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百官隨著悠揚的晨鍾,依次進入早朝大殿,齊齊朝拜後,按文左武右的陣仗分列兩旁。
張玉郎安坐龍椅之上,環顧著富麗堂皇的殿堂,鍍金漆的廊柱上麵飛龍舞爪;百官儀容齊整,肅顏而立。
第一次坐龍椅,心下多少有點忐忑,但更多是君臨天下的意氣風發。
他輕咳一聲,示意杵在身側的禦前太監,早朝可以開始了。
海公公連忙伸長脖子,扯著尖細嗓喊道:“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兵部尚書王則出列奏道:“陛下,坊間都在傳言,南嶺伯私羈朝官、折辱帝師、蓄養死士、侵吞國庫等等罪行,臣奏請陛下從重治其罪,以正綱常!”
話音剛落,以八大姓為首,唿啦啦站出來一大群官員,依次附和道:
“臣附議!”
“臣亦附議!”
“臣等俱附議!”
金鑾殿上,頓時呈現出群臣逼宮一幕。
王則滿意看了眼同僚們弄出的陣仗,陰惻惻說道:
“陛下,這南嶺伯雖有微才,卻無甚德行,行事不守成規,為人隨心所欲,罄南山之竹難書其罪,決東海之波難盡其惡,臣懇請陛下降罪。”
急了,你們急了.....連莫須有的罪名都往我頭上安插......張玉郎麵無表情看了一眼王則,而後環顧朝堂,模仿著大成皇帝語氣說道:
“哦,那眾卿以為應當如何治南嶺伯之罪?”
見陛下興趣缺缺,善於察言觀色的王則心下一咯噔,將湧到嘴邊的“誅殺南嶺伯三族,家眷流放,財產充公”改為“撤爵禁錮,終身不錄,抄沒侵吞家產。”
原來大成皇帝每天麵對的都是這樣的陣仗?我能活到今天實屬不易啊,他一定替我扛了不少壓力.....張玉郎嘴角抽搐了一下,深吸一口氣,強壓住胸中四下奔騰的火苗,淡淡說道:
“再議吧。”
百官頓時嘩然。
竟如此輕描淡寫就駁迴了他們精心營造的殺局,他們想不通,陛下為何如此迴護南嶺伯?
治不了張玉郎的罪,便斷不了大夏僅存的一絲氣運,天下就還有救。這對八大家族來說,實在不是個好消息。
其實天下是怎樣的,他們並不關心,想讓南靈伯死,隻因其總是薅他們羊毛。這讓八大姓整日提心吊膽。
張玉郎神色陰沉的注視著八大姓在朝諸人,心說,八大姓啊八大姓,既然你們巴不得弄死我,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朝堂之上,君臣大眼瞪小眼,局麵僵住。
“退朝,此事明日再議!”
海公公適時出言,給雙方造出一個台階下。
張玉郎模仿著大成皇帝的退朝姿態,氣度從容拂袖離去,但在百官眼裏,他的氣度與從容沒有半點關係。倒是顯得格外恥高氣昂。
百官隨後陸續退出金鑾殿。
張玉郎漫步在未央宮,立足望月台上,抬頭見朝日將升,天邊紅霞如血,低頭是未央宮沉暮未褪,無盡殺機暗伏。
他深知朝堂爭鬥如博弈,太柔不行,太剛也不行,基本操作是拉攏一批人,打壓一批人,斷然沒有皇帝擼袖子上去硬剛百官的道理。正確做法是當百官的裁判,而不是當百官的對手。
以王權壓人,得來的隻會是口服心不服。
譬如今早,他以皇帝身份力拒眾請,強行給自己另一個身份(南嶺伯)洗地,最後隻會導致百官離心,各自打算。嚴重的話還會另謀高就。
畢竟,天下不是鐵板一塊。還有其它勢力存在。
但即使如此,張玉郎也不打算以中庸之道行事。八大姓既然圖窮匕見,那他也非心慈手軟之輩。
今天沒能給南嶺伯定罪,君臣之間終是有了不同意見,經過發酵,明日及後日早朝,才是亮刺刀的時候。
百官必定會重新衡量局勢,做出選擇,是站在他這邊,還是八大姓那邊。
思緒轉動間,張玉郎對後續操作和布局有了初步腹稿,當即拉過雲飛煙,附耳吩咐幾句,而後將一塊皇宮通行的玉牌放入她手心,目送她快步出宮而去。
小半個時辰後,雲飛煙返迴,按宮廷之禮屈身說道:“陛下,事已吩咐下去。”
張玉郎連忙伸手相扶,正要誇讚她兩句,李內侍匆匆進來,稟道:
“陛下,尹正德在外求見。”
張玉郎吩咐雲飛煙到屏風後暫避,而後頷首道:“宣他進來。”
“是!”
李內侍邁步而出,少頃,尹正德邁著方正的步伐從容而入,拱了拱手。
大夏禮製,平常君臣見禮拱手彎腰即可,不需下跪。
張玉郎坐在虎皮鋪設的軟椅上,默默注視著這位曾經的上司,心下五味雜陳,由於擔心觀察力驚人的尹正德瞧出破綻,他還特意帶上皇冠瑬珠,遮住視線。
尹正德語氣振奮說道:“陛下今晨態度之果決,著實大快人心啊,八大姓把持宮廷,臣在十年前就屢屢上書先帝,可惜先帝守業不勤,中道崩殂,留下這麽一個爛攤子給陛下,所幸陛下英明神武,漸複朝廷威勢,臣心甚慰。”
先帝哪是守業?那是荒廢朝政十八年,還花光了祖宗留下來的預算......張玉郎微微頜首,並不介意被尹正德說教,擺手道:
“尹愛卿過譽,卑...朕...愧不敢當。”
尹正德往前一步,朗聲說道:“陛下莫言謙遜,這八大姓為禍朝廷久矣,早該做個了結,這朝堂局麵,也該變一變了。”
張玉郎深表讚同:“朕同意。”
尹正德再進一步:“陛下可有良策?”
“莫非尹愛卿有良策?”張玉郎反問。
尹正德搖頭,“沒有。”
沒有良策,那你湊這麽近做甚?難道是看出不對勁,懷疑我身份......張玉郎心下一凜,轉而看向李有餘,吩咐道:
“給尹大人安排一個座位,放於五丈之外。”
椅子很快擺好,尹正德退迴到五丈之外,坐下。
張玉郎臉色柔和,淡淡道:
“朕打算對八大姓逐個擊破,先斷其爪牙,再清算其朝野勢力,而後將八大姓聚集地打散,各縣重劃轄區,分而治之,愛卿以為如何?”
尹正德大吃一驚,悚然道:“陛下不可!如此暴烈,恐會有民變啊。”
張玉郎冷哼一聲:“暴烈麽?朕並不覺得。”
尹正德分析道:“八大姓在朝官員,不下百人,把持在地方的官員更多;另外軍中兵士,多為八大姓出身;長安府六十多萬人口裏,大半皆為八大姓,如何能一棍子橫掃?那樣隻會適得其反,令局麵無法收拾,還望陛下三思!”
張玉郎搖搖頭:“朕的意思是,對八大姓在朝高官,一一安插罪名,叫他們無話可說。
“對中層官員一一考核,優著晉升,次著罷免。
“對八大姓在軍營中的兵士,賞罰分明,所行皆依法度。
“對八大姓聚集地重劃區域,力爭分為一縣之內有三大姓,四大姓,如此一來,其局自解。”
聞言,尹正德這才神色稍緩,道:“原來如此,既然陛下早有計較,為何等到今日才出手?”
同時,他心下一動,對啊,如果這些釜底抽薪的辦法陛下早就有,為何等到今日才說出來?
僅僅是一個早朝,他就發覺陛下與往日頗有不同,具體是哪裏不同,他暫時還沒理清。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陛下更加咄咄逼人了。行事風格與另外一個人好像。
難道說,陛下換了人?
想到此處,尹正德幾乎聽見了自己的心在砰砰狂跳,情緒激動的難以自持,但卻神色維持著平靜,拱手道:
“微臣願為陛下馬前卒,微臣告退。”
他不敢再待下去了,唯恐發現真相是自己猜想的那樣。
張玉郎順勢說道:“朕正好也乏了,昨夜操勞過度,腰酸的不行。”
尹正德心照不宣退下,李內侍低著頭,嘴角噙著笑想送。
躲在屏風後的雲飛煙鬧了個大紅臉。
出了宮門,尹正德頓住步伐,漫不經心問道:“李總管,可曾發現陛下與往常有所不同?”
李內侍一愣,扯著尖細嗓道:“沒有不同啊?哦......陛下床第間更勇猛了,昨夜忙碌了大半夜呢。”
“……”
床第間更勇猛,這不尋常......尹正德心下一動,心下猜測逐漸明朗。
...........
此後兩天,朝會繼續召開,八大姓寸步不讓,聯合其餘誌同道合的官員,給朝廷施壓,欲治張玉郎的罪。
張玉郎如同第一日上朝的態度,清淡描寫一句“再議”,化解所有攻勢,同時心下暗暗腹誹,別看你們現在叫的歡,迴頭就拉長清單。
第四日,朝會照舊召開。
之前三天,八大姓為首的百官處於攻勢,都在積極商議如何處置張玉郎,但大家心知肚明,皇帝正在做出他的應對,真正的重頭戲正在醞釀。
這場彈劾南嶺伯的事件,總歸是要有個結果的。至於是禁錮還是流放,就看各自的手段了。
有了結果,到時候,無爵無官的張玉郎就沒有理由蓄養三百個武功高強的護衛,待護衛遣散之後,張玉郎是圓是扁,還不是由大家隨意來捏。
這才是朝堂爭鬥的流程,先斷前途,再斷生路。而張玉郎的行事作風更像是江湖人士,一言不合便直接將官員綁走,隨意處置。
若非他有禦賜的金牌玉牌,一百條命都不夠殺的。
彈劾之事,大成皇帝一直拖著不表態,令朝堂上部分處於中立位置的官員,揣摩出了點東西。
陛下好像在等一個翻身的契機。
隻是這契機是什麽,又能將八大姓治成什麽樣,他們猜不出來。
這件事演變到現在,已不是與普通的朝堂爭鬥,而是陛下與八大姓的鬥爭,輸的一方,付出的代價是巨大且無法想象的。
……
武功縣,王宅。
一個仙風道骨穿著白羽道袍的中年道人,在道童的簇擁下,敲開了王宅的門。
開門的仆從見了白衣道人,先是一愣,而後將門留了一條縫,訝道:“道爺有事?”
看態度,仆從並不怎麽待見白衣道人。
白衣道人沒有說話,隨行小道童推著門,昂著頭則訓斥道:“呔,小小家仆,無禮至極,知道你麵前站著的是誰嗎?說出我家道長大名,定嚇你一跳!”
家仆手上用力,發現無法關門,便索性鬆開手,大開大門,抱著膀子嗤道:
“管你是何人,敢來王家撒野統統一頓亂棍!”
隨著話音落下,一隊手持長棍的護衛唿啦啦從裏麵湧出,將一行人圍住。
與此同時,收到消息的王成滿頭拄著手拐,從裏麵踱步而出,打量了一番白衣道士,神色輕蔑:
“你是何人?來此何幹?”
王成身為王家現任家主,見多識廣,隻是一眼,便從白衣道人的穿著,氣度,分辨出來者不是砸場子或要飯的。
那些跑江湖的術士非常容易辨認,就是忽悠人兜裏的錢財,開口必是“哎呀,主家有大兇,或血光之災之類的言語”,說的天花亂墜,實則無一實話。
而眼前這個氣質出塵的白衣道士,應該不是為了銀子。但究竟為何而來,暫未可知。
但在得知其來意之前,王成著實熱情不起來。
身為地主,他有自己的架子,不是隨便一個阿貓阿狗就可以讓他俯身相迎。
中年道人站在門口,對王成的傲慢態度保持著相當的風度。
“你是王家家主?”他語氣淡淡說道:“貧道見你家龍氣衝天,將要出貴人,特來道喜。”
王成一愣,脫口問道:“貴人?有多貴?”
白衣道人笑了笑,高深莫測說道:“你想有多貴,就會有多貴。”
王成眼神一亮,連忙熱情說道:“道長,裏麵請!”
王成五十歲左右的年紀,是見過一定風浪的,自然不會被一句莫名的貴人之說給忽悠,口中雖熱情,心下還保持著一定理智。暗暗打定主意,且看白衣道人言之有物沒有,若有,以禮相待,若無,當場就送他去九泉之下。
沒辦法,他做事風格就是這樣,在大夏朝,不狠的家主是站不穩的。
白衣道人並沒有進屋,隻在院子裏走動幾步,便望著西北方向,朗聲道:
“王家主,依貧道觀之,王家不久後將要出天子......”
“等等!”
王成連忙打斷白衣道人的話,快速喝退左右家仆,隻留幾個心腹在旁,而後示意道士說下去。
白衣道人沉聲道:“你家宅子西北方向有龍氣,有寶物潛藏於此,待此物出土之日,王家必然迎來大變。”
說著,白衣道人示意道童奉上一錠金子。
“此為貧道賀禮,另外,貧道有一言相贈。”
王成懵了,年過半百,他還是第一次見道士給卜算者錢財的操作,不過還是客氣說道:
“多謝道長厚禮,那鄙人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敢問道長所贈一言為何?”
白衣道人微笑頜首道:“.前朝玉璽不日歸,城頭變幻大王旗。”
說罷,率童子飄然而去。
當日,王家西苑裏挖出一枚玉璽,玉璽通體剔透玲瓏,一角缺失以金鑲之。
張玉郎安坐龍椅之上,環顧著富麗堂皇的殿堂,鍍金漆的廊柱上麵飛龍舞爪;百官儀容齊整,肅顏而立。
第一次坐龍椅,心下多少有點忐忑,但更多是君臨天下的意氣風發。
他輕咳一聲,示意杵在身側的禦前太監,早朝可以開始了。
海公公連忙伸長脖子,扯著尖細嗓喊道:“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兵部尚書王則出列奏道:“陛下,坊間都在傳言,南嶺伯私羈朝官、折辱帝師、蓄養死士、侵吞國庫等等罪行,臣奏請陛下從重治其罪,以正綱常!”
話音剛落,以八大姓為首,唿啦啦站出來一大群官員,依次附和道:
“臣附議!”
“臣亦附議!”
“臣等俱附議!”
金鑾殿上,頓時呈現出群臣逼宮一幕。
王則滿意看了眼同僚們弄出的陣仗,陰惻惻說道:
“陛下,這南嶺伯雖有微才,卻無甚德行,行事不守成規,為人隨心所欲,罄南山之竹難書其罪,決東海之波難盡其惡,臣懇請陛下降罪。”
急了,你們急了.....連莫須有的罪名都往我頭上安插......張玉郎麵無表情看了一眼王則,而後環顧朝堂,模仿著大成皇帝語氣說道:
“哦,那眾卿以為應當如何治南嶺伯之罪?”
見陛下興趣缺缺,善於察言觀色的王則心下一咯噔,將湧到嘴邊的“誅殺南嶺伯三族,家眷流放,財產充公”改為“撤爵禁錮,終身不錄,抄沒侵吞家產。”
原來大成皇帝每天麵對的都是這樣的陣仗?我能活到今天實屬不易啊,他一定替我扛了不少壓力.....張玉郎嘴角抽搐了一下,深吸一口氣,強壓住胸中四下奔騰的火苗,淡淡說道:
“再議吧。”
百官頓時嘩然。
竟如此輕描淡寫就駁迴了他們精心營造的殺局,他們想不通,陛下為何如此迴護南嶺伯?
治不了張玉郎的罪,便斷不了大夏僅存的一絲氣運,天下就還有救。這對八大家族來說,實在不是個好消息。
其實天下是怎樣的,他們並不關心,想讓南靈伯死,隻因其總是薅他們羊毛。這讓八大姓整日提心吊膽。
張玉郎神色陰沉的注視著八大姓在朝諸人,心說,八大姓啊八大姓,既然你們巴不得弄死我,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朝堂之上,君臣大眼瞪小眼,局麵僵住。
“退朝,此事明日再議!”
海公公適時出言,給雙方造出一個台階下。
張玉郎模仿著大成皇帝的退朝姿態,氣度從容拂袖離去,但在百官眼裏,他的氣度與從容沒有半點關係。倒是顯得格外恥高氣昂。
百官隨後陸續退出金鑾殿。
張玉郎漫步在未央宮,立足望月台上,抬頭見朝日將升,天邊紅霞如血,低頭是未央宮沉暮未褪,無盡殺機暗伏。
他深知朝堂爭鬥如博弈,太柔不行,太剛也不行,基本操作是拉攏一批人,打壓一批人,斷然沒有皇帝擼袖子上去硬剛百官的道理。正確做法是當百官的裁判,而不是當百官的對手。
以王權壓人,得來的隻會是口服心不服。
譬如今早,他以皇帝身份力拒眾請,強行給自己另一個身份(南嶺伯)洗地,最後隻會導致百官離心,各自打算。嚴重的話還會另謀高就。
畢竟,天下不是鐵板一塊。還有其它勢力存在。
但即使如此,張玉郎也不打算以中庸之道行事。八大姓既然圖窮匕見,那他也非心慈手軟之輩。
今天沒能給南嶺伯定罪,君臣之間終是有了不同意見,經過發酵,明日及後日早朝,才是亮刺刀的時候。
百官必定會重新衡量局勢,做出選擇,是站在他這邊,還是八大姓那邊。
思緒轉動間,張玉郎對後續操作和布局有了初步腹稿,當即拉過雲飛煙,附耳吩咐幾句,而後將一塊皇宮通行的玉牌放入她手心,目送她快步出宮而去。
小半個時辰後,雲飛煙返迴,按宮廷之禮屈身說道:“陛下,事已吩咐下去。”
張玉郎連忙伸手相扶,正要誇讚她兩句,李內侍匆匆進來,稟道:
“陛下,尹正德在外求見。”
張玉郎吩咐雲飛煙到屏風後暫避,而後頷首道:“宣他進來。”
“是!”
李內侍邁步而出,少頃,尹正德邁著方正的步伐從容而入,拱了拱手。
大夏禮製,平常君臣見禮拱手彎腰即可,不需下跪。
張玉郎坐在虎皮鋪設的軟椅上,默默注視著這位曾經的上司,心下五味雜陳,由於擔心觀察力驚人的尹正德瞧出破綻,他還特意帶上皇冠瑬珠,遮住視線。
尹正德語氣振奮說道:“陛下今晨態度之果決,著實大快人心啊,八大姓把持宮廷,臣在十年前就屢屢上書先帝,可惜先帝守業不勤,中道崩殂,留下這麽一個爛攤子給陛下,所幸陛下英明神武,漸複朝廷威勢,臣心甚慰。”
先帝哪是守業?那是荒廢朝政十八年,還花光了祖宗留下來的預算......張玉郎微微頜首,並不介意被尹正德說教,擺手道:
“尹愛卿過譽,卑...朕...愧不敢當。”
尹正德往前一步,朗聲說道:“陛下莫言謙遜,這八大姓為禍朝廷久矣,早該做個了結,這朝堂局麵,也該變一變了。”
張玉郎深表讚同:“朕同意。”
尹正德再進一步:“陛下可有良策?”
“莫非尹愛卿有良策?”張玉郎反問。
尹正德搖頭,“沒有。”
沒有良策,那你湊這麽近做甚?難道是看出不對勁,懷疑我身份......張玉郎心下一凜,轉而看向李有餘,吩咐道:
“給尹大人安排一個座位,放於五丈之外。”
椅子很快擺好,尹正德退迴到五丈之外,坐下。
張玉郎臉色柔和,淡淡道:
“朕打算對八大姓逐個擊破,先斷其爪牙,再清算其朝野勢力,而後將八大姓聚集地打散,各縣重劃轄區,分而治之,愛卿以為如何?”
尹正德大吃一驚,悚然道:“陛下不可!如此暴烈,恐會有民變啊。”
張玉郎冷哼一聲:“暴烈麽?朕並不覺得。”
尹正德分析道:“八大姓在朝官員,不下百人,把持在地方的官員更多;另外軍中兵士,多為八大姓出身;長安府六十多萬人口裏,大半皆為八大姓,如何能一棍子橫掃?那樣隻會適得其反,令局麵無法收拾,還望陛下三思!”
張玉郎搖搖頭:“朕的意思是,對八大姓在朝高官,一一安插罪名,叫他們無話可說。
“對中層官員一一考核,優著晉升,次著罷免。
“對八大姓在軍營中的兵士,賞罰分明,所行皆依法度。
“對八大姓聚集地重劃區域,力爭分為一縣之內有三大姓,四大姓,如此一來,其局自解。”
聞言,尹正德這才神色稍緩,道:“原來如此,既然陛下早有計較,為何等到今日才出手?”
同時,他心下一動,對啊,如果這些釜底抽薪的辦法陛下早就有,為何等到今日才說出來?
僅僅是一個早朝,他就發覺陛下與往日頗有不同,具體是哪裏不同,他暫時還沒理清。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陛下更加咄咄逼人了。行事風格與另外一個人好像。
難道說,陛下換了人?
想到此處,尹正德幾乎聽見了自己的心在砰砰狂跳,情緒激動的難以自持,但卻神色維持著平靜,拱手道:
“微臣願為陛下馬前卒,微臣告退。”
他不敢再待下去了,唯恐發現真相是自己猜想的那樣。
張玉郎順勢說道:“朕正好也乏了,昨夜操勞過度,腰酸的不行。”
尹正德心照不宣退下,李內侍低著頭,嘴角噙著笑想送。
躲在屏風後的雲飛煙鬧了個大紅臉。
出了宮門,尹正德頓住步伐,漫不經心問道:“李總管,可曾發現陛下與往常有所不同?”
李內侍一愣,扯著尖細嗓道:“沒有不同啊?哦......陛下床第間更勇猛了,昨夜忙碌了大半夜呢。”
“……”
床第間更勇猛,這不尋常......尹正德心下一動,心下猜測逐漸明朗。
...........
此後兩天,朝會繼續召開,八大姓寸步不讓,聯合其餘誌同道合的官員,給朝廷施壓,欲治張玉郎的罪。
張玉郎如同第一日上朝的態度,清淡描寫一句“再議”,化解所有攻勢,同時心下暗暗腹誹,別看你們現在叫的歡,迴頭就拉長清單。
第四日,朝會照舊召開。
之前三天,八大姓為首的百官處於攻勢,都在積極商議如何處置張玉郎,但大家心知肚明,皇帝正在做出他的應對,真正的重頭戲正在醞釀。
這場彈劾南嶺伯的事件,總歸是要有個結果的。至於是禁錮還是流放,就看各自的手段了。
有了結果,到時候,無爵無官的張玉郎就沒有理由蓄養三百個武功高強的護衛,待護衛遣散之後,張玉郎是圓是扁,還不是由大家隨意來捏。
這才是朝堂爭鬥的流程,先斷前途,再斷生路。而張玉郎的行事作風更像是江湖人士,一言不合便直接將官員綁走,隨意處置。
若非他有禦賜的金牌玉牌,一百條命都不夠殺的。
彈劾之事,大成皇帝一直拖著不表態,令朝堂上部分處於中立位置的官員,揣摩出了點東西。
陛下好像在等一個翻身的契機。
隻是這契機是什麽,又能將八大姓治成什麽樣,他們猜不出來。
這件事演變到現在,已不是與普通的朝堂爭鬥,而是陛下與八大姓的鬥爭,輸的一方,付出的代價是巨大且無法想象的。
……
武功縣,王宅。
一個仙風道骨穿著白羽道袍的中年道人,在道童的簇擁下,敲開了王宅的門。
開門的仆從見了白衣道人,先是一愣,而後將門留了一條縫,訝道:“道爺有事?”
看態度,仆從並不怎麽待見白衣道人。
白衣道人沒有說話,隨行小道童推著門,昂著頭則訓斥道:“呔,小小家仆,無禮至極,知道你麵前站著的是誰嗎?說出我家道長大名,定嚇你一跳!”
家仆手上用力,發現無法關門,便索性鬆開手,大開大門,抱著膀子嗤道:
“管你是何人,敢來王家撒野統統一頓亂棍!”
隨著話音落下,一隊手持長棍的護衛唿啦啦從裏麵湧出,將一行人圍住。
與此同時,收到消息的王成滿頭拄著手拐,從裏麵踱步而出,打量了一番白衣道士,神色輕蔑:
“你是何人?來此何幹?”
王成身為王家現任家主,見多識廣,隻是一眼,便從白衣道人的穿著,氣度,分辨出來者不是砸場子或要飯的。
那些跑江湖的術士非常容易辨認,就是忽悠人兜裏的錢財,開口必是“哎呀,主家有大兇,或血光之災之類的言語”,說的天花亂墜,實則無一實話。
而眼前這個氣質出塵的白衣道士,應該不是為了銀子。但究竟為何而來,暫未可知。
但在得知其來意之前,王成著實熱情不起來。
身為地主,他有自己的架子,不是隨便一個阿貓阿狗就可以讓他俯身相迎。
中年道人站在門口,對王成的傲慢態度保持著相當的風度。
“你是王家家主?”他語氣淡淡說道:“貧道見你家龍氣衝天,將要出貴人,特來道喜。”
王成一愣,脫口問道:“貴人?有多貴?”
白衣道人笑了笑,高深莫測說道:“你想有多貴,就會有多貴。”
王成眼神一亮,連忙熱情說道:“道長,裏麵請!”
王成五十歲左右的年紀,是見過一定風浪的,自然不會被一句莫名的貴人之說給忽悠,口中雖熱情,心下還保持著一定理智。暗暗打定主意,且看白衣道人言之有物沒有,若有,以禮相待,若無,當場就送他去九泉之下。
沒辦法,他做事風格就是這樣,在大夏朝,不狠的家主是站不穩的。
白衣道人並沒有進屋,隻在院子裏走動幾步,便望著西北方向,朗聲道:
“王家主,依貧道觀之,王家不久後將要出天子......”
“等等!”
王成連忙打斷白衣道人的話,快速喝退左右家仆,隻留幾個心腹在旁,而後示意道士說下去。
白衣道人沉聲道:“你家宅子西北方向有龍氣,有寶物潛藏於此,待此物出土之日,王家必然迎來大變。”
說著,白衣道人示意道童奉上一錠金子。
“此為貧道賀禮,另外,貧道有一言相贈。”
王成懵了,年過半百,他還是第一次見道士給卜算者錢財的操作,不過還是客氣說道:
“多謝道長厚禮,那鄙人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敢問道長所贈一言為何?”
白衣道人微笑頜首道:“.前朝玉璽不日歸,城頭變幻大王旗。”
說罷,率童子飄然而去。
當日,王家西苑裏挖出一枚玉璽,玉璽通體剔透玲瓏,一角缺失以金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