和羊油炸的酥脆麻花、小米麵蒸的甜窩窩是歸化城的三樣美食。這不,我連羊油炸的酥脆麻花和小米麵蒸的甜窩窩也一並帶來了讓公子嚐嚐!”
“不錯,不錯!我都快流口水了!段掌櫃,不知你帶來了什麽?”
“公子,這是麥香村的烤鴨,十分考究的。”
“怎麽個考究法?”
“烤鴨要經過選鴨,選料,填料的過程。特別是填鴨工序,更需精心料理。它要在一個特別的專用木籠裏填喂一個多月,而這木籠,絕對不容鴨子有站立活動的自由。每次填喂時,是把預先備好的高粱麵團和高粱顆粒,搓成條捋著鴨子的嗉囊,一點一點地填進去的。為了達到皮酥裏嫩的效果,填鴨師傅還須運用針先把白條鴨的皮挑起晾幹,不惜費時費力。在烤製時,還要在吊爐上方備好杏木燒好的葷油,如此精工細作,最終才能將烤成一隻色香味俱全的烤鴨。”
劉慶斌點點頭:“項領房,輪到你了!”
“公子你看,這是八寶頭腦。把榨過黃酒的新鮮糟粕用井水淘成為乳色質放入碗中,然後放肥山羊肉兩塊、畢克齊的長山藥兩節,另加蔥花、白葡萄、雞蛋薄餅和適量的白麵小疙瘩。您聞聞,這八寶頭腦有濃鬱的酒香味,但卻沒有酒勁,多吃幾份也不會醉。還有這過油肉也堪稱一絕……”
……
不能不說歸化的吃食非常講究,更何況是集小班館子、大戲館子、葫蘆館子和坊間的小吃於一體的吃法,的確讓劉慶斌等人大飽口福。
酒足飯飽之後,張壽增按照事先商量好的,開始說正事了:“大掌櫃,實不相瞞,我想開一家店號,因大盛魁是塞外第一號,特前來討教一二,不知大掌櫃可否賜教?”
“賜教不敢當,張先生,其實通事行這個行當已經做了幾百年了,各家都差不多,並沒有什麽秘密可言。就拿大盛魁來說,我們主要是……”
通過李順廷的詳細介紹,劉慶斌對大盛魁的經營方式有了大致的了解。
張壽增話題一轉,直截了當道:“今日前來,除了討教之外,還有一事相求,”
“張先生請講。”
“我想請大掌櫃出任我們新店號的掌櫃,不知可否。”
李順廷搖頭不語。
張壽增見狀,退而求其次道:“大掌櫃不肯,可否讓段掌櫃出任這新號的掌櫃?”
李順廷依然是搖頭不語。
張壽增急了,直截了當道:“那大掌櫃如何才肯出任?”
李順廷笑道:“我已經是大盛魁的大掌櫃了,大盛魁既然號稱塞外第一號,我能作為這第一號的掌櫃已經到了極致,為什麽還要到你新開的新號去當掌櫃呢?要不了幾年我就該退休了,到時候我會力薦履莊做大掌櫃的,他又怎麽會去你的新號呢?”
一旁的項天城見李順廷意氣風發,頗為不屑地小聲嘀咕道:“你大盛魁有什麽了不起?”
李順廷聽了項天城的話也不爭辯,隻是自顧自地說道:“大盛魁有什麽了不起的我不知道,我隻知道他在這塞外屹立了兩百多年,並將一直延續下去。”
“未必,依我看,大盛魁已是日薄西山,如果再不另尋出路,不出五年必然關門大吉。”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在一旁靜靜聆聽的劉慶斌。
本來,劉慶斌是不準備摻和的,但是他看出來了,張壽增實在難以說服李順廷,畢竟隔行如隔山,要論這做生意,張壽增的確不是李順廷的對手,迫不得已之下他隻好親自出馬了。
李順廷聽了劉慶斌的話大吃一驚:“公子,不知你何出此言?”
“大掌櫃是見過世麵的人,你可以聽我給你說說。看看是否有道理。”
“公子,您說!”
劉慶斌笑了笑:“眾所周知大盛魁對俄蒙最大的生意就是茶葉,大盛魁為了打開銷路,采取了賒銷茶葉給俄中小商人的辦法,待他們將茶葉售出後,再返還茶款。不料有些俄商是故意拖欠不還欠款,有些中小俄商因經營不善還款無望,大盛魁因此賠累甚巨。三年前,俄國政府又突然違背兩國茶約規定,對在俄華商征以重稅,以排擠在俄經商的中國商人。大盛魁遭此打擊,俄國的茶葉市場已基本喪失。可自從俄國西伯利亞鐵路全線通車,俄商經海參崴轉鐵路運輸不僅費用低,而且極為便捷,大盛魁對蒙古的茶葉貿易也難以大規模進行了。大掌櫃,我說的可對?”
李順廷默然不語。
劉慶斌接著說道:“近兩年,歸化進來了許多洋行,其中有真的,也有空手掛牌的假洋行。凡大盛魁從前所做的生意,這些洋行幾乎無一不做。這些洋行深入蒙古、新疆等地進行活動,且享有許多特權,大盛魁的市場日益縮小,業務也一天天衰落下來。大掌櫃,我說的可對?”
李順廷麵無表情。
劉慶斌繼續說道:“大掌櫃為了商號,拒絕了財東們在商號隨意食宿和強送子弟入號等無理要求,因而與財東矛盾加深,內耗過大,大盛魁已經迴力無天了。大掌櫃,我說的可對?”
李順廷聽罷依然不語。
“如果不是看在大盛魁是個幾百年的老字號,我完全可以不聞不問。不出五年,大盛魁將不複存在。就算還在,那也是苟延殘喘。”
段履莊在一旁見劉慶斌將大盛魁貶得一無是處,撇撇嘴道:“大言不慚!”
劉慶斌衝著段履莊笑了笑:“還不止這些呢,我剛才所說的,隻是大盛魁目前麵臨的窘境。事實上,在不久的將來,大盛魁將會遇到更大的前所未有的挑戰。”
李順廷倒也沉得住氣,他謙遜地對劉慶斌說道:“小公子,您繼續說,在下洗耳恭聽!”
“大盛魁的生意主要是在蒙古新疆和俄羅斯,其中蒙古的生意占了百分之八十。雖然俄羅斯生意一落千丈,蒙古的生意也大不如從前,可現有的蒙古生意還能維持。假如,我告訴你,三年之後蒙古的生意將會被我壟斷,大掌櫃將做何感想?”
段履莊越發地不屑了:“被你壟斷?你這是危言聳聽。”
“恐怕你們聽說了,蒙古正在修建張庫鐵路,除此之外,還將修建庫侖到烏蘇雅裏台,歸化到科布多的公路。等公路和鐵路都通車之後,我的新店號將用汽車和火車運送貨物,如果大盛魁依然用駱駝,你說還競爭得過我嗎?蒙古的生意豈不是要被我壟斷了?”
項天城在一旁聽了劉慶斌這一番話,心中不由覺得一陣黯然。劉慶斌看在眼裏,卻故作不知。
段履莊在一旁不服氣道:“既然你能用公路鐵路運輸,我大盛魁也照樣可以,你憑什麽壟斷?”
劉慶斌點點頭:“這話不假,雖然同樣是用鐵路公路運輸,可我的成本要比你們低得很多,你怎麽和我競爭?”
“為什麽你的成本要比我們的低得很多?”
“因為這鐵路和公路我都投資占了股份,其中這鐵路我占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這公路就更多了,我至少占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份。”
“這怎麽可能?”段履莊驚唿道。
“怎麽不可能?你可以去打聽打聽,鐵路目前正在修建當中,民生公司早已經投資入股了,這公路雖然還沒有開工,但我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力股。”
段履莊越發地感覺不可思議。“民生公司投資入股,和你有什麽關係?還有這百分之五十的人力股……”
“好了,履莊,你閉嘴吧。”李順廷打斷了還想往下說的段履莊,然後起身朝劉慶斌深深地做了一個揖:“劉公子,在下有禮了!”
劉慶斌見李順廷認出了他,也不在意,隻是奇怪地問道:“大掌櫃,您這是……”
李順廷恭恭敬敬道:“劉公子,我這是代表所有在蒙商號感謝劉公子。去年外蒙叛亂,若不是劉公子率兵及時平叛,恐怕我們這些商號等不到五年以後,早在去年就毀之一旦了。”
劉慶斌擺擺手:“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不提它了。大掌櫃,我想請您答應一件事情。”
“劉公子,您請講。”
劉慶斌看著滿臉不服氣的段履莊,對李順廷說道:“大掌櫃,可否不去阻攔段掌櫃,讓段掌櫃把心裏的話說完?”
李順廷看了一眼段履莊,苦笑道:“好吧。”
劉慶斌之所以要讓段履莊把話說完,就是為了讓他心服口服。因為,在劉慶斌下一步計劃中,段履莊將是關鍵的一環。
劉慶斌微笑著對段履莊道:“段掌櫃,現在沒有緊箍咒了,你可以暢所欲言了。”
段履莊沒有了顧忌:“就算大盛魁在蒙古沒有了生意,但我們也還以重新開辟俄羅斯的通道。”
劉慶斌拍手道:“非常好,不愧是大盛魁下一屆大掌櫃的繼承人。你和我想到一塊兒去了。事實上,不僅僅是俄羅斯,我想使整個歐羅巴洲都成為我們的市場。要實現這個目標,你和你師傅必須要跟著我幹。”
段履莊聽劉慶斌說要將整個歐羅巴洲都變成市場,呆住了,他不由得憧憬起來。當他醒過神來,見劉慶斌笑眯眯地看著自己,段履莊抹不下麵子,氣唿唿道:“我們憑什麽要跟著你?”
“就憑我有強大的財力、武力和運力。先說說財力,我身後不僅有民生公司,還有整個瓊贛特區政府和銀行作為後盾。再說說武力,去歐羅巴洲做生意,我不僅派出商隊,我還要派出武裝護路隊,我不僅要賣商品,我還要在那裏占地盤。最後再說說運力,除了在蒙古修建鐵路公路之外,我還準備把路修到歐羅巴洲去,也就是說,我的生意做到哪裏,路就要修到哪裏。”
劉慶斌或許不知道,他說的這些對生意人,尤其是對長期遭受壓迫的中國商人,意味著什麽。聽了這一翻話,不僅是段履莊,就是李順廷和郭東辰也頓覺心潮澎湃。
“我的店號和大盛魁有所不同,是以公司的名義設立的,采取總經理負責製。主要業務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保證軍隊的後勤供給,另一部分是占領外國市場。公司下設貿易部、運輸部和生產部……”
劉慶斌將自己的設想詳細地講敘了一遍。
見三人沉思不語,劉慶斌笑了笑:“不著急,你們先想一想,我向項領房請教幾個問題!”
“項領房,從歸化到古城子單趟城要多長時間?”
“大概要四個月吧!”
“到莫斯科呢?”
“少則十個月,多則一年!”
“需要這麽長時間呀?”劉慶斌皺著眉頭喃喃自語。
“不知公子想要去哪裏?”項天城試探地問道。
“我要去……”話到嘴邊,劉慶斌才發現很難說得清楚,畢竟後世的許多地名和現在大相徑庭。
“不知項領房可會看地圖?”
“當然,哪有不會看地圖的領房?”
“劉納言,地圖!”劉慶斌吩咐道。
劉納言迅速喊來堂倌將圓桌拾掇利索,然後從隨身的包裏拿出一幅大地圖,鋪在桌上。
“我要去這裏!”劉慶斌指著地圖說道。
“阿蘭聊?”項天城驚唿道。
“闔蘇?”李順廷也驚唿道。
劉慶斌在地圖上指的地方,正是後世高加索山脈以南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三國所在地區。
劉慶斌要在歐洲釘顆釘子,選擇的就是這裏。他計劃從蒙古出發,經新疆、中亞、鹹海、裏海,最後到達這一地區。
“大掌櫃、項領房,怎麽?你們去過?”劉慶斌驚喜道。
李順廷搖搖頭:“我沒有去過,隻是老輩人說過那裏叫闔蘇。歸化城的大小商號,沒有一家往闔蘇運貨的!不知項領房可曾去過?”
“我沒有去過,這一帶是我們駝幫的禁地。因為這裏馬匪眾多,所有的貨物到了這裏都會被搶得精光!劉公子你要去這裏,必須要組織護駝隊。不過這些馬匪異常彪悍,恐怕歸化的護商團降不住他們!”
項天城所說的馬匪其實就是住在這裏的哥薩克人,哥薩克騎兵舉世聞名,歸化的護商團當然降不住他們。
“正好,項領房,大掌櫃,我帶你們去見一些人。然後,再行商議!如何?”
……
下午時分,劉慶斌領著李順廷、項天城一行,騎馬來到了位於歸化城西北十二公裏大青山腳下的烏素圖。烏素圖為蒙語,意思是“有水的地方”。
此時的烏素圖成了帳篷城,每排十頂草綠色的帳篷,整整齊齊排列著,一直綿延到了數公裏之外,劉慶斌等人在一個小山坡上勒住馬。
“項領房,以你的經驗,你猜猜看,這裏有多少人?”
項天城眯了眯眼:“他們用的都是製式的軍用帳篷,大概有一萬多一點人吧!”
“好眼力,這裏剛好是一萬人。項領房,按你的經驗,你覺得這些人宿營和開撥各需要多長時間?”
“如果是我的駝隊,幾十號人,幾百頭駱駝,從準備到開撥最快也要一個小時,而這一萬人就不好說了。收拾這麽多帳篷和各種物件,再加上第一頂帳篷和最後一頂帳篷相距好幾裏路,我估計開撥最快也要兩個半小時。宿營要更麻煩些,估計要三個小時以上!”
“主人!劉道真向您!報到!”劉慶斌還沒來得及說話,伊賀道真已經出現在了劉慶斌麵前,按照劉慶斌的規矩,他現在應該叫劉道真。
“你們到多久了?”劉慶斌平靜地問道。
“報告主人!大概半個月了!”
“訓練沒落下吧?”
“報告主人!絕對沒有!”
“開撥宿營訓練了嗎?”
“報告主人!每天都練!”
“好,讓我看看!”
“是,主人,請稍候!”說完,劉道真轉身而去。
“主人,這幾百頂帳篷距離好幾公裏,你說道真他如何下達命令呢?”劉納言不解地詢問道。
“這也是我想知道的問題,你們可否知道?”劉慶斌看向李順廷和項天城。
二人也搖搖頭。
就在此時,一陣沉悶地“隆隆”聲傳入了眾人的耳中。
“是罐鼓!”李順廷不愧見多識廣,一口就道破了聲音的來源。
“沒錯,的確是罐鼓!真是聰明絕頂,居然能想出這麽個法子!”項天城也在一旁感慨道。
“什麽是罐鼓?”劉慶斌覺得很稀罕。
聽了李順廷的介紹,劉慶斌也不得不佩服劉道真的想象力。
罐鼓,古稱戰鼓,是流行於蒙古族的一種棰擊樂器。戰鼓曆史較為悠久,早在成吉思汗時代,戰鼓已廣泛用於軍旅之中。如今,蒙古族中已很少有人使用罐鼓了,李順廷和項天城沒想到,今天在這裏居然有人又重新將戰鼓用於到了軍營之中。
隨著鼓聲大作,在陽光照耀下,無數的士兵從帳篷中跑了出來,剛開始雖然顯得有些雜亂,但還算有序。隨著鼓點越敲越密,每頂帳篷前的人都在做著同樣的工作。漸漸地,效果也開始顯現。一頂頂帳篷被拆除,所有的物什被移到了每個士兵的身上。沒過多久,最遠處的士兵已經開始整齊地向前移動,當與前一列的士兵匯合後繼續向前快速移動。就這樣,密密麻麻地像小溪一樣的士兵由後到前依次匯集,最後終於變成了大海。
“主人!總共用了四十五分鍾!”一旁的劉納言小聲提醒道。
劉慶斌點點頭:“你去通知,讓他們重新宿營!”
“是,主人!”
李順廷和項天城對劉納言的離去絲毫不覺,他們被震撼了。他們想不到,看起來簡單無比的開撥,居然能弄出如此排山倒海的氣勢。他們無法理解,一萬人的開撥,為何會比數十人的駝隊還要快了許多。
“師父,快看!”段履莊的喊聲將李順廷和項天城從恍惚中拽了迴來。
同樣的動作和程序,隻不過順序和之前完全是相反的,不大一會,帳篷又恢複成了原樣。
“主人,宿營總共用了五十八分鍾!”
李順廷和項天城看著眼前的這一切,就像變魔術一樣,他們不知該說些什麽了。
在劉道真的帳篷內,劉慶斌足足和李順廷、項天城談了兩個多小時。從鴉片戰爭講到到甲午戰爭,從《南京條約》講到《辛醜條約》,從巴爾喀什湖講到台灣。除此之外,劉慶斌還詳細地介紹了他的計劃以及對後勤保障的擔憂……
“幾日後,還有將近一萬人要進駐這裏!總共兩萬人的供給要在兩個月的時間內準備完畢,從歸化城到阿蘭聊數萬裏路,至少要準備幾千頭駱駝。大掌櫃、項領房,你們幹不幹,給我一個準話。”
劉慶斌並沒有誇大其詞,除了劉道真這一萬名白狼戰士,臥龍軍的三千多人、楊大炮的兩千多人、帕默爾的三千人以及張壽增召募來的近千人,這些人加起來足有兩萬人了。
一直以為自己一大年紀,早已把什麽都看開了的李順廷,沒有想到也會有心潮澎湃、熱淚盈眶的一天:“我幹了,明天我就請辭大盛魁的大掌櫃。劉公子,您放心,絕對誤不了事!”。
說罷,李順廷歉疚地看著段履莊:“履莊,師父我……”
“師父,您不用說了,您到哪裏我就跟到哪裏!”段履莊也是滿麵潮紅。
項天城更是樂得合不攏嘴:“幾千頭駱駝光領房子就需要幾十個,還有兩萬人的護駝隊,排起來有幾十裏長。這麽大的場麵居然能讓我項天城趕上,這是我幾輩了修來的福呀!劉公子,我這一百來斤就交給你了。”
……
隨後,劉慶斌又對劉道真大概進行了交待,告訴他從現在開始每天必須做的三件事:一是跟著陸征祥、張壽增以及招募來的俄語老師學習俄語。二是跟著帕默爾的兩千人學習馬術,如果不會騎馬,幾萬裏的路程根本就寸步難行。三是跟著招募來的哥薩克人學習他們的風俗習慣。
交待完之後立即,劉慶斌摞下一句話就匆匆走了:“好好學,好好練。兩個月之後,我會親自為你們送行,送你們踏上新的征程!”
“公子,不知這是……”李順廷有些結巴了。
劉慶斌自然知道李順廷想要問什麽,沒錯,劉慶斌為弄個雅間的確費了些周折,他讓劉納言去找了和自己有過一段淵源的張紹曾。張紹曾作為綏遠將軍,去年曾率兵隨劉慶斌出征平定外蒙古叛亂。平亂結束後,張紹曾被授予了陸軍上將和一等文虎勳章。此次,劉慶斌來歸化張紹曾也早已知道,連大總統都驚動了他怎會不知道?當劉納言找到張紹曾時,張紹曾二話沒說,親自來到錦福居為劉慶斌安排。錦福居的掌櫃見此情景當時就傻眼了,堂堂地綏遠將軍竟然親自跑來向他要雅間,錦福居的掌櫃哪敢怠慢,於是就有了前麵的那一幕。
劉慶斌擺擺手:“這個先不說了,還是先給我們介紹一下你們弄來的菜。帕默爾,你先來!”
“公子,我給您帶來了馬六吉鹵糟牛肉!”
“糟牛肉?”劉慶斌還是第一次聽過。
“歸化的**秋天把近郊農民剔退下的老牛買迴來,用飯館裏做白酒、黃酒過濾下的酒糟拌上榨完糖的渣滓喂上一個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殺掉賣的牛肉就叫“糟牛肉”,這種牛肉的口感比秋天剛從草地上趕迴的“熟背牛肉”還要香嫩。**的“鹵鍋”年代久遠,“糟牛肉”經過入味後非常好吃。據說,鹵糟牛肉是一名馬六吉的**發明的,所以叫馬六吉鹵糟牛肉牛,它和羊油炸的酥脆麻花、小米麵蒸的甜窩窩是歸化城的三樣美食。這不,我連羊油炸的酥脆麻花和小米麵蒸的甜窩窩也一並帶來了讓公子嚐嚐!”
“不錯,不錯!我都快流口水了!段掌櫃,不知你帶來了什麽?”
“公子,這是麥香村的烤鴨,十分考究的。”
“怎麽個考究法?”
“烤鴨要經過選鴨,選料,填料的過程。特別是填鴨工序,更需精心料理。它要在一個特別的專用木籠裏填喂一個多月,而這木籠,絕對不容鴨子有站立活動的自由。每次填喂時,是把預先備好的高粱麵團和高粱顆粒,搓成條捋著鴨子的嗉囊,一點一點地填進去的。為了達到皮酥裏嫩的效果,填鴨師傅還須運用針先把白條鴨的皮挑起晾幹,不惜費時費力。在烤製時,還要在吊爐上方備好杏木燒好的葷油,如此精工細作,最終才能將烤成一隻色香味俱全的烤鴨。”
劉慶斌點點頭:“項領房,輪到你了!”
“公子你看,這是八寶頭腦。把榨過黃酒的新鮮糟粕用井水淘成為乳色質放入碗中,然後放肥山羊肉兩塊、畢克齊的長山藥兩節,另加蔥花、白葡萄、雞蛋薄餅和適量的白麵小疙瘩。您聞聞,這八寶頭腦有濃鬱的酒香味,但卻沒有酒勁,多吃幾份也不會醉。還有這過油肉也堪稱一絕……”
……
不能不說歸化的吃食非常講究,更何況是集小班館子、大戲館子、葫蘆館子和坊間的小吃於一體的吃法,的確讓劉慶斌等人大飽口福。
酒足飯飽之後,張壽增按照事先商量好的,開始說正事了:“大掌櫃,實不相瞞,我想開一家店號,因大盛魁是塞外第一號,特前來討教一二,不知大掌櫃可否賜教?”
“賜教不敢當,張先生,其實通事行這個行當已經做了幾百年了,各家都差不多,並沒有什麽秘密可言。就拿大盛魁來說,我們主要是……”
通過李順廷的詳細介紹,劉慶斌對大盛魁的經營方式有了大致的了解。
張壽增話題一轉,直截了當道:“今日前來,除了討教之外,還有一事相求,”
“張先生請講。”
“我想請大掌櫃出任我們新店號的掌櫃,不知可否。”
李順廷搖頭不語。
張壽增見狀,退而求其次道:“大掌櫃不肯,可否讓段掌櫃出任這新號的掌櫃?”
李順廷依然是搖頭不語。
張壽增急了,直截了當道:“那大掌櫃如何才肯出任?”
李順廷笑道:“我已經是大盛魁的大掌櫃了,大盛魁既然號稱塞外第一號,我能作為這第一號的掌櫃已經到了極致,為什麽還要到你新開的新號去當掌櫃呢?要不了幾年我就該退休了,到時候我會力薦履莊做大掌櫃的,他又怎麽會去你的新號呢?”
一旁的項天城見李順廷意氣風發,頗為不屑地小聲嘀咕道:“你大盛魁有什麽了不起?”
李順廷聽了項天城的話也不爭辯,隻是自顧自地說道:“大盛魁有什麽了不起的我不知道,我隻知道他在這塞外屹立了兩百多年,並將一直延續下去。”
“未必,依我看,大盛魁已是日薄西山,如果再不另尋出路,不出五年必然關門大吉。”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在一旁靜靜聆聽的劉慶斌。
本來,劉慶斌是不準備摻和的,但是他看出來了,張壽增實在難以說服李順廷,畢竟隔行如隔山,要論這做生意,張壽增的確不是李順廷的對手,迫不得已之下他隻好親自出馬了。
李順廷聽了劉慶斌的話大吃一驚:“公子,不知你何出此言?”
“大掌櫃是見過世麵的人,你可以聽我給你說說。看看是否有道理。”
“公子,您說!”
劉慶斌笑了笑:“眾所周知大盛魁對俄蒙最大的生意就是茶葉,大盛魁為了打開銷路,采取了賒銷茶葉給俄中小商人的辦法,待他們將茶葉售出後,再返還茶款。不料有些俄商是故意拖欠不還欠款,有些中小俄商因經營不善還款無望,大盛魁因此賠累甚巨。三年前,俄國政府又突然違背兩國茶約規定,對在俄華商征以重稅,以排擠在俄經商的中國商人。大盛魁遭此打擊,俄國的茶葉市場已基本喪失。可自從俄國西伯利亞鐵路全線通車,俄商經海參崴轉鐵路運輸不僅費用低,而且極為便捷,大盛魁對蒙古的茶葉貿易也難以大規模進行了。大掌櫃,我說的可對?”
李順廷默然不語。
劉慶斌接著說道:“近兩年,歸化進來了許多洋行,其中有真的,也有空手掛牌的假洋行。凡大盛魁從前所做的生意,這些洋行幾乎無一不做。這些洋行深入蒙古、新疆等地進行活動,且享有許多特權,大盛魁的市場日益縮小,業務也一天天衰落下來。大掌櫃,我說的可對?”
李順廷麵無表情。
劉慶斌繼續說道:“大掌櫃為了商號,拒絕了財東們在商號隨意食宿和強送子弟入號等無理要求,因而與財東矛盾加深,內耗過大,大盛魁已經迴力無天了。大掌櫃,我說的可對?”
李順廷聽罷依然不語。
“如果不是看在大盛魁是個幾百年的老字號,我完全可以不聞不問。不出五年,大盛魁將不複存在。就算還在,那也是苟延殘喘。”
段履莊在一旁見劉慶斌將大盛魁貶得一無是處,撇撇嘴道:“大言不慚!”
劉慶斌衝著段履莊笑了笑:“還不止這些呢,我剛才所說的,隻是大盛魁目前麵臨的窘境。事實上,在不久的將來,大盛魁將會遇到更大的前所未有的挑戰。”
李順廷倒也沉得住氣,他謙遜地對劉慶斌說道:“小公子,您繼續說,在下洗耳恭聽!”
“大盛魁的生意主要是在蒙古新疆和俄羅斯,其中蒙古的生意占了百分之八十。雖然俄羅斯生意一落千丈,蒙古的生意也大不如從前,可現有的蒙古生意還能維持。假如,我告訴你,三年之後蒙古的生意將會被我壟斷,大掌櫃將做何感想?”
段履莊越發地不屑了:“被你壟斷?你這是危言聳聽。”
“恐怕你們聽說了,蒙古正在修建張庫鐵路,除此之外,還將修建庫侖到烏蘇雅裏台,歸化到科布多的公路。等公路和鐵路都通車之後,我的新店號將用汽車和火車運送貨物,如果大盛魁依然用駱駝,你說還競爭得過我嗎?蒙古的生意豈不是要被我壟斷了?”
項天城在一旁聽了劉慶斌這一番話,心中不由覺得一陣黯然。劉慶斌看在眼裏,卻故作不知。
段履莊在一旁不服氣道:“既然你能用公路鐵路運輸,我大盛魁也照樣可以,你憑什麽壟斷?”
劉慶斌點點頭:“這話不假,雖然同樣是用鐵路公路運輸,可我的成本要比你們低得很多,你怎麽和我競爭?”
“為什麽你的成本要比我們的低得很多?”
“因為這鐵路和公路我都投資占了股份,其中這鐵路我占了百分之三十的股份,這公路就更多了,我至少占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份。”
“這怎麽可能?”段履莊驚唿道。
“怎麽不可能?你可以去打聽打聽,鐵路目前正在修建當中,民生公司早已經投資入股了,這公路雖然還沒有開工,但我至少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力股。”
段履莊越發地感覺不可思議。“民生公司投資入股,和你有什麽關係?還有這百分之五十的人力股……”
“好了,履莊,你閉嘴吧。”李順廷打斷了還想往下說的段履莊,然後起身朝劉慶斌深深地做了一個揖:“劉公子,在下有禮了!”
劉慶斌見李順廷認出了他,也不在意,隻是奇怪地問道:“大掌櫃,您這是……”
李順廷恭恭敬敬道:“劉公子,我這是代表所有在蒙商號感謝劉公子。去年外蒙叛亂,若不是劉公子率兵及時平叛,恐怕我們這些商號等不到五年以後,早在去年就毀之一旦了。”
劉慶斌擺擺手:“那都是過去的事情了,不提它了。大掌櫃,我想請您答應一件事情。”
“劉公子,您請講。”
劉慶斌看著滿臉不服氣的段履莊,對李順廷說道:“大掌櫃,可否不去阻攔段掌櫃,讓段掌櫃把心裏的話說完?”
李順廷看了一眼段履莊,苦笑道:“好吧。”
劉慶斌之所以要讓段履莊把話說完,就是為了讓他心服口服。因為,在劉慶斌下一步計劃中,段履莊將是關鍵的一環。
劉慶斌微笑著對段履莊道:“段掌櫃,現在沒有緊箍咒了,你可以暢所欲言了。”
段履莊沒有了顧忌:“就算大盛魁在蒙古沒有了生意,但我們也還以重新開辟俄羅斯的通道。”
劉慶斌拍手道:“非常好,不愧是大盛魁下一屆大掌櫃的繼承人。你和我想到一塊兒去了。事實上,不僅僅是俄羅斯,我想使整個歐羅巴洲都成為我們的市場。要實現這個目標,你和你師傅必須要跟著我幹。”
段履莊聽劉慶斌說要將整個歐羅巴洲都變成市場,呆住了,他不由得憧憬起來。當他醒過神來,見劉慶斌笑眯眯地看著自己,段履莊抹不下麵子,氣唿唿道:“我們憑什麽要跟著你?”
“就憑我有強大的財力、武力和運力。先說說財力,我身後不僅有民生公司,還有整個瓊贛特區政府和銀行作為後盾。再說說武力,去歐羅巴洲做生意,我不僅派出商隊,我還要派出武裝護路隊,我不僅要賣商品,我還要在那裏占地盤。最後再說說運力,除了在蒙古修建鐵路公路之外,我還準備把路修到歐羅巴洲去,也就是說,我的生意做到哪裏,路就要修到哪裏。”
劉慶斌或許不知道,他說的這些對生意人,尤其是對長期遭受壓迫的中國商人,意味著什麽。聽了這一翻話,不僅是段履莊,就是李順廷和郭東辰也頓覺心潮澎湃。
“我的店號和大盛魁有所不同,是以公司的名義設立的,采取總經理負責製。主要業務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保證軍隊的後勤供給,另一部分是占領外國市場。公司下設貿易部、運輸部和生產部……”
劉慶斌將自己的設想詳細地講敘了一遍。
見三人沉思不語,劉慶斌笑了笑:“不著急,你們先想一想,我向項領房請教幾個問題!”
“項領房,從歸化到古城子單趟城要多長時間?”
“大概要四個月吧!”
“到莫斯科呢?”
“少則十個月,多則一年!”
“需要這麽長時間呀?”劉慶斌皺著眉頭喃喃自語。
“不知公子想要去哪裏?”項天城試探地問道。
“我要去……”話到嘴邊,劉慶斌才發現很難說得清楚,畢竟後世的許多地名和現在大相徑庭。
“不知項領房可會看地圖?”
“當然,哪有不會看地圖的領房?”
“劉納言,地圖!”劉慶斌吩咐道。
劉納言迅速喊來堂倌將圓桌拾掇利索,然後從隨身的包裏拿出一幅大地圖,鋪在桌上。
“我要去這裏!”劉慶斌指著地圖說道。
“阿蘭聊?”項天城驚唿道。
“闔蘇?”李順廷也驚唿道。
劉慶斌在地圖上指的地方,正是後世高加索山脈以南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三國所在地區。
劉慶斌要在歐洲釘顆釘子,選擇的就是這裏。他計劃從蒙古出發,經新疆、中亞、鹹海、裏海,最後到達這一地區。
“大掌櫃、項領房,怎麽?你們去過?”劉慶斌驚喜道。
李順廷搖搖頭:“我沒有去過,隻是老輩人說過那裏叫闔蘇。歸化城的大小商號,沒有一家往闔蘇運貨的!不知項領房可曾去過?”
“我沒有去過,這一帶是我們駝幫的禁地。因為這裏馬匪眾多,所有的貨物到了這裏都會被搶得精光!劉公子你要去這裏,必須要組織護駝隊。不過這些馬匪異常彪悍,恐怕歸化的護商團降不住他們!”
項天城所說的馬匪其實就是住在這裏的哥薩克人,哥薩克騎兵舉世聞名,歸化的護商團當然降不住他們。
“正好,項領房,大掌櫃,我帶你們去見一些人。然後,再行商議!如何?”
……
下午時分,劉慶斌領著李順廷、項天城一行,騎馬來到了位於歸化城西北十二公裏大青山腳下的烏素圖。烏素圖為蒙語,意思是“有水的地方”。
此時的烏素圖成了帳篷城,每排十頂草綠色的帳篷,整整齊齊排列著,一直綿延到了數公裏之外,劉慶斌等人在一個小山坡上勒住馬。
“項領房,以你的經驗,你猜猜看,這裏有多少人?”
項天城眯了眯眼:“他們用的都是製式的軍用帳篷,大概有一萬多一點人吧!”
“好眼力,這裏剛好是一萬人。項領房,按你的經驗,你覺得這些人宿營和開撥各需要多長時間?”
“如果是我的駝隊,幾十號人,幾百頭駱駝,從準備到開撥最快也要一個小時,而這一萬人就不好說了。收拾這麽多帳篷和各種物件,再加上第一頂帳篷和最後一頂帳篷相距好幾裏路,我估計開撥最快也要兩個半小時。宿營要更麻煩些,估計要三個小時以上!”
“主人!劉道真向您!報到!”劉慶斌還沒來得及說話,伊賀道真已經出現在了劉慶斌麵前,按照劉慶斌的規矩,他現在應該叫劉道真。
“你們到多久了?”劉慶斌平靜地問道。
“報告主人!大概半個月了!”
“訓練沒落下吧?”
“報告主人!絕對沒有!”
“開撥宿營訓練了嗎?”
“報告主人!每天都練!”
“好,讓我看看!”
“是,主人,請稍候!”說完,劉道真轉身而去。
“主人,這幾百頂帳篷距離好幾公裏,你說道真他如何下達命令呢?”劉納言不解地詢問道。
“這也是我想知道的問題,你們可否知道?”劉慶斌看向李順廷和項天城。
二人也搖搖頭。
就在此時,一陣沉悶地“隆隆”聲傳入了眾人的耳中。
“是罐鼓!”李順廷不愧見多識廣,一口就道破了聲音的來源。
“沒錯,的確是罐鼓!真是聰明絕頂,居然能想出這麽個法子!”項天城也在一旁感慨道。
“什麽是罐鼓?”劉慶斌覺得很稀罕。
聽了李順廷的介紹,劉慶斌也不得不佩服劉道真的想象力。
罐鼓,古稱戰鼓,是流行於蒙古族的一種棰擊樂器。戰鼓曆史較為悠久,早在成吉思汗時代,戰鼓已廣泛用於軍旅之中。如今,蒙古族中已很少有人使用罐鼓了,李順廷和項天城沒想到,今天在這裏居然有人又重新將戰鼓用於到了軍營之中。
隨著鼓聲大作,在陽光照耀下,無數的士兵從帳篷中跑了出來,剛開始雖然顯得有些雜亂,但還算有序。隨著鼓點越敲越密,每頂帳篷前的人都在做著同樣的工作。漸漸地,效果也開始顯現。一頂頂帳篷被拆除,所有的物什被移到了每個士兵的身上。沒過多久,最遠處的士兵已經開始整齊地向前移動,當與前一列的士兵匯合後繼續向前快速移動。就這樣,密密麻麻地像小溪一樣的士兵由後到前依次匯集,最後終於變成了大海。
“主人!總共用了四十五分鍾!”一旁的劉納言小聲提醒道。
劉慶斌點點頭:“你去通知,讓他們重新宿營!”
“是,主人!”
李順廷和項天城對劉納言的離去絲毫不覺,他們被震撼了。他們想不到,看起來簡單無比的開撥,居然能弄出如此排山倒海的氣勢。他們無法理解,一萬人的開撥,為何會比數十人的駝隊還要快了許多。
“師父,快看!”段履莊的喊聲將李順廷和項天城從恍惚中拽了迴來。
同樣的動作和程序,隻不過順序和之前完全是相反的,不大一會,帳篷又恢複成了原樣。
“主人,宿營總共用了五十八分鍾!”
李順廷和項天城看著眼前的這一切,就像變魔術一樣,他們不知該說些什麽了。
在劉道真的帳篷內,劉慶斌足足和李順廷、項天城談了兩個多小時。從鴉片戰爭講到到甲午戰爭,從《南京條約》講到《辛醜條約》,從巴爾喀什湖講到台灣。除此之外,劉慶斌還詳細地介紹了他的計劃以及對後勤保障的擔憂……
“幾日後,還有將近一萬人要進駐這裏!總共兩萬人的供給要在兩個月的時間內準備完畢,從歸化城到阿蘭聊數萬裏路,至少要準備幾千頭駱駝。大掌櫃、項領房,你們幹不幹,給我一個準話。”
劉慶斌並沒有誇大其詞,除了劉道真這一萬名白狼戰士,臥龍軍的三千多人、楊大炮的兩千多人、帕默爾的三千人以及張壽增召募來的近千人,這些人加起來足有兩萬人了。
一直以為自己一大年紀,早已把什麽都看開了的李順廷,沒有想到也會有心潮澎湃、熱淚盈眶的一天:“我幹了,明天我就請辭大盛魁的大掌櫃。劉公子,您放心,絕對誤不了事!”。
說罷,李順廷歉疚地看著段履莊:“履莊,師父我……”
“師父,您不用說了,您到哪裏我就跟到哪裏!”段履莊也是滿麵潮紅。
項天城更是樂得合不攏嘴:“幾千頭駱駝光領房子就需要幾十個,還有兩萬人的護駝隊,排起來有幾十裏長。這麽大的場麵居然能讓我項天城趕上,這是我幾輩了修來的福呀!劉公子,我這一百來斤就交給你了。”
……
隨後,劉慶斌又對劉道真大概進行了交待,告訴他從現在開始每天必須做的三件事:一是跟著陸征祥、張壽增以及招募來的俄語老師學習俄語。二是跟著帕默爾的兩千人學習馬術,如果不會騎馬,幾萬裏的路程根本就寸步難行。三是跟著招募來的哥薩克人學習他們的風俗習慣。
交待完之後立即,劉慶斌摞下一句話就匆匆走了:“好好學,好好練。兩個月之後,我會親自為你們送行,送你們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