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來禦書房,大成皇帝並未就妃子不如張玉郎老婆漂亮的問題與他掰扯,反而對他說起時政:
“朝廷有兩害,危及根本,卿可知是那兩害?”
“臣不知。”張玉郎搖頭,心裏門清,嘴上卻推說不知。
大成皇帝不滿的瞥了他一眼:“前幾日,武功縣令剛到任便被刺殺。”
聞言,張玉郎適時露出一副震驚神色:“皇上,這是真的嗎?這幫刁民,也太無法無天了!”
“朝廷所轄地區,胥吏之害久矣。”大成皇帝歎了口氣,目光轉向牆壁上的江山社稷圖。
大成皇帝所說,張玉郎深有同感,因為他最開始就是一名衙差,俗稱胥吏。
由於大夏實行的是府縣兩級製,自立國之初,一個縣衙在編行政人員就非常少。
以長安府下轄的武功縣為例,縣衙內有工作人員百人,其中隻有縣令,主薄、教諭、典史等十幾人是朝廷在編官員。
其餘百餘人,均不在編製之內。
這樣一來,朝廷負擔輕了,但是由此帶來的弊端也日益嚴重。
隨著時間推移,人口日益增多,而官員總人數不變,他們工作壓力也就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繁瑣事務要依靠胥吏來完成。
胥吏,就是不在編的官員,幫助官員完成工作任務的人。
狹義的胥吏又稱書吏、刀吏,衙役,指的是府衙裏掌理案牘的小吏,衙差,雜役。
廣義的胥吏包括縣令的私人仆從,家丁、長隨;以及衙門的公差、衙役,如門丁、皂隸、聽差、捕快、禁卒、仵作、糧差等等。
他們的俸祿不是朝廷來發的,而是由縣令從地方財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支付的。
胥吏社會地位不高,自大夏立國開始,胥吏便倍受輕視――有點類似於城管,不討百姓喜歡,無論幹的好壞,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升遷。
因為胥吏不在編,終生隻能待在一個地方工作,故而民間有諺:“流水的縣令,鐵打的胥吏。”
理論上,縣令可以解雇胥吏,他們不是鐵飯碗。
可實際操作難度極大,這些胥吏都是本地人,工作時間長了,跟當地的三教九流、黑白兩道關係都非常融洽,離開胥吏,縣令的工作便不好開展。
因為擔任縣令的,一般都不是本地人。
自古以來,皇帝為了防止官員徇私枉法,都不讓官員在老家任職,原則上都是異地做官;而且調動頻繁。
雖然縣令可以從老家帶人,來擔任胥吏。可縣令與胥吏全都是外地人的話,語言這一關就不好過,因為官話的普及程度不高,各地方言肯定聽不懂,無法跟老百姓進行溝通。
由於官員異地上任,風土人情也不熟悉,到了地方,也難以迅速開展工作。
胥吏,在某種層麵上,是官員的翻譯,是縣令與民溝通的橋梁,離開他們,縣令會寸步難行。
胥吏泛濫,由此帶來的弊端就是,在民事刑事案件訴訟中,胥吏手眼通天,上下其手,徇私枉法。
吃完被告吃原告,並不隻是說說,這是各地普遍存在的現象。
有的胥吏,甚至還能插手縣令的人事任免,將縣令隨意擺布。
這次武功縣令到任不久被殺,原因就是當地胥吏一手遮天,縣令不聽他們擺布,遂被刺殺。
縣令被殺,曆朝曆代都會發生,因為胥吏製度決定了,誰才是地方的真正執政者。
大成皇帝背著手,再歎口氣:“地方上的胥吏危害有限,朕不擔心,但京城的胥吏,才令朕憂心忡忡。”
張玉郎心下一動,隱約有所猜測――皇上這是要派我去武功當縣令?
“胥吏泛濫最大的危害,就是導致了司法腐敗;權貴淩駕於律法之上,百姓有冤難申,公平正義難尋,動搖了朝廷的統治基礎。”大成皇帝以痛心疾首的語氣說道:
“也可以說,胥吏對大夏江山的破壞,不亞於守節割據。而擺平一個割據地方的守節很容易,發兵攻打就是了。想要清算多如牛毛的胥吏們,卻難比登天。”
“陛下是想派臣去武功當縣令?”張玉郎小心翼翼試探著問道,這次再見大成皇帝,感覺他威嚴日甚,再沒有以前那副和氣的模樣。
大成皇帝搖頭:“朕想派你去武功縣徹查此事,而後呈上一個解決胥吏之害的方案,有沒有難處?”
他轉過身,目光炯炯盯著張玉郎,道:“你是朕的手,替朕擺平這世間不平之事。
“你是朕的足,為朕丈量這萬裏錦繡河山。
“自登基後,朕日漸孤獨,也沒什麽朋友,可朕視你為心腹,兄弟,朋友!朕這麽說,你明白嗎?”
反過來也可以說我是你的狗,你指哪我打哪...張玉郎暗暗腹誹一句,臉上湧現出一副受寵若驚神色,表態道:
“沒難處,臣這就啟程。”
張玉郎深知,當領導和下屬談交情的時候,通常派下來的任務是無法拒絕的。
有難處也隻能咽下肚子。
“朕知此事有些難處,這次委你以欽差身份,賜禦劍隨行,特許你臨機決斷,當場殺伐之權。”
說著,大成皇帝從架子上取下一把金色長劍,遞了過來:“此劍無名,朕自小佩戴至今,”
張玉郎雙手並舉接過,提議道:“陛下,這劍不如就叫尚方寶劍吧!”
大成皇帝眼神一亮,點頭道:“可!”
辭別皇帝,出了禦書房,張玉郎胳肢窩夾著尚方寶劍,一邊走,一邊暗暗搖頭。
胥吏之害,殺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這是王權不下鄉製度下的弊端,在這個時代,還沒有根治的方法。
思緒一轉,又想到自己整日忙碌不停,被大成皇帝指使來指使去,便歎了口氣。
給皇帝打工可真不是一個好差事,雖然下班晚,但是上班早。趕上上朝的時候,早上四點就要起來。
俸祿少,但工作卻不少,且伴君如伴虎,時不時還要搭上性命。年輕人找工作就該找這樣有挑戰性的!拿最少的錢,上最多的班,操更多的心。
這樣子操勞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還是特麽當個富家子弟有意思。
可惜自己來到這裏時一窮二白,不是富二代。
唉,慢慢奮鬥吧,麵包會有的,說不定以後還能混一個王侯當當。
正思緒發散,忽然一陣香風從背後襲來,雙眼被一雙冰涼溫潤的小手蒙住。
“咿――呀!”
張玉郎背後汗毛突然炸起,當即扭腰甩胯,雙手上移,猛然抓住蒙眼的一雙小手,集合全身力道,大吼一聲,給背後偷襲者來了一個暴力過肩摔。
“啊......”
過肩摔動作剛摔到一半,忽聽背後驚唿聲起,一聽聲音是長平公主,張玉郎心下一驚,連忙將掄出去的身軀又掄了一圈,抱迴懷裏。
低頭一瞧,正對上一張煞白,驚魂未定的俏臉,長平公主正委屈巴巴望著他,
“呃,失手...失手...”張玉郎連忙解釋。
“嗚嗚.....”
不解釋還好,剛一解釋,長平公主小嘴一扁,嚶嚶嚶哭了起來。
她滿心歡喜跑來,打算給張玉郎一個驚喜,結果竟遭遇了暴力驚嚇,身在半空的時候,可把她嚇壞了。
那是一種接近死亡的感覺,直到這會,她心裏還“噗通噗通”以極快的速度劇烈跳動著。
張玉郎神色尷尬,差一點,就將懷裏這七八十斤的小身板給bia在青石板地上。
一想到剛才自己的狂暴力道,心下就是一寒,若是當真摔下去,長平公主就算不死,至少也要去半條命。
哭鬧間,四下裏,有零零星星的丫鬟,護衛聞聲前來,眾人見是長平公主與張玉郎,便都駐足原地,沒有靠過來。
看長平公主一副可憐兮兮的模樣,張玉郎連忙鬆開手,扶著她站好,低聲道:“妹子,別哭了,這樣吧,我要去武功縣出差,帶你去如何?”
“真的!”
長平公主當即破涕為笑,俏臉上淚痕猶在,卻是不再啜泣了。
.........
直到帶著長平公主出了長安府西門,張玉郎還不敢相信,自己成為了一個帶妹狂魔。
說實話,帶著她其實是個累贅,畢竟這一趟是公務,徹查武功縣令被殺一案,不是遊山玩水,到時候說不定還有刀光劍影,勾心鬥角。
好在,隨行人員還有老搭檔蕭展,以及.......夫人兼保鏢雲飛煙。
“朝廷有兩害,危及根本,卿可知是那兩害?”
“臣不知。”張玉郎搖頭,心裏門清,嘴上卻推說不知。
大成皇帝不滿的瞥了他一眼:“前幾日,武功縣令剛到任便被刺殺。”
聞言,張玉郎適時露出一副震驚神色:“皇上,這是真的嗎?這幫刁民,也太無法無天了!”
“朝廷所轄地區,胥吏之害久矣。”大成皇帝歎了口氣,目光轉向牆壁上的江山社稷圖。
大成皇帝所說,張玉郎深有同感,因為他最開始就是一名衙差,俗稱胥吏。
由於大夏實行的是府縣兩級製,自立國之初,一個縣衙在編行政人員就非常少。
以長安府下轄的武功縣為例,縣衙內有工作人員百人,其中隻有縣令,主薄、教諭、典史等十幾人是朝廷在編官員。
其餘百餘人,均不在編製之內。
這樣一來,朝廷負擔輕了,但是由此帶來的弊端也日益嚴重。
隨著時間推移,人口日益增多,而官員總人數不變,他們工作壓力也就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繁瑣事務要依靠胥吏來完成。
胥吏,就是不在編的官員,幫助官員完成工作任務的人。
狹義的胥吏又稱書吏、刀吏,衙役,指的是府衙裏掌理案牘的小吏,衙差,雜役。
廣義的胥吏包括縣令的私人仆從,家丁、長隨;以及衙門的公差、衙役,如門丁、皂隸、聽差、捕快、禁卒、仵作、糧差等等。
他們的俸祿不是朝廷來發的,而是由縣令從地方財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支付的。
胥吏社會地位不高,自大夏立國開始,胥吏便倍受輕視――有點類似於城管,不討百姓喜歡,無論幹的好壞,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升遷。
因為胥吏不在編,終生隻能待在一個地方工作,故而民間有諺:“流水的縣令,鐵打的胥吏。”
理論上,縣令可以解雇胥吏,他們不是鐵飯碗。
可實際操作難度極大,這些胥吏都是本地人,工作時間長了,跟當地的三教九流、黑白兩道關係都非常融洽,離開胥吏,縣令的工作便不好開展。
因為擔任縣令的,一般都不是本地人。
自古以來,皇帝為了防止官員徇私枉法,都不讓官員在老家任職,原則上都是異地做官;而且調動頻繁。
雖然縣令可以從老家帶人,來擔任胥吏。可縣令與胥吏全都是外地人的話,語言這一關就不好過,因為官話的普及程度不高,各地方言肯定聽不懂,無法跟老百姓進行溝通。
由於官員異地上任,風土人情也不熟悉,到了地方,也難以迅速開展工作。
胥吏,在某種層麵上,是官員的翻譯,是縣令與民溝通的橋梁,離開他們,縣令會寸步難行。
胥吏泛濫,由此帶來的弊端就是,在民事刑事案件訴訟中,胥吏手眼通天,上下其手,徇私枉法。
吃完被告吃原告,並不隻是說說,這是各地普遍存在的現象。
有的胥吏,甚至還能插手縣令的人事任免,將縣令隨意擺布。
這次武功縣令到任不久被殺,原因就是當地胥吏一手遮天,縣令不聽他們擺布,遂被刺殺。
縣令被殺,曆朝曆代都會發生,因為胥吏製度決定了,誰才是地方的真正執政者。
大成皇帝背著手,再歎口氣:“地方上的胥吏危害有限,朕不擔心,但京城的胥吏,才令朕憂心忡忡。”
張玉郎心下一動,隱約有所猜測――皇上這是要派我去武功當縣令?
“胥吏泛濫最大的危害,就是導致了司法腐敗;權貴淩駕於律法之上,百姓有冤難申,公平正義難尋,動搖了朝廷的統治基礎。”大成皇帝以痛心疾首的語氣說道:
“也可以說,胥吏對大夏江山的破壞,不亞於守節割據。而擺平一個割據地方的守節很容易,發兵攻打就是了。想要清算多如牛毛的胥吏們,卻難比登天。”
“陛下是想派臣去武功當縣令?”張玉郎小心翼翼試探著問道,這次再見大成皇帝,感覺他威嚴日甚,再沒有以前那副和氣的模樣。
大成皇帝搖頭:“朕想派你去武功縣徹查此事,而後呈上一個解決胥吏之害的方案,有沒有難處?”
他轉過身,目光炯炯盯著張玉郎,道:“你是朕的手,替朕擺平這世間不平之事。
“你是朕的足,為朕丈量這萬裏錦繡河山。
“自登基後,朕日漸孤獨,也沒什麽朋友,可朕視你為心腹,兄弟,朋友!朕這麽說,你明白嗎?”
反過來也可以說我是你的狗,你指哪我打哪...張玉郎暗暗腹誹一句,臉上湧現出一副受寵若驚神色,表態道:
“沒難處,臣這就啟程。”
張玉郎深知,當領導和下屬談交情的時候,通常派下來的任務是無法拒絕的。
有難處也隻能咽下肚子。
“朕知此事有些難處,這次委你以欽差身份,賜禦劍隨行,特許你臨機決斷,當場殺伐之權。”
說著,大成皇帝從架子上取下一把金色長劍,遞了過來:“此劍無名,朕自小佩戴至今,”
張玉郎雙手並舉接過,提議道:“陛下,這劍不如就叫尚方寶劍吧!”
大成皇帝眼神一亮,點頭道:“可!”
辭別皇帝,出了禦書房,張玉郎胳肢窩夾著尚方寶劍,一邊走,一邊暗暗搖頭。
胥吏之害,殺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這是王權不下鄉製度下的弊端,在這個時代,還沒有根治的方法。
思緒一轉,又想到自己整日忙碌不停,被大成皇帝指使來指使去,便歎了口氣。
給皇帝打工可真不是一個好差事,雖然下班晚,但是上班早。趕上上朝的時候,早上四點就要起來。
俸祿少,但工作卻不少,且伴君如伴虎,時不時還要搭上性命。年輕人找工作就該找這樣有挑戰性的!拿最少的錢,上最多的班,操更多的心。
這樣子操勞一段時間就會發現,還是特麽當個富家子弟有意思。
可惜自己來到這裏時一窮二白,不是富二代。
唉,慢慢奮鬥吧,麵包會有的,說不定以後還能混一個王侯當當。
正思緒發散,忽然一陣香風從背後襲來,雙眼被一雙冰涼溫潤的小手蒙住。
“咿――呀!”
張玉郎背後汗毛突然炸起,當即扭腰甩胯,雙手上移,猛然抓住蒙眼的一雙小手,集合全身力道,大吼一聲,給背後偷襲者來了一個暴力過肩摔。
“啊......”
過肩摔動作剛摔到一半,忽聽背後驚唿聲起,一聽聲音是長平公主,張玉郎心下一驚,連忙將掄出去的身軀又掄了一圈,抱迴懷裏。
低頭一瞧,正對上一張煞白,驚魂未定的俏臉,長平公主正委屈巴巴望著他,
“呃,失手...失手...”張玉郎連忙解釋。
“嗚嗚.....”
不解釋還好,剛一解釋,長平公主小嘴一扁,嚶嚶嚶哭了起來。
她滿心歡喜跑來,打算給張玉郎一個驚喜,結果竟遭遇了暴力驚嚇,身在半空的時候,可把她嚇壞了。
那是一種接近死亡的感覺,直到這會,她心裏還“噗通噗通”以極快的速度劇烈跳動著。
張玉郎神色尷尬,差一點,就將懷裏這七八十斤的小身板給bia在青石板地上。
一想到剛才自己的狂暴力道,心下就是一寒,若是當真摔下去,長平公主就算不死,至少也要去半條命。
哭鬧間,四下裏,有零零星星的丫鬟,護衛聞聲前來,眾人見是長平公主與張玉郎,便都駐足原地,沒有靠過來。
看長平公主一副可憐兮兮的模樣,張玉郎連忙鬆開手,扶著她站好,低聲道:“妹子,別哭了,這樣吧,我要去武功縣出差,帶你去如何?”
“真的!”
長平公主當即破涕為笑,俏臉上淚痕猶在,卻是不再啜泣了。
.........
直到帶著長平公主出了長安府西門,張玉郎還不敢相信,自己成為了一個帶妹狂魔。
說實話,帶著她其實是個累贅,畢竟這一趟是公務,徹查武功縣令被殺一案,不是遊山玩水,到時候說不定還有刀光劍影,勾心鬥角。
好在,隨行人員還有老搭檔蕭展,以及.......夫人兼保鏢雲飛煙。